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安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秉烛三更手
现在那些曾经的依靠都没有了,只有程依还依旧选择留在他身边。想到这里,云礼心中对程依的亏欠自然又多了几分,刚才心中的火焰,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渐渐被扑灭了下去。
“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云礼瞪圆了眼睛看着程依,“我不值得你这么做!”
“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是我说了算!”程依说罢,抬手一把抹去自己脸上的泪痕,弯腰低头捡起了被云礼扔在地上的东西。
rror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变革
季云信虽然被禁了足,但在德勤院还是听到他安插的人带来的好消息。父王改变了主意,不会再娶九歌了。而是以谋士的身份,将九歌留在了身边。
“真是太好了!”季云信自己想着想着便笑出了声。努力更新中----请稍后刷新访问
此章节正在努力更新g,请稍后刷新访问
手机访问的帅哥美女,先注册个会员好吗!!!
注册本站会员,使用书架书签功能,更方便阅读
如果此章是作者求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请先收藏此页,方便等下阅读,不然等下找不到此章节咯
推荐大神作者:月关新书:南宋异闻录
内容简介:
一个小小家丁,却牵扯着一个千古之秘。一桩离奇命案,把一个恋爱脑的多情大小姐和一个清冷傲娇的小俏婢送到了他的面前。她们,真的只是无辜涉入的人西湖断桥,诡谲重重。情缘牵一线。真相,只在咫尺之间。
南宋异闻录转送地址:
内容试读
第001章衣锦还乡
南朝,齐国,钱塘,西泠桥畔。
月轮高挂中天,夜雾袅袅于途。
一辆油壁车由远而近,轻驰在江南乡间的小路上。车前挑着一对灯笼,随着辘辘的车轮颠簸着车子,灯上一个精致娟秀的“苏”字也是摇曳不定。
车上披着轻纱的帷幔,车前有一车夫持缰而坐。月光如水,照得大地并不黑暗,更重要的是,这路他早走熟了的,闭着眼也能如履平地,所以夜晚丝毫没有影响车行的速度。
帷幔随风起伏,时而便露出车中三道倩影。居中是一个绯衣少女,云寰雾鬓,步摇轻颤,自后望去,只见纤秀颈项,宛如优雅的天鹅。
左边少女着白,右边少女着青,看服饰与发型,仍作待字闺中的少女打扮,显然是这中间绯衣美人儿的丫环。不过,看这三人同座,月下夜行,清脆的笑声撒了一路,显然是情同姐妹。
这居中的绯衣少女乃钱塘第一名伎苏窈窈,左右的青白衣裳少女则是她情同姊妹的一双丫环:白素与青婷。三女夜行,乃是去赴官宦之家的阮公子之约,今夜阮公子设了盛宴,遍邀本地才子佳人,诗书风流,一时无双。
字更¥新速¥度最駃=0
突然,原本如霜的夜色瞬然一变,由清冷的浅白色突然变成了金光万道,仿佛一颗被封印万年的太阳突然挣脱了束缚,一下子跃到了空中。
驾车的车夫老黄双目顿时不能视物,慌得他急忙一勒缰绳,两匹骏马被他猛地一勒,人立而起,四只碗口大的蹄子“啪”地一下重重砸在地上,猛地止住了车子。
“哎哟!”车中三名少女措手不及,险些因为这骤停的车子一下子摔出去,亏得三人挤坐着,三个少女虽然娇躯轻盈,可一辆油壁车能有多宽,因此才没有滚将出去,跌一个钗横鬓乱倒也罢了,万一来个以面呛地,那可毁了一副我见犹怜的绝好容颜。
“老黄,怎么回事”
苏窈窈有些愠怒,以手遮面,挡了一下那强光,旋即一掀帷幔,折腰而出,站到了车上。白素和青婷两个丫头也跟了出去,三人立在车头,举目向天上望去,一见天上奇景,顿时目瞪口呆。
只见一个巨大的金色的如天王所持金轮状的东西正在空中盘旋,那灿若太阳的光芒正是由它放射出来的。
它在空中摇摇晃晃,似乎已无力支撑,突然间,这金轮状的东西爆炸开来,巨大的冲击波仿佛一圈圈涟漪,迅速向四下荡漾开来,车夫老黄惊叫一声,一个懒驴打滚翻下车去,一头钻进了车底。
