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异世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二胖王览学
最后被逼无奈,朝他的同事——就是周贤那位朋友——借了三千块钱,这才敢回家。
第二年公司裁员,他失业了。根本不敢跟家里说,因为他知道,一旦他说了,他在这个家庭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周贤那个朋友出于好心也规劝他。数落说,这个码农兄弟的父母之所以会这么理直气壮,无非是让他给惯出来的。希望他能硬气一些,至少不要再被逼的无路可退,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生活。
这一说不要紧,这码农还不乐意了。周贤那位朋友说,码农的原话是:“你别跟我说这些,我头疼。”
这种人的心理状态如何,周贤不得而知,但有问题是肯定的。他只是没想到郭子衿,也是其中一员。
按周贤的猜测,码农之所以会将自己的窘境向同事吐露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借钱需要个理由,另一方面是在炫耀自己的悲情,炫耀他对自己家庭的付出。
他很痛苦,在家里得不到关爱,试图通过这种手段来引起家庭的重视。完全忽略了自己作为家庭唯一收入来源,应该掌握着话语权这件事本身。同时他为自己的这种痛苦而感到自豪,认为这不仅关乎于取得关爱,也在自己牺牲式的付出当中,获得了道德层面的优越感。
他的倾诉根本不是在求助,而是在自豪地埋怨着。
这位码农,拒绝沟通拒绝思考,已经彻底没救了。而那个姑娘,还对未来抱有着幻想和希望,渴望着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如果在她做出抉择的时候,有人能拉她一把,坚定她的信心,她是完全有希望从那个泥沼里面脱困的。
可能她在工作之后也会面对家庭的索取,但她至少能受到更良好的教育,能拥有一定的生活资源,掌握微量的生产资料,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非是做那个家庭的附庸,将自己的后半生彻底葬送。
周贤突然之间对郭子衿的乖张和喜怒无常,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试想
第一百零七章 勾心斗角
人活一世,草长一春,世上没有两株完全一样的草,也没有两个一样活法的人。
在教育昌明的现代,尚有人抱残守缺,意图恢复封建礼教,重申三纲五常。更何况郭子衿是生活在大林朝的姑娘,她能有幸成为一名炼气士,继而顶着世俗的压力从戎为官,已然是颇为不易。周贤劝她抛开伦常,不依父母之命,这对于郭子衿来说实在是太过震憾了。
在这样一个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当中,周贤的这套说辞,往轻了讲叫疯魔呓语,往大了说,可以说这人是大逆不道。
郭子衿终究是没拿走周贤这一百两银子,两人对饮到天亮,已然都是醉醺醺昏沉沉了。
周贤只觉得自己是饮多了水的马,走路的时候都能听见酒在自己的胃袋里“咣当咣当”直响。
虽然没能在三言两语之间,把郭子衿给劝回来,但周贤觉得郭子衿不同于那个码农,她还有希望。慢慢来呗,二十年养成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扭转的。没关系,反正还要在京城驻留许久,周贤觉得自己有得是时间。
一边随着清晨押运货物的车队穿过胡坊的大门,周贤还跟郭子衿说闲话呢:“我说师兄,你这一身酒气,还能去点卯吗”
“这两天我轮休,要不然我怎么能跟着师父去看师公又跑来这儿跟你喝酒”郭子衿浑不在意地一摆手,“正好借这个酒劲儿,我回去好好睡上一觉。谁来叫门我也不应,我喝酒不就图这个吗”
“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头,醒过来之后,你就不用再愁上哪儿给你爸爸弄钱了”酒壮怂人胆,喝高了的周贤也有胆气揭郭子衿的伤疤了,“举杯浇愁愁更愁,没有什么事喝酒能解决得了的。你这么刚硬的性子,宁来朝我借都不跟陆师叔要钱,面对你父母的时候,你怎么不这样啊”
“我抽你!我……”
郭子衿一扬手,周贤连忙缩头捂脸,高声叫喊:“哎呀!救命啊!天灵卫当街打人啦!打人不打脸啊!”
