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非缘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来打可爱多
领头的是两位金丹期的内门长老,有些高高瘦瘦的唤作酒松,一头黄褐色头发的那位唤作崖松。
万松门的辈分除了像观海、灵参这般早早通悟自身道心的天才门人,一般到了金丹期都会取个带松的道号,也是应了万松门内万松之景。
此刻万松门一干长老弟子也都是在一处凡人客栈内休息。
坐在一侧方桌上的两位金丹长老却是神识一动,因为他们腰间别着的长老玉牌隐隐有些发亮。
这意味着周围还有其他的万松门弟子在赶来,这倒是让酒松与崖松两位长老有些纳闷了,心想:这大商地界还有其他万松门弟子在不成
就在他俩还在疑惑时,许应却是运起真元直直飞来牧河郡城之中。
至于庞师兄则是在遇到白灵谷人马时候便已和许应分开,这万松门队伍的位置许应还是从白灵谷那儿得知的。
不多时,许应也是终于赶到了牧河郡城。
“弟子许应拜见两位师叔,师叔万安。”
许应自然不是直接飞到半空再行降下的,而是停在城外再快步走进城中,与自家师叔拱手行礼。
一来直接飞落显得许应对师长无礼,二来嵩溟宗定下的法令也不允许低阶修士肆意在郡城飞行。
“哦
许应
不只是哪位长老门下”
那酒松长老眼见许应腰间别着身份玉牌也是确认其万松门弟子身份,只是着实不知道许应这号人,方才出口询问。
“禀师叔,弟子尚未有师承。
不过风信谷观海长老乃是弟子嫡亲叔祖。”
许应当即便是拱手恭敬地介绍了自己,点出了观海叔祖与自己的关系以便于让他之后的请求更易被接受一些。
那酒松长老一听许应并无师承还以为他是那些年老体衰时侥幸进阶的筑基修士眉目之间也是有些轻视,不过又是听许应提起观海二字,倒是有些想起什么似的。
“酒松师兄,这观海长老正是如今在禅松峰闭关的那位。”
一旁黄褐色头发的崖松长老眼见酒松长老有些想不大起来,也是出口提醒道。
“哦!哦!原来是观海师弟的孙侄辈。”
酒松也是连连点头叹道。
见他眉目间流露出的一丝温和神色,许应也是清楚自己的小伎俩恐怕已然得逞。
第一百二十六章 峰回路转(小年夜快乐!)
“师侄你急急忙忙赶来,究竟所为何事”
崖松长老轻抚长髯淡淡问道,周遭的几名弟子也是围了过来。
许应见这么多师兄弟围聚过来,也是不大好意思开口,再三犹豫之下方才姗姗说道:
“不瞒两位师叔,弟子想去五岳秘境一行,以证自身之道,好结成金丹为师门效命。”
那崖松长老一听也是有些为难心想:
“此次五岳秘境我万松门上下不过八个名额,如今这姓许的师侄来求我。
若是允了不是平白毁了其他弟子的机缘,如此属实不公。
若是不允,贫道看他一身真元淳厚,想必实力也胜过身旁八位弟子许多,入了秘境之内定能比他人多得几分收获,如此亦是不智。
不若如实相告。”
心中略一权衡,这崖松长老也是走近一些,对着许应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嵩溟宗势大,分摊到我万松门头上的秘境名额不过八个。
周遭你也看到了这八位师兄弟,你说贫道是剥夺去哪位弟子的名额呢”
许应闻言心头也是一阵失落,但是许应又不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子,假若自己是那八名弟子到手的秘境名额被许应凭空抢了又当如何
尤其是先前许应看向客栈内八名师兄弟时候,他们还尤为热切地与自己打了招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许应也是有些尴尬,就这么呆呆立在一旁。
酒松长老却是个妙人,举起腰间酒壶浅浅一饮,面露喜色地上前,说道:
“师侄啊,听说寒石府的五蛟道友倒是个热心肠,说不定你去求求他便有办法了。”
“五蛟上人不成想此次寒石府带队来的竟然是五蛟师叔!”
