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异世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二胖王览学
他应下来此事,周贤必然有后手。他不好生把这句话给接上,周贤现在就能摘了他的脑袋。
别无它法,苦着一张脸,宋保忠拱手作揖:“卑职不胜惶恐,还请王驾千岁与这位仙长,容卑职为二位解去绳索。”
周贤点点头:“那如此说来,案子,也就不审了是吧”
“啊。啊,不是。”宋保忠脑子里还是太乱,“冯臬台遇害一事,下官还是要追查,过一会儿,也会派人去按察使司通信。只是现在,先退堂。卑职可是不敢审您二位。”
“好。”周贤笑了一声,“如此也算是好。会解这个绳结吗”
眼瞧着周贤把手递到了自己面前,宋保忠连连点头:“会,我这就给千岁松绑。”
给周贤和郭子衿二人解去了绳索,宋保忠惴惴不安地说:“王驾千岁,仙长,这一夜必然操劳未能入眠,我这便退堂还请二位到后衙歇息,我差人给二位安排房间。”
“别介,退什么堂啊”周贤冷笑一声,“渑池县,你亲手解去我的绳索,是不是意味着我并没有什么罪过”
 
第二百六十二章 萍水相逢
先把冯臬台遇刺一案放在一旁不讲,单说这个渑池县县令宋保忠,绝对有大问题。
所谓上行下效。哪怕说是官清如水吏滑如油,只要为官之人清正廉明,能做到明察秋毫,底下的这些人胆子再怎么大,也绝对做不出渑池县捕头这样的事情来。
这事儿没法往轻了说,这就是草菅人命。大林朝律法森严,为官为吏者断错了人命案子,导致无辜者死命的,也要一同赔命。复勘这个案子的上级官员,则要降职待启。如果这个错案不是按察使司负责这一片的佥事发掘出来的,这个佥事还要停薪罚俸。
捕快逮捕周贤和郭子衿的时候,可没说他们二人是“涉嫌”谋害三品大员,而是之凿凿,就是他们杀死了一位朝廷命官。
一无人证,二无物证,最起码的凶刀都没有找到,这就已经把他们押赴公堂,要拿他们的命来填这个案子了。
这么熟练,怕不是一回两回了。这么多年下来,有多少桩案子是这么稀里糊涂糊弄过去的但凡是这么糊弄过去的案子,其中必有蹊跷。不用心查则已,用心查必然能查出其中不妥。
所以周贤才要将此事上报上级衙门,让河南按察使司的佥事过来查案。文书上周贤盖了王爷的宝印,按察使司必然重视。
那文书上也不单说了宋县令的问题,关于新任四川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冯世昌遇刺一案的疑点,周贤也都写在了这封文书上。并提议,在按察使司查这件案子的同时,也上书给当今圣上,让圣上调拨戍卫京畿的天灵卫来从旁协助。
因为周贤觉得既然刺杀三品大员的很有可能是一个炼气士,那么本省的炼气士就应该避嫌,不参与其中。
为什么周贤要做的这么谨慎呢因为他作为一个安乐王爷,是没有资格直接摘下一个七品官的乌纱的。
要说周贤在公堂之上一时不忿,怒从心起,拔剑杀了这个县令,还有那个捕头,这反倒是小事。圣上知道了,也无非是罚他一些俸禄,于周贤来说是不痛不痒的。
他在公堂上说要免了这个七品官的职,反倒是容易闹出大事来。
虽说不喜欢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东西,但是周贤很懂得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伴君如伴虎,虽然没有陪在周玉嫃的身边,周贤也时时刻刻加着小心。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绝不能授人以柄。
本来周贤和郭子衿对掺和进人命案子的心思就不重,如今得知这是一位三品大员之后,更是没有久留的心思。第二日晚,等来了按察使司河南府的佥事和一众差人之后,周贤当面将事情交接,留下文书作为凭证,到第三日一早,就已经启程了。
这桩案子干系甚大,疑点重重,牵连必然不小。如果周贤和郭子衿真的要查这件事情,说不定要陷在这儿多长时间。
