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这场合纵,目的是为了救魏,结果还打到了函谷关。

    虽然诸侯最后撤兵,未能真正占据秦国领地,此次合纵目的却已经达成。

    只不过,赵嘉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不准备仅仅以救魏为目的,而是想要趁此良机真正重创秦国,为赵国中兴争取到足够时间。

    赵嘉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布局,想要催化历史上的那场合纵。

    就连历史上没有参战的齐国,赵嘉也准备将其拉上,共同伐秦。

    却说赵王被吕不韦说动,令蒙骜转而伐魏,又派遣使者进入赵国,准备商议两国接下来的合作。

    莫说此时魏国大军远征燕国,国内无比空虚。

    就算伐燕魏军都在国内,魏国也不可能挡住二十万秦国锐士。

    蒙骜统兵连下二十八座魏国城池,几乎将大梁以南城池尽皆纳入囊中。

    秦国如此摧枯拉朽的战争,让天下各国为之震动。

    若是任由秦国继续攻打魏国,魏国可能就会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诸侯国。

    魏王惶恐不安,遣人请公子无忌回国抗秦,魏无忌如同历史上那般,在毛公、薛公的劝谏下,返回魏国担任上将军职位。

    魏无忌返回魏国以后,果真派遣使者向诸侯国求援。

    至于赵国,早在蒙骜领兵攻入魏国之际,就已经驱逐秦国使者,并且放任魏国伐燕大军返回国。

    秦国得




第八十六章 养蛊
    “十二年前”



    周子眼神有些迷茫,不过很快就清醒了过来,说道:“公子莫非是指长平之战”



    赵嘉脸上露出了笑容。



    十二年前,长平之战打到最激烈处,两军对峙数年,赵国粮草消耗殆尽,赵国向富庶的齐国借粮。



    齐王不愿借粮,周子苦谏:“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彊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周子言论,可谓是一针见血。



    赵国乃齐之屏障,只要赵国存在,秦国就不可能攻打齐国,赵国被灭,齐国又岂能挡住秦国兵锋



    事实也的确如此。



    历史上秦王灭掉赵、魏、韩以后,齐国不能抵挡,齐王建亲自前往秦国投降。



    却不想,齐国灭亡以后,嬴政将齐王安置在偏僻荒芜之地,将其活生生饿死。



    这位拒绝救援赵国的齐王,最终也是自食其果。



    而且周子也提出,救援赵国可以显扬道义,打退秦军可以彰显声威;以道义解救将亡的国家,以声威打退强大的秦军,对齐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闪舞www



    可惜的是,齐国田单被迫逃亡如赵国以后,就开始偏安一隅。



    齐王建继位以来,便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



    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遣许多宾客到秦国,秦国给予这些宾客许多金玉,宾客回来都反而替秦国充当间谍,说一些符合秦国利益的变诈之辞。



    后胜劝说齐王建放弃合纵朝奉秦国,不修治攻击作战的军备,不帮助五国攻打秦国,以致未来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不修兵事多年的齐国,百姓都不敢抵抗。



    强大而占据膏腴之地的齐国,如此毫无存在感的生活的战国末期,不可谓不悲凉。



    赵嘉知道,想要抵抗秦国,需要联合各国实力。



    齐国,是必不可缺的诸侯国。



    如今齐国上下,以后胜为首的官吏,大多被秦国所腐化,真正似周子这等有眼光、有能力者,反而得不到重用。



    当然,齐王内心深处,也未尝不渴望得到人才,让齐国强大起来。



    可惜的是,齐王没有识人之能,之能被后胜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让整个齐国偏安一隅,逐渐荒废。www



