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这,简直就是上天的杰作啊!”
与工匠们的震惊不同,李斯以及范增两人,脸上都露出了激动异常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种东西的出现,有可能改变整个历史进程。
范增更是声音颤抖的说道:“只要这东西进行普及,整个世界固有的文化传承模式,都会迅速崩溃!”
李斯也是吞咽着口水,先是痴迷的看着那些洁白的纸张,而后又转头看着赵嘉,终于彻底叹服。
以前,李斯跟随赵嘉,其实并没有信心辅助对方横扫列国。
可是两年时间,赵嘉给了李斯太多惊喜,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思,以及不可思议的东西,都在不断刷新着李斯的三观。
先是天香楼,然后就是这些洁白如玉的纸张。
李斯可以预料,当纸张被推向市场以后,肯定会引起各国文人雅士的疯狂追逐。
那个时候,纸张所带来的庞大利润,简
第八十章 劝谏
赵嘉眉头紧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他隐约记得,燕赵之战以后,秦国派遣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大片领地。
那场战争究竟在哪年爆发,赵嘉记不太清楚。
时至今日,距离燕赵之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两年,秦国仍旧没有攻打赵国。
偏偏又在这个时候,魏国请求赵国出兵攻打燕国,想要趁着燕国虚弱之际,狠狠扑上去咬一口肥肉。
“魏国并不与燕国接壤,却在这个时候攻打燕国,就算能够占据些许城池,也不过是飞地罢了。”
“魏王,究竟如何想”
范增闻言,却是说道:“若吾所料不差,魏王必然是想以燕国之地换取赵国城池。”
赵嘉皱眉不语。
这些年来,魏国多次被秦国攻打,丢失土地、城池无法估量。
本来无比强盛的魏国,也随着秦国的不断崛起,最终沦落为末流小国。
魏国也想奋起,也想摆脱尴尬局面。
可惜魏国北有赵国、南有楚国、东有齐国、西有秦国,这些国家无论任何一个,国力都要远远强于魏国。
若非各大强国需要一个缓冲地带,恐怕魏国早就被灭国。
魏国西部韩国倒是比较弱小,奈何魏、韩都是小国,两国为了在夹缝中生存,已经沦为难兄难弟,更是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魏国自然也不可能侵略韩国。
如此,就让魏、韩两国处境十分尴尬。
两国国土不能得到扩张,却又屡次被其余各国蚕食领地,国家只能越来越弱。
魏国又岂会甘心
如今燕国被赵国所破,可谓是元气大伤,威信也是一落千丈。
魏国觉得,动员六十万大军的燕国,尚且不敌出动二十五万大军的赵国。
兵败后的燕国,肯定越发不堪一击。
以及对扩张的渴望,让魏国上下冲昏了头脑,居然准备跨国攻打燕国。
当然,魏国上下也并非无脑之辈。
他们深知,魏国与燕国并不接壤,就算攻下了燕国国土,治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且以魏国国力,若不拉上赵国,想要跨国攻打燕国,也并不容易。
为了鼓动赵国出兵伐燕,魏王甚至向赵王许诺,若此战能够占据燕国城池,魏国愿与赵国平分,就算最终无功而返,魏国也会割让繁阳给赵国作为补偿。
对赵国而言,此战无论能够夺到燕国城池,都是有利可图。
如此优渥的条件,终于说动了赵国上下,赵王这才准备出兵相助魏国伐燕。
当赵嘉得知事情前因后果以后,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莫非,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在此战中派遣蒙骜攻打赵国”
历史上,秦国为了援助燕国,派遣蒙骜先后领兵攻打赵国、魏国,夺取赵国三十七座城池,整个太原郡都被秦国夺去,致使赵国国土面积大幅度缩水。
如此巨大损失,甚至比长平之战赵国损失的领地更多。
此战,也让正在中兴的赵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哪怕后来有李牧平定匈奴、远击塞外,仍旧难以挽回颓势。
三十七座城池,绝非可以轻易舍弃之地。
赵嘉虽然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太清楚,却也大致知道,这场战争对赵国影响之深远,甚至不下于长平之战。
“昔年吾欲鼓动列国合力分燕,尚且不能成功,况乎赵、魏两国乎”
“此时伐燕,必给秦国出兵借口,非智者所为!”
