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覆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榴弹怕水

    公孙珣愈发感慨:“这事十之也是真的了,天子成年,但凡不是个糊涂蛋,哪里不想用自己的人可如今所谓通经典的正经士人,又有哪个不是‘家学渊源’能找到通辞赋之人已然不错了。只是这么一做,天子就要与天下主流士人割裂的更厉害了!”

    话到这里,公孙珣却又忍不住想起了刚刚分别不久的蔡邕。

    话说,那蔡伯喈如此发疯说不定就是隐隐听了相关传闻……要知道,蔡邕真是空负大名数十年,却也仕途上蹉跎了数十年,如今看到那些辞赋不如他、书画不如他、音律也不如他之人居然就要凭着那些玩意骤然登上高位,他心里哪里能平

    也就难怪这厮要在奏章里说这个两千石不能用,那个九卿是个王八蛋之类的话了。

    “如果按照少君所言。”韩当忍不住试着作出判断。“这个姓罗的还真可信他所言两件大事居然都是真的。”

    “事情是真的,也算是颇有价值。”公孙珣坦言道。“但人还是要防着的……”

    “文琪的意思是……”吕范不由低声问道。“这个罗慕或许的确是被废后这种耸人听闻之事所触动,所以诚心找我们言语;又或许干脆是受曹节指示,故意透露此事给我们,以图必要之时以假信反间”

    “然也。”公孙珣毫不犹豫道。“不过子衡心中有此一番思量即可,此人的讯息还是要听得……想来,他应该是和子衡有些说法了”

    “是,他与我约定了一些联络上的法子。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也有言在先,阉宦之事,只要不涉及曹节安危,他都愿意尽量告知,可若是牵扯到了曹节本人。”话到此处,吕范不由叹了口气。“他就断不会开口的,因为他终究是觉得受了曹节恩情。”

    “这倒是更显得合情合理了。”公孙珣微微颔首。“此事子衡自去应付好了,有讯息报我便可……义公,辛苦你一下,咱们再出去一趟!”

    “什么”大概是还在被之前废后一事弄的心神不安,所以韩当一时没有回过神来。“此时已经二更快完……要宵禁了。”

    “我是中都官从事。”公孙珣不以为意道。“宵禁管的到我头上倒是何遂高那里,王甫想要废后之后,早说与他一日,收的人情便是十倍也不止……今晚我就要让他对我感激涕零,将来做我一辈子的奥援!”

    韩当思索片刻,倒也是无话可说,便径直出去准备了。

    执行宵禁的乃是洛阳令直属巡查士卒,而他们果然是不敢对有执法权的中都官从事有什么说法的。

    于是公孙珣只带着几名护卫一路疾驰,直接来到还不是很像样子的何进家门前,然后就立即下马砸门。

    院内惊慌了一阵,但听到是公孙珣的声音,何进还是赶紧让人开了门。

    “文琪何事半夜来访”何遂高身上倒是裹了个袍子,但脚上却是光溜溜的只来得及穿了个木屐罢了。

    “遂高兄。”公孙珣只一人进来,便直接回手关上大门,然后又推开何府打着灯笼的仆从,便拉着何进的手对方院中角落里而去。“我有一件要紧的大事要与你讲……”

    何进慌张不知所措,只是诺诺被对方拽着走,连问一句到底是什么事都没问……倒是让公孙珣一时有些可惜对方的这幅好皮囊,还有那份还算是老实的人品了。

    “遂高兄可知道王甫准备要做一件大事”就在院中暗处,公孙珣也不说信息来由,只是与何进讲述了一番王甫准备主动去废后的打算。

    说完后,公孙珣当即又问道:“遂高兄,之前所说求雨之事可有说法了”

    “我……”何进终于有了些反应。“不瞒文琪,我、我昨日倒是真接到了北宫的旨意,要我去南阳求雨,今日还与我夫人说让她明日去你家中讲一讲呢!”

