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虽然觉得不可能,但陆华还是想尝试挖一下机械系的墙角。
“呵呵,谢谢陆教授了,我还有堂材料课,先走了,陆教授再见!”
刘琅说完背起书包出门离开。
“什么刘琅的物理知识全会陆教授,你是说如果刘琅去参加少年竞赛会取得第一名”
赵天明听到陆华教授的汇报大吃一惊。
“第一名我可不敢保证,但我能保证的是,只要考试的题目属于高中知识范畴,刘琅就没有问题。
当然,我们现在拿到的试卷都是来自苏联以及东欧国家,我国的课程安排就借鉴于他们,双方同等年纪下的教学内容差不多,只是这次竞赛是在美国,他们的教学内容我们并不知道,所以………!”
陆华是物理学家,做事说话都要事实来证明,没有事实的佐证,他不会轻易就下断言。
“高中范围内的知识他没有问题!这么说他可以去参加青年级别的竞赛了”
赵天明问道。
“呵呵,这就需要领导们决定了,不过在我看来可以尝试一下,毕竟高中级别的内容对刘琅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
陆华笑着说道。
“好,陆教授你的提议很好,我这就向教委请示!”
赵天明拿起电话就拨通了鲁明志的电话。
“什么少年组的题目对刘琅根本没有难度………好好好,我马上向领导请示一下!”
鲁明志也做不了主,立刻又向更大的领导请示。
赵天明和陆华两位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鲁明志给了回话。
刘琅依然要参加少年组的竞赛,但是这一次不仅仅是物理竞赛,而是数理化三项全部参加,而且要保证这三项都获得好成绩。
“什么”
陆华听了傻了眼。
“唉,没办法,老鲁刚才也跟我解释了,说是领导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们觉得刘琅只有参加少年组的竞赛才有最大的机会获得冠军!”
赵天明有些无奈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再加上数学和化学,这根本就是不同学科吗”
陆华大声的质问。
“领导们说了,刘琅高中物理学得好,必然数学和化学也不差,反正是数理化不分家,让他一起参加弄不好三项都能拿奖!”
赵天明回答。
“这……这……真是胡闹呀!”
陆华想要反驳,可是还真是反驳不了。
“算了算了,这件事我管不了了,我走了!”
陆华一拍屁股就要离开。
“老陆,别走呀!这件事是你引起的,你得负责去转告刘琅!”
赵天明忙的把对方拦住,他知道刘琅原本不想参加这个竞赛,还是他提出了几个条件才最终答应的,可是现在好了,从原来的物理单项一下子变成了数理化三项全能,刘琅要是知道,还不得当场“发飙”呀!他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凭什么呀!我就是个物理老师,只负责授课,其他的事情我可不管,要去你去,你不去找旁人去,不管谁去,反正我不去!我先走了,再见!”
陆华当然知道这是给刘琅添麻烦,他怎么会去说
也不等赵天明上前,陆华几步就窜出了办公室,速度之快完全看不出他已经有六十多岁的年纪。
“你……你这个家伙,真是的!”
赵天明摇了摇头,他也不愿意去呀!但没办法,领导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十三条厂规
最近电风扇三厂出了一些问题,孙福财再次“出山”,号召工人们修缮设备准备开工,他的确有一定号召力,立刻组织起了七八十位工人,这些人大都是四十左右岁的老人儿,对孙福财十分信任,可是厂子里的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不同了,这些人手艺没多少,可是要求很多,吵吵要先把之前“拖欠”的工资补上。
如果说光是补还工资,自然天经地义,可实际上对于三厂的工人们来说,拖欠工资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过,毕竟他们是国营企业,即便现在他们生产的电风扇没有销路,工人们的基本工资还是由政府部门来保障,只是他们的计件工资没有了,一下子少了一半的钱。
三厂里的年轻人基本工资大概是二十三块钱,而在当年的生产旺季,他们的计件工资比基本工资还要多,有时一个月都能拿五十块钱,至于说那些老人儿,最高级别的七级工,在销售最火的那一年每个月都能拿近八十块元。
而现在工厂不开工,七级工也好,普通的一级工也好,收入都差不了十块钱,最多也就三十多块钱,吃喝虽然还能维持,但在经历过那些“富裕”生活后,很多人都无法适应如今的“贫贱”,不是有那句话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逐渐进行,尤其是现在社会上都流行着“万元户”这个词汇,人们对钱是越来越看重,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心里早就“长草”了,都希望自己能投身到“倒爷”的队伍之中,三厂里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在他们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