许应心中也是大喜,五蛟师叔为人哪里是简简单单的热心肠可以形容,可谓是急公好义、乐与助人的典范金丹前辈。
于是,许应对着酒松、崖松两位长老,拱手谢过,询问了寒石府队伍位置后,也是立即走出城门御空飞去。
牧河郡以西便是寒石府队伍休憩的登化郡。
许应畅通无阻地一路直飞,仅仅花了几炷香功夫就是抵达了临近的登化郡城。
寒石府一行也是就地寻了一处普通客栈休憩,许应落下地面走进郡城,真元附上双目轻轻一扫,便是在一处客战当中见到了一位身穿天蓝色道袍、蓄着一撮山羊胡子、脸色祥和常带微笑的老道人。
不正是寒石府的五蛟上人吗
许应急忙也是赶了过去,仿佛是见到了黑暗之中最后的一丝曙光。
“万松门弟子许应见过两位寒石府师叔,师叔万安。”
许应虽然很想直接拜见五蛟上人,不过这客栈里头却也是有着另一位寒石府的金丹上人在,自然不好拂了他的面子。
另一位寒石府的金丹长老也是看出来这万松门弟子似乎是专门来找自家五蛟师兄的,当即也是微微笑道:
“五蛟师兄,这万松门弟子可是你的后辈”
言语中的后辈自然是血脉后人的意思,毕竟偌大的东海家族之风早已是盛行,这金丹上人也是猜测五蛟恐怕也有意立个自家的修真家族道统。
“非也非也,这万松门的师侄不过是来我东海戍守时候认识的罢了。”
周围寒石府弟子一听对许应的印象倒是肃然起敬起来。
“师侄不在你万松门的队伍里好好待着,火急火燎地来寻贫道作甚”
五蛟脸色一紧,也是正声问道。
“不瞒师叔当面,弟子此来是为了五岳秘境一事。”
眼前两位金丹期上人也不是什么好糊弄的,许应先前便是吃了自作聪明的亏,如今自然拱手对着两位前辈如实相告。
那另一位寒石府金丹一听脸上隐有怒意,毕竟你这万松门弟子好端端地自家宗门留的名额抢不到,居然来打我寒石府名额的主意,岂能不怒
五蛟上人的神色倒是有些微妙,一会皱了皱眉头,一会又是面露微笑,着实让许应摸不着头脑。
此行寒石府两位金丹修士自然是以五蛟为首,不说五蛟上人实力远超同侪,便是凭着如今五蛟同红云真人的关系,可谓是左膀右臂。
这寒石府金丹再怎么不啻也得看五蛟颜色行事。
过了半盏茶功夫,五蛟也是豁然一笑,右手探出大拇指贴着另外四指轻轻来回一撮,同时眨了眨眼示意许应,随后说道:
“这事情倒是有些难办了,容贫道好好想想吧。”
许应也不是什么呆头呆脑的苦修修士,当即会意从腰间取下两个灰色储物袋,呈给五蛟上人,恭敬地说道:
“有劳师叔费心了。”
不过这倒是许应有些想岔了,五蛟接过这灵石袋子倒着实是为了许应好。
只见五蛟轻轻一抚自己一小撮山羊胡子,而后略过那脸上怒意渐显的另一位金丹长老,徐徐走到了此行同来的几位寒石府弟子前头,拎起两个灰色储物袋,说道:
“这两个袋子里头拢共四万灵石,可有愿意成人之美的”
四万灵石!
像这般寻常的筑基期弟子身家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万灵石的价值,凭空能白得四万灵石如何不喜
一侧是三位家族筑基修士,却是有些拉不下脸面,毕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若为这四万灵石折腰终究不值当,脸上神情略显犹豫。
另一边也是三位寒石府普通的筑基弟子,双脚蠢蠢欲动就差临门一脚了,显然也是意动不止,须知灵石之大不易。
五蛟见他们这般样子,也是微微一笑再次说道:
“诸位可要想清楚了,这五岳秘境之中可不止有五块悟天道碑,还有噬人凶兽、殒命杀阵以及一干商乾两朝的天才修士,凭着你们手上的三板斧怕是去了也不过给人送灵石罢了。
仙缘诚可贵,灵石价更高啊!”
