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英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淘
    罗仁俊大大方方地坐到书案旁取了一支细毛笔和一张熟宣纸,悬笔如锋,在纸上划出了一道又一道曲线。

    自阿何酒肆相识以来,罗仁俊追随李曜的时日已然不短了。

    所以他早就知道,李明真这个神奇的女子,明面上恪守道德节操,内里则与他一样,属于不大讲究规矩的人只要能够成事,万事万物皆可以为谋,从来不会在乎什么计策形式。

    约莫小半刻的工夫,一张线条简单却不失比例概念的舆图,在他的笔尖下被完整地勾勒出来。

    兰韶英看到图中标注的地名,纳罕道“这不正是峡山口吗”

    李曜纠正道“准确的说,此乃峡山口周围数千里地的舆图,图画得还不错,看来十五郎在这短短数月里,又涨了不少本事。”

    罗仁俊搁下笔,侧倾着身子,冲李曜咧嘴一笑,拱手道“与贵主相比,仁俊的画技还差得很远,实在不足挂齿。”

    兰韶英轻咳一声,提醒罗仁俊不要靠得护国公主太近,李曜却探出一根食指,在罗仁俊面前的图纸上方,虚划了一个圈,随后指尖按在“峡口山”三字旁,问道“你画出这些地方想要表达甚么”

    罗仁俊看到这几乎看不见骨节和瑕疵的纤纤玉指,瞳孔不由微微一缩,旋即挪开目光,又自觉地坐远了一些,这才认真地说道“臣以为,既然李世民和他的党羽怀疑到谢英礼的头上,我们应当借此机会,尽早将他们的目光转移到大唐境外。”

    李曜从舆图上收回手指,认同地点了点头“继续。”

    罗仁俊伸手指着图中的标注地点“峡口山地处漠南,北邻突厥,向西八百里,即为伊吾国,故此臣以为,我们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一是沿着散布流言,说有我唐小郡王出现在某个部落,那碛北草原辽阔,部落众多,而且牧民四季迁徙,从不停歇,若想寻找某人,兴许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排查清楚;二是给几个孩童穿上华服,派人把他们带到伊吾、高昌、龟兹、疏勒等西域小国虚张声势地游走一圈,并适时适当地在某些常来京城的胡商面前现身,胡商大多喜欢交流见闻,如此一来,定会起到以讹传讹的效果”

    待罗仁俊讲解结束,李曜定睛看着这张粗制的地图,又沉吟了一阵,才道“突厥近来内乱频频,已是覆灭在即,恐颉利将这些流言当作救命稻草,进而影响朝廷的北伐大计,这流言甚至还可能会变成传说,然后在未来中原贫弱之时,成为诸如匈奴屠各刘氏那般的夷狄丑类入主中原的一大依据,所以你这第一个策略看似最方便简单,却易生枝节,贻患无穷呀。”

    其实罗仁俊也觉得第一个法子似有隐忧,否则他也不会提出第二个方案,只是他没有想到,李明真竟然能考虑得如此长远,不由叉手一礼“贵主眼界卓绝,非常人可及也。”

    李曜淡然地笑了笑,又道“至于你这第二个法子,虽说实施起来较为麻烦,但只要安排得当,倒可做得毫无破绽。”

    她说着,把图纸放回案几,用手指敲了敲舆图最西边的空白位置“龟兹、疏勒这些小国城少人稀,还不够远。”

    罗仁俊试探着问道“莫非贵主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派人去河间、波斯等地活动”

    李曜颔首道“没错,你这所谓流言的来源地越远,被人查明真相的可能性就越低。”

    兰韶英有些不放心地接口道“武功王党羽之中,智者如云,谋士成群,想要让他们信以为真,恐有些困难啊只怕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

    李曜和罗仁俊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兰韶英看在眼里,撇撇嘴道“你们打眼色作甚”

    李曜微微一笑“只要吾父相信就行了。”