孙福财“振臂高挥”,把一帮老人儿们召集起来,可是那些年轻人可不听他的,非要孙福财按照销路最高时的工资把这一年多“拖欠”的钱补齐,这就有点不讲理了,孙福财父子一时间也没了办法,孙明凡前些天来找刘琅,希望对方能想个办法。
刘琅当然有办法,而且很简单,那就是让孙明凡直接将三厂承包下来,到时候经营权全部由孙明凡决定,他可以制定管理章程,对那些违反章程规定的工人,甚至有开除的权利。
孙明凡听说刘琅要自己承包制三厂,开始时还有些胆怯,别看现在三厂苟延残喘,就剩下了一口气,但没有人因此受到处罚,国营企业嘛,所有权、人事权和管理权都是国家的,倒闭也跟各人没什么关系,可一旦开始实行承包制,双方就会定下合同,三厂就要实行包干制,每年必须要上缴一定的利润,要是完不成,那上面可就得和你说道说道了。
轻些的或许没什么大事,比如说你利润上缴的不多,但毕竟也上缴了,上面的部门和领导看你也不容易,也就不追究了,但如果你亏损了,那不好意思,轻则受罚,重则判刑,反正是没有好下场。
就拿刘琅在前世知晓的盐城衬衣厂来说,那位厂长步念生接手时厂子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一年后他带领厂子就实现利润几百万,成为国家承包制的模范人物,政府看到形势不错,马上要求步年生大规模增产,购买大量的生产线,结果转年后市场饱和,大量衬衣积压,这个结果其实跟政府的决策有很大关系,但你步念生是厂长,这责任就落在他头上,你不担也担,最后落了个被判刑的下场,十分的悲惨。
孙明凡也很犹豫,不过刘琅告诉他,如果你不来担这个责,那就立刻“滚蛋”,自然有其他人来担当起这个重任来。
孙明凡也是年轻人,也有一
第一百七十章 管理制度三境界
孙明凡不懂什么叫做管理,别说是他了,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懂但是刘琅制定的三厂工人行为十三条厂规通俗易懂,而且条条针对厂子里工人们的种种陋俗,这根本就是为三厂“量身定做”的。
“刘……刘琅,您写的太好了,只要工厂的工人能按照这些条条框框办事那就一定不会差!”
孙明凡高兴的说道。
虽然他和刘琅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被对方的智慧所折服:看看人家这脑袋是怎么长的,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人家就去过三厂一次就看了出来,我他嘛的在三厂待了十多年,屁都没看出来一个,这脑袋就是个愚木疙瘩。
“孙大哥,管理一个工厂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些条条框框那只是最简单的规律,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那可就不是能在书本上学来的呀!”
刘琅笑道。
“那是,那是,不是有那句话么,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我跟您在一起,可是真的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孙明凡毕恭毕敬地说道,他可并非是在恭维对方,就凭对方制定出十三条厂规他就远远不如。
以前厂长管理一家工厂很简单,也很繁琐,说简单是因为任何事情都由厂长说的算,你不服我就一阵怒吼大骂,甚至给你一顿拳脚也是家常便饭。
说复杂,那因为厂子好比一个大家族,什么人都有,有的人吓唬几下就老实,有的人天生吃软不吃硬,你还得像一个大家长一样管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就是谁家两口子吵架,你厂长还得出面调节一下。
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管人,是最原始的管理模式,一个两个还好些,要是数百人上千人,天天喊叫就把嗓子给喊劈了。
再往上就是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照章办事,而照章办事的根本就是八个字:“行令禁止,一视同仁”。
如果制定出一个好的章程且严格遵守,虽然不说让工厂长盛不衰,起码能让一个工人们形成合力。
不过照章办事虽好,却还不是最好的管理制度,最好的管理制度那就是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了,每位员工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就会自发的为企业着想,企业有困难就是自己有困难,这样的企业想不强大都难,但同时这样的企业也很稀少,在刘琅的前世,能做到这一步的无不是那些巨头级别的企业。
“以上三种就是企业管理的三种境界,孙大哥,你想要达到什么境界呢”
刘琅看着面前已经“傻了”的孙明凡,旁边则是同样“傻了”的陈凡和另外两人。
刘琅的这套管理制度三境界理论当真是石破天惊横空出世,对于孙明凡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呀!
