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我义父也为你说了不少好话,可他却根本不肯让步。

    罗成摇头。

    要说我们得罪了这位杜县尉,还真无从说起,虽有点误会,但我想那么一点事若是他就一直记在心里,还要公报私仇,那他也太过心胸狭窄了。

    红线掩嘴一笑。

    义父也是这样说的,他说啊,其实什么得罪,不过是借口。真正容不下你的原因还在于这位抱负很大,又自傲。他一来就是要掌权的,所以直接就对你下手了,他其实是要逼你自己离开。

    对了,你不是张郡丞的门生吗,为何不去郡城呢?

    我更愿意留在章丘!

    可杜县尉容不下你。

    我是张使君的人,张使君不能看我一直这样被杜县尉欺负吧?罗成道。

    义父也很无奈的。红线说道。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红线连忙起身,我先走了,你自己保重,切记不要胡来,你斗不过杜县尉的。说完,她匆匆离开。




第151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
    在张仪臣的客厅里足坐了半天冷板凳,才终于见到了珊珊来迟的县令张仪臣。

    让你久等了,与杜县尉商议公事,耽搁了点时间。张仪臣进来说道,隔了些天没见,他似乎憔悴了些。眉宇间皱纹更深,胡子都没怎么打理。

    县令公事要紧,罗成也没什么事情。

    茶水都凉了,这些人怎么侍候的,来人,上茶,把我书房里那片好茶拿来。张仪臣有些不高兴的喊道。

    张仪臣打量着罗成,本以为能从罗成的脸上看到愤怒和不满,结果看到的却只是平静,这让他有些意外。

    士诚啊,搬到城外还好吧,新营地可已建好?本来说要去看看的,可是最近事情太多。一起做乱,牵涉太多,如今虽然剿灭反贼乱匪,可善后清理的事情好不少。兼之程县丞和费主簿都被召到郡城问责,现在衙门里事情都压在我和杜县尉头上,每天是焦头烂额啊。

    县令辛苦了。

    客套了几句之后,张仪臣主动的道,听说你和杜县尉之间有些误会?

    算不上吧,若是杜县尉觉得得罪了他,我可以去给他道歉。但我相信,杜县尉不可能只有那点肚量。自县尉到任以来,鞭打我兄弟,开革我等职务,驱赶我等出城,如今又夺去我的永业田和职田,一步紧逼一步,实在是让我难以理解。

    那四百亩永业田和职分田当初是我分给你的,杜县尉说不符规矩,硬要收回,我虽然劝说,可最后也只能如此,这个事情,倒还是我之前考虑不周了。

    张仪臣待茶来了,亲自给罗成煎茶。

    士诚啊,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可杜县尉也是秉公办事。

    罗成有些不耐烦跟张仪臣这样说客套话了,干脆了当的道,使君,我罗成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本来我只是一个乡间民夫,是使君破例提拔我为捕快,后来又让我做捕头,我罗成一步步有今天,都是使君抬爱。

    是你自己有本事,擒贼平匪功绩显著,又有郡丞的青睐,才有你的今天,我帮助不大。

    使君,郡丞是我老师,可在章丘县,我是使君的人啊。当初带乡团进城清理三衙,也是奉使君之命,我自问接管三衙之后,也没有做过什么出格不法之事,都是本份的遵守使君之令行事。

    可是现在,杜县尉一来,就把我们全都革了,还把郡兵营也赶出了城,他这样做,欺负的不止是我罗成,还是不把使君你放在眼里。毕竟,章丘县令是你,他杜如晦只是章丘县尉,又是新来后到,却如此行事,太过跋扈了。

    话说到这份上,张仪臣也不再藏着掖着。

    叹声气道,士诚啊,你说的这些我如何不知道呢,可是我也有我的无奈啊。

    使君,杜如晦就算是名门京兆杜氏出身,就算是工部尚书之孙,可这里毕竟是章丘县,在这县衙里,张使君你若是连县令之尊都维持不了,那以后还当何主官?将来,你如何再在官场上行走?

    你连一个佐官都驾驭不住,将来上面会放心让你担任更重要的职务吗?

    杜如晦在章丘城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是有张仪臣的支持才进行的下去的,毕竟张仪臣才是县令。

    说白了,张仪臣在章丘的事务上有一票否决权。

    没他首肯,杜如晦又能如何,就算他是工部尚书之子,可在这块地方上,他也盖不过张仪臣去。

    但张仪臣畏惧杜如晦的锋芒,或是说畏惧他京兆杜氏的名声,于是处处妥协退让,这才有了如今杜如晦的一言堂。

    使君,你好不容易才把尸位素餐的程县丞和费主簿赶走,又清理掉了之前那些奸滑的胥吏,终于能够有所作为,大展拳脚了,现在却让杜县尉一手把持县衙,你甘心吗?

