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小进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楚人十八子

    不多时,李若山和苏晔也过来了,张之极邀请三人上了马车,马车又开始上路。

    马车内,四面都有鲜艳的绸缎装裹着,镶满宝石的窗牖拉上了一帘淡蓝色的绉纱,宽大的车厢中间有一张固定的小桌,坐上摆了四个酒杯,杯中盛了半杯杏花酒,酒面还点缀了几朵茉莉。

    四个人坐在马车内高谈阔论,马车行驶快而平稳。

    “袁公子是第一次去天津卫吗”

    问话的是天津巡抚李邦华的公子李若山。

    袁方当然不是第一次去天津,但是这个时代的天津卫他的确是第一次去,所以他答道

    “是的,我还从未去过天津卫。”

    李若山道“仲南如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若山愿尽地主之谊,尽量为你方便。”

    “袁方在此先行谢过”

    马车行驶在官道上,又是万里晴空,虽然是初冬的十月,气候对马却没有多大的影响,一路顺风顺水,当天傍晚,袁方他们就来到了天津卫。

    进了天津卫的城门,袁方便和张之极他们分开了,直接去了天津卫的驿站。

    据1674年刊刻的天津卫志所载“天津为卫,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京师岁食东南数百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之所杂处,皇华使者之所衔命以出,贤士大夫之所报命而还者,亦必由于是;名虽未卫,实则即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不仅如此,南方的藩王之国、东南亚的使者,西南方的藩僧大都要经过这里,天津卫的驿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驿站,因为这里是京城的门户,皇华使者之所衔命以出,贤士大夫之所报命而还者,亦必由于是不光如此,南方的藩王之国、东南亚的使者、西南方的番僧大都也要经过此地。

    如此一来,天津卫的驿站成为了一个最为繁忙的驿站。

    袁方拿出北镇抚司的堪合给驿官,一脸疲惫的驿官看着这支二十多骑的人马,满脸愁容道

    “袁千户,我们的驿站现在是人满为患,实在是安排不下你们了,还请袁千户多多体谅我们的不易。”

    袁方阴沉着脸道“我也是奉旨办差,你不能让我的弟兄们睡大街上吧”

    “不能不能”驿官连忙解释道,“哪能让你们睡大街上呢是这样的,驿站里面已经挤不下了,我们在院子外面临时搭了一些窝棚,委屈袁千户先在窝棚里面将就一天。明儿,就明儿,保准给您腾出地方来,让你们的人舒舒服服地住进我们的驿站。”

    袁方道“你说话可得算数,否则的话”

    驿官陪着笑脸道“算数,算数,绝对算数。”

    袁方问“你让我们暂时住在窝棚里,那我们的吃喝”

    驿官道“正常。”

    “还要给老子加一道荤菜”

    “加,一定加”

    天津驿站归天津兵备道管辖,而兵备道的公署就在驿站的旁边,第二天用过早膳,袁方就带着宋献策一起来到兵备道找副使王弘祖,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兵备道佥事,这位佥事告诉袁方,王弘祖不在天津卫,他两天前就去了山东。

    袁方问“他何时回来”

    佥事答“何时回来就不清楚了,天津道指王弘祖还挂着山东按察司副使之衔,山东那边有案子要查,也许十天,也许半月,具体何时我说不准。”

    袁方与宋献策交换了一下眼色,二人便退出了兵备道公署。

    远离了兵备道后,宋献策问“袁公子,这个王弘祖是不是有意避开我们”

    袁方道“现在还不清楚,你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宋献策半开玩笑道“就当我们来旅游了一趟。反正王弘祖不在这里,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在这里玩个痛快,吃住又不愁,他王弘祖十天回来我们就玩他个十天,他王弘祖二十天回来我们就玩他个二十天,直到王弘祖回来为止。”




第九十七章 宋献策被抓
    袁方道“这可不行,他王弘祖有时间,我可没有时间陪,我们在京城还有一大摊的事情。”

    宋献策道“要不怎么办难道我们就此打道回府”

    袁方摇头“这怎么行,来都来了,怎么着都要打探打探那些货的下落。”

    宋献策道“好,我们现在就去码头看一看。”

    袁方看了一眼宋献策“去码头你带路呀”

    “这”

    袁方自信满满道“我们不是有个活地图吗,回去找袁可望问一问。”

    于是二人往回走,把袁可望和他那两个小兄弟找来问,这两个小兄弟就是天津卫码头上人家的小孩,他们告诉袁方,往东走就是海河,那里有一个大码头,专门停靠从海上过来的船只;往北走就是运河,那里也有一个大码头,停靠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内河船。