    “这就对了,而且也正好!”公孙珣当即颔首,然后一脸严肃的问道。“我正担心遂高兄没法脱身呢……遂高兄可知道这件事情中你该如何自处”

    何进一脸茫然。

    “遂高兄我问你。”公孙珣不禁叹气,然后压低声音道。“天子既然让你去求雨,那必然是要大力提拔你,而按照我们之前所言,也就是说,其实天子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让你家那位贵人登上后位了。换言之,换后之事乃是天子本意……可既然如此,为何张让、赵忠等与你家贵人关系极好的中常侍里却无一人顺应天子心意,去对付宋皇后呢甚至反而要坐视王甫行此举动”

    何进依旧是一言不能发。

    “遂高兄,宫中贵人是你妹




第十五章 崩坏(上)
    “昔,汉武有云: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故天下皆知,代汉者,当涂高也!”

    被匆匆从洛阳郊外叫过来的袁本初拿起一张案上的公孙纸,然后细细读了起来,读完以后却是觉得自己父亲和叔叔太过于小题大做……这个事情谁不知道啊老掉牙的谶纬源头嘛,这种谣言也至于把自己从城外喊来

    “不要念出来,自己看就行!”一旁满面涨红的袁隗忍不住呵斥道。“下面还有。”

    “喏!”依旧戴着孝的袁绍赶紧随意答应着,然后按顺序又拿起了一个木简,迎着光细细端详,只见上面赫然写到:

    “然六七四十二者,未必指帝数,亦可为年数也,而自汉高祖斩白蛇而起,已近三百九十年。或曰,妖异迭出,乃天象自然,示汉命余三十载而已!”

    看到这里,袁绍已经有些心里扑通扑通乱跳了……这话可就不是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之类的老掉牙废话了。

    而且这个新鲜的解释倒也挺有意思……代汉者当涂高里的‘汉有六七之厄’,普遍性认为是指大汉朝六七四十二帝之后亡国,而这里却认为是四百二十年亡国。并且这里还认为,时间的起始点应该是从汉高祖斩白蛇而承天命算起,到今年其实已经三百九十年了,

    这岂不是说,大汉只有三十年的命数了!

    而看完第二部分以后,袁绍又赶紧按顺序取了第三个物件,也就是一块帛布,定睛一看后,却不由登时心乱如麻,失魂无语!

    原来,这第三段居然是这么写的:

    “汉命在火,代汉者当土德,袁氏出于陈,应于此也!且四世三公,领袖诸姓,本为天下仲姓,正应天命!当许长水校尉袁逢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封仲姓天子,待三十年满,袁刘可效尧舜之事,天下亦可不经战祸而入泰世也!”

    呃,这一段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

    先是说无论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实力角度来说,袁氏都是最符合代汉的那家人,毕竟现在袁氏已经就是天下仅次于刘氏的第二姓了。

    伯仲叔季,仲姓就是第二姓的意思。

    然后呢,写这个短文的人还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说不如汉家天子现在就封袁绍他亲爹袁逢为一个‘仲姓天子’,也就是‘老二天子’的意思,并慢慢的移交权力,然后等到三十年后两姓就可以和平禅让,省的出现那种社稷更迭血流成河的现象。

    嗯,这么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怎么说呢也就难怪袁隗看了会脸红,而袁绍看了会沉默了。

    “本初觉得如何啊”袁逢可不管自己儿子想不想说话,直接就问了出来。

    “大人。”袁绍欲言又止,但终于还是无奈开口。“恕我愚钝,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觉得’,也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

    “总是要讲讲的。”袁逢指了指跪在门槛外面,不知为何还有些鼻青脸肿的袁基与袁术。“从你叔叔到他们,该说的都说了……”

    袁绍无可奈何,只能盘腿坐下,细细对着袁逢和袁隗说来:“恕侄儿直言不讳,咋一看,像是有人想要害我们袁氏,可仔细一想,未必就不是哪个迂阔的袁氏门生的真心实意。之前叔父在太尉任内不是举了一位河内名士吗叫什么向、向……”

    “向栩。”袁隗颇为无奈应道。“去做赵相了。”

    “对,向栩!听说此人在日食之时曾对天诵孝经求退天象,这种人都有,未必就一定没有什么想做从龙功臣想疯的吧”

    “然后呢”

    “然后……如果再考虑目前政局不稳,乱象迭发,我倒是觉得,十之**是某些人故意扔出来这些东西,让我们这个四世三公的士族领袖焦头烂额,无瑕妨碍或者顾忌他们的某些计划!”

