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熊怀志把东西收拾好后就离开了,只留下刘琅和三位研究生。
“怎么都走了”
李经天自己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甚至从随行的同事那里借来了五十多块钱。
“好了,李经理,我正等你呢,于哥、明哥、程哥,你们一会儿都没事吧,李经理请客,咱们去捧捧场!”
“好好!”
三位研究生可高兴了,刘琅帮了李经天那么大的忙,别说吃他一顿,就是十顿二十顿也应该。
“好,好,咱们走吧!”
李经天心中暗自窃喜,他本来就是想感谢刘琅一个人,只是不好意思不让熊怀志和陈春生去,再加上那些工作人员,算下来有十三四号人了,这么多人一顿饭怕是要吃进去二百多了,差不多是他三个多月的工资,现在其他人都走了,只剩下四个人,正好省钱了。
谁能想到未来十年民族第一饮品的掌门人现在会为请客少了几人而感到高兴。
“全聚德就算了,太远,咱们就在附近,出了门三百多米有一个杜家饭店,味道不错,咱们就去那吧!”
刘琅可不愿意坐公交车跑到市中心去吃一顿饭。
“好,就听你刘琅的!”
李经天当然同意,这不又剩下钱了吗。
李经天带着两名副手,刘琅这边一共是四个人,七个人找了一张大桌,李经天拿过菜谱专门挑肉菜来点,什么干炸里脊、溜肉段、红烧鱼、干煸鸡块………点了六菜一汤,虽然也不便宜,但加起来也就二十多块钱,比起传说中的全聚德应该是便宜多了。
“首都就是好呀!吃饭都不用粮票肉票,比我们那里强多了!对了,同志,再来七瓶啤酒!”
李经天招呼着。
“李经理,我是不能喝酒,你们的饮料呢不如拿一瓶给我!”
刘琅说道。
“哦,对对对,小朋友不能喝酒,老孙,拿一瓶咱们的……拿一瓶健力保!这可是我特意拿来的!”
一位副手马上从皮兜子里掏出一瓶饮料放在了刘琅面前。
“这就是健力保,刘琅你尝尝!”
刘琅也不客气,要来瓶起子将盖子撬开,仰起头来喝了一口。
久违了味道让刘琅回忆起了十多岁时的岁月,那时他天天在篮球场上打球,假期时甚至会从早上玩到天黑,一天都不吃饭,只要有几瓶健力保就够了,可惜很快这样的味道就找不到了,可乐成为了年轻人必喝的饮料,健力保的味道很快就他被忘记了………!
如果不是遇见李经天,刘琅恐怕永远也想不起来这种味道了。
“刘琅,感觉怎么样”
李经天问道。
“不错,比可乐强多了!”
以营养学角度来看,健力保的确比可乐强的多,这一点在世界级的赛场上就能看得出来,不管可乐把自己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在世界级的运动员那里没有人会喝它,因为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喝多了会发胖,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以至于最后可乐公司不得不研制出无糖型产品。
而健力保是可以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喝的饮料,这一点就比可乐强。
“哈哈,好喝就好,等我罐成易拉罐后给你一箱……不,只要你想喝,我全部免费!”
很快饭菜就摆了上来,饭店的老板因为神童刘琅为自己招揽了顾客,还特意加了一道免费的土豆丝,李经天再次感受到了刘琅的“号召力”。
“来,刘琅,几位小朋友,客套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敬各位一杯!”
李经天端起酒杯,和几个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刘琅带来的三位师兄也不客气,杯中啤酒一口干掉,然后就拿起筷子大吃起来,这样的好饭菜一般情况下可是
第二百一十二章 特企改革的想法
“私营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的出现固然是好,但同时也会同很多国营企业形成竞争,恐怕那些国营企业是敌不过私营企业的。”
刘琅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得没错,这一点有不少地方政府都提了出来,说这样做会造成国企的破产倒闭,唉,其实这就是改革的过程,这样没有活力的企业现在不完,早晚也得完蛋,还不如让这个过程早点到来。”
吴荷说道。
改革开放绝对不是一撮而就,而是在无数矛盾之中进行的,私营企业发展了,产品就会占据市场,那就会让国营企业面临危机,这是必然的结果。
“国营企业现在不是在实现承包制吗吴教授您觉得承包制怎么样”
刘琅问道。
“承包制固然会释放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但这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一旦遇到巨大的难题,管理者绝对不会担当风险,所有者又对管理方式不了解,企业的结局就很悲惨了,所以承包制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最终还是要实现私有化的,当然,这种私有化是要有局限的,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无限制的私有化,但很多无关紧要的企业,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国家只要掌握那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就可以了。”
吴荷回答。
刘琅点了点头,吴荷的这个观点就非常接近十几年后国家实行的一种“国退民进”战略,就是国家掌握能源、交通、电力等这些战略物资,剩下的那些商品完全交给个人,比如什么电冰箱、电风扇、电视机、甚至是汽车,国家完全放弃这些商品的控制,让你各人凭本事去搞,只要你有能力,国家就会支持,但你要是没能力,国家那也没办法。
“吴教授,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刘琅突然开口。
“说来听听!”