五蛟这么一说,底下寒石府弟子心中心思更是活络起来,要知道近百年来寒石府已经是许久未出过什么惊艳的弟子,若是去了秘境恐怕也没实力高强的大师兄照拂他们。
倒是许应给出的这两袋灵石,得来容易风险又低,对于他们筑基初中期的修为来讲,绝对是划算许多。
其中一位马脸暗黄色道袍的中年弟子终究忍受不住诱惑,走上前去接过五蛟手中灵石,拱手说道:
“弟子武乃,愿将秘境名额让与许师兄,还望师叔成全。”
许应一听自是心喜,不待五蛟师叔开口,便赶紧上前又是递过一袋子灵石,笑着说道:
“武师兄高义,成道之恩师弟没齿难忘,这一袋灵石虽是不值什么还望师兄收下,莫要推辞。”
说话间,许应便把灵石直接塞进了武乃怀中,这寒石府的武师兄倒是瞬间乐开了怀。
一进一出损失的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秘境名额,得来的却是六万实实在在的灵石加上一位未来可能的金丹上人的恩情。
如此买卖,五蛟师叔诚不欺我!
一旁的其他几位寒石府弟子脸上神色也是奇妙,有羡慕的,有懊恼的,有怀疑的,种种神色不一而足。
“武乃当真好运气!这可是六万灵石,我若是得了修炼到筑基后期必然无忧!”
“唉!我怎地就没同武乃一般果断上去舍了名额,如此磨蹭倒是平白丢了六万灵石!”
“这万松门的许师兄到底是什么来头,怎地同样是筑基期修士身家比起我等来多了这么多”
原先有些愠怒的寒石府金丹,脸上怒色早已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凝重。
一则是对自家弟子的恨铁不成钢。
二则是对五蛟举止深深的忧虑,再联想五蛟已是红云真人的得力助手,对于整个寒石府的未来他内心也是充满深思。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余庆五年
大宁,庆安郡,小荒山。
庆安郡本名隆武郡,几百年前也是大宁朝武风最盛的郡府,不过是武道衰微、仙人当道,如今就连他原本的名字都是难以维系。
山高百丈,其上常有猿猴啼鸣,又能偶见虎豹出没山林。
山势平缓,也没有什么突兀出来奇岩斗壁。
此山便是小荒山。
小荒山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武道圣地,山北面建着几百年前大宁赫赫有名的武林大派“山阳派”。
奈何自打山阳派掌门“山阳剑”段刚死在了云山脚下,整个山阳派便是山河日下境况一日不如一日,近百年来更是迁出了小荒山的原址。
之后原本风景如画、刀剑交接声不绝于耳的武道圣地小荒山也随之被人遗弃,
渐渐地伴着时光流逝,武殿化作残垣,武场长满青苔,饲养的凶兽开始穿走于山林成了周遭百姓止小儿啼哭的传说。
几百年过去,鲜少有人再记得小荒山上曾经的风光。
此刻小荒山依旧是那般的不起眼,虽是高山却也无人问津,诚如现今大宁武道。
山的北面是曾经山阳派留下的遗址,山的南面却是不时传来阴风阵阵,路过的闲人据说也曾在那里听到过救命声,听到过嘶鸣声。
总之小荒山如今是座荒山,甚至鬼山。
在小荒山南面的一处角落五方石锁围着一口黑石枯井,连接他们的是五根黝黑粗大锁链。
锁链上更是雕着远古凶兽模样的诡异纹路,光光看去便是有几分骇人眼目。
顺着锁链一路看过去,便是那口枯井。
井内伸手不见五指,就连从上面轻轻丢下一颗石子也久久难听见一声回响。
更别提听到井底水滴溅开的声音,仿佛井下通得是无尽深渊一般。
一夜,风雷大作,惊雷劈裂小荒山上的铁木,狂风卷着那几颗劈成两半的铁木,在半空中盘旋。
不知怎地,那铁木竟是突然撞上凉了石锁,那石锁也是不大争气,居然就这么被撞得悄悄挪了挪几厘位置。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平无奇。
没人知道的是,那一夜井底一片漆黑之中,陡然睁开了一只幽光瞳孔。
……
此时距离许应出走东海已是过了好些年头,就连当初许应筑基时候等级的长庆皇帝都是与世长辞。
继位的自然是当初尊仙坛上册封的太子姜荡武。
改元余庆,取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同时也是向大宁仙家们表明,姜荡武作为长庆皇帝的继承者,也会秉承长庆帝一贯作风,对仙家们毕恭毕敬,对武人严厉苛刻。
如此大宁世俗与修真界才能一同和和美美,长久地延续下去。
余庆五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