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林国栋跳了起来,自己一年的收入也就这么多钱,这个刘琅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多么你们公司现在只能在首都里面卖,也没什么宣传,喝得人不多,国营的商场里有卖,一些小卖部里限量供应,一年下来恐怕也就二十多万罐吧。
这应该是国家的规定,不允许你们多卖,不过你现在要找代言人,这说明国家政策有了松动,用不了多久就能开放市场了,到那时你们的饮料就能卖到全国,所以你才会找我做广告………。
&nbs
第二百零七章 健力保李经天
第二天,刘琅照样去上课,另外还参加了一节数学参加培训,上完课吃过了午饭照例来到实验室。
不过今天实验室里却没有开工,熊怀志陈春生等一帮人正在一张桌子前不断画着什么,在他们一旁还站着一个年纪大概四十多岁的陌生男子。
“怎么回事”
刘琅来到了近前。
“这可口可乐的罐子是三片构成,罐体、罐盖和罐底,先不说这个罐体了,就说这个罐盖,就得有数个步骤,把材料冲压成型,然后是原边、注胶、起泡、刻线和铆合,最后还得压拱,很简单的过程,但在我们国家,这一系列过程有几个难点,一是模具,我们没有相关的模具,需要重新制作,第二个就是冲压机,咱们国家的冲压机几乎全部针对工业零件,精度差了很多,光是这薄薄的铝板就有些难度,不容易做出来。”
熊怀志手里拿着一个被拆开的可乐罐子说道。
“教授说得没错,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罐体和罐盖罐底的密封问题,你们看,他们采用的是互锁方式,非常完美,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应该已经用上了数控机床。”
陈春生也点头说道。
“怎么回事难道林国栋又跑到这里来探讨易拉罐的问题了”
刘琅有些纳闷。
“几位教授呀!你们的讨论我根本听不懂,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办法制作这易拉罐,不是问怎么做易拉罐!”
那个陌生男子在一旁大声说道。
“这个………几个步骤还是能做到的,但是一套生产线,那就不行了!”
陈春生摇了摇头。
“唉,我找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国家的几个机床厂都去了,他们说做不出来,听说咱们华夏大学的水平最高,我就来找你们,结果还是制作不出来,这么一个简单的易拉罐就这么难吗”
那个陌生男子着急的大叫。
一个易拉罐,在二十多年后那是再常见不过了,随便一个做汽水的厂子就有一套或者数套生产线,可在八四年,刘琅觉得凭国家的水平还差了不少,一是熊教授说得模具问题,尤其易拉罐罐盖的压印技术,国内还没有,另外就是密封问题,罐盖罐底和罐体之间采用互锁技术,这种技术并稀奇,但通过机械来进行就需要很好的精准度,普通机床根本无法完成,只能用数控机床进行控制进行。
在场的都是顶尖机械大师,他们完全可以手工弄出个易拉罐来,但那只是手工品,要想大量生产必须是生产线方式,这就做不到了。
“熊教授,陈教授,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做易拉罐”
刘琅此时从后面走了过来问道。
“刘琅,没什么,这位是粤省三水市的李经理,到咱们这里想要定制一套易拉罐的生产线,可惜呀!咱们现在可没有那能力!”
熊怀志摇了摇头道。
“这个小孩子是”
那陌生看着刘琅有些惊讶:怎么蹦出来个小孩子难道是侏儒
“这是我们华夏工业科技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刘琅,就是全国闻名的神童刘琅!”
