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谋妻:弃女嫡妃宠入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简音习
要知道平日里一个对旁人从来都不苟言笑的人,对着你却温柔似水,这种冲击那可是致命的,栾静宜心中暗暗道这么说来,我抵挡不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冉修辰见状,嘴角勾起浅浅的弧度,却并未说什么,只是牵着栾静宜的手一路送她回到了家中。
在宅子门口站定,栾静宜转身看向冉修辰,“你……早点回去休息吧,这么晚了。”
“嗯,”冉修辰点了点头,继而对栾静宜道“进去吧。”
栾静宜又是看了冉修辰一眼,这才推开大门,走了进去。跨过门槛,栾静宜转身把门给关上,冉修辰站在门外含笑看着他。
一直到最后一点门缝儿都合严了,栾静宜不由得将耳朵贴在门后,这才听见了冉修辰离开的脚步声。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清甜的笑意来。
“小姐,你这……干什么呢”身后突然传来侍女惊讶的声音,小姐这趴门上干什么呢
栾静宜连忙转过身来,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没什么。对了,父亲和母亲都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老爷和夫人说了,等小姐回来之后,让小姐您过去一趟呢。”
“哦,我这就去。”
栾静宜在离开之前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和冉修辰一起去见吴老先生,眼见着天色都黑了,也不见自己女儿回来,他们便明白这大约是吴老先生留他们两个吃饭了,也不再等栾静宜,两个人一起吃了晚饭。
“那吴老先生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闲聊了一些。”
“这次他之所以会出面也是看在冉大人的面子上,你有好好谢过老先生了吗”栾夫人问道。
栾静宜含笑点了点头,“母亲何至于这般担心我是那种连这种礼数都不懂的人吗”
栾夫人轻叹了一口气,“冉大人为了你也算是费尽了苦心了,连吴老先生都给请到了京城来,听说这位老先生已经许久都不曾露过面了。其实……要我说……”栾夫人犹豫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你又何必一定要入朝为官呢冉大人对你不错,以后你们两个成了亲,你好好做他的贤内助,夫妻两个恩恩爱爱,像寻常夫妻那样过一辈子不好吗何必……何必如此折腾。”
说到底,她心里还是不愿意自己女儿去入朝为官的,这件事已经闹得这样声势浩大,就不能慢慢地平息下来吗
栾静宜沉默了片刻,才抬眸看着自己的母亲道“母亲,您也看到了,眼下外面是个什么情形,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再说,入朝为官,用我平生所学,施展我的抱负,这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如今有了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不想放弃,我想尽力地试一试。”
栾夫人如何不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知道自己是劝不动的,只轻叹了一口气,索性也就不劝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任她去吧。
吴老先生进京之后,以他的盛名,自然是屡受各名门府邸的邀约,这要是换了以前,吴老先生是懒得去的,只找借口推脱也就罢了,但是眼下他却是来者不拒,为的自然是他此次来京的目的。此时,他是真心实意,想为此事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了此事而奔走。
而皇帝眼见着这件事闹得也差不多了,这日早朝之上,主动提起了此事。
“如今大顺上上下下,对女子是否能通男子一样参加科考入朝为官的事情,争论得很是热闹。请愿书朕也收到了不少,此事已不容忽视,诸位大臣,你们都是什么意思”
“启禀皇上,臣以为,这种议论本来就是极荒唐的一件事。古往今来,从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子建功立业,女子主相夫教子,主内宅杂物,若是让女子同男子一样参加科考,甚至是入朝为官,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这置祖宗礼法为何地”
“皇上,臣有异议。祖宗礼法是很重要,但却都是对的吗古往今来既然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古往今来,那邱大人你也是没有资格站在这里的。”此人看向方才说话的那位大人。
那邱大人闻言顿时气得涨红了一张脸,“你这是什么意思”
“要说这古往今来,祖宗礼法按照以前的规矩,非士族子弟,不可被举官入朝。邱大人,我记得你家原是从商的吧要按照以前的规矩,你也是没有做官的资格的。”
“你!这怎么能一样”
“怎么不一样规矩是人定的,它不是死的,总得顺应时代变化才是,怎么对百姓好,怎么做才是对的。如若不然,守着那些死规矩又有什么用!”