本来,他住在这个死命的臬台隔壁,就已经算是有嫌疑了,要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尊贵,也难以脱身。这个时候再主动掺和进去,除非是周贤吃错了什么东西。
两人仍旧是御剑而行,从渑池县离开之后,直奔三门峡。周贤和郭子衿租了一条小船,在黄河上泛舟而行。现今正是盛夏时节,许久未雨,黄河的水势平缓,甚至浊色都澄清了些许。即便是寻常船只,也能做渡河的营生了。
看到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关,没人能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传说中,黄河上这三道关隘可不是天然形成的,乃是大禹治水之时凿龙门开砥柱,凿出来的一条河道。
对于这种传说,周贤上辈子还能抱着“这是浪漫的幻想”这种态度。可这一世不同了,这个世界上好多事情不讲理。那给轩辕黄帝拉车的两条龙可是真的在栖龙峡安家,要说这三门是上古时期人工开凿……
实际上周贤还是不太相信,这非是人力可为。哪怕到了炼虚合道的境界,被人尊称为陆地神仙,那也到底是凡胎,做不到传说中真正的神仙那样搬山填海。
反倒是后世之人,在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修建了壮观的三门峡大坝。
周贤个郭子衿两人,坐在船上,面前摆着一方小桌,桌上是几碟小菜,一坛老酒。周贤抱着吉他唱些曲儿,实在是时间久远,词记不清了,就随便编几句对付过去。
郭子衿听着有不大和谐的地方,也不拆穿他。待他一曲唱过,仍旧是谈天说地。周贤这些日子给郭子衿讲了不少现代神奇的事物,而郭子衿则对周贤说这些年过手的各种案子,以及曾在天灵卫看过的重重卷宗。
这期间少不得一些奇案悬案,听得周贤是啧啧称奇,拍手称妙。
到这个时候,俩人才终于有了一点出来游山玩水,快活自在的感觉了。本来嘛,谁能想象的到,就那么凑巧,俩人才离开青要山,就撞上了这么大的一桩案子
甩脱了这些东西,也是好不容易。
郭子衿又说了一个故事,周贤见酒饮了一半,船还没走多远,离他们靠岸的地方还有段距离,便是琢磨着得省着点喝。抱起了吉他,拨了下弦,周贤问:“子衿,要不要再听首歌”
郭子衿点点头:“唱个新鲜的,我没听过的。不要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更不要什么淫词艳曲。”
周贤苦笑一声:“你这话太糟践人了,说的好像我就会唱淫词艳曲,还总唱淫词艳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劲荪
桌上的饭食,无非是切好的蒸腊肉、茴香豆、小鱼酥、栗子饼一类的东西。一些下酒的小菜。
真的爱喝酒的人不太在乎菜,喝酒就是为了喝酒,备下小菜就是为了个味道。可能这一壶酒喝完了,菜都没动几口。跟人说出去喝酒,一杯酒还没下去,桌上菜少了一半,这样的都不是为了喝酒,那就是饿了。
每样都不多,也都没动几筷子,这些都是艄公提供的东西。
也得亏是三门峡这一段河面宽阔水流平缓,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小船都可以渡河。所以艄公才能做一点这样的营生。再往上游走,深入陕西,那就看不见这样的小船了,只有羊皮筏子。
瞧着这几样小菜,安劲荪眉头微蹙,轻声道:“二位道友,恕在下浅薄,没怎么正经接触过道家经典。我依稀记得,道士不吃荤腥,我看这里有肉,有些不明白。”
“确实是容易误会。”周贤解释说,“道教流派众多,有正一派、全真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等等等等。不一样的教派,规矩不同。比如全真一系,就戒定出家的修士茹素戒荤。不单是五荤三厌不能碰,婚嫁也是不准的。而我帝隐观是正一一派,要求门下弟子遵循三皈九戒,许我们吃肉喝酒。只不过道庭清静,在观内这些东西都不能碰,下得山来又不操持法事,就可以随意一些。”