    甘心吗?

    张仪臣当然不甘心,他毕竟才三十出头,也是大士族嫡出,又自负才学,好不容易甩脱了章丘衙门上下的束缚,结果让杜如晦来摘了桃子。

    端起茶杯,张仪臣脸上没了半点笑容。

    士诚,你表兄秦琼最近有和你联系吗?张仪臣突然问。

    有书信往来,表兄在登莱水港训练。

    哦,我有意将小女许配给秦琼,你觉得如何?他又问。

    罗成惊讶,这种事情怎么问他。

    这是好事。想了想,罗成道。

    我已经请了媒人到历城向秦母提亲,不过秦母却说要考虑考虑。士诚啊,我很看好秦琼,觉得他有才情有能力,一表人才,想招他做个东床快婿。你跟叔宝关系不错,我想让你与叔宝信里提一提这事,另外想让你写信给郡城的张郡丞,让他也帮忙保个媒。

    可以。

    罗成没有拒绝,他觉得这个时候张仪臣突然转到这个话题,似乎是想要接近彼此关系。上次他拒绝张仪臣许亲后,两人的关系确实有了裂缝。

    果然,他答应之后,张仪臣脸上有了笑容。

    好,若是这门亲事成了,那我们也就是亲戚了。

    气氛转变。

    张仪臣端起茶杯又放下,关于杜县尉,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使君,关键是掌权,你是县令,你不能让杜县尉把你架空。而这关键之处,就在于两房三班。

    可是杜县尉已经把两房三班都清理更换了人选,都是他的人。

    罗成便向张仪臣道,这事情倒也并不是没有解决之法,杜县尉虽然带了些幕僚随从来,但本县的两房三班胥吏却还是选用的本县之人,这些人杜县尉也并不了解多少,有些人还是原来的衙中胥役和乡里里正等。

    只要县令肯查,就能查出这些人的问题,到时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把他们再换掉。然后,再选上县令信的过的人来掌两房三衙,则杜县尉虽是过江龙,可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了。

    他一退再退,可杜如晦既然一点机会不肯给他,非要把他逼走,罗成也就不想跟他客气什么了。

    管他什么房谋杜断,管他是不是过江龙,他现在是地头蛇,惹了他,就要斗上一斗。



第152章 步步紧逼
    说来你也还没有拜见过杜县尉,我带你去见下他。

    聊了一会后,张仪臣说要带罗成见杜如晦。虽然他现在已经再次与罗成决定联手,但如果能够不翻脸,张仪臣还是更高兴的。

    至于罗成,也愿意去见见这位号称擅断的杜如晦。只要杜如晦肯就此罢手,不再咄咄逼人,罗成同样愿意做些退让。

    ·······

    县衙东厢。

    县尉的公堂就在这里,整个县衙有三进,前衙后邸。同时又还有左右两厢,县令县丞主簿县尉都有自己的公堂值房,而两房三班,则又在南面的东西两边。至于县监狱牢房,则在县衙外的南边,号称南牢。

    县尉堂上。

    杜如晦一身深青官袍端坐堂上,他的下面是由他一手提拔任命起来的县衙新班子。

    有录事一人司户佐两人,史四人,帐史一人。司法佐两人,史四人。

    又有典狱两人市令一人市史一人,此外还有三班的正副班头各一。

    又兼还有新设的县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

    杜如晦以下,二十六人。

    俱是无品的杂职,也是章丘的吏员们,除了五个乡的二十五个里正没来,县里吏员都在这了。

    这些人有以前县衙里的老人,跟樊虎等人牵连不深,也有之前乡里的里正,或者是有些才学之人,也有些大族豪强子弟,杜如晦之前走访章丘各地,对这些人也算有些了解,把罗成一班清除后,便一手提拔了这些人起来。

    县尉,罗成今日入城,现下在张县令那边。壮班的班头禀报。这人是章丘胥吏新班子中,唯一一个不是章丘本地人的,他本是杜家家丁,杜如晦让这个曾经在卫府军中当过兵打过仗的部曲家丁来担任壮班班头,也是大有深意。