一旁的一位研究生赶忙告诉对方,那意思就是:你连刘琅都不认识out了。
可以说,现在的刘琅在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表面只是个设计师,但他却有很大的人事权和财权,尤其是找到了陈春生这位人才,又“自掏腰包”拿出十万块钱,这些事情其他人可都看在眼里。
刘琅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是孩子了,或许在熊怀志眼里他是个绝顶天才,但在那些研究生的眼里,他还是一名时时刻刻散发着榜样力量的领头人。
现在在那些学生中偷偷地流传着一句话:学技术跟老熊,路线上跟小刘。
即便是陈春生这样的国家级人才,也认为刘琅对公司的作用要更大一些,而且是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
&
第二百零八章 “买一送一”
三十年后,曾经辉煌过的健力保彻底沦为了三流品牌,可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现在这位李经天就站在刘琅面前,不过此时的李经天还不是那位创立民族饮料第一品牌的那个人,起码现在还不是,刘琅心中真是无限感慨。
“李经理你好!”
刘琅笑着说道。
“刘琅你好,都说你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你能不能帮我制造出生产易拉罐的生产线”
对方问道。
“李经理,熊教授和陈教授可是咱们国内的专家人物,他们说不能,那就是不能。”
刘琅摇了摇头。
“唉,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李经天真是失望至极。
“李经理,你为什么非得要这种生产线”
刘琅有些不解,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做饮料的企业,光是在首都就有不少,什么这个猕猴桃什么那个鸭梨汁,这些企业都是采用玻璃瓶。
“你们不知道,今年有奥运会,咱们国家派代表团要去参加,国家下个月要举行一次饮料招商大会,我们三水酒厂也决定参加这次招商大会,可是我们没有什么名气,要想成功就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这易拉罐可是先进产品,要是我们能把饮料放在易拉罐里,相信就能成功。”
李经天也没隐瞒,直接把原因说了出来。
“嗯,原来是是这样,那这种饮料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
刘琅假装问道。
“什么名字………这我还没有想好,但是我们的饮料可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才研制成功的,可以称为………促超量恢复合剂运动饮料,能够快速回复运动员的体能,比什么可乐都要强大!”
说起自己的饮料,李经天来了精神。
“促超量恢复合剂运动饮料这名字太绕口了,光是这个名字,你们恐怕就不能得到体委的认可!”
刘琅摇了摇。
“我们知道,我们也正在想办法,起了几个名字,什么强力饮、健宝强,不过名字都不够响亮!”
李经天有些无奈地回答。
“你们的饮料可以快速恢复运动员的体内………嗯,我倒是有个好名字,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刘琅笑了笑说道。
“你这个小孩子能想出什么名字来”
对方听了笑了笑,没把刘琅的话当成一回事。
“李经理,你懂什么刘琅可是我们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他的想象力根本不是你能相比的!”
旁边一位研究生不高兴了,刘琅设计出的变形金刚可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没有人能比他想象力再强大了,所以李经天质疑刘琅他们立刻感到“愤怒”,你一个小破厂子的厂长算什么东西
“呵呵,我也只是提供给你们一个参考而已。”
刘琅摆了摆手。
“好,那你说说吧!”
李经天无所谓地说道。
“你们饮料主打运动品牌,当然是给运动健儿喝的了,运动员需要的是力量和保护,所以我觉得叫做健力保要恰当一些。”
“健力保………!”
表情一副无所谓的李经天听到这个名字好像被雷打了一下,当场就愣住了。
“健力保,健力保………!这名字,也太恰当了!”
片刻之后李经天就跳了起来,这正是他心目所想的名字,洋气、响亮,还把自己饮料的特点全部包括在内,简直就是非健力保莫属呀!
“就这个名字,别的名字都不行,就是它了!”
其他人相互看了看,一个个都摇了摇头,对刘琅这逆天的想象力也之能感到无限的仰望。
“好,那我就把这个名字送给你了!”
刘琅笑了笑。
“白送给我”
李经天听了一愣。
“一个名字而已,只要李经理你喜欢就好!”
