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两名新入伙不久的贼匪正当值站岗,说是站岗,其实就是守在寨口的那条小路边的小屋里烤火喝酒。
来,再喝。
我先去撒泡尿。一人放下酒碗,脚步虚伏的走出小屋,外面的冷风一吹,不由让他打了个冷战。
他缩起身子开始掏家伙。
掏到一半,突然感觉脖子上冰凉的东西滑过。
然后嘴就被捂住了。
鲜血喷出,那人连点声音都没发出,就被斥候杀了。
把还带着温热的尸体轻轻放倒在地,带队的斥候伙长向后招了招手,顿时又有几条身影悄然靠近。
你他娘的撒个尿要这么久吗,喝不过就投降认输。里面传来另一人的声音。
一名斥候一跃而入,甩手就是一把短刀扔进去,一刀毙命!
第125章 士信割耳
罗成带着大队人马赶到山脚下时,斥候队已经杀进了山寨贼匪们的聚义厅。
厅中的几位当家虽然奋起反抗,可一个个都喝的半醉,哪是斥候老兵们的对手。
斩杀七个,余者丧胆求降。
寨中聚义厅前的那块空场上,本来是晒谷子的,可此时却跪满了人。
三十六位好汉中剩下的二十九个全都跪在这,另外寨中百余男女老少虽然刚才都躲在自己的茅草屋里,可这会也都被驱赶出来跪在那里。
带领斥候队的队头是疤面赵贵,站在场上的他那疤面很醒目。
这些人中,那个贼首是个逃兵,手里倒是有两下子功夫的,不过喝了个半醉被我一刀就砍倒了,余下的也是三两下解决,其余的便都跪地求降了。
罗成目光扫过那些跪在地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说实话,这些人其实跟罗成家南山村的村民们没什么两样,一样的穿的破破烂烂,衣服打着补丁,面有菜色。
留着干嘛,全砍了,首级拿回去报功。一名老兵道。
斥候队教头缺牙老刘倒是笑着道,咱们都尉可不喜欢乱杀人哩,还是听都尉发落吧。
军中重首级功,斩首之功赏赐是很多的,也正因为首级功重,所以军中喜欢斩首。比起俘获以及冲锋跳荡之功,斩首功是个人功劳,同样斩首多,集体也有功劳。
不过罗成确实不喜欢乱杀人。
好生生一条生命,既然已经放下了武器,那就没必要再杀了。留着哪怕做个奴隶,也比死人有用。
杀俘不祥。
罗成只能用这个理由来说服大家。
至于内心之中,他觉得人命还是比较重要的,哪怕他们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如果是在交战之时,他不会松懈,可既然战斗结束,又是另一回事了。
更何况,人命不但是宝贵的,人也是重要的资源啊。
隋唐的奴隶盛行,其中大量的奴隶就是来源于交战的战俘。
不杀也太便宜他们了,总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吧?
割掉他们一只左朵下来做为俘获的功绩凭证。一只耳老张提议,他自己只有一只耳,因此后来打仗的时候,就喜欢割别人的耳朵。
据说有一次,他跟随张须陀在西南平乱,战后打扫战场,他拎了一袋子的耳朵回来,足有上百只。
士信,你去割。
老张把罗士信喊过来,因为看中士信的资质,老张之前便收了士信做他的弟子,传授的是铁枪战技。
士信来到人前,看看老张,又望向罗成。
看什么看,去割。军伍之中,就讲究个勇和猛,不见血是不行的,但光有武艺也不行,你现在还是队头,要想让你的属下服你,你就得拿出表现来。你个头矮小,又年轻,好多人暗暗不服,现在你当大家的面,把那二十九个贼匪的耳朵各割一只下来,让他们瞧瞧你的胆色!
本来罗成还想制止老张的,结果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也有些道理。
士信人是憨厚了一些,又年轻,现在带着大盾飞枪队,确实有些不好带。毕竟大盾飞枪队的队员,全都是选的那些高大健壮之人,士信小小个子站在他们前面,倒有点像是鼠立猫前了。
去吧!
士信见罗成也让他去割,便再无犹豫。
哦。
他拔出腿上的牛耳尖刀,走到那些跪在地上的家伙面前,我会很快的,不会很疼的。
那些贼匪们早吓的破了胆,几个老匪都在刚才被斩杀了,剩下投降的这些本就是些后来入伙的,不论胆识与勇气都一般。
看着明晃晃的像牛耳一样的短尖刀,都要吓尿。
有人想逃。
一只耳老张冷哼一声,敢反抗者,斩!