。
第418章 诏令
“可是……这……这不一样,这……从来都没有女子做官的先例!”因为对方的话听起来的确是很有道理,这位邱大人反驳的声音也比方才弱了不少。
“那之前也从来没有商人之子做官的先例,如今邱大人你不也站在这里了吗”
此时另外一位大人站了出来,“郑大人,你这完全是诡辩,男人和女人生来就是不同,如何能这般放在一起做比较……”
这些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朝堂之上争论个不休。
皇帝坐在御座上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听着,一直到时辰差不多了,才对一旁候着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会意,往前走了一步,扬声道“各位大人,时辰差不多了,若是没有其他事情,该退朝了……”
众位大臣闻言,这才停下了争论的声音。
然而,这件事却还没完,在散朝之前,皇帝特意将内阁的三位大学士以及礼部尚书给叫去了御书房,显然是有要事商谈的意思。
其他大人退下之后,不由得暗自议论,“你们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估计是为了方才在朝堂上争论得那件事。”
“难道皇上是想……”
“如今整个大顺都闹得沸沸扬扬,无论怎么样,也得有个结论吧。”
“也是,眼看着这也不是能搁置不理的架势,就连许多大儒都写了请愿书,吴敦平老先生还亲自送了请愿书进京,难道皇上还真的能装作视而不见”
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吴敦平老先生离开了京城,但是等他回去之后,又是做了一个震惊整个大顺之举,他公然宣称,他的书院自此起,亦收女孩子入学念书。
此一举,又是掀起了一阵巨大的波澜。
眼见着局势如此发展,欢颜对此事的前景越来越乐观了。
只是栾夫人和栾老爷已经在大顺待了好几个月,家中还有生意和各种琐事要顾,也不能只顾着静宜,而置其他的子女于不顾,至秋末之际,栾夫人和栾老爷也就离开大顺,回北於去了。
时至初冬,天气渐寒,屋子里也搬了炉子进来。
谢安澜自外面回来,看着屋内的欢颜正逗着躺在床上的儿子玩,脸上不由浮现出柔和的笑意来,他以眼神示意房中的侍女都退下,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到欢颜的身后。
欢颜正一心逗着儿子玩儿,本来是没有察觉到谢安澜的靠近,但却见躺在床上的儿子盯着自己身后的方向笑个不停,欢颜不由地回头去看,正看到已经走到她身边的谢安澜。
“干什么呢,一点儿声音都不出,故意吓唬我”欢颜含笑嗔他。
谢安澜伸手将欢颜抱在怀中,看着床上蹬着腿儿,朝他伸出手来的‘白玉团子’,却并未理会,而是对欢颜道“皇上让我带了几样贡茶回来,待会儿让侍女沏了,你尝尝看。”
说完之后,才松开欢颜,弯腰将床上的‘白玉团子’给抱了起来。
自打皇帝登基之后,谢安澜也比以前忙了许多。
“你真的不用避讳吗毕竟之前五皇子故意散出了流言,说你和皇上……在皇上登基之前,你又跟他刻意装作了不熟,如今这样……会不会惹来什么闲话”
谢安澜捏了捏自己儿子的脸,方才对欢颜道“既然流言已经传出了,就永远不可能抹的不留痕迹,就算我与皇上再怎么避讳,有心之人该说还是会说的。欢颜,这世上,从来都只有手握权力的强者才能为所欲为,如今皇上已经坐稳了皇位,朝堂一片清明,文武百官和百姓们心中自有一杆秤,明君者从来都不畏流言,昏君才会日日忌惮。”
欢颜点了点头,也是,如今谁还敢说皇上什么,就算是有,也只敢在私底下议论罢了。
“今日皇上与我谈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有关于女子能否参加科考入朝为官的事情,今日应该就会有定论了。”
这几个月来,皇帝屡次召内阁大学士以及朝中大臣,还有礼部尚书入翰林院商议此事,朝中上上下下的官员心里也大概有谱了,成与不成,皇上考虑了这几个月了,差不多应该也会有结果了。
这都已经几个月了,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少不得要跟家里人说上那么一两句,就算他们不说,也会有好奇地亲戚朋友追问,这一来二去的,民间也都传开了,有关这件事,皇帝近日要给出定论。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都仿佛憋着一股气,紧张地等待着皇帝给出的最后结果。
……
天色还暗沉着,伺候在皇帝寝宫里的宫女和太监们都已经忙碌了起来。
任由近侍太监为自己将朝服给穿上,皇帝无意间看向寝殿的窗户,不由道“今日时辰是晚了吗怎么朕瞧着这外面的光线似乎比往日要亮堂一些”
那近侍太监停下手中的动作,顺着皇帝的目光往外面看了一眼,这才解释道“外面下雪了,这才映得亮堂了一些。”
“原来是下雪了,那今天这日子还真是有些巧了,这可是今年冬天下的第一场雪。”
那近侍太监闻言不由在心中暗暗纳闷什么巧了今天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
不过在宫中伺候,要紧的就是少说多做,那近侍太监也不敢再多嘴,有条不紊地伺候皇帝穿好衣服,洗漱罢,也就送皇帝去上了早朝。