    罗仁俊见兰韶英仍有些懵然,忙解释道“也就是说,如果今上遣使或暗中派人远赴西方寻找小郡王们的下落,那些对武功王仍抱有期望的追随者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即使他们原来有所怀疑,亦只能信其有,不敢信其无。”

    兰韶英当即了然,不禁心中轻叹一声,暗自感慨“武功王遇到贵主这样的对手,真真是栽得不冤呐”

    李曜拍了拍她的香肩“兰姊性子淳直,计谋非你所长,自然觉得我等狡黠,不过兰姊心细如发,看人的眼光,倒是向来不错,能否向我推荐一位可以担此行动大任的人呢”

    兰韶英知道李曜这是给她一个台阶下,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道“张无铭性情沉稳,行事老练,武艺极高,而且他久居沙州,熟悉西域事务,故此韶英以为,最佳人选非他莫属。”

    罗仁俊不服气地道“兰姊,为何不举荐我呢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计策了。”

    兰韶英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如今你已经是个正正经经的职官,多少也该遵守一下规矩,明白否”

    一听这话,罗仁俊大为泄气,只得连连拱手道“是是是,兰姊教训的对。”

    计议已定,李曜这才注意到罗仁俊虽然换穿了一身簇新襕袍,可脸上仍然挂着显而易见的倦色,遂对他说道“十五郎一路劳顿,还是快回去歇养吧,今后本公主还有很多事需要你来办呢。”

    “多谢贵主厚爱,臣先告退了。”

    罗仁俊应声而出,李曜收起墨迹干透的手绘地图,随即伸手探入案几下方,书房外面立时响起一阵清脆的铜铃声。

    不一会儿,一名女侍卫推开书房门,旋即半跪在地,抱拳问道“贵主有何吩咐”

    李曜道“唤参军马周来见我。”

    女侍卫应道“马参军已在殿堂等候多时了。”

    李曜挑眉道“你们怎么不摇铃”

    李曜为了防止机密谈话被人窃听,不仅改造了书房的门窗,并且还规定除了与会者,其他人如无侍卫通报,一律不得出现在书房附近。

    女侍卫解释道“马参军说不急。”

    李曜点头“带他进来。”

    这女侍卫将马周领进书房之后,便悄然关门退去。

    马周上前施礼道“方才贵主召见罗郎君,宾王以为你们正在谈论要事,故此不敢进来打搅。”

    李曜放下手中的笔和奏章“宾王不必多礼,过来帮我一个忙吧。”

    说着,她起身打开一只竹箱,从中取出一卷书册,打开略扫几眼,便递到马周手里,郑重地道“这几箱卷宗,皆是当年朝廷征伐河北时,收集而来的伪夏和汉东旧部的注色经历,是以请你先行预览一番,然后替我草拟一份起用者名录,以供今上参考。”

    马周听了心中一动,问道“今上同意贵主的请求了”

    “是的。”李曜颔首道“今上不日即将回京主持望参,准备颁诏大赦河北。”ntent

    英雌60354dexht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鹏展翅 扶摇直上
    李渊在望参的头一天如期归来。

    这位老皇帝在骊山泡够了温泉,玩了个尽兴,回到宫中,逢人便赏赐山珍特产,整个人当真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就连两鬓的白发和面上的皱纹似乎也比过去少了几许。

    外出巡幸期间,李渊其实并非一味追求游玩养生,按照他的指示,护国公主和宰相们每天都要遣人向他传呈奏疏,汇报前一日的工作情况,看到嫡女儿励精图治,把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李渊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

    因为李渊身体舒坦,心情愉悦,再加上他对嫡女儿的绝对信任,觉得人生不过百年,留给他的岁月已然不多了,而磨掉李世民的尖牙厉爪与等待其他的年幼皇子长大成人,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他决定进一步放权,以便给自己腾出更多的工夫来延年益寿。

    在二月的望日大朝会上,李渊开场即昭告天下,凡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孟海公、高开道、刘黑闼、徐圆朗等伪王故属,只要愿意归返原籍州县,无论罪行大小,一律赦免。