    袁逢微微颔首,这就说的很对头了,但也正是因为对头,反而无从猜度是谁干的了……毕竟,如今的局势太混乱了。

    “当然了,退回来讲,说不定也是真有人想害我们袁家!”袁绍最后叹道。“关键是这谶语的解读太过匪夷所思了,半真半假,似有似无,所论的‘势’隐约有几分让人信服,偏偏最后提出的法子,又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而最最让人无力之处,乃是我们根本无从判断,这天下人会如何看这桩糊涂谣言!”

    “总算有个明白人了!”袁逢难得一声长叹。“本初啊,你可晓得……你叔叔见到这些,惊吓的不得了;你哥哥看到这些,只想着那晚上公孙珣和杨文先辱他之事,非得跟我说是这是那两家人做的;你弟弟最是了不得,他居然问我是不是我暗中所为,然后真想坐那仲家天子!”

    饶是袁绍心乱如麻,此时也不禁颇有兴致的回头看了一眼那袁公路,引得后者等怒目而视,不过,袁术的这个小表情立即就换来了自己亲爹的一只木屐迎面飞来!

    “说了半日,天子到底会不会信这个东西”袁隗忍不住在自己哥哥一家的亲密互动中插了句嘴。

    “不知道!”袁逢低头看着自己的光脚连连摇头。

    “公卿呢”袁隗连珠炮一样似的又看向了袁绍。

    袁绍连连摇头:“不知道!”

    “天下人呢”袁隗继续厉声追问道。

    这一次,父子二人异口同声:“还是不知道。”

    “那如之奈何啊”袁隗几乎要崩溃了。

    “自然是收缴这些传谣之物,然后上表自陈清白,同时请朝廷彻查此事!”头上裹着麻布的袁绍摊摊手,倒是张口即来。“叔父大人觉得还能如何呢”

    袁隗为之默然。

    袁逢微微颔首:“已经都做了。”

    “不知道这种东西多不多”袁绍这时候才想起来问一问别的事情。

    “足够全洛阳人知道了。”袁逢仰头朝外看道。“这又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手段,只要提前做好这些谶语,然后几个心腹,数辆车子,趁着没有宵禁前摸黑在城中走上一圈,各处抛洒一下,哪里能拦得住”

    “确实。”袁绍不由感叹道。“这其实跟以往的谶言、童谣并无二样,不过是公孙纸出现以后,方便书写大段文字罢了,咱们也不是没做过!”

    袁逢微微颔首。

    “而且也未必就是坏事。”袁绍继续勉力打气道。“如今废后之事已经开启,天子、公卿哪里会真的在意一个这么荒唐的‘谶言’而若是天子、公卿并不因此疑我们,说不定天下人反而会因此更加看重我们的,我们袁氏自然也就坐实了这天下仲姓之名!”

    袁逢轻瞥了一眼自己这个过继出去的儿子,并没有多说什么。

    二月初,洛中局势彻底失控。

    蔡邕上书之事尚未有一个结果,鸿都门学之事天子依旧在一意孤行。

    可是另一边,王甫却迫不及待的公然告发宋皇后行巫蛊之事,引起天子震怒,使得后宫悬而未定的废后之事以一种极为惨烈的方式正式拉开帷幕;而与此同时,作为公族首领的袁氏却莫名其妙的被所谓‘仲姓天子’的谶言给缠上!