赵嘉脸色铁青,与李斯、范增商议过后,就急匆匆朝着王宫赶去。
朝会已经散去,魏国使者仍留在王宫,有太子赵偃陪伴左右,进行招待。
赵王近些年身体老迈,更兼诸病缠身,精力已经大不如前,政务也都开始逐渐交给太子赵偃打理。
&
第八十一章 短视
“此战只是夺取燕国领地,并非覆灭燕国。”
“且近些年来,我国屡次示好于秦,秦王更是曾经待在赵国数年,与不少赵人关系莫逆,岂会攻赵!”
“助魏伐燕之事已定,汝休要多言!”
面对赵嘉的苦苦劝谏,赵偃却是根本听不进去,也不给赵嘉继续劝谏的机会,拂袖而去。
“父亲!”
赵嘉趋步追了上去,想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魏国使臣在此,岂容汝放肆,还不速速退下!”
赵偃素来不喜自己这个长子,赵嘉前些年的锋芒毕露,更是令赵偃感到了危机,将其当做潜在敌人。
莫说赵偃此时,并不认为秦国会出兵攻赵,就算真的心有怀疑,恐怕也不会采纳赵嘉的建议。
面对赵偃的斥责,赵嘉虽然满心愤怒,可是对方毕竟是自己父亲。
纵然父子之间没有丝毫感情,赵嘉也不能违逆父命,否则必然名声尽毁,再无出头之日。
强行按捺住心中愤怒与焦急,赵嘉皱眉半晌,终究还是朝着内殿走去。
王宫内殿,最奢华的卧室内,赵王躺在床上,脸色有些灰白。
如今的赵王,身体越来越差,甚至没有太大精力处理政务,这才让赵偃理政。
只不过,赵丹终究乃是赵王。
赵嘉若是能够说服赵王,哪怕赵偃心中不愿,也只能听从王名。
“迁儿啊,你倒是乖巧、孝顺,时常来看寡人,可要什么赏赐!”
赵王看着站在旁侧的赵迁,眼中露出赞赏之意,显然对于自己这个孙子极其满意。
“为人孙者,自当孝顺王父,孙儿只是做了本分之事,如何敢向王父讨要赏赐。”
几年时间,曾经嚣张跋扈的赵迁,也有了些许改变。
特别是昔年,赵迁当街被赵嘉打脸,又看到赵嘉开始锋芒毕露,并且迎娶楚国公主以后,赵迁也开始慢慢收敛自己跋扈的性格。
在其母骊姬的示意下,赵迁不仅极力讨好赵偃,还隔三差五拜访赵王。
才开始,赵王政务繁忙,对于赵迁的拜访还有些不耐烦。
自从赵王身体越来越差,将政务交给赵偃处理以后,就不似才开始那般讨厌赵迁了。
“你这孩子,倒是懂事!”
赵王脸上露出了笑意,挥手示意赵迁坐在床榻上。
“对了,汝兄嘉最近在忙何事,他好像进宫次数越来越少了。”
赵王想起了昔年英姿勃发的赵嘉,出言问道。
赵迁闻言,却是深深叹息,而后有些担忧的说道:“兄长自从娶了楚国公主以后,就开始沉迷美色以及奇淫技巧,甚至很少进入朝堂为父亲分忧。”
“兄长这段时间,始终忙活着那个天香楼,以及招揽的那些匠人。”
赵王闻言,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
本来,赵王对赵嘉极其看重,觉得自己这位长孙,日后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可惜,这些年赵嘉开天香楼、招揽各种下九流人氏,圈地研究乱七八糟东西的事情,也让赵王颇为不喜。
在赵王看来,那些都是下等人才做的事情,似赵嘉如此尊贵身份,应该更多参与到朝政之中为国分忧,而非玩物丧志,结交一些乱七八糟之人。
“大王,公子嘉求见。”
就在此时,宦官趋步上前,对着赵王轻声说道。
坐在旁边的赵迁闻言,脸色微变,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
“让他进来吧。”
赵王显然也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沉着脸,对宦官下达了命令。
赵嘉跟着宦官进入屋内,看到了赵王以及赵迁二人,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
“见过兄长!”