刘琅可不是个财迷,可口可乐公司要找自己做代言,那一分钱都不能少,但是健力保可是民族品牌,这样的企业自己必须支持,而且是无条件的支持。
 
第二百零九章 让可口可乐公司代工
“什么你能帮我解决你不是说制作不了那生产线吗”
所有人都看向了刘琅,不知道这个“家伙”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李经理,这生产线咱们国家做不了,可不代表别的国家做不了,但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才让你等两天,或许两三天之后就会有结果了。”
刘琅想到的是可口可乐公司,他们可是有一套生产线的,李经天的健力保完全可以让他们代工,事实上在前世李经天最后也是找到可口可乐公司让对方代为生产的,但这个过程可是耗费了他太大的经历,而且最后也给了对方很大的好处,这一次可口可乐公司来找自己,自己完全可以将这个当做一个条件。
“我……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了,好,那我就等两天,如果真的能够成功,我……我请大家吃饭!”
李经天简直是激动坏了,只能以请客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说实话,他现在口袋里只有几百块钱,请客吃饭也得掂量着,如果对方把易拉罐的问题给解决了,这些钱都给刘琅也不算事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经天带着一个手下就来到了实验室等待消息,刘琅没等到倒是把林国栋等来了,两人也不认识,只是各自在打着自己算盘。
很快,刘琅背着小书包走了过来。
“刘琅!”
李经天和林国栋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扑了过来。
“呵呵,你们两个倒是早!”
刘琅笑了笑,正好林国栋来了。
“李经理,你先在一旁等我一会儿,我和这位先生先聊一聊。”
“刘琅,你的要求经过我和两位副经理商量后同意了,代言费十万元我们可以给,但要分两次给,你签完合同我给你五万,等到奥运会之后,如果一切顺利,剩下的五万再给你。”
林国栋拿着一份准备好的合约递给刘琅。
“什么给刘琅十万块钱要干什么”
不远外的李经天眼睛瞪得老大,要知道现在他们三水酒厂全部资产都不值十万块钱,即便他的健力保能成为国家在奥运会上的饮品,他现在都不知道怎么扩大产能,唯一的希望就是去找银行贷款,先贷十几万块钱,以后的事情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可这个看上去“洋鬼子”模样的家伙开口就给刘琅十万块钱,难道对方是个傻子
“林大哥,不急不急!”
刘琅不慌不忙地说道。
“什么你反悔了”
林国栋吓得差点蹦了起来。
“我可没有反悔,不过我现在有一个小小的条件,这个条件呢,对你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你能答应我,十万钱我可以免去两万块钱。”
“哦什么小小的条件”
林国栋问道。
“李经理,你过来一下!”
刘琅一招手把李经天叫了过来。
“这位是三水市思江啤酒厂的李经天厂长,他们生产出一种饮料,想灌制成易拉罐,不过现在国家没有一家厂子能生产出易拉罐的生产线,只有你们可口可乐公司有这样的生产线,所以我希望你能帮助李经理一下,当然,这费用你们双方可以谈,我就不参与了,相信这对你们可口可乐公司并不是难事!”
“是这样呀!”
林国栋微微皱了皱眉头思索着。
为这个小作坊代工那没有任何问题,在首都郊外的公司总部虽然只有一套生产线,可就这一套生产线也能做到年产四百万罐。
一套年四百万罐的生产线现在只能生产二十万罐,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光是设备的维护费就比产值多,要不是总部看好中国的市场不愿意放弃,他们早就撤出了,所以在技术上,别说对方是个小作坊,就是个中型企业也没问题。
&nb
第二百一十章 开启“教育”模式
当天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李经天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华夏工业科技的实验室里。
“各位,我请大家到王府井吃饭!”
李经天推开门就对着实验室里面大声说道。
“李经理,看来你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熊怀志一边收拾着工具一边问道,实验室里面已经没有几个人,陈春生都回家了,只剩下了刘琅和几个研究生。
“没错,那个林经理已经和我们签了合同,我明天就回家,先拉来五百箱,这些暂时是够用了,刘琅,我真是太谢谢你了,没有你,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用感恩戴德来形容李经天对刘琅的心情也不为过。
“好了,我先走了,你们几个一会儿走的时候把门关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