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手机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愚公道
“这个,这个因为长城关隘挡住了大军的去路。等到一入关,那是一马平川,还不是城池任我大清勇士取。”巴都里说道。
“你说呢窦通。”马三宝笑着问一边站着的窦通。
“事在人为。在人,不在关隘”窦通笑着答到。
“嗯,还算可以。三子你说呢”
“回老大。无他,人心向背尔”三子回答道。
“然”马三宝点头同意。
“多谢国师教诲”代善脑袋多聪明,立即明白了马三宝的意思。
“圣人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王爷可知,就像港外的大海。偶尔平息入镜,偶尔怒浪涛天。辖天下者需知民意,就像去出海需知海浪高低。辖天下可以和海浪对抗,也可趋浪而行。全凭上位者一念之差,就可以决定无数人的生死。不止是敌国的将士百姓,还有自己的勇士,臣子。
趋浪而行,此乃王制,也是仁制。造大船以抗大浪,随短时可以平稳,总有船体破碎之时。一旦船破,将万劫不复。此乃暴君之道。”
“国师,吾受教了一句王制就可以解释这场战争之道,代善在这里有礼了”代善站起来深深行了一礼。
“嗯,告诉陛下,我并不看好此事。我师门也不允许我做这样的事。要不然你我都会万劫不复。记住并不只是我会受惩罚。诱惑我的人也会粉身碎骨不得超生
三件事已经完毕,今晚不得再谈此事。三子,准备饭菜。”马三宝微笑着说道。
“谢国师指点。”
“谢国师下厨”代善和巴都里抱拳说道。
“哈哈,好。今晚我就亲自下厨,为王爷接风。”马三宝笑着站起身去厨房收拾。
走到厨房,马三宝双拳握紧,开心的耶了一下。真的不容易,骗过这两个老狐狸。这是好的开始,不怕你们没需要。只要敢开口,等着你们的是奇迹
第924章 浑水摸鱼4
马三宝开心的屁颠屁颠的,三下五除二,就把费扬果弄来的食材收拾好了。城堡的厨师也是一名老兵。帮着马三宝打下手,不大一会儿,一桌大餐已经做了七七八八,剩下两个需要熬制的汤。马三宝交给厨子,就出了厨房到后院换了一身衣服。
“天太热了,没有空调的厨房真的进不得!”马三宝自言自语的说道。
虽然累了些可是,马三宝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先稳住了代善和巴都里。三日后,就会答应他们粮食的订单。然后估计皇太极不放心,会让他去趟盛京。他也会届时一同和两个人去盛京住两个月。在盛京他将亲眼看着鞑子被打败。
一边走一边想,嘴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这是天亡大清么原来那个时空里还是天亡大明呢。只不过人主管的把责任推给老天爷而已,其实还是人自己做的不好。
古人眼里成也是天意,败也是天意,天意如此的神灵么那中国受欺凌的时候天意哪里去了。马三宝才不会在乎这些所谓的天意。他只能让自己成为天意。
天意不如老子说了算!这辈子天意就算了啦!我做出来就是天意如此,能奈我何!
马三宝带着自信,带着一丝主宰世界的味道进了客厅。客厅里几个人早已经翘首企盼。就等他来了好开席。
马三宝进门的那一瞬间,正对着门口的代善突然看愣了,那种气势,那种自信,让他有些畏惧,有些担心,还有一种不由自主的臣服的感觉。就那一瞬间在他心里显出一句话,这隐世家族的人才真是不一般啊!
“快点老大,就等你了。饿到了都。”费扬果笑着说道。
“就知道吃,去拿酒。”马三宝斜了他一眼说道,
“哎,得了,马上就去拿。就是,我怎么忘了拿酒。完了,这样的错误也犯就像老大说我一样,真的无可救药了。”费扬果自己嘟囔着去后面拿酒。
窦通乐的龇牙咧嘴的,使唤一个贝勒,比使唤一个普通人感觉真的不一样啊!