“哦,原来如此,多谢周道友解惑。”安劲荪拱手抱拳,“是我不学无术,让二位道友见笑了。”
这么会儿工夫,有眼力见儿的艄公已经又拿过了一套碗筷。还是站在船舷上,当着他们的面用水囊里的水把碗筷冲洗干净了,才撂倒安劲荪的面前。
“仙长,您请。”艄公语一声,退到一旁,继续划桨去了。
安劲荪也不客气,拎起酒坛给自己倒满,又为周郭二人添酒。边倒边说:“在半悬空中,听到周道长那一曲沧海笑,在下心中便想与放歌之人浮一大白。落在船上与二位道友结识,实在是在下的福分。还容我先敬二位一杯。”
酒本来有点不够喝,但既然是认识了新朋友,周贤自然也不会计较这么多。三人端起酒来互相示意了一下,掩袖而饮。安劲荪喝完之后还倾了一下酒盏,示意自己真的饮尽了酒。
周贤没有这个习惯,但也是有样学样,把酒盏给安劲荪看了一眼。郭子衿盏中的酒只饮了一半,轻轻放回到桌上,发出了脆生生的响动。
安劲荪也没有恼,倒是一声轻叹,轻声对周贤说:“江湖中关于您的传闻不少,如今一见,才觉得传闻与周道长您本人不符。”
无论安劲荪的面容,是否能与他真实年岁对应,但怎么看他也应该是比周贤年长的,大周贤一两个辈分也不是不可能。当然了,不同门派之间的辈分,一般不太好算,时间久了也就论私交。
单说这一个“您”字,本不该讲。但是周贤认承了自己的身份,那就由不得安劲荪不谨慎一些,一定要给足了尊敬。
至于周贤是不是冒认的平南王……安劲荪不敢断,但是十有是真的。还是那句话,郭子衿气息内敛,他看不出深浅,但周贤分明是一个炼神返虚境的修士。到了这等境界的修士,往往都是一个门派的上层人物了,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冒充王爷。
周贤听了安劲荪的话,也来了兴趣,问:“我倒是好奇,江湖上与我的传是怎么讲的安道友见到的我,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安劲荪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传颇多,归根结底无非是传。免不了捕风捉影,少不得穿凿附会。但我所见的周道友,不单是一位青年俊彦,更是一位江湖豪客。曲透人心,音律一道我是不懂,但是您方才唱的词,与歌中的豪迈洒脱,让我听得是心潮澎湃。由此可见,您必然是一位大侠士。”
“我不是侠士,这辈子也不可能是。”周贤苦笑着摆手,“您听错了。更何况这不过就是一首歌,乃是他人所作,不是我心迹表露,当不了真。”
郭子衿适时开口:“安道友,您本是西安尚同书院的教习,又为何到河南陕西交接的三门峡来呢啊,贫道不过是没话找话,随便这么一问。您若是不方便讲,大可以不说。”
“哈哈哈,没什么不能说的。”安劲荪笑道,“我本是扬州府人,幼时蒙先生开蒙,得入墨家门下。十岁时随先生到尚同书院读书,后来功名不中,炼气倒是小有所成,就留在书院做了一个教习。半月前我弟弟娶亲,我早早返家去帮忙操持,也见自家弟妹一面。这边事情忙完了,我自然要赶回去。我从南京过河南,走三门峡,这才是遇见二位。唉,说到这儿,我倒是又有一事不明。”
郭子衿点点头:“安道友但讲无妨。”
安劲荪看了一眼周贤,笑道:“我确实是好奇,但还请二位,恕我无罪。”
周贤一听笑了:“什么罪不罪安道友一个读书人,怎么会说出不当的话来,想问什么自管问。”
安劲荪先是抱拳告罪,而后才开口:“这个……有道是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周道友这等身份,与郭道友泛舟三门
第二百六十四章 化名行走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个安劲荪,绝非善类。
这话要从何说起呢就从他落在船上说起。看似是闲说了几句话,实则每一句话都问在裉节儿上。他确实是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江湖豪客,奈何掩饰的手段太过粗浅,让郭子衿嗅到了一些味道。