他这么一喊不要紧,好些人抻着脖子往这边就看。郭子衿没醉到那个程度,还明白事儿。她伸拳在周贤的胸口捣了一下,骂道:“收了,甭当街耍宝,姑奶奶我不吃这套。”
“哎。”周贤应了一声,赔着笑脸,没说什么。
等路上这些行人的目光都散去之后,郭子衿才缓缓叹了一声,说:“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嗯哪句话不对”周贤问,“没关系,理不辩不明。师兄,您若是能驳倒我,我也支持你。”
郭子衿说:“你说我父母不想念我、不心疼我,我觉得你这段话说的不对。”
周贤点点头:“那可能是我对你的家庭环境还是不太了解。”
郭子衿伸出一只手来,跟周贤细数起理由来:“你看啊,我自幼被仙山选中,我家人很是高兴,并未阻挠,那时年假也常接我回家。我跟随师父到京城来修行,自此路远,才是让我父母未能常与我来往。疏远是因为接触得少,并非是因为他们对我的感情不深。”
周贤微微眯起眼睛:“师兄,你当真是这么以为的”
“不错。”郭子衿点点头,“天下间哪有不疼孩子的父母世上又怎有不敬父母的儿女我娘好歹是经历了十月怀胎之苦,才有得我落生做人。我不信我父母不心疼我。”
“我只是从现象上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周贤笑着摆了摆手,不再与郭子衿争论这个话题,“我对你的家庭不甚了解,在这件事上也确实没什么发言权,那这个话以后我就不说了。但是我还是劝你不要再给钱了,会拖垮你的。”
郭子衿摇了摇头:“这件事也不要再说了。”
离了南城,郭子衿和周贤二人做别。郭子衿往东边走,回器造司,周贤则是继续向北,返回贡院附近,帝隐观众人居住的客栈。
推门而入,转过了屏风,见正厅这里坐了不少人。
这客栈是衙门包下来的,一栋楼专门是给帝隐观的人准备,没有别的客人。每日的三餐也都是在一起用,把大厅清扫干净,换上几张长桌,分清了主次座位,布置了一番。很是宽敞。
周贤回来的这个时辰,众人正用早餐,坐得满满登登。大家吃饭的时候本挺随意的,也没非说什么食不言。周贤这么一回来,弄出了点响动,所有人都收了声,目光全奔着他去了。
旁边有伙计见道爷回来了本想要招呼,看这架势都不敢动了。
周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走到岑秋风坐的那一桌——全都是长辈在这儿落座——深打一礼:“师公,孙儿回来了。”
岑秋风微笑着点头:“回来就回来吧,不用特意打招呼。快坐下吃饭。”
周贤又行了一礼,走向属于他们的那一桌。这一桌是单给他们参加弘武大会的这五个人预备的,张弘艾资历最长,坐在首座,紧挨着他的是蔡洪斌,再之后是高珍。而后那个座位才是周贤的,周贤的右手边是李桐光。
周贤也确实是有点饿,酒不顶饱,哪怕喝得肚子都直“咣当”,那也单单是难受。这一宿都跑了好几趟茅房,菜也没吃几口,当然饿。
他这么一坐下,那一身酒气熏得高珍往旁边挪了挪身子。
李桐光是满脸的好奇,侧着身子轻声问:“昨晚上喝酒去了去哪喝的喝的什么跟谁喝的呀”
周贤端起粥碗来,苦笑一声:“嗨……”
周贤刚要说话,没说出来的时候,就听旁边有人搭茬。那声音很愤慨:“哼!怕不是下得山来就现出原形,去什么烟花柳巷之地,寻自在的快活了吧”
说话的是蔡洪斌,二十五岁,剑修,师父是关圣帝君殿的执事赵信真道长。
周贤目光飘过去,喝了口粥,又捡了个包子到自己的碟子里,轻笑一声,跟李桐光说话:“师弟,你听说过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吗”
李桐光那是什么人周贤递一个眼神儿过去,他立马就明白了。他稍微拔高了一点嗓门,问:“东坡先生和佛印大和尚之间的故事可多了,师兄,你说的是哪一则呀”
“哎,就是那个故事。”周贤用筷子轻点了一下桌面,“俩人打坐的时候,苏东坡问佛印:‘以大师慧眼观之,吾作何’佛印就说:‘我观居士,如我佛如来。’”
“哎,是这么回事。”李桐光特勤快的给周贤递腿儿,“然后东坡先生想占佛印的便宜,就说‘我看你像牛屎’。”
周贤转脸看向蔡洪斌,笑道:“佛印就
第一百零八章 校场演武
弘武大会盛典,青要山算是来得最早的一批。这几日也陆陆续续有其他地方来的人,住进了贡院附近的这些客栈里头。
有法家的韩非书院、墨家的平生苑、阴阳家的紫极阁、道家的龙虎山、佛家的少林寺,等等等等。好不热闹!