“国师辛苦,等会儿我多敬您一杯。”代善笑着说道。
“算了,我也不差你这一杯。你又喝不过我。再说喝多了也是喝的我家的酒。”马三宝坐下道。
“嘿嘿,国师真的是性情中人。有什么也敢说,不知道是胆色俱佳,还是没有顾忌呢”代善坏坏的笑问。
“不想让自己不开心而已!”马三宝说完,接过费扬果的酒杯先喝了一口。
“这酒就是存放一段时间才会好喝,你们尝尝,是不是比去年刚刚酿造的好喝多了。”马三宝笑着问道。
“嗯,没那么冲了,回味悠长的感觉。”代善果然不愧是喝酒的行家,立即说到了点上。
“果然好喝,敬王爷一杯如何”窦通笑着说道,
“别啊,国师都说让我少喝点。嘿嘿~”代善很聪明,他知道窦通要灌他酒,所以不敢应承下来。
“王爷太拿捏了,不喝酒哪里能行!来来来!”窦通笑着劝道。
“哈哈,别劝了,今晚谁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剩下的酒我要带回南方,给老爷子喝点。”马三宝笑着说道。
“也是,有好东西必须带回去。要不然老爷子会不开心。”窦通立即附和道。
这人就是欠,刚刚窦通劝酒代善还不想喝。现在一听酒要带走,立马和几个人一一碰杯,喝个不停。等明白过味来,已经喝多了!看着倒下去的巴都里和代善,几个人顿时大笑,费扬果尤其夸张,直接笑瘫在地上。其实他也喝多了,并不是笑得。
好友见面,难免喝大。可是最难免的是天天喝大。代善几人为了等待消息,也是拼了。每天变着花样的弄来东西让马三宝给做好吃的,说是为了口舌之欲,其实他们在等粮食的消息。他们不说明,马三宝也不挑破。这事说白了都是自己说了算。自己在南京城累了一段时间了,在东港休息几天也好。反正喝多喝少,自己都不会醉。
四五日之后,马三宝估摸着消息已经到了金水城。他这才装模作样的派窦通去港口打探消息。两日后窦通返回,然后马三宝亲自和代善再次细谈。不用马三宝叫,代善自己就赶过来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是相当的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任务能不能完成,秋后的军事行动能不能如期执行。这可是关系到大清国土大小的重要的事件。
“哎呀,国师大人,是不是来消息了”代善挺着大肚子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来到了马三宝的客厅问道。
“确实,粮食还是有,不过价格贵了一点,不过还好,涨价还不到一成。另外就是需要下定金,王爷自己琢磨琢磨,如何处理吧。如果你同意,最晚十二三日内,第一批粮食就会到港。
你也知道,大明境内战乱纷飞,民不聊生。人都去打仗了,谁还种地。所以现在整个大明都缺粮食。”马三宝拿出一个纸条扔个代善说道。
“总数有多少”代善焦急的问道。
“大约二百多万担到三百五十万担。先下手就有货,晚了就没了。那个供粮食的商家说,南明朝廷已经派人去买粮食了。”马三宝淡淡的说道。里面有些无奈和不经意的催促之意。
代善心里明白,他这是有些不耐烦了。有粮食已经不错了,还挑肥拣瘦。如果说的太多,估计马三宝以后再也不管这事儿了。
“国师,来的时候陛下让巴都里带了一百五十多担金银。但是价钱涨了就不够了。这样吧,这粮食我都要了,这些钱算定金。等第一批粮食入库,我就立即给钱,到最后一下结清。如何”
“王爷你也知道,民不和管争,如果是一般人,是绝不敢和你做这么大的生意,如若不然,你一旦反悔,他们就只能倾家荡产卖儿卖女了。
我这次作为中间人只能向你要定金,起码保证粮商的基本权益。如果行,您起草协议,我就签,签完,让人赶紧运粮食。现在这粮食可是手快有,手慢无的紧缺东西,耽误不得。你还是考虑一下再说吧。”马三宝似假而真又有些焦急,还有些无奈的样子,让代善明白这事肯定是真的。因为马三宝做事喜欢完美,如果做不了还不如不做。所以他才催促自己。
“多谢国师,我明白了。您稍等,消息我这就发出去。等陛下给旨意,我立即些协议,毕竟数目太大了。”代善拱手道。
第925章 入瓮1
“毕竟数目太大,需要陛下的亲自批复之后,我才能写协议。”代善笑着说道。巴都里也在一边答应着。马三宝心里清楚,也不多说,到这个时候,马三宝就不能催促了。所以他淡淡的说道,
“不差这两日,你尽快就是,反正啊,我已经尽心。剩下的事我就管不着了。”说完就出了大厅,骑马带着三子窦通去山上打野味去了。
看着悠闲的还有空出去打猎的马三宝,代善第一次觉得这传信的方法实在是太慢了。静静心,慢慢走出马三宝的城堡。也没上马直接走向自己的城堡。
“国师就是不一样,高人就是高人啊。就这破地方,就能建庄园。不但能住人,还是城堡样式的,能进行防御,还花不了多少钱。以前我们也不是没来过这里,你我怎么都没想到啊。等以后有了钱,这地方就会成为度假的好地方。建的庄园会更值钱。只要有他在,好多的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这就是陛下忌惮国师的地方。”代善一边走一边说道。
“这就是高人和我们的区别。在他们的眼里,想要经商到处都是商机。想要赚钱,到处都是金钱。盛京那个破地方,让国师一弄,现在竟然成了盛京最繁华的地方就连东市都比不了。其中的原因就是高人和咱们看事情的方法不一样。就像这件事,本来应该立即答应的,可是咱们没有权利,有权利的不来。这消息一来一往的传递,至少得一日一夜。国师说了先下手就有货。晚了剩多少谁知道。”巴都里已经是马三宝的铁粉了。说出的话让代善都有些动容。
停下脚步,慢慢的扭过头看了巴都里一眼。然后点头说道,
“你说的对,可是这是国事,不是商人之间的生意。不过国师说的对,要是商人真的不敢接下这么大的单子,除非咱们先掏钱。要不然没人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次的生意其实是国师在做担保。要不然谁能和我们做生意。唉,我就是想不透,我们和他们有什么区别,不就是一个脑袋两只手么为啥就看不上我们”
“这就是种族的观念吧!国师为大清做的不少了。这一两年的新种子,让我们粮食多收了多少!如果大明有这样的国师,怕早就再次雄起了,还有我们什么事!”说着话巴都里走到了代善的门口,笑着朝他拱拱手辞别,回了自己的城堡休息。
“是啊!陛下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还是说我们太贪了,想要的东西太多了!不行我得写信告诉陛下,要不然和国师闹掰了,大清国怕是要出问题。”代善想到这里,立即跑进自己的书房。拿起笔,开始写信。写完交给人立即快马送回去。
盛京城皇宫里,皇太极看着手里的消息。这是代善通过信鸽发过来的。
“好,朕知道,只要有国师助我,这次大事就能成。只是这钱财哪里去筹集。这次代善拿去的银两已经是目前国库里的所有家当了。再找钱,我可真的没有了。这可如何是好”
“来人去叫多尔衮等人前来议事!”