    赵嘉要做的,就是帮助齐国重拾战心,联合齐国共同抗击秦国。



    周子,就是赵嘉推举出来的代表,有了赵嘉与魏无忌的吹捧,整个齐国都知道了周子的才华。



    哪怕齐王再如何昏庸,却也知道不能放任本国人才流入他国,自然会提升周子在齐国的地位。



    如今周子贵为齐国上卿,地位仅次于齐相后胜。



    齐国庙堂,并不缺乏真正的有识之士,可惜朝堂被后胜主导,这些人始终得不到重用。



    赵嘉花大代价捧周子起来,正是为了给齐国庙堂之内,竖起另一面旗帜,让那些被冷落的有识之士,能够团结在周子身旁,将齐国逐渐带入正轨。



    当然,赵嘉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推动而已。



    真正想要改变齐国现状,只能让周子等想要振兴齐国的有识之士,与后胜争个你死我活。



    当然,仅仅激起齐国战心,尚且不够。



    想要真正破坏秦国远交近攻的政策,就必须让齐、燕两国都参与到战争中。



    让两国能够在与秦国的战争中获得利益,才能破坏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



    当然,对待燕国与对待齐国的态度,自然不能一样。





第八十七章 裹挟
    燕国王宫。

    “赵、齐两国可答应和谈”

    燕王看着国相将渠,出声询问,脸上露出期盼之色。

    前番廉颇大破燕国,率兵围困燕国都城,燕王派人求援,赵国却放言,只与燕国大夫将渠商议和谈事宜。

    燕王得到消息,急忙册封将渠为国相,这才与赵国达成和谈,令赵国退兵。

    裹挟

    赵国如此做,只因当初燕国举国攻赵,将渠极力劝阻,结果反而被燕王所不喜。

    以前反对燕国攻赵的乐间、乐乘,此时都已经投奔赵国,赵国自然要不遗余力,扶持亲善赵国的将渠在燕国担任高位。

    将渠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道:“廉颇将军同意和谈,只是要求大王率领燕国文武出城,亲自前往赵、齐两**营,才肯商议具体和谈事宜。”

    燕王以及朝堂文武闻言,尽皆变色。

    燕王乃燕国之主,若是率领燕国文武前去敌方军营,必然会丢尽颜面。

    最为重要的是,假如赵国出尔反尔,将燕王以及燕国文武全部扣押,后果将不堪设想。

    莫说燕王不会答应,就是燕国文武也绝对不会应许。

    “此事绝不可行!”

    果不其然,将渠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声大喝,神情无比激动。

    将渠闻言苦笑,道:“若不如此,赵、齐两国联军,就会强行攻城,还请大王三思。”

    将渠身为燕国国相,自然也不愿看到燕王率领朝中文武,亲赴敌**营。

    可惜,如今燕国危在旦夕,若不应允廉颇建议,很可能有亡国之祸。

    燕王脸色有些发白,声音颤抖的说道:“寡人决心与赵国永结盟好,乃是诚心诚意和谈,国相是否能够禀奏廉颇将军,换个地方商议和谈之事。”

    “此事,倒也并非不可。”

    燕王说出这番话,带着乞求意味,其实也并不太确定,将渠能否劝说廉颇改变心意。

    却不想,燕王话音刚落,就有人从将渠身后走来,朗声回答。

    燕王急忙抬头望去,发现来人二十岁左右,面容俊美,目若朗星,端的是英武不凡。

    细细打量过后,燕王这才惊呼道:“汝乃赵嘉!”

    “嘉见过燕王。”

    被认出身份,赵嘉脸上没有丝毫紧张之色,反而从容不迫的对着燕王行礼。

    其余燕国文武洞悉赵嘉身份以后,也都脸色大变,不少武将更是手握剑柄,有心想要拿下赵嘉。

    赵嘉目光扫视过那些蠢蠢欲动的燕国将领,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

    “诸位将军,好久不见!”