    快班班头则禀报说郡兵营接到迁营命令之后,并没有动静,罗成也没有给予同意答复。

    新任司户佐禀报说罗成已签字同意把四百亩地交还。

    这个罗成,也是个怂货。有人轻笑着道。

    杜如晦一边听着禀报,一边却在翻看着面前的帐簿。

    这些是交接的两房三班交接的账簿。

    上任之前,他就已经想明白了,若想在章丘做出一番事来,就必须真正的掌握实权。而张仪臣清洗了县衙,赶走了县丞主簿,用罗成一班人完成把控了县衙。

    若是他不作点什么,那他在章丘,别想真正的掌权说话。

    他仔细打听过罗成,也研究过这人,年轻,年轻的过份,运气好,好的过份。但这人本事也确实有,而且看他在处理前衙门两房三班时的做法,可以看的出来这人虽然年轻,可不全是凭运气到如今地位的。

    这人出手稳准狠,做事也不留余地。

    前衙门里的胥吏被他一锅端,不但丢了差事,最后还得掏钱填补亏空,甚至不管那糊涂帐怎么来的,都要这些人全都填平。到最后,更是借着平乱之名,把这些人全都抄家灭族了。

    这样的人,就如同是一匹凶恶的狼。

    程县丞费主簿都因此丢官。

    杜如晦是来取代罗成为新县尉的,他不相信罗成会老实听话。

    特别是那天在饭馆见识到了罗成兄弟的霸道后,他便有了一举打掉罗家兄弟的念头。打掉罗家兄弟,夺得两房三班的掌控,还能借此立威,真正成为县尉,同时还能避免被张仪臣架起来。

    因此他一上任,就把罗家兄弟全都赶出了衙门。

    然后他便开始接管两房三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帐簿。本来他以为罗家兄弟把持两房三班也有段时间,尤其是中间还有清洗旧胥吏那么大动作,肯定会借机贪墨。

    只要能找到把柄,就能彻底的清算罗家兄弟。

    可查来查去,却发现章丘县衙府库充盈,钱帛粮食堆积如山。因为清算了过去那些蛀虫,抄没了许多财产,衙门确实非常有钱。

    可是细细清查,却发现账簿记的虽然有点不规范有些乱,但一笔笔全都很明白清楚,全都对的上账。

    哪怕有些开支明显不太合理,比如说给乡兵团的犒赏,给郡兵营的补贴很多,但这些开支既有罗成的签字,却又有县令的署名。

    而且这些开支追查到乡团和郡兵那去,发现也都没有挪用。

    这就让他非常的意外了。

    杜如晦还有些不死心,觉得罗成做了假账,但他让随自己来的幕僚们亲自去查,最后也没查出东西来。

    罗成真的没借机贪污私拿。

    甚至查到后面,杜如晦惊讶的发现,罗成从开始的三班总班头,执掌三班起,他没有收过什么孝敬,没打过什么秋风。他后来当上代县尉,也一样没有拿过什么不该拿的孝敬,也没收过什么例钱。

    查不到漏洞,抓不到把柄,杜如晦不甘心。

    他后来便找罗成的麻烦,把郡兵营赶出县城,断郡兵营的补给,甚至是把已经分给罗成的四百亩地又给收回,这些都是想激怒罗成,逼的他主动的离开。

    他希望罗成在章丘呆不下去,然后去郡城投奔张须陀。

    如此,他在章丘县便不用担心有人掣肘了,而没有了罗成这些爪牙的县令张仪臣,自然也不用担心了。

    其实张仪臣也几次跟他提出事情差不多就算了。

    但杜如晦没停手。

    他不是前县丞老程那样的人,一把年纪反正没了上进之心,因此尸位素餐,得过且过。也不是费主簿那种寒门出身,靠着科举入仕,只知读死书没有半点庶务能力之人,他不会让手下胥吏蒙蔽。

    杜如晦更不怕得罪人。

    要做事,就会得罪人。

    他把罗成当成了他在章丘执政的障碍,要想在章丘做事,就得先扫清罗成这个障碍。

    罗成一日不走,他杜如晦心中就始终不舒服。

    他合上查不出问题的帐簿,缓缓开口。

    王捕头,本官接人举报,市场里刘家饭馆里违法买卖牛肉,这事非常严重。耕牛极其宝贵,禁止私人宰杀。可如今有人为了牟利,却私宰耕牛贩卖,甚至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贩卖,这种事情绝不能纵容。你马上带人严查此事,先把店铺封了,然后把店家抓回来审问。



第15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罗成拜见杜县尉!

    县尉公廨堂上,罗成由张仪臣介绍给杜如晦。面对这位对他穷追猛打的新县尉,罗成还是拿出了很大的尊重,礼数很周全。

    可杜如晦却坐在那里冷声道,你是郡兵营的,非我下属,不必如此客气。

    张仪臣在一边道,克明啊,士诚可是我们章丘的功臣。上次若非是他击退王薄,八百贼匪就把章丘破了。要不是他擒下王薄,估计这长白山里的反贼现在还没平定呢。
1...7374757677...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