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哦,是吗?那你回来后你那个平常贴身带的护身符怎么不见了?你敢说你不是送给了罗五郎?

    哎呦,小娘子你怎么什么都要说出来,讨厌。我就是感谢下罗五救过我一命,所以才送他点东西,希望他这次去齐郡的路上不要再遇上贼了。

    你啊,还嘴硬,喜欢就是喜欢了,喜欢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看罗五郎倒也不错,虽然还年少了些,可心性却似很老成,处事也成熟,长的也还不错,就是家里条件差了些。你要是喜欢他,我来给你们牵线,你从小跟着我,我一直把你当成姐妹的,家里也从没有把你登入官府奴籍,你依然还是良民之身,嫁给罗五没有问题的。

    说到自己的事情了,红线就不免有些不好意思了。

    虽然说在张府,上下都没把她当成奴婢,而且她也确实没入奴籍,可她心里清楚,自己就是张家的奴婢。做为奴婢,其实是没有什么婚姻自由的,到了年纪,家主就会择一差不多的奴隶让他们成亲配对,这样一来再生下孩子,便又成了家生奴婢,这也是财产的增值。

    又或许,如她这样受小娘子喜欢的贴身侍女,将来会随着小娘子一起出嫁,嫁到那边夫家,也许会成为小娘子郎君的通房丫头,与小娘子一起服侍郎君。

    小娘子,我觉得罗五虽然对我挺好的,跟我说话嘴也甜,但是好像他心里根本不喜欢我,他对我好只不过是表面上的礼貌。红线道。

    你个小丫头片子,你懂什么是心里和表面好。

    是真的,罗五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倒是他那个哥哥,盯着我的眼睛就跟狼一样吓人,我讨厌那人。但罗五虽然对我说话很温柔很礼貌,还嘴甜,但他眼里就是没有那种喜欢,他肯定是瞧不上我这个丫头。红线有些失落的道。

    虽然秦琼很英武,但红线从没有去奢望过什么,她更实在些,秦琼不去想,但是罗五也挺不错的。

    可是让她心里失落的是,罗五确实不错,可她能感受的到,罗五并不喜欢她。

    他不讨厌她,可却不喜欢她,这是一种直觉。

    他敢,凭什么瞧不起我们红线啊,等他从齐郡回来了,我就找他来算账。

    小娘子,算了,强扭的瓜不甜。她无话可说,转身去替润娘铺床叠被,快三更天了,小娘子快睡吧。没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好找嘛,这世上又不是只有他罗五一个男人,我红线以后肯定能找到一个比他还出色的,就算比不上小娘子喜欢的秦二郎,也肯定会给他罗五郎强的。




第40章 饥渴难耐
    (感谢灬≈ap;183;逍遥的打赏,谢谢!)

    大白天的,道路上却也行人稀少。

    直娘贼的,刚没了蓝面鬼,又来个知世郎,这他娘的知世郎,到底是哪来的,也不知道是谁裤裆没夹紧,放出来这么个玩意来。罗四骑着匹枣红马,晃晃悠悠,嘴里不干不净的。

    得了县令的差事,罗锋没在章丘城里多耽误,甲仗库选了武器,又到马厩选了马,然后备了干粮后便出城来。

    只是这一路上,根本看不见几个人,自章丘城押送粮食的民夫被人劫走后,现在通往郡城的官道上越发见不着几个人了。

    管他是知世郎还是牛郎猪郎,他要是敢来,咱们就正好把他们一窝端了,好到衙门领赏去。

    三姐夫疤面儿赵四倒是心挺大的,上回小舅子罗五跟二表哥秦琼遇到蓝面鬼,就立了大功得了重赏,不但得了几十贯赏钱,还进了衙门成了捕快,这等机遇可是让他羡慕不已。

    他巴不得也越上知世郎才好呢。

    罗四在马上努力的控制着身体,他以前没骑过马,这还是头回骑马,好在这马其实都是驯好的马,又不急着赶路,他人胆大,摔了几跤之后倒也已经能够骑的稳了。

    我说疤面啊,你也别狂,这知世郎能够不悄不响的劫了县里三百石粮和五十个民夫,这就不是等闲之人。就算是蓝面十八鬼,都未必有这等本事。要我说啊,咱们还是老实小心点好,还是祈求别碰上这什么鬼知世郎的好。

    罗锋骑着自己的大黑。

    这匹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倒是长的更加的精神了些,每天有喂精料,还喂夜草,再加上不用拉车驮货,鬃毛马尾也都精心修剪过,顿时变的精神了许多。尤其是配上了一副还算不错的马鞍之后,便也成了马中高富帅。

    罗锋虽然也是新学的骑马,但好歹不是头一回骑了,众人中他倒是骑的很有模有样。

    听着老四和三姐夫在那里说话,罗锋却是不由的摇头。

    要打仗了!

