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风水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夜卦师
“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中医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还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
“中医的三个哲学观是取象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分形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创立的,但分形即--相似的观念中国几千年前就有!”
“如著名的阴阳,五行就是最古老的分形观,上个世纪邓宇等的新发现,是取象比类、象数学、取数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即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
“在治疗手段上,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针灸按人体十四体表经脉循行常用穴位针灸,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针手法和深度及角度!”
“十四经脉为: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拔火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四诊:望诊,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形体观其形体,可知五脏盛衰,轩岐早有论述!”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按俯,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脑为元神之府,肾精生化之髓充实其中,才能神光焕发,思维敏捷!”
“苦头往前倾,目睛内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将惫现象。背为胸廓,心肺居于胸中,背曲肩随,是心肺已虚象征,腰为肾脏所在部位,不能转摇,是肾脏功能衰惫的表现!”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首先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第两百零七章小友,你属于哪类?
“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其次: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味!”
“病人说话有囗臭,多属消化不良、腐臭多属体内有溃疡,病室内有尸臭气味,多属腑脏败坏,有烂苹果气味,多属消渴病、糖尿病危重患者!”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
“"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前辈先贤又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团,病机全从证象验,妇人尤必问经期,先后闭崩宜问遍,再添片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
“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
“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
“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缓;紧张则呈弦紧;痉挛则呈结代等等!”
“只有将固定的心脏、脉络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连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
“话说友邻的棒子将一本问世400周年的棒子医学《东医宝鉴》作为引子,提出"中医申遗",殊不知,《东医宝鉴》的内容多取自中医,主要参考华夏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等撰集而成,其核心是以医学"气血运行,四象分辨,五行生克"来提示医学本质,是受华夏道家影响颇深的一部医典!”
“检索历史,倭寇侵占高丽前,"棒子医学"的记录为零,过去,由于"汉医"、"棒子医"的棒子文表达方式是一致的,棒子医院招牌上所谓"汉医院"、"棒子医院",其实就是中医!”
“棒子们申遗招数百出,甚至把华夏的神农氏、李时珍变成高丽人,他们称自己发明的针灸,诸不知,针灸是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篇卷四》"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说完,张影面带微笑的看着金老问道:
“金老对小子学习的这点微末知识有什么指教”
其实张影一开始在说到茶文化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别的心思,只不过以为这老头是喜欢饮茶,正好自己也知道一些茶知识,所以也就班门弄斧的卖弄了一下!
但是当金老问到自己对于中医的了解的时候,张影不假思索的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但是猛然间他发现不对,因为在自己讲解中医的发展历程的时候,金老一直都在看着自己笑!
正所谓“人老精,马老滑”,这句话说的一点不错,这老头刚才又是喝茶又是茶文化的,不过就是想套一下自己的底细,看来刚才这老头通过把脉已经看出了堂哥的手臂问题!
只是他不能确定是怎么回事,故意把自己约出来准备从自己身上找突破口,应该是开始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身上,不过刚才自己无意间的卖弄出卖了自己!
现在再补救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张影一边微笑,一边在心里思索,一会时间大脑就转了几十万转,他在想如何圆一个谎,一个连自己都得相信的谎言,才能够骗过眼前这个老头!
看张影盯着自己笑眯眯的不说话,金老哈哈一笑说道:
“哈…哈…哈!”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对我们的中医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从中医的起源发展到发扬壮大,看来你是下了不少的功夫,不过在你这个年纪能够懂得这么多的可不是一般人”
“要么是医学世家的子弟,要么就是有隐世师承的高人弟子,小友你属于哪一类呢”
说完,金老笑眯眯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影,等着张影的回答!
“呃!”
张影顿时有点语塞,他没有想到金老会问的这么直接,无论现在自己说是有医学传承或者医学世家都已经无济于事,这老头都不会相信!
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经历的大风大浪太多了,什么样的事情都有过经历,所以自己这点小九九恐怕是瞒不过金老,但是自己又没办法解释!
第两百零八章识破
索性张影就硬着头皮说道:
“金老,小子没有师承也不是医学世家出身,只是喜欢中医,平日里多看了几本书而已!”
说完,就连张影都有点想抽自己,自己真是智商归零了,这不是明摆着告诉金老自己懂得医术,承认了堂哥的胳膊问题出在自己这里吗
现在木已成舟,张影知道再解释圆谎已然晚了,索性就这么着,看金老什么反应,自己再应对也不迟,所以此时张影面不改色的看着金老,等着金老回答!
微笑着看了一会张影,金老说道:
“左臂骨断,关节错位,必须进行骨断处手术缝接,这是西医惯用的手法,但是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伤好之后胳膊永远不可能像以前一样灵活,而且因为有旧疾,也不能再做重活!”