这还只是本国的,外国人也有不少。虾夷、扶桑、吕宋、暹罗、安南,这些个国家都派出了队伍。说来还没到的,有例如缅甸、琉球、高丽、瓦刺等等。这就更热闹了。哪怕说现今大林朝和北元还正打着仗呢,北元仍旧是派出了一支队伍,来参加这个弘武大会。
当然了,这些个外国人住的地方离本国的这些个修士可有一定距离,全都由礼部招呼了。也不限制他们的行动,只是派人伺候着,随时有通译跟随。免得这些个外来的能人异士言语不通行动不便,再闹出什么误会矛盾来反而不美。这同时也就算是监视了,大家不把话说破了,心照不宣。
周贤觉得这有点意思,好像是要弄一个大林朝玄幻版本的亚洲运动会一样,他很是期待。
算来算去,可能这北京城里头,再没有同时有这么多炼气士居住来往的时候了。这样想今上当真是大手笔,或说魏康当真是好本事。
这么多炼气士凑到一块,要是当真闹起来,不说旁的,俩炼气士当街打架,旁人就受不了。街头小混混掐架有好热闹的围观,还得担心飞过来一块砖拍到脸上呢。俩炼气士动了真火,那这一段街面可就甭要了。
不是有天灵卫呢么这种情况,正应该是天灵卫忙起来的时候,严加巡查,多做报告,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要保障整个儿京城的太平。
照理说应该是这样,可后军都护府没有一点要求天灵卫做什么的意思,往常是什么样,现在就还是什么样,不需要再加大工作量了。
这不是好事么对于底下的人来说,确实是这样。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呢,他们犯不上操这份闲心。可卫所里的千户百户们心里头不安定了。这上面始终没个动静,要是真出了事情可怎么办莫不是还得拖着他们这些人上去挨刀吧
也有那些个胆子大的,就在私底下接触唐恩禄的时候问上这么一句。唐恩禄一般也就是笑笑,不说话。真要是被问得烦了,就甩下一句“这事情还轮不到你们知晓”,底下的人心就放安稳了。
因为唐恩禄这话里透出来的意思是,这件事有别人负责了,不用咱们天灵卫出手。再细致的东西就不是这些个千户百户们该知道的事情了,不该问的别问。虽说都是修士,可归根结底也都是官门中人,规矩还是懂的。什么都不知道不行,知道得多了也不行,这两样挨上哪一个,这人就离死不远了。
要说这弘武大会还真是有点意思。各个流派门道的凑到一块儿来,让这些青年才俊们比个高下,那就看哪一门培养出来顶尖的天才了。说起来天才,那就不得不提郭子衿。这位姑娘了不得,当今天下最天才的可能就是这位了,也才二十岁,她要是参加弘武大会,是不是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
可这弘武大会的规矩摆下来了,不许公门中人参加!不管是大林朝的公门中人不行,外国的那些位,若是在本国担任了什么官职,教核查的给发现了,立马取消这人与会的资格,张榜宣告。
可不是没有,这两天贴了四五张告示了。
为什么大林朝有大林朝的龙气,各国也有各国的国运。担任一定职务的人身负龙气,面对军阵的血煞之气,神通都不堕威能,与同境界的其他修士厮杀之时,也是占着便宜的。
要说拿掉公职之后,放去参加比赛,等这个大会结束之后再官复原职呢也不行,龙气会追随一个人一段时间。目前消散最快的记录是十六天消散干净,最长的记录则有三年之久——这位三年的,在任时积累下来的人望民心,非比寻常。
弘武大会这件事来得突然,看着有点像是当今圣上一拍脑门做下的决定。再想要让郭子衿辞去公职去参加这个盛会,已经来不及了。