吴荷很喜欢跟刘琅谈话,因为对方总有一些“奇思妙想”,有的甚至能让他都有眼界一新的感觉。
“吴教授,我觉得现在国家应该对企业私有化进行一些尝试,比如把那些年年亏损的企业卖给各人,让他们放心去做,做大了国家也能收税,做不好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咱们国家不是在深市和蛇市搞了特区嘛,咱也可以对这些企业搞一个特殊企业改革,把他们扔到市场上,然后经过几年的时间再和那些没有进行私有化的企业对比一下,看看谁对国家做的贡献大,这样就能说明问题了。”
“呵呵,刘琅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呀!国家搞特区改革,你又弄出来一个特企改革,这倒是一个新思路!”
吴荷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看来他对刘琅这个主意有些心动。
“咱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说白了就是经济制度的一种转变,计划经济不好弄了,就要转头搞别的经济制度,有的人说是要搞承包制;有的人说要搞私营经济,这两种方式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但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落在企业身上,是要让他们的产品面向市场,符合市场行为的就生存下去,不符合就要衰败,所以我觉得特殊企业就是对两种方式谁好谁坏的检验,而且立竿见影,还不像特区那么的极端,这种尝试是有必要的。”
刘琅接着说道。
“刘琅,你说得没错,这的确可以检验两种方式的好坏,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知你考虑没有考虑!”
“什么问题”
刘琅问道。
“那就是在私有化过程中,如何不让国家受到损失,如果国家受到损失,这可就是大问题了。”
&nbs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大限度减少工人的损失
在十多年后,国家开始大规模的私有化转制,大量的国有企业都变成了个人的私企,让很多职工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是国家想要的结果吗当然不是,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在十年后,很多国企已经到了不得不卖的程度,即便不私有化,国家也没有任何办法让他们起死回生,也不能让那些职工过上好日子,不放弃也得放弃。
那个时候,国企和企业私营业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变了,国企是处在劣势,私营业者反而占据主动,你卖不卖不卖你就自己管那些员工的工资吧,要是卖,那就得听我的,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所以在这一时期,很多企业都是贱卖到了个人手里,当然,这其中也有着很多腐.败的行为,但根本原因还是政府没有能力来承担企业了。
这个结果就让很多员工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他们只得到了不多的补偿就沦为了失业者,而且也没有人去考虑他们的感受,只能放任自流。
但是在八十年代初的形势就很不同,这种危机还没有显现出来,在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国家和企业这一方是占优势的,他可以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通过一定手段来制约私营业者。
而且这个过程是逐渐进行的,不像十年后一下子大规模爆发,那时,即便是国家有心也无力了。
举个例子,就好比一个人得了病,最初的时候只需要吃药就能治好,但要是这个人没有发现病症,或者认为时间久了病就可以自行痊愈,故此对疾病视而不见,等到病入膏肓之时那就不是吃药就能解决的了,到了这个时候只能手术把毒瘤拿出来,这个过程当然是非常痛苦,即便最后治好也是元气大伤,一时半会也恢复不过来。
国营企业现在就是如此,在八四年已经显露出了病态,国家也有所发现,但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还在是否要私有化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等到了发现不私有化不行之时,那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只能采用“手术”这种极端做法,或是破产或是把这些“负担”甩给私人,但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企业的员工利益已经无法顾及。
那个时候,虽然国家也想方设法让他们再就业,可是一下子那么多工人涌入市场,再加上他们一辈子在工厂做工,没有经过任何其他工种的培训,你让他们如何生活
既然历史无法避免,何不提前着手,在这些企业刚刚“得病”的时候就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医治,或许这样做就能在未来最大程度的改变这些老百姓的命运,这就是刘琅的想法。
刘琅这个办法果然引起了吴荷教授的。
“嗯,国家和寻求私有化的企业主共同联手承担职工的问题,国家可以减轻一些负担,而这也是那些私有化者所承担的义务;职工以养老金的形式参股,这也会让私有化者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压榨员工………刘琅,你的这个办法可真是一种创新,起码在现有形势上可以兼顾多方利益,非常好,非常好!”