他刚准备向赵王行礼,就看到赵迁从床上起来,走到了自己面前,非常恭敬的行礼。
赵嘉眼睛微微眯起,脸上很快就堆起了笑容,上前拉住赵迁手臂。
“数日不见,为兄甚是想念迁弟啊。”
兄弟二人脸上都在笑,可是眼中都带着冷漠,心中也都无比腻歪,不愿与对方客套。
奈何在赵王面前,哪怕兄弟二人再怎么不和,终究还是要装出兄友弟恭的样子。
寒暄过后,赵嘉来到赵王面前,郑重行礼:“孙儿拜见王父!”
赵王从床上坐了起来,挥了挥手,说道:“嘉儿此番入宫见寡人,所为何事”
听着赵王语气,赵嘉就暗叫不好。
他很快醒悟过来,脸上带着关切之色,说道:“孙儿听闻王父身体不佳,特意让天香楼在列国,花了极大代价收集灵药,想要为王父调理身体。”
“孙儿已经让人将药材交给医官,他们会根据王父身体进行配药。”
“孙儿此番前来,也是为了询问王父,是否有什么喜欢吃的东西,无论王父想吃什么,孙儿都会不惜代价为王父寻来。”
赵王闻言,本来绷着的脸顿时柔和了下来,眼中也露出了些许笑意。
“你这孩子,倒是有心了。”
“然国事艰难,汝亦长大成人,自然要多为汝父分忧,多多关注朝堂之事。”
“寡人身体心中有数,无论何等良药,也并无太大效果。”
说到这里,赵王语气明显有些落寞。
赵嘉上前握住了赵王双手,有些动情的说道:“王父定能长命百岁,赵国也定能传承万代。”
“希望如此吧。”
赵王眼中笑意越来越浓。
很显然,赵嘉说的虽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也正好说到了赵王心坎上。
&
第八十二章 秦国来犯
赵嘉府邸书房。
“公子能够确信,秦国会出兵相助燕国么”
李斯眉头微皱。
他终究并非穿越者,不可能做到料事如神,自然不会像赵嘉这样焦急。
赵王、赵偃的想法,按理来讲也未尝没有道理。
这些年来,由于秦王子楚的缘故,再加上赵国的刻意亲善,秦、赵两国关系也算是如胶似漆。
这种情况下,若赵国只是攻下几座燕国城池,秦国未必会出兵攻赵。
赵嘉沉默。
过了许久,他才说道:“秦乃虎狼之国,养精蓄锐多年,又岂会始终蛰伏”
“如今秦王已经稳住朝堂局势,秦国上下也早就磨刀霍霍,所缺少者只是一机会尔,我等不能不未雨绸缪啊。”
李斯、范增二人对视,终究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如今赵嘉处境并不算好,虽与廉颇、李牧关系不错,在军中也有些威望,底子终究还是太过单薄。
莫说是执掌赵国多年的赵丹,就算是太子赵偃,其根基之深厚,也远非赵嘉所能比拟。
赵嘉不是没有想过,尽早夺权执掌赵国,可惜如今的赵嘉,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莫说赵丹、赵偃不会同意,满朝文武也大多向着赵偃,不可能给赵嘉机会。
纵然是关系莫逆的廉颇、李牧,此时也不可能相助赵嘉夺权。
前者备受赵王器重,已经位极人臣;后者乃封疆大吏,身份地位更是无比尊崇。
纵然他们对赵嘉感官不错,也绝对不可能冒着叛逆的风险,将身家性命都赌在赵嘉身上。
因为,二者收益与风险根本不成正比。
战国时期,愚忠君国思想并不浓重,反而是人人争名逐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