    随后他听取了朝臣们近来要求革除民少吏多之弊的呼声,依山川地势,合置州县,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每道各设巡察使,由五品以上官员充任,负责督查诸州县官府工作。

    接着他又依照李曜的名录,宣布启用凌敬、崔元逊、万奕兴、曹湛、范愿、王琮等河北英才为朝廷文武官员,然后以体察民情、观省风俗、访龙兴之地、安辑地方等一系列理由,下诏说他将在年内巡历河东、河北两道,并且又一次命令护国明昭公主监国。

    再然后,仅仅过了三天,他就在上万名元从禁军卫士的拱卫下,快乐而放心地领着一众嫔妃以及右仆射裴寂、给事中欧阳询、太常丞甄立言、太医令巢元方等老友出发了。

    这一回,李曜被皇帝新赋予的一项监国大权,堪称史无前例除正三品以上官职须得皇帝亲自封授以外,其余低于正三品者的任免事宜,无需呈报御前,可直接交由护国明昭公主定夺

    尽管满朝皆惊,天下人议论纷纷,可李曜手握这般实权,自当拿来大用特用。

    为了尽可能地保障李渊的出巡安全,李曜任命国师府典军苏定方为河北道巡察使,让他给皇帝巡游地方打前站。

    此外,李曜将襄邑王李神符外任为蒲州都督,让他负责统管蒲、虢、绛、泽、慈、隰等六州军府人马,名为防范反王梁师都寇边,实为重点“照看”山东群豪。

    尔后,她又以纠察州县官员善恶为由,任命行事严酷的窦轨为河南道巡察使,并使之兼任汴州都督,掌汴、陈、滑、许、宋等五州军事。

    至此,李曜的用意已是昭然若揭若从高空俯瞰中原,便可以发现,山东豪强集团虽坐拥河洛形胜之地,却处于蒲州和汴州二都督府的包夹之中,其势力几乎再无向外发展的空间。

    而且如此一来,她与宗室外戚之间因年初“召还令”而产生的矛盾,亦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极好的缓解,真可谓一举两得。

    本来李曜还想借助望参新政,废置河洛地区的熊、榖、管、鲁等四州,对山东豪强集团予以实质性的打击,但国师府谋主马周得知她这一想法后,赶紧劝谏道“洛阳受武功王经营数年,精英荟萃,兵强马壮,即便去年损兵折将,也仍不失割据一方之实力,贵主切莫操之过急,宜见机行事,徐徐图之。”

    李曜当然知道“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可她没有料到老爹能把“甩手掌柜”做到这种程度,喜出望外之下,不觉起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念头,遂向马周直抒胸臆“这些应乱世而起之辈,各个自觉胸怀大志,艺业出众到得如今,他们宁愿选择隐忍负重,依旧不肯放弃身陷囹吾的武功王李世民,不过是以为本公主一介女流成不了天子,无法满足他们想要的泼天富贵罢了。”

    护国公主这番大胆直白的话语一说出口,赤面马周立时变成了白脸马周,但他迅即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只道“贵主不见杜伏威与辅公袥之事乎”

    李曜忆起自己曾经救了也是白救的“吴王”,不以为然地笑道“辅公袥造反前,与杜伏威已经有了龃龉,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则不然,他们大多将身家性命绑定在武功王身上,端的是忠心耿耿,不可能不顾及李世民的性命而擅行作乱之事。”

    马周却又问道“臣听闻洛阳豪杰间存有分歧,不知贵主东巡时,可有发现此事”

    李曜点头承认“确实如此。”

    马周再次进言道“方才贵主说山东群豪多有才志,可贵主却不知当初武功王纳入门下者当中,有多少不知天高地厚,只凭血气之勇,不计后果随性而为之辈,若贵主大刀阔斧地对河洛实施州县合并之策,如此必然会加剧他们的内部矛盾,要知道辅公袥之所以会反,实源于他与杜伏威义子王雄诞之间的权力之争,而非远在京城的杜伏威本人。”