    打仗好啊,功名马上取,富贵险中求。赵老四赵贵道,他是一心想要翻身富贵。

    你只看到将军凯旋,可是却曾见过战场的残酷?一将功成万枯骨,开皇十八年征高句丽,三十万大军兵发辽东,可是呢,还没交战,却因大雨洪水疫病断粮给灭了二十九万九,最后只余千把人回来。

    当年文帝还在世时,威加宇内,四海咸服,唯有这个高句丽还敢侵袭辽西,文帝杨坚自然不能容忍,于是发大军三十万征讨,还派了汉王杨谅为主帅,大将王世积为副帅,又以朝中宰相高颎为长史统军征讨,可结果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未战而折三十万大军,让当时如日中天的隋帝国都为之伤了元气,此后一直到杨坚死,也未再提过东征高句丽。

    当年东征过去已经十年。

    如今大业天子再次准备征讨高句丽,一雪当日之遗憾,罗锋知道,其实朝野上下许多人都把征高句丽当成了刷副本,把高句丽当成是他们赚取功名的机会。

    没有几个人会相信,高句丽会成为压垮大隋的一根重要稻草。

    为了能够一役成功,杨广做了很多准备,修运河直通涿郡,在辽河西岸修建了四座军事要塞,在登莱半岛广造战船,训练水师。在涿郡打造军械,让天下富户养军马,扩建骁果军······

    可罗锋知道,大业七年的第一次东征失败了,然后还会有第二次失败,第三次失败,杨广的第四次东征甚至最后都来不及实行就流产了。

    对于庙堂之上的那些君臣来说,征讨高句丽不过是炫耀武功,是开疆扩土,是为后世子孙早除后患,是必须的。

    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却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这场东征一开始就有些计划的太大了,动员的军队过多,征召的民夫也会史无前例,史载杨广召集了一百一十万大军集于涿郡,并征召数倍的民夫运输粮草器械,更别说为了这次东征前后征召准备了多少的战船军械粮食草料马匹等等,仅仅是战争调动的士兵和民夫就多达几百万,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帝国的生产生活。

    每个人都想成为百战功成的那个将军,但事实上一将功成万骨枯,更多的是那些死在战争中的炮灰,以及更多那些战死战残者后方家乡的妻儿父母无依无靠。

    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小五你不看好这次东征吗?罗四问?

    有什么可看好的,虽然说战争最终打的还是实力,本来论国力,大隋远甩高句丽十条街不止,可有的时候,战争也是无法预料结果的。若只论国力就能赢,也就不会有开皇十八年之败了。

    上次那是天时不利,这次早有准备,肯定能一战功成。四妹夫周新道,他其实很羡慕那些能去辽东战场的府兵,走一趟,顶多半年一载的,就能赚取军功,得功授赏,多好。

    可惜他家男丁虽多,但是家贫,根本没资格点选府兵,也无财力置办装备。

    有的时候啊,步子迈的太大,是会扯到蛋的。高句丽虽小,可毕竟也是两千里之国,拥有五六百万之人口,山城众多,地远且险,他们若一心抵抗,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况且,大隋距离高句丽太远了,尤其是那边天气恶劣,道路艰险。我朝出动的兵马越多,那么需要耗费的粮草就越多,若是不能迅速灭掉高句丽,一旦陷入持久战,那么庞大的后勤所需就会压垮东征军。

    不可能吧?

    对罗锋的话,大家没有一个听的进去的,所有人都认为,打高句丽那就是三个手指捏田螺,手到擒来的事情,他们只遗憾自己没机会参加,不能轻松的赚军功得赏钱了。

    哎,打不了高句丽蛮胡,以后只能抓贼剿匪得赏了,小五啊,我现在都有些期待这知世郎跳出来了。赵四提着自己手里的长弓,饥渴难耐啊!



第41章 秦琼是我表哥
    虽然罗四和疤面他们几个有些狂,一路总盼望着知世郎带人跳出来劫他们,可事与愿违,一路上连商旅行人都没碰到几个,一路上冷冷清清,孤孤单单。

    章丘到历城有六十里路,七人骑着马,可都是生手,边骑边学,还不时有人摔下马来,于是走走停停,这路上倒是走了一天。

    将近天黑之时,罗锋一行人才总算是赶到了历城。

    齐郡,旧名齐国。秦灭齐国,于其故地分置齐郡琅琅郡。汉灭秦,刘邦封韩信为齐王,领田氏齐国故地,后徙韩信为楚王,分齐国为七郡七十三县。

    到西汉后期,齐郡仅辖十二县,隋初废齐郡改为齐州,杨广继位后又复改为齐郡。

    郡治历城。

    历城因处于历山之下而得名,在南北朝时期隶属于齐州济南郡下,而如今则是齐郡的郡城所在,同时也是历城县的县衙所在。

    做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池,历城很大。

    相比起章丘那座才建了不到三十年的小县城,历城却堪称古老而又雄伟了。

    光是城门,就有六座,而且还拥有护城的干壕以及御敌的瓮城,远远看着就如同是一座巨大的军事要塞,同时这也是一座繁华的城池,拥有大量人口。

    站在城门口,小六和杜大辅三这三兄弟是真的震惊不已,不比罗锋和罗四等,都曾经去外地做过役,如罗四就是刚从洛阳回来的,罗五也是从涿郡回来的,赵四曾经去过涿郡,周新则曾经去过扬州做役。

    好大的城啊!