早朝之上,照例是先让大臣们奏一些要紧的事情来。
这么一番奏报下来,天色也已然是大亮了,尤其今日下雪,就更显明亮了一些。
“可还有人有事要奏”坐在御座之上的皇帝看着底下的臣子们开口问道。
一时并未有人应声。
皇帝这才缓缓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朕有一事要说与诸卿听。之前民间请命女子参加科考之事……朕近几个月来,一直都在同各位大臣商议,这件事在我大顺影响颇深,不可马虎含混,数月的深思熟虑,朕心中已经有了结论……”
皇帝刻意停了一下,只见底下一众大臣们也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皇帝的下文。
接下来就听得皇帝声音清朗掷地有声地道“科考之目的,是为朝廷选拔有才能者,固我大顺江山基业为我大顺百姓谋福祉。而有才能之人,是不分男女的。”
“所以,朕决定,自今日起,凡我大顺子民,无论男女皆可参加我大顺科考,可否入朝为官,皆以才能为论,不必顾虑其他。”
此言一出,底下大臣们欣而喜者有之,愤而怒者有之,更有人大臣欲要当场谏言,却被皇帝大手一挥,“好了,今日早朝就到此,各位爱卿们都散了吧。”
这让那些想说话的大臣们也说不成了。
这个轰动的消息,当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就连这鹅毛大雪也挡不住人们议论的热情,尤其是那些一直关注此事的女子们,一听到消息之后,就竞相奔走相告。
还有人当即就买了烟花爆竹来庆祝,自然非议者也是不少,但皇帝金口玉言已出,就算再怎么不甘不愿,事情也已经成了定局。
这一日,不知有多少女子因着消息而激动落泪,纵然如此天寒地冻,心中却好似燃了一把火,连冰水都无法浇熄。
就连欢颜这般向来淡定自若,而又早已知晓此事的人,在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也不由红了眼眶,至此之后,天下女子又多了一条可走之路。
诚然,皇帝的这一纸诏令,一时之间还改变了不了那么多女子的命运,它能改变的也只是少数权贵名门家女子的命运,因为眼下有能力去参加科考的也只有这寥寥的几个女子。而且她们就算心里愿意,却也未必有这个胆量。
但这一纸诏令关系的可不仅是眼前,还有以后……就眼下来说,有许多有能力让自己女儿念书的人家,也会因为考虑就算女儿念再多的书以后也只是相夫教子,而对女儿念书之事不上心,甚至让她们念几年书,识得几个字,也就不让她们接着念了,而专心去学女红管家之类。但以后这种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变,如果女子也能入朝为官,那女子的父兄们想法或许也会有所改变。
虽然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这是个好的开始,也是以后千千万女子们的希望……
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女子参加科考入朝为官是再正常不过,不值得稀罕的事情。虽然自己有生之年之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是一想到终究会有那一天的,心里就觉得充满了希望,不是吗
次日,由礼部拟出来的诏书公布天下,并下发至大顺各州郡,晓谕天下。
整个大顺都为之沸腾。其中不乏反对的声音,就连朝中大臣都上折子请皇帝再考虑此事,但都被皇帝一再驳回。
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几次之后,也没有人再自找没趣,只是心里的这个坎儿还是很难过去。
太后听闻此事之后,也不免有些担心,趁着皇帝来陪她用膳的功夫,不由道“这件事真的没关系吗我听说外面反对之人还挺多的。”
“不破不立,他们眼下还有劲儿闹腾,过一阵儿也就安静了。”
“我是怕……五皇子他再趁机……”
皇帝不在意地笑了笑,“若是趁着这个机会,能将他给炸出来,我才更高兴呢。”
就在诏令颁布的当天,欢颜和蒋青青不约而同地都去看了栾静宜。
三个女子抱在一起,都是红了眼眶。
“为了庆祝这件了不起的大事,我们三个今天可要好好地喝一场,不醉不归!”栾静宜豪情万丈地道。
“好,”欢颜笑着道“不过今天大醉之后,从明天开始你就要好好用功了。”
“嗯”
栾静宜和蒋青青都是不解地看着欢颜。
欢颜含笑解释道“过几天皇上还会颁布另外一个诏令。年后,由各州县相继举办县试府试院试,这几场考试是专为女子考生加办的,每场不过相差数月,就是为了让第一批参加科考的女子,能赶上两年后的会试,所以这几场考试可以一口气完成。待通过院试之后,明年可同其他已经通过院试的男子一起参加乡试,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参加后年的会试,静宜,只要你还能在会试上金榜题名,你就还有可能被点入翰林院!然后,入朝为官。”
欢颜丝毫不怀疑,静宜能一路走到会试,甚至是进入殿试,她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真的!”就连蒋青青都很惊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