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安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秉烛三更手
季光身边的谋士,要么便是如嵇由一样,身份贵重学识渊博,但这类人却身有傲骨,就连季光同他们讲话,亦会把握分寸和礼节。
要么便是只有些小聪明曲意逢迎的滑头,这些人虽然不需要多客气,但他们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多半都只是锦上添花,起不了真正的作用。
但九歌却突然让季光眼前一亮,她似乎既有学识,还能有视野和魄力提的出如此有建设性全面的意见。
“若是我们能在朝中设置相关结构,安插在军营中,与大将军相互制衡,互为补充,则可解决一部分问题,还可以避免因为军政独揽而造成的独裁和新势力。至于朝臣的反对,九歌觉得,只要有大将军率先支持,倒也可以平息。”
“谁来支持呢”季光似乎就是想为难为难这个九歌,故意出题考她。
“臣已经同巴音大将军谈过了,他们军队原本的制度和微臣所提的差不多,他可以率先在朝堂之上同意试行新政。只要有人同意,我想便能堵住其他将军之口。”
“哈哈哈哈”季光全程都在听九歌说他的计谋,不发一言,不置可否。直到九歌说完最后一句话,季光这才哈哈大笑起来。
季光这一笑,让九歌看着心中有些发毛。实在猜不透王上的圣意,便不再说话,立在一旁。
“怎么不说了我瞧着你这主意不是很多嘛!”季光调侃她到。
九歌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臣一时话多妄言,还请王上莫要怪罪!我只是一时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不怪你,不怪你!”季光收起脸上的笑容道:“虽然你这计谋想的倒是周全,但你可知若是实施起来难度会有多大吗”
九歌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只是凭着本能想把事情尽量考虑的周全,全面。一时就这么被季光问住了。确实,她并没有任何朝堂为政的经验,对于这些具体实施的难度,她真的没有考虑过。
季光瞧着九歌为难的神情,倒也并不急切,神色淡然的给九歌解释起了缘由,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在手把手的教自己的女儿一般。
“设置机构并不只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人员,场地,运转机制,考核机制,制约机制,缺一不可。看似很简单,却涉及到很多问题。实在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正常运转的。其次你所说开垦荒地,确实是一个重举,但荒地开垦,农具,种子,时间缺一不可,有的军队驻扎的地方并不适合开垦,那么是否需要全部迁移,再加上变更兵士档籍,工程浩大,实在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瞬间完成的。”
九歌听罢深觉得汗颜,自己一直以为,自己的计策和法子已经是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的最佳方案,却不想让季光如此一说,便觉得原来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啊。
九歌为自己纸上乱谈兵感到抱歉,刚想抬头报答歉意,却被季光抬手制止了,“这并不是你的错九歌,如此短的时间内,你便能提出如此周全的意见,我倒是觉得比那些整日跟在本王身边溜须拍马的人要好得多!”
九歌见季光不仅没有怪罪自己,反而多加以表扬,倒是有些意外,却又深觉不好意思。季光就好像没有察觉到一般,眉头一皱,接着道:“若说这最大的问题,恐怕还并非大将军们的阻拦和反对,而是益州的国库,新政更替必定有一段时间要先从国库内支取银两,那么国库内的银两是否充足,又是否需要能在新政后短时间收回,这才是需要衡量和考虑的地方。毕竟现在大战一触即发,国库中的每一分钱确实都需要考量。”
九歌郑重的点点头,躬身作揖道:“确实是九歌妄言了,将这一切想的太过简单。但九歌以为兵制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不仅无益,反而还会反受其害。王上说的,九歌深以为是,或许我们可以先以一个地方率先实行新政,如此若是实行的好,那其他地方便依照进行,若是实行的不好,损失也必不会太大。王上以为如何”
“你的意思是先在一个地方试行”季光惊叹,这个九歌倒是很有急智,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便想到了解决之法。
“正是,如此或许可以先解决王上提出的几个难题!”
“甚好啊,甚好”季光不禁拍起手来,若是试行成功,那这一举措无疑能带给益州不可估量的优势。“快将嵇丞相找来,共商大事!”
季光已经许久都没有听到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了,一时间心中兴奋起来。这种兴奋的感觉传染到了九歌,和赶到的嵇由。几人兴奋的讨论了几乎大半夜。
最后的细节都讨论清楚后,却有一个难题难倒了他们三人。那便是这试行的地方该从何处开始,又该派何人前往。
嵇由推荐了几人,季光都觉得不甚满意。最后季光决定明日朝堂之上,看看众位臣工有无合适人选推荐。
……
第二日的朝会之上,季光便正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一时间如同一块石头扔进了河中,激起阵阵涟漪,群臣们惊讶的同时,也对此展开了激辩。
顽固的守旧派自然是一如既往的反对,新兴的激进派倒是全力支持,却在酒精谁去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支持不同世子的大臣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唱着反调。
季光看着堂下,乱做一团的众臣,心中略感失望,他直了直腰身,眉头紧锁的道:“好了,别争了!先这样吧!待我再仔细考虑考虑!”