而苏窈窈、白素和青婷三女却是避之不及,被那金光透体而过,三个美丽的少女摇晃了一下身子,就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金光消失了,空中的金轮也消失了,远近有几处火起,有硝烟升起,夜色重归清冷,静静地照在三具窈窕动人的**上。
夜露晶莹,幽兰露,如啼眼。草如茵,松如盖,小径寂寂
油壁车停在那儿,两匹马儿茫然地打着鼻息,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时光荏苒,五百年后……
月上柳梢,华灯初上,正是秦淮热闹时候。桃叶渡旁,一个少年摇着小扇,施施然地走了过来。路上很多行人见了他都要热情地打一声招呼:“瀚哥儿”,那少年也是笑吟吟地还礼不迭,十分的客气。
这位瀚哥儿一袭圆领袍衫,革带束腰,头戴一副无脚幞头,鬓边还插了一朵美丽的蔷薇花,衬得那俊美的容颜,未免显得有些妖孽。不过,没办法,这就是大宋的习俗,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只要是个男人就喜欢簪花。
眼前这位簪花少年身材颀长、眉眼清秀,唇角儿不笑时也带着三分笑,微微地向上翘着,十分讨人喜欢。一双黑而亮的上挑眉,衬得他的眼神特别的精神灵动,顾盼之间仿佛会说话儿似的,比起那些满身油腻硬要簪花的男人可不同,大姑娘小媳妇儿的瞧见了他,总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此人名叫杨瀚,三天前还是咱大宋建康府南京街道司的人。街道司是主管城市街道的,其职能、地位大抵与后世的城管相仿,只过宋代的城管职能相当的多,几乎是集片警、环卫、税务、消防、物价检查、工商执法、绿化清洁、处理违章占道等事务与一身。
能干这一行的,要么是牛二那般的泼皮无赖,镇得住人,要么就得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机警伶俐,可真要他跟人硬刚的时候,也使得一手好拳棒,不仅能屈能伸,也得能软能硬。
杨瀚就属于后者,能说会道,机警伶俐,还有一身的好功夫。虽说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民,可这两宋三百年江山,是列朝列代中平民百姓生活最优渥、最富裕的朝代。
如果你没有建功封侯、征伐天下的雄心,就想当一个平头百姓,又或者只有能力做一个平头百姓,那么你生在宋朝,便是修了几世的功德了,其他朝代,平民百姓的生活可是远远不及。
所以,杨瀚这个大宋建康城的小城管儿,活得倒也是有滋有味儿的。可惜,三天前,他却丢了这个肥差。
倒不是杨瀚秉公执法,得罪了什么大人物,也不是碰上了有什么背景的泼皮无赖,挤兑的他干不下去,是因为街道司的主司黎老爷看上他了,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主司,那就相当于“城管大队长”了,人家是衙门里的人,而像杨瀚这种,都是由主司负责招聘的,所以准确地来说,杨瀚端的就是人家主司老爷的饭碗。能成为主司老爷的乘龙快婿,那是祖坟冒了青烟才对。
可是,杨瀚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跟建康城的城狐社鼠们十分熟稔,耳目非常灵通,对于这位主司老爷的宝贝女儿,他了解的比主司老爷自己还清楚,怎么肯答应。
黎老爷这个女儿叫黎秀,生得倒也标致,可就是闱中不甚检点。杨瀚听到的消息中,这位黎姑娘有过几个相好儿的,还曾为最近一个相好儿的叫沐丝的秀才堕过胎,两个人到现在仍是勾勾搭搭、不清不楚。
常言道,宁可娶妓从良,不娶红杏出墙,杨瀚也是个志气男儿,才不给那姓沐的当刷锅的,背后遭人指点,惹人耻笑。因此上,杨瀚是使尽浑身解数,不惜自污,死活不肯就范。
可这黎老爷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儿不对了,居然不懂得强扭的瓜儿不甜的道理,居然用辞了他的差使相威胁。杨瀚自然是不肯屈从的,于是他就失业了。这两天街上的人提起消失了的杨瀚,许多人不免就长吁短叹,替他惋惜一番,却不想今儿个傍晚居然露面了。
桃叶渡旁有一家食馆,杨瀚走进去,捡了张桌子坐了,扬声道:“掌柜的,鸭血粉丝汤一碗,蟹黄包子一屉,再打一角酒!”