    袁方听许显纯说,那批货是从海上过来的,所以他决定先去东面的码头看一看。他叫了两顶轿子,带着宋献策直奔东码头。

    来到东码头,码头上一片繁忙,人来人往,码头上的脚夫把一包包的货物从船上卸下来搬进库房,卸完了一船又来一船,好像这些货物永远都搬不完。

    除了忙忙碌碌的脚夫,这里看上去最为清闲的就属守卫码头的水师了,北码头有水师六百人,属天津海防营建制,海防营是由天津兵备道管辖,而兵备道又受制于天津巡抚李邦华,所以这六百水师实际控制在李邦华的手上。

    守卫北码头的这支水师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所以码头上每个关卡上都架设有枪炮,威严无比。

    袁方身上有锦衣卫的牙牌,经过几个关卡都很顺利地通过了,他领着宋献策一路来到了码头的库房前,门口有卫兵把守着,袁方拿出取货凭证给宋献策

    “半仙,你拿上这张凭证进去办理一下手续,看一看里面的人怎么说。”

    宋献策接过凭证犹豫道“袁公子,我就拿着这张凭证进去恐怕不妥。”

    “为何”

    宋献策道“如果这么简单就能够把货取出来,许显纯为何不自己来,非要多一个环节让你来天津卫”

    袁方道“你不进去试一试我们又怎知不能把货取出来”

    宋献策想了想,感觉很有道理,于是拿着取货的凭证走进了库房,袁方多了个心眼,没有跟进去,留在外面观察动静。

    宋献策经过库房门口时,并没有人来盘问他,他走进了库房。这里面是个很大的院子,院子东面才是真正的库房,而西面则是办理取货手续的地方,他走近前去,这里很像典当行,高高的柜台,柜台后面坐着几个貌似帐房先生模样的人,在哔哩吧啦地打着算盘。

    在这里取货的人不多,宋献策坐在一张条凳上等着前面的人办完了手续,他有样学样地走上前去把取货凭证递了进去。

    他坐在条凳上的时候看过这张取货凭证,上面记录的信息很简单,只有船名、件数和重量。船名很是莫名其妙,叫做“神宫复垦流”,件数只有五件,总的重量也不重,只有一千三百七十九斤,平均一件不到二百斤,他也搞不明白袁方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来取这一千多斤重的东西。

    他把取货凭证递进去后,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接他凭证的“账房先生”,这个人很认真地看了几遍凭证,宋献策很纳闷,就那么几行字需要看那么多次吗

    这个人看了几遍后,就把凭证交给了旁边正在打着算盘的另一个人,并悄悄地说了些什么,然后起身离开了柜台。

    宋献策很无语,这人怎么一句话不说就离开了他探过头去问另一个人“我什么时候可以取货”

    “等着吧”一句冷冰冰的话出柜台里面传了出来。

    宋献策从来没有办过这种事情,他只得听候别人的安排,静静地等候着。

    “就是他,把他抓起来”

    宋献策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他回头一看,刚才那个“账房先生”领着十几个海防营的人围住了他。

    他想跑是不可能了,他本身个子就不高,围上来的两个彪形大汉瞬间就把他摁在了地上。

    “何为抓我你们为何抓我”

    这些人才不听宋献策分辨,其中一个汉子对着宋献策的臀部狠狠地一脚,宋献策就不再出声了。

    接下来宋献策就被这些人五花大绑地带了出去。

    袁方正在门口等消息,突然看到宋献策被人绑着带了出来,很是吃惊,虽然他有心理准备,也许会拿不到货,但是他却没想到宋献策会被当坏人给抓起来。

    他正要上前去问个究竟,只听得那个“帐房先生”边走边骂道“好你个死胖子,等你好多天了,今天你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你竟敢私通外藩,私贸货物,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袁方与宋献策对了一下眼,他暗中给宋献策做了个安慰他的手势,然后假装是个看热闹的,眼睁睁地看着宋献策被抓进了海防营的军营。

    他匆匆离开了码头,雇了一顶轿子去了天津巡抚李邦华的府邸,来到李府门前,报了自己的姓名,不一会李若山就出来把他迎了进去。

    “欢迎袁公子光临寒舍”

    在院子里,袁方开门见山道“我袁方此次前来有事相求。”

    李若山道“咱们都是兄弟,有什么事你尽管开口。”

    袁方道“我想见一见令尊大人。跟我一起来的师爷刚才在码头上被海防营的人给抓去了,求令尊大人救救我的师爷。”

    李若山道“袁公子不用慌张,海防营在家父管辖之下,你家师爷一定不会有事。”

    袁方道“请李公子现在带我去见令尊大人吧”

    李若山道“家父现在正好在府上见客,袁公子你先在此等候片刻,等我向家父禀报一声。”