周贤的江湖经验实则不多,他倒没看出什么不妥,只觉得这人问的问题有些不知深浅。但是他看到郭子衿的反应,心里也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这安劲荪必然就是冲着他来的。
但好歹是个大修,报的家门也是江湖上的名门正派。更何况,挂的是书院的牌子,是受地方重视的。只要他没有真的显露出敌意,或者是被周郭二人拿住了什么把柄,他们对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陪着打哈哈。
那么有没有可能说,这人的身份是假的呢太有可能了。但是有没有证据,只能怀疑,不能证伪。
若说出赶人,也不是不行,这是最痛快的办法。但是既然郭子衿没说这话,周贤想着,这里面必然是有她的思量。
三人饮尽了坛中的酒水,动了几箸头菜。谈天说地,只聊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期间周贤还唱了首歌。作为回报,安劲荪也敲着酒盏,唱了一首四川的民谣小调。
眼瞧着日到中天,安劲荪起身作别,恭恭敬敬地行过了礼,踏着他那个葫芦法器飞走了。
眼瞧着安劲荪的身影消失在天边,周贤和郭子衿也上了岸。扯出那一杆幡扛在肩上,周贤问道:“子衿,你是怎么想的”
郭子衿摇摇头:“到底是个大修,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当初作为天灵卫在江湖上走动的时候,我和这些江湖人士接触也夹着小心。语之中提点几句便也罢了,明面上不能撕破脸皮。”
周贤点点头:“也是有理,可我仍旧担心。”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郭子衿微微点头,“咱们躲着事情,可事情有可能找到咱们。不怕别的,就怕此人和冯臬台遇刺一案有所关联。”
当初周贤和郭子衿就怀疑过,动手的人,是一个精通掩藏气息的炼气士。才能做到这么干净利落,一点痕迹都不留。
安劲荪落下来时没有掩藏气息,不代表他不会掩藏气息的秘法。江湖何其之大流派万户千门,神通万万千千,又有哪个能说得准呢
行刺冯臬台的人,必然不是奔着钱去的。包裹中那么多金银细软,一文未动。临时起意怒而杀人那不会做得这么谨慎。若说是仇杀,那是再好不过。私仇再怎么大,这件事也惊动不了那么多人。
最可怕,也是最可能的,这牵连着朝中的一些关节。
而今新帝登基,又是万古千秋以来,中原第二位女皇帝,许多事情原本做不得的,好些人脑子发昏,就要铤而走险了。这也是周贤和郭子衿,决意不管这桩闲事的主要理由。
“不错。”周贤轻叹一声,“我没有那么聪明,也喜欢不上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天子令我远离朝堂,何尝不是我所愿呢这要是再卷进去,圣上对我也多少会起疑。天家无父子,更不用说我们这样没什么接触的姑侄了。”
“无妨。”郭子衿轻笑一声,“身正不怕影子斜,咱们跟这事情没关系,那就是没关系。圣上不是轻信谗之君,即便有人想要把你牵扯到其中,也没那么简单。毕竟如今的你是圣上的一块儿招牌,自然要光鲜亮丽才行。”
周贤挠了挠鼻梁:“子衿,你这话倒是有些伤人了。”
“也确实如此,你不认吗”郭子衿笑道。
“认,也乐得如此。”周贤把幡儿换了边肩膀,“食君之禄,还不用分君之忧,我就是一条吸食民脂民膏的大蠹虫啊!哈哈哈哈……”
郭子衿也跟着笑。摇摇头收了笑意,郭子衿却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周师弟,咱们两个行走江湖太不方便了。”
“何出此”
“我倒是无所谓,主要是你。”郭子衿解释说,“知道我名字的人不多,就算他们曾听过有个天才叫郭子衿,也未必能跟我对得上号。至于朝堂上的……咱们此行不是本就说,要少做接触吗你就不一样了,圣上有心如此,无论是江湖还是民间,几人不知道你周贤周江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