系着围裙的杜小娘一见是杨瀚,心下欢喜,姐儿爱俏,谁不爱看俊俏后生她和爹爹打理这店,每次杨瀚来了,那鸭血粉丝汤都是材料十足,还舍得给他放勺胡椒。她马上脆生生地答应一声,便忙活起来。
杨瀚扭头一瞧,看见挑担子经过的老范,忙又喊一声:“嗨!老范,进来进来,给我切半两羊肉、一副猪胰子。”
这老范是个挑担卖熟食的,杨瀚也熟悉,一听他叫,忙挑着胆子进了店来,放扁担一放,案板往杨瀚桌上一放,拈了块羊肉就切起来,一边切一边笑道:“瀚哥儿这是另谋高就了,如今在何处发财啊”
杨瀚等地就是他这句话,他傲然向四下瞟了一眼,见众人都竖起了耳朵,这才矜持地一笑:“谈不上,谈不上,就是承蒙咱建康府通判李老爷赏识,现今在李府做了个小管事。”
老范吃了一惊,惊叹道:“哎哟!可了不得!宰相门前七品官呢。瀚哥儿你这到了通判李老爷府上做管事,怕不比黎主司身份低吧”
杨瀚淡淡一笑,不好吹捧自己,不过也不否认,显然是默认了他的话。本来么,要不他今儿个为什么簪花打扮,腰间还系了个香囊,风流倜傥地出现在他以前负责的地段儿上啊
衣锦还乡嘛!
南宋异闻录转送地址:
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政
巴音此刻意识到,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九歌这样的姑娘注定不可能平凡的过一生。如今这样的结果,说不定才能发挥九歌的才赋。
九歌见巴音不吭声,只是两眼无神的打量着自己,“大将军可是在疑虑您放心,此事必定是王上首肯的,只是益州的军权,大致被几位大将军所掌控,而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必定不会同意改革,所以只能靠巴音哥哥这新来的陇西大将军支持了!”
“哈哈哈,你这个鬼丫头!这是把我当先锋了呀!”巴音大笑着说。
……
次日,议事厅里,九歌向季光正是提出了关于兵民的管理办法。
“你建议本王更改兵制”季光倒是有些诧异,九歌会突然提出来这个策略。
“是,王上。我益州虽然在南方势力强劲,但在北魏的眼里,不过是南方小国而已,现在山越归降,我们东西要同时面临青幽的双面军事压力,需要大量的士兵若没有一个完善的兵制,不仅面临着人员缺口的问题,还有如何安置的问题。这件事算得上是我们目前最重要解决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季光之前不是没想过,但实施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现在这批大将军都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战将,带兵的时间久了,自然便有了自己的势力,这些季光都知道,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人都是跟着他,征战多年,在战场上拼过命流过血的。如果他整治兵权,多多少少会有损这些有功之臣的利益,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这么早就出手。
“你且说说你的法子吧!”对于九歌这个谋士第一次提出这样重要的策略,季光还是挺有兴趣的。
“九歌在山越呆过两年,他们的兵制乃限于局势所制,但反倒给我了很多启发。”
“哦愿闻其详!”季光倒是有些好奇了,山越明显落后于益州,政治结构和社会形态都稍显落后,这样的山越竟然还有可以参照借鉴的地方。季光怎么能不好奇呢!