让她继续当官有让她当官的好处。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林朝还有这等天资卓绝的年轻人,没有与会是不屑于下场比武。而这样一个几乎注定是要登上炼虚合道境界的天才人物,是效忠于当今大林朝廷的。
反正自打京城里有外邦修士到来之后,帝隐观的长辈们都向下边吩咐了,在弘武大会开始之前,尽量避免冲突,不要节外生枝,遇事——尤其是面对那些外国人的时候,能忍则忍。
若是在弘武大会开始之前就斗出伤来,那多不合算
但是孔诤言嘱咐周贤和李桐光的可不是这样的话,他的意思是。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若当真有什么蛮夷之辈,欺负到帝隐观弟子的头上来,那就要显现出咱们青要山的威风。让那些宵小鼠辈知晓,什么是天下第一仙山的手段。
本来么,一开始定日子的时候,说是立夏之后。往年立夏都是在三月份,今年立夏来得晚,在闰三月。闰月办这个弘武大会行不行呢礼部来人,请岑秋风给算了一卦。
岑秋风批了日子,说闰三月不行,没有好日子,不适合办这种大事。那什么日子合适呢岑秋风给了几个参考,最近的是四月十八,要么就是端午节后一天,这两个日子最好,让礼部自己安排。
卜筮之事放在现代社会,不怎么被人相信了。可如今这大林朝对这些事情还是十分看重的。
帝隐观观主岑秋风开坛作法给求来的这么两个好日子,礼部不能不重视。转天写好了奏章递上金銮殿,在早朝的时候就把这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请圣上拿一个主意。
皇上也没多想,拍板定下来,那就四月十八吧。
周贤这段时间还惦记着,郭子衿跟她爹妈商量的怎么样了,是不是又到别处去借钱了心心念念说得了空,跟李桐光俩人一块儿到器造司去看看,可始终也没能动身。
弘武大会这么大的事情由不得帝隐观不重视,这五个要参加的小辈,这两天都被自己的师父带着到南坪的校场那儿去指点神通武艺去了。
南坪的校场此时都被隔成了好些个小的场地,各国各门各派的弟子,有不少到这来的。这是朝廷为他们安排下来练习的地方。
说起来,无论是修行还是神通,这东西在平时,不在这么一朝一夕。非得日日如此,带到校场来,到快关城门了才回去。但要说没用,也不是。
俗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些做师父的在这段时间里,传给弟子的并非是什么新神通本事,而是教授他们自己对敌的心得体会,弥补这些小辈实战经验的不足。
周贤和李桐光还好说,他们两个是戒律门的弟子。打从修行的那一天起,就经常动手,对敌经验在小辈当中算是丰富的。蔡洪斌和高珍俩人是剑修,平日里
第一百零九章 同门切磋
怪不得这校场里头来什么人,南坪这边的军士们都不拦着。有一位合道境界的大修在这儿压着,谁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毕竟各家掌门掌教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轻易也不会到校场这里来,有这么一位坐镇,大家心里头都安宁。
只是周贤和李桐光对这位大修愈发看不透了,心说这位到底是个什么路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