此时堂下一个声音响起,“回禀王上,臣愿意前往推行新政!”
说这话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这段时间备受冷落的信吉候季云信。
“你要去”季光没想到云信会自己主动请缨。
“回王上,是的。此新政若是推行成功,可解益州燃眉之急,云信自然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若是可成,臣心足以。更何况,推行新政,需要一位地位高,权利重之人坐镇,臣认为臣乃是这项计划的最佳人选。”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起
季云信心中暗自高兴,他等了这许久,总算是能有一个机会,让他可以重新有里有面的复出。现在自然是全力争取。
但季光这里却明显有些困惑,一直以来季云信都是处理内政的好手,而季光似乎也习惯了只要是百姓民生的事都找他来商议,也不过就是前一两年开始,季光这才开始授权他做一些涉及到军政的事物,上次西境调兵布阵就是他的主意。
但现在季光却有些迟疑,他原本是还在气季云信去杀诸葛百里,而不是选择和自己摊牌,想着自己这个儿子一路走过来也算得上顺风顺水了,想着借这个机会好好惩罚他一下,也好让他有个记性。其实季光每天都在等着季云信前来服软。
但现在看来,季云信似乎并没有打算同自己服软。他选择了等待,等待一个时机立功,现在看来他等到了这个机会。
季云信看着季光不置可否,知道自己的这些小心思瞒不过他,便继续道:“父王,儿臣愿立军令状,三年,三年可完成新政推行,否则军法处置。”
季光此时才是生了一肚子的无名气,自己这个儿子,宁愿立军令状也不愿同自己求饶。实在是让人生气。
但季云信话已经说出了口,当着众臣的面立下了军令状,将他逼到了不得不答应的地步。
“你确定要立下军令状”季光一肚子的火气实在没处发泄,但一想到立下军令状便意味着达不到目标,军法处置,心中有生出些不忍,不由自主的说了这句话,想做最后的劝说。
季光这句话说出口,云信却笑了。他的父王最终还是不能完全狠下心。但越是这样,自己越是要做出些成绩看。便回道“儿臣已经想好了,父王放心,定可达成。”
其实季云信原本可以不用这么拼的。一来是他与季光赌气,二来则是他知道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军队方便也不过只有裴愿是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而其他的将军要么是中立,要么便是更倾向于云礼,毕竟云礼曾经随军出征又立下过战功,遇到事的时候将军们则会不由的倾向于云礼。
季云信心中自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此时有了机会,他自然想突破这样的困境,让自己在军权方面更有竞争力。所以他这才甘愿立下军令状。
季光看着一脸决绝的季云信,彻底把心一横道:“如此那你便去吧!”
……
北魏镇守南部应天的大将军韩亮这几日颇为兴奋。
他奉命镇守在这应天已经数十年,北魏的南疆与益州的北疆隔江而望,几年前他曾提出过想要渡江攻打益州,但是当时北魏内部正在进行激烈的政治争斗,所提出的这个建议则被北魏实际的掌权者王世聪否定,错过了好时机,韩亮这一等便是十几年。
眼下韩亮却是发现了隔江而望的益州北境换了当家坐镇的人,据细作来报,这个人乃是原本西境的大将军,骑兵大将军蒙毅。
“这季光莫不是疯了放着好好的司徒勋不用,非要让一个率骑兵的将军镇守北境,他这是想让战马踏江而战啊我瞧着这个季光是老了,竟然办了这般糊涂之事。难道益州满朝文武也没有提醒的吗”
韩亮有些洋洋得意,他这些年每日勤加练兵,便是希望能在水军上压益州一头,现在益州这么大的动静,更换边境将士,他窃窃的以为他扬眉吐气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
季云信将季光架在台面上,季光虽然生气,却不得不当场答应了他的请求。下朝后,季云信留在了议事厅里没有走,他知道季光定是有话要问他。
“你得偿所愿了,怎么还不走!”季光看着毕恭毕敬立在堂下的季云信,没好气的说道。
“父王,这事若是臣不去,您打算派人去武将们定不会先拿自己开刀,那便剩下文臣,文臣中有这个权利能镇住边境那些武将的,您觉得真还能找出比我更合适的人”
季云信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想在季光面前卖个乖,以示自己凡事站在季光的角度说话。
季光自然知道季云信所言非虚,便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淡然的走到季云信身边,一拍他的肩膀道:“不管怎么说吾儿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为父只能支持你了,加油吧,莫不要让为父最后真的军法处置你!”
季云信往后退了几步,站定,义正言辞的躬身抱拳道:“孩儿定不负父王所托,定会将新政推行到底!只是……”
“只是现在服软了我告诉你,晚了!”季光一听云信这话锋转了,心说这小子定是知道后怕了,刚才一时血气之勇,现在想明白了,自己无论如何也是完不成的。
季光心中倒是希望季云信同他求饶,承认自己错了,让自己换一个人去推行新政,如此一来他倒是乐意顺水推舟,找个借口换掉云信,却不想听到季云信道:“并非儿臣后悔了,儿臣只是想要一个人!”