这一句斩字,充满杀气。
顿时那些人吓的不敢动了。
罗士信走到一个家伙面前,一手拎住他一只左耳,右手执刀,用力一划,顿时那只耳朵就被割落下来。
血涌出来,染红半边脸。
别嚎了,自己拿布包着,少了只耳朵而已,死不了的。老张看着那没了一只耳的人,脸却红的可怕,眼睛里甚至有股兴奋的光芒闪烁,让罗成看的大为惊叹,这一只耳何必为难一只耳呢。
罗士信割了一只下来,然后走向第二人。割耳朵,他就好像是在割牛吃的草一样轻松,并没有半点心理负担,罗成原本还担心小六心里会抗拒之类的,见此也松了口气。
片刻功夫,二十九个投降的贼匪都被割掉了一只耳朵。
二十九只血淋淋的耳朵被扔了一地,有个家伙还想捡回去,结果老张又瞪他了。
这耳朵现在已经不属于你了,现在是我的,士信,拿个袋子装起来,一会找你姐夫登记验功,然后拿回来给我烧了做下酒菜。
罗成心里一阵恶寒。
士信却又只是哦了一声,真找袋子去了。
剩下的一百多寨民,早已经有不少人吓的尿出来了。
他们怎么发落?
王子明左手里拿着一个卷轴,右手提着一支笔,问。
这些人也本是我大隋良民,只是弃籍逃隐,现在是黑户。把他们登记起来,连同这里开垦的田地也都登记在册。
对这群可怜人,罗成却也没什么太过优待。
毕竟这群人说是逃民吧,其实也并不全是,他们一样偶尔会跟着贼匪们下山去帮忙。人便是如此,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坏。
在这法外之地呆久了,便有了另外的一套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
先把他们关到俘虏营,安排他们每天在这里做工,把这处贼寨改建成一座补给兵站。老实干活的,给他们供应一天两餐,不老实干活的,饿肚子吃鞭子!
至于剿匪之后,这些人如何安排,罗成不管,也管不着,自有上面的政策。
现在,他没把这些人当做是贼匪全杀了砍下脑袋却报功,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刚才可是有好几个老兵,瞪着这些人的脑袋比比划划的。
山寨攻破了,贼匪死的死降的死,寨民也全都成了劳工。
至于寨中的那点财产,当然毫无疑问全被收缴了。
只是让罗成有些不太高兴的是,攻破山寨的斥候队早已经把值钱的东西收刮一空并且私藏了,再次搜查并没有搜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就是些粮食干肉之类的,然后就是些破茅草屋烂木头桌了。
看来这战利品也是个问题,需要好好提一提了。
生火,造饭,今日就在这里休息!罗成颁下最新命令,引来战兵辅兵们一阵阵欢呼。
天色还早,但谁不愿意多休息会呢。
寨子里缴来的熏肉干鱼,直接就拿来下锅煮,罗成还让人把寨里养的一群养和几头猪也一起全杀了,这是首胜,自然要好好犒赏下大家。
第126章 劫掠养兵
首战告捷,罗成便立即派人飞骑回报。
一面是报捷,一面是请功,另外还有向县令请求关于寨中的那些贼匪和逃民的处置。
章丘县衙里,接到捷报的张仪臣松了口气,面露欣喜之色。
这个罗疯子,打仗剿匪果然有一手。刚出兵,第一天就已经攻破贼巢一处,了得。
张仪臣的幕僚看过详细的捷报,也是惊叹不已。
打仗他是有一手,不过做官他就不行了。他如今已经是代县尉,负责的本就是兵法士这块,捕贼剿匪,刑狱诉讼都是归他管。他倒好,攻破了贼寨,反倒要来问使君如何处置了。
身为县尉,便要与县丞分管县中庶务,县尉正好负责这司法的一块。按理说,如何处置贼匪逃民,由罗成自己决定,然后把结果上报到县令这就行了。
张仪臣道,罗成毕竟年轻,又是刚上任的代县尉,拿不定主意来问我,倒也稳当。
幕僚又道,看他的初步处置,倒也是不错的,就是还是有点过于轻了,这可于法不合。
大隋立国以来,修订律法,虽然减少了许多肉刑之法,同时也删繁就简,让律法简洁了许多,可总体来说,法不容情,敢于触碰律法之人,处罚也重。
大隋立国之后,修订了两部律法,分别为隋文帝的开皇律和当今天大业天子的大业律。
在开皇元年,立国之初,杨坚就命高颎郑译等重臣上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制定新律。