    李若山说完就把袁方留在了院子当中,自己一个人进了他家的厅堂。

    不一会儿他就走了出来,对袁方道“家父跟来客吵得很厉害,他不想多留那个客人,所以请你现在就进去,你进去之后那个人受到冷落的人自己就会离开的。”

    袁方没有想那么多,他一心只想把宋献策弄出来,所以就跟着李若山进了厅堂。



第九十八章 屯抚与巡抚干仗
    袁方跟着李若山进了厅堂,看到堂前主位上坐着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长者,这位长者脸带愠色,不用猜也知道这位就是天津巡抚李邦华。

    而他对面坐着的那位客人袁方却认得,他叫董应举,是太常寺少卿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其职责是管理天津卫至山海关等处的屯田和安插辽民的事务,袁方在山海关时与他见过几面。

    袁方先向李邦华行礼“锦衣卫千户袁方参见巡抚大人”

    李若山之前已经向李邦华介绍过袁方,李邦华点点头道“袁公子你来得正好,本督与令尊共同承担着海防的防务,我们早就该多多的来往呀”

    袁方又向董应举行礼“袁方拜见屯抚大人”

    所谓屯抚就是负责屯田的巡抚。

    董应举正在生闷气,他客气地向袁方回了礼,然后起身对李邦华道“话不投机就此别过”

    李邦华也站起身相送,道“屯抚就不要与我争抢了,请你理解理解我的苦衷。”

    董应举头都不回地离开了李府。

    李邦华和董应举不和,都是因为海防营的归属问题。自从董应举担任屯田官以来,手上一直都没有多少可使用的人力,他希望李邦华能够把海防营移交给他管辖,整个海防营有二千名兵士可以使用。

    李邦华当然不会同意把海防营移交给董应举,因为李邦华所统辖的陆兵营已经调至喜峰口布防,而新招募的兵士还未形成战斗力,他唯一可以依赖的军队只有海防营,所以他是不会把海防营移交给董应举的。

    董应举手上没有人,靠他一个光杆司令是完不成屯田的任务的,所以他离开李府之后,就上疏朝廷,希望皇上能够把海防营划在他的管辖之下。

    天津卫海防营参加屯田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这一年刚刚结束抗倭援朝不久,天津巡抚也已经被裁撤了,而兼任天津巡抚的是保定巡抚汪应蛟,他还同时兼任天津屯田的事务,汪应蛟即管屯田又管军队,他命令天津卫海防营去屯田当然不会受到任何的掣肘,这就是海防营参与屯田的来由。

    到了第二年,汪应蛟从巡抚任上去职,天津卫海防营继续战斗在屯田第一线,没有任何的文武官员提出异议。

    直到去年天启元年,主持天津屯田的是河南道监察御史董应举,而天津卫海防营却直属于天津巡抚李邦华,董应举想继续让海防营参与屯田,李邦华不干了,两人便开始为争夺海防营的隶属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当然,袁方是不知道这些历史背景的,他看到李邦华和董应举闹得不欢而散,心里面总有些不舒服,其实李邦华和董应举一见面就吵架这已经是常态了,就连李若山都见怪不怪。

    袁方向李邦华说明来意,李邦华答应袁方派人去过问一下,袁方便向李邦华告退。

    李若山把袁方一直送出李府,并一再地向袁方道歉,说是没有招待好袁方。

    “袁公子,晚上我在醉仙楼为你设宴洗尘,我们兄弟二个不醉不归。”

    袁方感谢李若山的好意,道“多谢李公子,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喝酒,今天还有公务在身,要赶回驿站,等过几天我交了差事,做东请大家一聚,如何”

    李若山道“公务要紧。到时候我做东,在醉仙楼设宴。”

    “一言为定”

    袁方道别了李若山就回了驿站。

    刚回到驿站的窝棚,驿官就笑盈盈地过来向袁方禀报。

    “袁千户,我们驿站已经为您准备了半个院子,您现在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袁方问“半个院子”

    驿官道“实在是对不住,天津卫乃南北要冲,又是水路咽喉,来往的官员频繁,能够腾出半个院子已经不易,还请袁千户多多体恤我们驿丞的不易呀”

    驿官所倒的苦水袁方也是清楚的,天津卫的驿站的确是全国最为繁忙的驿站,而这个驿站也被戏称为“金带驿站”,因为驿站素有“非执节者不应,非执符者不应”的德政,也就是说没有官方的介绍信是概不接待的。

    “那就请你在前面带路吧”

    驿官将袁方带到了驿站的一所院子前面,他对袁方道

    “袁千户,就是这所宅院。这是三进的宅院,最里面的院子有人住,你就住外面的两个院子,一共有十间房,另外还有一个厨房和一个马棚,当然,如果你们怕麻烦,可以把马交给我们驿站饲养。”
1...2930313233...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