吴荷站起身来激动地走来走去,这样的办法他可想不出来。
吴荷当然想不出来,这可是国家经过了三十多年痛和苦之后才总结出来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只是一种设想,毕竟在那个时候九成以上的小型企业已经变成了私企,有的因为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有的则是一飞冲天,成为了国家的骄傲,这种在改革初期就多管齐下的模式也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并没有机会付诸实践,但在这一世,刘琅终于有机会了。
“刘琅,我的团队正在为国家领导们制定一个改革方案,我觉得你这个建议非常有价值,完全可以写进去!”
吴荷拍了下手说道。
“吴教授,你可以先建议国家在小范围内搞一下,比如首都风扇三厂,就是替我们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代工的那个厂子,这个厂子就是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他们完全可以做为试点企业。
还有粤省一家名为三水思江啤酒厂的企业,我和他们厂长认识,这家厂子也是负债累累快要活不下去了。
这样的厂子做为示范单位,国家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像那些效
第二百一十四章 十万元户
吴荷那边在忙碌地编制未来几年的改革方案,刘琅这里的生活也再次回到了正常,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然后再到自己的公司或者三厂看看,“指导”那些工人师傅们的工作,他有时也会到吴荷那里询问一下,不过这种事情当然不能一蹴而就,即便是他的提议非常好,可这也只是个框架,如何添加内容还要多方面的考虑,国家才刚刚放开私人企业雇工人数的限制,现在吴荷又要搞国企私有化,说实在的这步子有点大,这其中牵扯太多太多,能不能通过就是刘琅也没有把握,但刘琅还是有一定的信心,那就是邓老的决定,如果邓老能够拍板,这件事就有很大希望。
吴荷的团队为了完善这个方案简直是马不停蹄,有时去找一些法律专家;有时去企业调研,为此他的课程都换成了别的教授来代理。
转眼间进入了六月份,首都的盛夏异常炎热,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着,骄阳如火,烤的人无法忍受,没有课的时候学生们都躲在树下,或是聊天或是看书,有的干脆就躺在地上呼呼睡觉。
实验室里的温度更是高的离谱,开工的时候,只要没有一些危险的工作大家干脆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另外在四周放了十几台三厂原来生产的电风扇,这种风扇虽然外观不好,但是质量没有问题,强大的风勉强能带走众人身上的热气。
熊怀志和陈春生这边已经设立出了一款新型的压缩机,当然,这并不是实体机,完全是根据材料的各项参数来进行的虚拟设计,但相信出入不大,只要有材料,再经过几次试验就能造出来真正的机器。
刘琅也参与了这台机器的设计工作,可以说已经和十年后的机型相差无几了。
“还是材料的问题呀!没有材料,什么也造不出来!”
国人的智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出类拔萃,设计方面绝对是没问题,缺的只是基础,没有基础什么都造出来,起码现在还不行,只能慢慢摸索逐渐积累。
李经天那里传来了好消息,健力保终于成为了奥运会的指定饮品。
其实三水思江啤酒厂这个毫无名气的厂子能够异军突起,原因就在于“健力保”这个品牌的外观设计,一是采用了只有国外品牌才有的易拉罐包装,这种包装外观新颖,还易于运输。
另外就是“健力保”的标识设计,在国内的品牌标识设计还仅限于最直白的阶段,它的那种抽象而富有更深含义的标识让所有人都眼界大开,比如和李经天一同竞争的还有一家首都第三饮料厂,它的产品是猕猴桃饮料,这个饮料还是采用最普遍的玻璃瓶包装,标识是一个猕猴拿着个桃子,画面很卡通,虽然味道不错,但怎么看怎么想是给小孩喝的儿童饮料,这种形象岂能拿到国际赛场之上
刘琅的圣唐文化也将变形金刚第二部画了出来,母本经过校对后交给了孙明仁。
再次来到首都的孙明仁有些意气风发,变形金刚第一部的漫画书已经印制出来,还特意在港岛范围内试验性发行,结果刚一出现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第一批就发行了五万册,而且还供不应求。
这本漫画的拥趸从七八岁的孩子到五六十岁的成年人,小孩子是对那些稀奇古怪的漫画形象感兴趣,大人们则更看重里面那天马横空的故事情节,既有流行元素在里面,又有非常神秘的文化在背后隐藏。
这是一个好兆头,五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外汇留存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二十五万港元兑换成人民币差不多是六万多一些,虽然刘琅没有仔细数,但兜子里的钱显然要远多于六万块钱,肯定超过了十万块钱,怕是有将近十五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