    燕国诸将闻言,绝大多数人脸色都涨得通红。

    只因当年鄗代之战,赵国大破燕军,俘虏燕国将领无数,其中就有很多人位列朝中。

    他们虽然最终被释放回燕国,可是每每想到当初被俘之事,都感觉羞愤异常。

    如今赵嘉揭人伤疤,燕国诸将脸色又岂会好看。

    他们有心发作,可惜想到驻扎在城外的三十万赵、齐联军,全都不得不强压住心中愤怒,虎视眈眈的盯着赵嘉。

    燕王震惊过后,脸上当即露出喜色。

    他上前握住赵嘉双手,道:“数年前寡人听信栗腹谗言,这才举兵攻赵,后悔莫及。如今时过境迁,寡人决心与赵国永结盟好,还望公子体谅寡人之心。”

    不得不说,弱国无外交。

    直到此时,赵嘉似乎才有些明白,历史上秦国为何会如此强势,压得诸国喘不过气了。

    归根到底,还是国力强盛。

    如今赵国远远强于燕国,燕王哪怕身为燕国之主,看到赵嘉这位赵国王长孙,仍旧礼敬有加。

    赵嘉如今的地位,也源自于赵国。

    “不知大王所言永结盟好之事,是否属实”

    赵嘉上前一步,双目死死盯着燕王,显得有些锋芒毕露。

    “属实,绝对属实!”

    赵嘉闻言,嘴角笑意越来越浓。

    “既然是永结盟好,



第八十八章 再逼齐国
    “公子不是说,只要燕国加入合纵大军,就会撤出军队,不占据燕国任何一座城池么”

    “既如此,为何还要我国割让葛城、武阳、平舒三座城池”

    燕国上下尽皆色变,将渠更是走上前来,对着赵嘉出声质问。

    葛城、武阳、平舒虽只有三座城池,却为燕国都亢之地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先说葛城。

    燕国有一大片膏腴之地,深入赵国腹地,这片地毗邻赵国中山,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城池众多,几乎算是燕国最富庶之地。

    这块地的最中心城池,正是葛城。

    葛城不仅位于这片地正中心,还扼守滱水天险,若是葛城被赵国所得,整片膏腴之地都有随时丢失的风险。

    葛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说武阳。

    燕赵两国国土西南方犬牙交错,前面那块燕国之地深入赵国腹地,赵国却也有块地深入燕国腹地,那块地最东边的临乐,甚至距离燕国都城只有两百里地。

    赵国的这块地,就宛如一柄利刃刺入燕国心脏,令燕国寝食难安。

    就在这块地的北方,有一座大城唤作武阳,扼守易水天险,乃燕国南部之屏障。

    假如将武阳割让给赵国,赵国完全可以从武阳出兵,直扑燕国都城蓟,燕国再也没有险峻大城,能够挡住赵国大军前进的步伐。

    如果说割让葛城,会让燕国随时都有丢掉那片膏腴之地的风险。

    那么割让武阳,就相当于让整个燕国都城,此后在面临赵国的时候,无险可守。

    与这两座城池的重要性相比,平舒虽然能够依仗长城抵御赵国,却也显得有些无足轻重。

    如此苛刻的条件,燕国又岂会答应

    赵嘉见状,却是不慌不忙,笑道:“将相莫要如此心急,且先听我把话说完。”

    “我赵国也不平白占据燕国城池,乃是准备以龙兑、汾门、临乐三座城池进行交换。”

    赵嘉此言落下,燕国朝堂再度哗然。

    前面已经说到,赵国有块土地深入燕国腹地,最东边的临乐城池,甚至距离燕国都城不足两百里路程。

    这块深入燕国肉中的尖刺,燕国早就想要将其拔去,可惜赵国国力强大,燕国努力多年仍旧没有成功。

    可是如今,赵国愿意将那块地割让给燕国,如何不让燕国上下震动

    不过很快,燕国文武就反应了过来。

    燕国得到这片地,固然可以拔出肉中刺,可是割让给赵国的三座城池,却会成为悬在燕国脖子上面的利刃,情况将变得越发糟糕。

    “此事,恐有不妥。”

    燕王犹豫半晌,终究还是咬牙拒绝。

    赵嘉闻言,却只是轻声说道:“大王既然决心与我赵国永结盟好,也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吧。”

    “这三座城池,就是燕国所能表现的诚意。”

    “我赵国为了表现诚意,也拿出了三座地处膏腴之所的城池交换,还请大王三思而后行。”

    赵嘉脸色虽然平静,可是言语中的坚决与隐隐透露出来的威胁之意,却让燕王脸色微变。
1...3233343536...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