“是,陛下!”一个侍卫答应一声就出去传话了。
“形势严峻,时间不等人,粮食是战争的命脉,一点也不能耽误。看来只能凑钱了。这一年多,那些勋贵接着国师的东风赚了不少的银子。这次朕要借他们的银子。等我住进燕京城的时候,双倍返还!”皇太极在书房里琢磨着。
那些大清国的勋贵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皇帝已经开始琢磨他们的家产了。这两年接着东风,一家开了几家店,还都是很赚钱的。虽然不能随意的霸占那些穷人的店铺了。可是盛京城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华。所以他们的店铺赚到的钱就越多。
不大一会儿,济尔哈郎,杜度,硕托,阿济格,多尔衮,劳萨等大臣来到了御书房。事情紧急所以皇太极挥手让他们坐下,然后拿出那一封信递给了济尔哈郎示意他读一遍。
“吾皇陛下
臣已经接到国师传过来的消息。言说确实有两百万担到三百万担的粮食,可是因为大面积缺粮,所以粮价涨了很多。如果我们全部吃下,需要的银钱要加上一成。而且还必须有抵押金。
国师已经做了担保,如果陛下决定购粮,我带的银钱将作为抵押金。然后每送一批粮食都要付给银钱。最后一批粮食过来后一起结算。多退少补!
因数目巨大,臣不敢自作主张……”济尔哈郎还没念完,多尔衮就急了。大声的斥责道,
“不可,这不是趁火打劫嘛我不同意!”
“价格确实不低,我们购买这许多,也不给降价”劳撒说道。
“就是,三百万担可不是十万担。这商人太黑心,不妥不妥。”硕托说道。
“你们都不同意”皇太极问道。
“嗯,不同意,太黑心了。”
“对,价格太高。盛京城的粮价……”
“那你们谁能替朕解决缺粮问题秋后南下在即,没粮食你们如何进兵多尔衮,你家有多余的粮食吗”皇太极淡淡的问道。
“回陛下,臣家中有余粮,只是没有这么多。几万担还是有的,再多也没有了。”
“那你说说如何筹集粮食要不你们一群人凑凑,看看能凑多少”皇太极笑着说道。
“就是凑在一起也不够,何况,粮食都拿出来,底下的包衣奴才就会饿死!”多尔衮尴尬的说道。
“朕也不愿意,可是朕无奈。因为朕没有地方筹集粮食。所以叫你们几个来,你们给朕出出主意,看看如何能解决此事”皇太极笑着说道。
“陛下,可派人同粮商议价。”杜度说道,说完就后悔了。
“问题是,大明因为闹流民,无人种粮,所以天下缺粮甚多。你给的价低,人家会卖给价高者。人家也不是没人要,让你压价。唉~”劳撒摊手道。
“这是朕也解决不了的。南下是必须的,粮食也必须筹集到,朕叫你们来,就是筹集粮食。筹集不了粮食,就筹集些银两。因为国库也干了。你们的俸禄也快发不起了。不南下攻打南明,大清国将会陷入危机之中。因此,今日必须议出结果,否则就在宫里待着吧!”皇太极耍起了无赖,可是别人也得认,谁让他是皇帝来着。
“臣跟国师做了些声音,手头还有十几万的银子,我一并交了,陛下拿去买粮食吧!”多尔衮可怜兮兮的说道。
第926章 入瓮2
济尔哈郎可是大财主,如果说多尔衮每日进十两金子,他要一百两差不多。而且多尔衮挣钱不少,花钱也似流水,挣十两金子要花去五六两甚至更多。而济尔哈郎就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挣得多而且舍不得花。要说现在朝堂上谁最富有,他是第一,代善第二。然而代善的好多东西都是皇太极作为皇位的交换赐给代善的。但是济尔哈郎可是正儿八经的有钱人。当他想着如何推脱不给钱的时候,劳撒抢了先,
“臣在小吃街也买了几个铺子,也赚了一些钱财,臣愿意拿出十几万两让陛下买粮食。好南下用兵。”劳撒跟着说道。
“额,嗯~臣家里但也有些闲钱,可是臣家大业大,人口众多,所以开销也很巨大。不过臣也怨拿出十万两,不二十万两银子,用来购买粮食,用来南征大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