    虽然马周的说法与史书上的相关描述有些差异,但这“僧多粥少”会引发争抢乃至爆发动乱的可能性,确实不容忽视。

    此刻李曜方才明白相比借力打力、分化瓦解对手,有时候“化干戈为无形”才是更为重要的。

    言念及此,李曜也不禁暗叹权谋政斗实在是件耗费心力的事若无马周这样见识细致精微的智囊在侧,即使聪慧如她,先知先觉如她,仍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犯下一些不能犯的错误

    没过多久,就在苏定方、李神符、窦轨三人相继到任地方之时,天辅国师府参军马周,这位昔年衣衫褴褛、因饥饿踯躅于明园门前的寒门士子,有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一次性连升七级,被朝廷破格拔擢为正五品上的中书省谏议大夫,就此穿上金带红袍,意气风发地迈进了一个伟大王朝的权力中枢。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请自来
    英雌我命由我第三百七十九章不请自来时间飞逝如电,转眼几个月过去了。

    自从李渊抵达并州这个龙兴之地以后,这位老皇帝似乎起了恋旧的情怀,在那晋阳宫中一住就不想走,迄今仍未有准备启程前往他处的动作,就连故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一周年祭,他都是交由护国公主和宗正卿窦诞二人在京一手操办。

    对此,朝臣们并不是没有一点意见,几个性子刚烈的谏官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遣使上书,询问皇帝滞留一地的缘由。

    李渊回答得理直气壮他老人家受不得热,需要休养一段时日。

    朝臣们俱都无力吐槽并在心中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只道皇帝这是玩得乐不思归,找个理由来搪塞他们。

    而事实上,李渊的确有一个夏天极易复发的遗传疾病,只是作为至高机密,仅有极少数皇室成员和御医知道罢了。

    不过,满朝文武也不得不承认,在护国公主监国的这段日子里,即便皇帝没有干过一桩正事,朝廷的一切运转都无比正常,这大唐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大唐,甚至俨然已有了迈入太平盛世的迹象。

    比如,李渊离京后不久,朝廷改少府“交市监”为“互市监”,天辅国师府骑曹参军兼互市监何潘仁奉护国公主教令,在丰州、朔州、幽州等地与亲附唐朝的草原部落进行贸易,然后将购来的牲畜分批依次送往河北道诸州县,用于恢复当地因长年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农耕经济,在外乞食的河北流民得知此事,无不扶老携幼,趋返家乡重操本业。

    又如,一年一度的春闱结束之后,朝廷宣布来年科举将增设格物科,主考水经注、齐民要术、考工记、种植法等科学典籍,用以弥补和完善朝廷的人才储备,而后又将国子学的生徒名额从原来的三百扩招至八百,并在国子学内设立“格物馆”和“算学馆”,增置博士、助教,专门讲授格物、明算两科的相关知识。

    由于格物科的考核内容,一向被古人视作旁门小道,自然难入高门子弟的法眼,但很多庶族士子却跃跃欲试起来,因为护国公主此般举措对于他们来说,无疑增加了一个及第入仕的机会。

    再如,今年入夏以来,河南道发生大旱,朝廷首先免去了灾区全年的租赋,然后又命令河南道诸州县开仓赈济,保障受灾百姓的基本生活,并委派监察御史张玄素对赈灾工作进行监督。

    张玄素为人忠直磊落,不畏权势、不偏私、不收受贿赂,行事雷厉风行,收拾了一个又一个克扣赈灾钱粮、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拯救了无数饱受饥饿之苦的灾民,所以他每离开一县,当地都会上演百姓沿途涕泪相送的感人场景,而鼎力支持他的护国公主,也因此在无形中涨了不少民望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国运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试问天下除了李曜的政敌,还有谁会在乎那主持朝政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公主呢

    七月流火,又是忙碌的一天。

    此时显德殿的书房里,李曜埋首翻阅着何潘仁呈报的绢马交易记录。

    而在她的身侧,一个小女冠正用自己略显青稚的声调,抑扬顿挫地念着一张奏折上面的内容。
1...9394959697...1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