季光翻了季云信一眼,转身重新走回座椅上,有些没好气的道:“你要谁!”
“九歌!”
“什么”季光一只手重重的拍在案几之上。云信,云礼和这个九歌的关系,他是知道的。这个季云信现在竟然敢堂而皇之的让自己把九歌派过去给他,季光心中腾的一下子,火气便涌了上来。
“信儿,你这次去推行新政,困难重重,若你只是想接此次之机,去同九歌亲亲我我,近水楼台,那我想你错了,也自然不会将九歌给你带着!”季光这话说的严肃,言语中满含这怒气和责备。
“想来父王还是误解了儿臣,儿臣带着九歌并不是想着什么儿女情事,带着她是因为儿臣知道,这主意绝对出自九先生,九歌之手。那么带着她去,可以在推行新政的时候,查漏补缺,更改完善。”
季云信话是这么说,但是连脚趾头都知道,他一定要九歌一起去的原因绝不仅仅如此。
第三百一十九章
“这样吧,为父将习恒给你带着,他跟着为父已久,又在你大哥当年的军营中待过,自然了解熟悉军队的事。你带着他比带着九歌强得多。”季光知道这次若是他让云信将九歌带走,那云礼那边必定是要吵翻天的。
季光可不愿看到两兄弟因为一个女人大打出手,争执不休。他现在年纪大了,几个世子之中,也就是云礼和云信比较突出,其他的几位世子要么年纪太轻,要么便是纨绔之气极重,所以未来的储君,必定要在这二人之中选一选了。
可不论选谁,季光都不愿意看到兄弟二人因为一个女子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更何况这九歌的命格,实非一般啊。
“父王,习先生跟在父王身边已久,身上早已有了很多固定的思维,您让他去和我一起推行新政,这不是存心为难我嘛!到时候我看新政未必推行的下去,反倒是先生会一个劲儿的写折子,打我的小报告了。”
季云信如何会不知道季光不让他带着九歌的原因。只是他的私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考虑到新政推行过程中修缮的过程,所以九歌是必定要同他一起的。
见季光不置可否,默不作声,季云信心中哀叹一声,紧着道:“父王,儿臣知道你的顾虑。但这次我带着九先生,的确只为修缮新政的,臣向父王保证,一定紧守礼节,绝不做半分出格之举。”
“你,你可知道我若是让九歌跟着你去,你弟弟还不得天天来我这里嚷嚷啊!”季光的头摇的像是拨浪鼓,“这可绝对不行!”
“那这样父王,你去问问九歌,若是她不愿意,我绝不再多说一个字!”季云信不死心,但是他心中笃定若是问了九歌,此事一定成。
季光实在被季云信缠的没了办法,叹了一口气道:“好,若是九歌同意,我便不再说什么!”
……
九歌听了季光的问题,几乎都没怎么想,便点头同意了。这一点倒是让季光有些意外。
“你不知道信儿对你的心思”季光颇有些好奇,除非九歌不知道亦或者是装糊涂,否则怎么会跟着信儿去呢!
“回王上,九歌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季光都有些惊诧,九歌竟然毫不避讳肯定了自己知道此事。
“但二公子和九歌一向本分守礼,平日亦像是朋友,二公子现在提出这个要求,九歌认为他并没有什么私心,只是站在新政的角度,想如何将其做的更好,单就这一点,九歌实在想不到推拒的理由啊!”
季光看着九歌说的坦诚,反倒觉得是不是自己将这件事小题大做了。他就应该相信九歌和云信的。
“既然如此,那你便去吧。”
……
云礼不知道从何处听说了九歌要跟着云信去推行新政,连夜便喝的酩酊大醉。跌跌撞撞的回到听竹院,碰到了在院子里焦急等着的程依。
程依从李尔手中接过季云礼,一脸关切的问道,“怎么喝这么多”
李尔唉声叹了口气道:“唉,下午不知从何处听了什么消息,只知道回来便是这幅表情,说什么都没用,非要去喝酒,我这是说什么都拦不住,自己在那一个劲儿的喝,生把自己喝成了这样。”
“快别说了,先把他扶进去安置好。”程依叮嘱着李尔。二人是连拉带拽将云礼抬了进去。
安置好后,程依对李尔道:“你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我先来守着。你这陪他陪了大半夜,快去歇歇吧!”
程依便这么守在云礼的床榻前,不知不觉竟然趴在床边睡着了。半夜听云礼翻来覆去,猛地一睁眼,便瞧着云礼愣愣的坐在床榻上,一脸寒凉的看着自己。
程依刚想开口说话,便突然被云礼一把抓住了双肩,程依吃痛,想要挣扎,云礼却像是疯了一般,大喊道:“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对我我难道对你不好嘛!你为什么宁愿跟他走,也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呢!为什么!为什么!你知不知道,我的心都要碎了,都要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