“但是西医总归是靠着不断利用尸体做实验来总结经验,利用所谓的手术才能看见内里的受伤部位严重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这不过只是虚有其表,治标不治本!”
“小友,老头子说的可对”
这声小友的称呼已经把张影列入了平辈论交,此时又不着边际的说起了张西的伤势,张影明白这老头不仅是看出了一些端倪,同时还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这个老头不简单,这是张影现在唯一的感觉,听见金老问自己,张影也知道再这么想办法拖下去也瞒不过这老头的法眼,索性就坦然道:
“金老好眼力,只是单凭把脉就能够知道我哥的病情,金老所言不差西医的治疗方式无外乎靠着真正看到受伤的器官,再根据其受伤的程度来实施治疗,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嗯!”
“利用在已经衔接好的骨缝之间,利用祝由神术结合当时的环境和自身的真气外放,快速达到去腐生肌,瞬间完成骨骼重生再造,肌肉腐烂重生,大手笔啊!”
金老并没有接张影的话,而是又冒出来这么一句之后,看着张影半响,站起身来对着张影一拜又道:
“小友世外之人,请恕老朽眼拙,没想到在这世间还有幸看见修者”
“小友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实力,老朽佩服!”
说完又是一礼!
张影一看这情况,哪里敢接下这一礼,身子一侧,双手抱拳,身子一躬,冲着金老说道:
“金老谬赞,小子不敢当金老这一礼!”
然后接着道:
“金老,小子只是尘世间的一个晚辈,并没有什么别的能力,恰好利用所学为自己亲人去除了一些病痛,实属侥幸,您这一声称赞,小子万万当不起”
“哎!”
“小友何必妄自菲薄,当今世上真正把中医祝由练到这个份上的我老头子几十年来还未见一人,而且真正懂得使用真气的那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自从太祖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说完,金老抬头望天,一脸会议,思绪被拉到了那个年代!
那时候世间大乱,民不聊生,华夏各地都是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入侵者比比皆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除了上下一心的军合阻击之外!
那些方外之士也是纷纷加入了护国活动,奇袭敌营,夜斩敌首,一时间整的侵入者纷纷后退,自顾不暇,来自外来的多个修者团体也是纷纷加入战团,但是最后都被华夏的修者屠戮殆尽!
经那一役,华夏修者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太多的民族英雄倒在了那个时代,剩下的修者在战争结束之后,俗世和修者之间就达成了一个共识,破碎虚空,自此世间难寻!
虽然这些金老并没有自己全部看到,但是他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在那个时候看见过太多的怪事,而且接触过真正的医学大家,自己的一身本领也是在那个时代所锻造出来的!
金老曾经就亲眼看见过一次,让死人复生的奇异之事,明明已经没有脉搏,没有呼吸的人,但是被一个身着破旧道袍的人硬生生救了回来,也不见那道人使用什么法术,就这么三下两下人就活了!
当时金老满心疑虑,又找不到人问,但是金老也是个执着的怪人,自那天起,他就形影不离的跟着那个道人,起初道人还驱赶金老,但是后来看到金老根本不放弃,道人也就随他去了!
久而久之,两个人开始相处了起来,慢慢的终于道人收了金老这个他平生唯一的徒弟,但是犹豫金老体制的原因,无法修习法术,只能修习医术!
虽然感到很是遗憾,但是道人也知道这是天意所致,无奈之下把自己一身的医术对金老是倾囊相授,金老也是天资聪颖,对于医术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道人所给金老的手札中,很多已经失传的医术,金老都一一进行了印证,同时还自创了自己的绝技“绝命一针”,不管这个人病重到什么程度只要金老一看,此人生机还在,一针下去都可以起死回生!
一天早上,道人不见了,很突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金老多年来踏遍整个华夏,也再也没有遇到过道人,但是每当想起道人那一身惊奇的本领,金老都是佩服不已!
后来,金老参加了那场战争,从战争中金老利用自己所学,在死亡边缘硬生生拉回来几百条人命,战争后金老又致力于发展医学事业,所以就承担起了华夏中医药学的大任!
这些年来,金老在全国各地不断培养弟子门生,毫不避讳的把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看着医学发展不断的提高,华夏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金老更是自豪,也更有劲头,发誓要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医学事业!
金老的精神不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医者,同时成为了社会的楷模,从上到下,从商到政,对于金老无人不是佩服敬重,无论在哪里金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天金老突然发现世间居然还有修者,而且功力不可小觑,短短一夜时间就可以把一个断裂的胳膊硬生生还原,这可不是小孩过家家,这可是必须有着超高的医术和真气才能达到的!
别人不知道,但是金老却是很清楚,之所以刚才在病房金老没有表现出来,就是因为金老认为既然这个人不愿意表露身份,就一定有他的原因!
第两百零九章医术探讨
第两百一十章祝由与邪术
第两百一十一章禁术传承
第两百一十二章金老的小算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