    公卿大臣,市井小民,人人不知所措,人人又都各怀心思。

    当然了,事有缓急轻重,这些事情里面,最激烈和最让人惊惶的还是废后之事。

    不到三日,王甫那厮便声称‘证据确凿’,然后天子大发雷霆之怒,正式下令将宋皇后打入冷宫、宋氏家族全都下狱拷打。不仅如此,凡是跟宋氏有牵连的贵族、官员一律夺爵、罢官、免职!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大长秋曹腾的家族,这个家族因为和宋氏联姻,几乎一瞬间丢掉了所有官职。

    讲实话,当今天子这种彻底撕破面皮,就是要搞一次大清洗的姿态与做派,无外乎引起两种反应,怂的人自然噤若寒蝉,有点骨气的人自然要更加激烈应对!

    而如果再加上实在是让士人们难以忍受的鸿都门学,那天子与朝中旧势力对立的情形就愈发显得清晰无误了。

    总而言之,天子和朝臣;士人和阉宦;旧贵和新贵……朝中各方面势力的博弈使得局势乱成一团,而且阵营划分极度混乱,往往是每个人都身兼多种角色。明明此二人在此事上势不两立,却会在另一件事情上互为援手,转过头来还在第三个事情上一起被无辜牵扯……

    相对而言,蔡邕之事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中常侍程璜写信给蔡伯喈一个仇家,邀请对方联手时,对方却以鸿都门学之事远高于私仇为由,公然拒绝了这个邀请,并转而上书赞同蔡邕对鸿都门学的攻击。

    至于袁氏的那个‘谶言’,或者说‘谣言’,又或者说是某种‘大字报’才更合适的东西,正如袁本初所想的那样,由于实在是太过于荒诞……虽然在底层小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可公卿之间却大多只是当成笑话来看的。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蠢货跑去袁府表忠心,然后也不是没有迂阔之人真的上书要求严惩袁氏。

    但无论如何,洛中真正的大人物还真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直到二月中旬,忽然又有人将一篇文章贴在了南宫那崭新的大门前。

    文章写的很简单,甚至有些粗疏不文,先是列举了天子成年以来的斑斑劣迹……从加深党锢到无端废后,从天象示警到放纵阉宦,从屏退贤人到启用鸿都门人。

    然后,又列举了袁氏这些年举荐贤人的各种德行,以及汝颍宛洛士人对袁氏的支持力度……

    不过,最惊悚的乃是后面那段话,文章宣称,之前袁逢袁公放弃太仆不做而去做长水校尉,乃是为了执掌兵权;虎贲、羽林军中也多有心向袁氏之人;甚至就连大长秋曹节曹公也于袁公相善!

    所以,若是天子懂得时务,就应当承认自己的无道,让‘仲家天子’来执掌朝政!而若是不懂时务,就免不了有伊尹霍光之事了!

    这个标准的‘大字报’一出,立即朝野骇然……要知道,后汉一朝谶纬成风,谁谁没研究过‘代汉者,当涂高’可这种在南宫门前贴大字报要皇帝交权的破事,也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

    当然了,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边军、北军终究还是会听天子的,虎贲军、羽林军虽然听曹节的,但曹节最多是和袁逢达成政治同盟,他疯了吗这把年纪还要伺候袁逢做‘仲家天子’

    所以,这事情终究是无稽!

    但无稽归无稽,这事却也得必须严肃对待了。

    实际上,当大家听说曹节直接入宫请辞大长秋一职,而且还被天子当场答应了以后,所有人就都明白,袁氏这一遭也是麻烦了。

    “两位袁公!本初兄、公路兄……不想我与两位会在如此情境下相见!尤其是本初兄,你还在孝中,也要专门请你回城询问,也实在是冒昧!”袁府正堂之上,奉尚书台之命前来调查此事的中都官从事公孙珣,认认真真的朝着眼前几位袁氏嫡系骨干一一问礼。
1...5556575859...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