“简单说就是战时为兵,平时务工操练。将士们被编入军队,享军饷。将士们的家人也被安置在军营附近,开垦荒地,战时为兵,平时为农,闲暇时操练,如此一来荒地可以开垦,又多了营收。将士们的家人就在身边,自然更安定些。军队粮饷可以自给自足,也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一举多得!”
季光听了九歌这样的建议,眼睛都亮了。现在益州戎兵问题严重,但局势动荡,诸侯之间常有小的摩擦和争端,兵力又不敢减少,再加上各位将军为了扩充势力,多年来私下里抓来的那些百姓,实际上的兵力只会更多。
朝廷每年下拨的军饷根本不够,将军们又一个个的哭穷。以致与度支的分歧和冲突越来越大。有的时候诸位将军还因为谁的军饷多些,谁的军饷少些而在一些军政大事上故意唱反调。
对于这个现状,季光也很是头疼。但现在九歌的这个法子不得不说解决了季光最为头疼的问题。既解决了戎兵的问题,又解决了粮饷的难题,荒地有人开垦,兵士的家人可以妥善安置,实在是一个绝佳的主意。
但季光不用想也知道这样的政令若是得以施行将会遇到多大的阻力。
“你可知道,你这个主意将意味着什么吗”季光故意问道,就是想看看九歌的反应。
“知道,彻底颠覆现在大将军和度支曹的管辖事宜,必定便动了那些人的利益。必定会有人疯狂的反对,但积漏若是不除,只会越来越难以改变。到时候积重难返,我们便是有心改革,怕也是徒劳了。”
九歌一脸凝重,说的严肃,说罢,立在堂中直直的看着季光。
季光垂头,闷不做声。
“王上,现在青州和幽州对我们的边境虎视眈眈,我们又刚刚将山越收降,他们必定会在边境增兵,如此一来,摩擦肯定会有,而益州若想扩大版图,只靠现在这些地域故步自封自然是不行的,所以改革兵制势在必行。而且改后,朝廷所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现在推行的难度。”
“你倒是说说,好处都有哪些呢”九歌这般游说,其实季光心中早已大动,他在这里揣着明白装糊涂,便是想要试探九歌。
“其一,军队自给自足,减少了朝廷每年下方的粮饷,这些钱朝廷可以用来修路,修桥,修粮仓,百姓受益,国家必定繁华。其二,军队不用再为军饷发愁,那么军队人数自然可以大幅扩张,军队强大且粮饷自足,在乱世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法子吗其三国内剩余的荒地得以开垦,那么赋税便必然增加,如此一来国库充盈,难道还怕他战祸不成!”
“那照你这么说,这法子便是百利而无一害了”季光探究的眼神看着九歌。
“非也。这法子要想使用得当,还有几个必要的条件,非达到不可。”
“哦说来听听!”
“首先便是大将军所要料理的事物增多了,且这些事物原本都不包含在大将军所需处理的事情之内。但朝廷的粮饷却给少了,大将军以及底下的将军们,自然会觉得受累不讨好,如此一来,新政推行,必然诸多反对。其次便是大将军的权限大了,朝廷内其他官吏所辖事物必定减少,那便是让他们交权。这些文官视手中的权限为生命,自然百般阻挠,那么事情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最重要的是……”九歌说话一下子犹豫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什么”九歌有些犹豫,但还是决定坦诚相告,“最重要的是这些管辖边境军队的大将军极有可能会形成自己新的势力集团,因为他们对朝廷的依赖越小,我们便对他们的管理便越被动。”
“不过我也有应对之法!”九歌紧接着跟了一句。
“哈哈哈,你倒是想的全面啊,那你来说说,有何应对之法!”季光突然对这个九歌刮目相看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请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