    好多的人啊!

    城门外还有好大一条沟呢!

    那不是沟,是护城的干壕,历城是北方城池,到了冬天河会结冰,因此为防战争,所以北方的城池外大多是挖干壕而不是直接挖河引水为护城河,干壕很深,还能在里面栽上鹿角尖桩等,这样就能防止敌人冬季之时越过没水或结冰的护城壕了,能够对城池起到极大的防御作用。罗锋见三个小子一脸震惊的乡下样子,忍不住对他们介绍道。

    五哥你知道的真多。杜大崇拜的道。

    听说历城有座如意楼,里面的小娘子可水灵了,我看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咱们今晚就到那里去歇息一晚如何?

    罗四一脸猴急的样,却是提议要去睡青楼。

    别身上揣着几个铜子,就真以为自己是财主了。你那个是公帑,不是你私财,咱们这次也不是来寻花问柳来的,是来出差来了。罗锋拿眼瞪了老四一眼,先进城吧,进城了去二表兄家认个门先,明早再去衙门。

    天这么晚了,去麻烦舅母多不好呢,要不还是住如意楼,明早再去舅家。罗四还是不太甘心。疤面你说这样安排好吧?

    疤面对于传说中的如意楼似乎也有所耳闻,倒是有些心动的,不过他可没敢答应罗四,毕竟主事的是小舅子罗五,跟着小舅子一起去嫖,这事不太靠谱。

    而且他也舍不得那钱,据说这样的青楼去一趟,没个两三贯钱是不够的。

    有这钱,他还不如给家中的莲娘买几匹上好面料,再买点首饰买点脂粉呢。

    ······

    干什么的?

    几人还在那里商量呢,结果他们的形踪已经引来了城门守卫的注意,一队城门守卒冲出城来,瞬间将他们团团围住。

    这些人可不是如章丘守门的门子一样的差役,这些是齐郡城中驻守的郡兵。

    所谓郡兵,跟卫府兵又不一样。

    卫府兵是朝廷十二卫分驻各地军府的府兵,隶属于十二卫和兵部。而这郡兵,却是属于地方武装,由通守郡丞统领。

    郡兵类似于武警,又相当于民兵,总之也多是地方上征召起来的壮丁当差,轮流集结训练当值,平时维持地方治安,缉贼捕盗,同时又相当于预备役,一旦有战事,还能立即拉起来防御守城,或增援左近。

    不管怎么说,虽然郡兵不是正规的府兵,但也都是有过训练的。甚至郡丞张须陀的手下,还有一支几百人数量的精锐,都是曾经打过仗的。

    罗老四手刚摸到马鞍上的那支禹王挝,还没等端起来,结果立即被七八支步槊给顶到了身上。

    下来!

    数道喝斥之声响起。

    自张须陀到任齐郡郡丞后,已经烧了好几把火。齐郡郡兵的面貌已经大为改变,不再是懒散怠慢。

    齐郡城门也是加强了戒备,进出都要检查,城郊道路上还增加了巡逻郡兵,一遇可疑之人,尤其是如罗锋他们这样既没身着士兵军服,却又还骑着马拿着兵器的,那更是重点盘查的对象,若是敢抗拒检查,那是可以先斩后奏的,这都是张须陀下的新命令。

    敢不遵守的,城门处戴着枷站着站笼的那些倒霉鬼,就是榜样。

    罗锋很识相的举起了手来。

    诸位,在下章丘县捕快罗五,奉县令之命前来,有公文要递交给张郡丞,这几位是我的同伴,不是歹人。

    一个眼神凶狠的郡兵过来,证明?

    我有腰牌,还有县令签发的公文。

    一番查验过后,那人凶狠的眼神倒是收敛了一些,还以为有哪个胆大的贼匪过来找死呢,原来是章丘县的差役。你们这几人,怎么一个个都奇奇怪怪的,出门办差还带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还个个都拿着奇形怪状的家伙?

    使锤的,拿挝的,扛棍的,还有拿叉的拿刀的拿枪的,再加上个拿弓的,这七个人的家伙确实有些不一般。

    都是些野路子出身,不比这位大哥一看就是将门之人。罗锋笑道。

    嘿,话倒挺会说的,不过确实是这么个理。你到军中去,尤其是卫府军中,那些校尉将军们,有如一个的武器不是槊矛呢,连使枪的都少,更别说使什么刀啊棍啊挝的。

    旁边一人道,我说王队头,人家就是几个小县城的捕快和帮闲,拿个渔叉猎弓柴刀打铁锤的很正常,毕竟这些就是人家以前常用的家伙事,你说什么马槊啊长矛啊这些,人家用的了吗学的会吗?还是别跟他们扯了,让他们赶紧进城吧,这天都黑了,马上就要到点关城门了,误了关门时间,可得小心吃板子。

    那个王队头便收住话头,你们赶紧入城吧,不过提醒你们一声,天晚了,这个点去衙门肯定没人理的,明天一早再去吧。有其它呆的地方没,先登记一下。

    府兵秦琼秦叔宝是我娘舅表兄,我们去他家先住一晚。

1...1819202122...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