开皇三年,又以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命苏威牛弘更定新律,删繁就简,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枷等罪一千余条,只留下五百条,计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和断狱,共十二篇。
开皇律还更定刑名为笞杖徒流死五种,废除了前代的鞭刑枭首裂等酷刑和孥戮相坐之法,并规定了讯囚加杖不过二百,执行杖刑时不得中途易人,又规定了八议之制,以维护贵族官僚地主的特权,还把北齐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不赦大罪,对于破坏土建统治秩序的行为加强镇压。
大业三年,杨广在开皇律基础上推出修订版,称为大业律,有十八篇,共五百条。
大业律比开皇律的刑罚还要更轻,并还对十恶罪行名目中的一些条文,表示宽刑。
比起魏晋南北朝时代,隋朝两位皇帝对于律法更宽松,可再宽松也不会对贼匪反贼们宽松。
按惯例,像是贼匪,被捕后罪行严重的要被处死,或流放充军。要么则是直接没为奴隶,打为贱民。
这次被俘的那些贼匪,基本上就可以按这个例子处置,连那些依附于他们的逃民,也一样可以如此处置,特别是这次的案子,又涉及到谋反做乱,更不能轻饶。
要知道,谋反可是十恶之罪,比贼盗重多了。
那些人本也是良人,可却自愿放弃户籍,逃隐山中不说,还从贼,这就不能容忍了。幕僚对律法这块是很熟的,我建议对那些俘虏的贼匪全都处斩,而对那些从贼逃民,则全部贬为奴隶,打入贱籍,最好是直接列为私奴婢,公开售卖。
幕僚建议把那些人贬为奴隶,然后卖掉,得了钱既可用于剿匪,还可以拿来打点下上级。
隋朝的奴隶很多,其中大部份的来源就是战俘以及贼匪乱民们。
据说在都城大兴,有四成的人口是奴婢,大兴城的贵族官僚士人们,他们的生活一天都离不开奴婢,就连大兴城的众多寺庙道观里,都一样有许许多多的奴隶。
奴婢多,奴隶交易也多。
奴婢市场很大,需求量也大。
开皇律和大业律都明确规定了奴隶的地位,律比畜产,奴隶就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跟牛马一样,他们在士农工商僧道之外,属于贱民。
隋朝的奴隶阶层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除了最底层的奴婢外,还包括了官户杂户部曲等。
杂户是因前代犯罪而没官散配诸司驱使的官奴。
官户则是蕃户的总称,即前代配隶人户或本朝配没的少数部族战俘人户。
部曲是被主人放免之后,仍留在主人家效力使役的奴婢,
这些人的身份有细微区别,但均属贱人。
奴隶连姓都不配有,部曲有名有姓,但都属于贱民。
奴隶还有官奴婢和私奴婢,官奴婢自然是隶属于官府的,私奴婢则是私人所有。
幕僚之意,把那些寨中逃民全打为官奴婢,然后发卖给私人,这样他们就成了私奴婢,而章丘县衙则得一笔卖奴之钱。
至于这样干,那些逃民们的感受,是没人管的,反正他们自己都放弃了大隋的户籍,那他们就不属于大隋子民了。
张仪臣想了想,道,罗成破寨之时既然已经斩杀七贼,那么余下二十九贼就不必杀了,没为奴隶,至于那些从贼的逃民,可没为官奴。罗成不是说让他们修筑兵站吗,那就让他们在那里修兵站。其余财产田地等,统统没入归官。
幕僚提醒张仪臣。
罗成的先锋有两千人,战兵就五百,还有辅兵一千多。这些人不是府兵,没有粮饷,如今出战剿匪,还得给他们些甜头的。剿匪之获,可令罗成留下一半发给郡兵乡勇们,剩下一半上交县衙,然后使君再从中拿出两成给罗成等郡兵乡勇军官们之赏用。
皇帝不差饿兵。
郡兵乡勇们自带干粮来打仗,剿匪总得有好处的。
若是要求罗成把缴获所得都上交,那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那些郡兵乡勇剿匪之时肯定会趁机私抢战利品的。
肯定会,但就算他们私抢后,肯定多少也还会留下一些来上缴的,私抢的咱们不要管,表面上缴的这些,使君也还得留一半给罗成他们,然后剩下一半再拿两成赏给罗成等军官,最后三成才入县衙府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