照章办事他是知道的,其实现在的工厂里很多都有厂规,不能迟到早退的条文谁都知道,只是缺乏惩治机制,时间久了就成了废纸一张,刘琅现在把惩治条例也白字黑字写了出来,同时要求厂长工人一视同仁,这就是个创新,孙明凡从没有想到过。
但是企业文化是干什么东西别说孙明凡这位高中毕业生了,就是陈凡等几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也没听说过。
“好吧……这的确是有点太超前了!”
刘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建立企业文化,在二十多年后是每一家企业都知道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工厂连第二个境界都做不到,更不说是第三境界了,这的确不是他们能明白的。
“孙大哥,企业文化你不用去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针对三厂制定出适合它发展的规定,这才是当务之急。”
“刘琅,您给我的已经很好了,我脑子笨,比不得您!”
刘琅在孙明凡眼里形象再次提升,几乎
第一百七十一章 赵校长的无奈
华夏大学和三厂的合同很快就签署完毕,三厂为华夏工业科技代工制造零件,每一套会得到十二块钱,抛去材料费外,每一套三厂能获得十块钱的利润,按照现在三厂的产能,如果全力开工每年生产个七八万套没问题,这还是现有设备的产能,如果增加设备还可以增产,这么算下来每年的利润差不多能达到一百万元,这么多钱在八四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孙明凡绞尽脑汁也觉得是花不出去的。
这件事结束,刘琅难得有了一段消停的日子,再次回到了平静的学习生活,每天除了跟着大三学生上课外,他也抽出一些时间去听一下数学和化学的培训。
这两门培训课对刘琅来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教授的都是高中时的知识,一点难度没有,唯一让刘琅有兴趣的就是传授数学的那位老师。
在讲台上讲课的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身材消瘦一头白发,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穿着一身朴素的棉布衣服,脚上则是一双最平常不过的粗布棉鞋。
老者相貌平常,但是他却是刘琅见到的第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一位之前只在课本上出现的人物,这个时代每一位上过小学的孩子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更。他的名字叫做华罗更。
在前世,这个名字可是家喻户晓,甚至比那火箭之父钱雪森和邓稼显还要出名,刘琅对这位数学家也是充满了敬意,不过让他有些不解的是,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数学家怎么给一帮小孩子上课了。
现在华罗更的职务可是国家科学院的副院长,每天管理着各种事物,他的学识那是货真价实,让他来给一帮小孩子教课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不,是杀虫用牛刀,根本没有必要呀。
“国家可真是使用人不要命,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身体还不好,竟然还要天天给一帮只学到高中的小孩子上课,真是浪费,不行,我得跟学校说说!”
刘琅暗自想着,他在前世看过这位科学家的简介,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明年,也就是八五年,华罗更将会到岛国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结果在做演讲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了会场,被送到医院后就去世了,试想一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要给一帮小孩子讲课,能不累了如果自己不碰到他也就算了,既然让自己遇见,那就要阻止这次意外的发生。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华夏大学早就恢复了以往的喧闹,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有学生们在打闹嬉戏,还有不少“文艺”青年依旧是拿着吉他在湖边树林中弹唱,不过他们唱的歌几乎都是刘琅的那首“同桌的她”。
即便是所有人都认识刘琅,但看到刘琅这个身材矮小的小孩子在路上走过时,还是会引起不少人的讨论。
“听说了吗,刘琅现在去跟大三上课了,这个小家伙,才是大一吧!”
“你懂个屁,我听说刘琅被选入了奥运会参加竞赛了,过几天就要到美国去………看看人家,五岁就能坐飞机出国,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到美国看看!”
周围尽是羡慕的目光,都把刘琅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急忙加快步伐向着赵天明的办公楼走去。
“小刘琅,到这来干什么呀”
“小刘琅,你的那家公司怎么样了”
“小刘琅,我给你介绍一个小姐姐认识好不好………!”
在办公楼里依旧是有人不断的骚扰刘琅,好不容易他才到了赵天明的办公室门外,还没等他敲门,门里面就传出了赵天明的声音。
“鲁部长呀!那位张大师一天也没在华夏大学上过学,你让我给他颁发一个教授学位,这不合规矩也不合常理,不好办呀!”
赵天明接电话的声音很大,语气已经带着不满。
“嗯,嗯,唉,鲁部长,你也是位科学家了,怎么也相信这个”
“是,是,我也知道你的难处,这么的吧,我跟同事商量商量,实在不行就给那位张大师发一个假的证书………对,对,把这件事搪塞过去就行了,好,我知道怎么办了!”
刘琅从门缝听着对方的谈话,直到赵天明挂掉电话才敲了敲门。
“进来吧!”
赵天明的声音有些无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