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魏国急需救援,今日乃是最后期限,若大王不能表现出足够诚意,或许要不了几日,蓟城就会被攻破。”
赵嘉环顾四周,从燕国文武脸上看到了抵触,却也丝毫不退避,直言不讳的威胁起来。
这次换地之举,并非赵嘉促成,历史上本就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只不过,由于赵嘉的出现,让这次换地发生的时间,足足提前了一年之久。
以如今赵、燕两国国力,只要换地成功,除非赵国出现巨大变故,或者燕国活腻了,燕国绝不敢再轻易出兵攻打赵国。
反之,赵国可以随时出兵,攻取燕国最富庶之地,甚至兵锋直指燕国都城。
换地之举,无论怎么看,都对燕国百害而无一利,燕王以及燕国文武也绝对不愿答应。
可惜的是,历史上齐国没有出兵,赵国都逼迫燕国不得不换地,更何况是如今的赵国,更是让燕国没有拒绝的可能。
商议许久,燕王心中虽仍旧百般不愿,终究还是应允下来,双方先是签订换地契约,继而歃血为盟,燕国出动十万大军,跟随赵、齐两国奔赴魏国。
&nbs
第八十九章 纵马掠秦地
公元前248年,六国合纵伐秦。
赵、楚、齐、魏各自出兵十五万,燕、韩各自出兵十万,共计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秦国。
这八十万大军,可并非当初燕国攻赵那种,掺杂了许多老弱妇孺的军队。
此次合纵大军,几乎都由青壮男子组成,还配给了各诸侯国最优秀的将领、谋士,阵容之豪华,世所罕见。
各**队刚刚联合,蒙骜就急忙率领秦军撤出魏国。
魏无忌统帅大军,由韩国境内杀入秦国,于黄河南岸大破蒙骜,斩杀秦军精锐六万余,蒙骜仓皇逃窜,沿途被联军追击,直接溃逃至函谷关。
而此时,秦国面对八十万合纵大军,朝野震动,秦王惶恐不可终日,下令全国征兵,十四岁以上男子皆被征召,奔赴战场。
函谷关及其四周,集结了超过六十万秦军。
前对举国动员的秦国,哪怕合纵大军数量高达八十万,由于诸侯皆不愿损失太多兵力,居然在函谷关前踌躇不前。
秦国忌惮合纵大军,亦不敢轻启战端,两者就这样在函谷关前相互对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秦国为了抵御合纵大军,几乎将国内成年男子征调殆尽,其余各地守军也变得无比空虚。
少阳山下,赵嘉身穿胡服,统帅两万骑兵,脸色沉凝。
在其身旁,范增、乐间、司马尚、赵辨、边城等人,全都身穿甲胄,骑在战马上眺望远方。
“公子真要如此做”
哪怕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乐间心中仍旧难以平静,脸上更是带着深深的忧虑。
赵嘉站在山巅眺望远方,将下面大好山河尽收眼底,沉声道:“若因畏惧秦国之强大,而放弃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最佳时机,那么秦国只会越来越强,赵国也只会越来越弱。”
“此番六国合纵,秦国几乎将全国兵力都集结在函谷关四周,我等正好趁此良机,攻占秦国领地。”
对于这件事情,赵嘉已经筹谋许久。
历史上合纵大军虽然击败秦国,甚至打到了函谷关下,最后却又从秦国国土撤了回去,根本没有占据秦国任何一座城池。
如此兴师动众的攻打秦国,却没有从根本上削弱对方,赵嘉以前始终想不明白。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赵嘉才知道诸侯国对于秦国的畏惧。
合纵大军打到函谷关,秦国已经丢失了大片膏腴之地,可惜与秦国相邻的几个国家,却都不敢真正将秦国城池据为己有。
只因秦国之强大太过深入人心。
哪怕合纵大军胜了秦国,与秦国接壤的诸侯国,却也担心大军撤退以后,自己会因为占据秦国领地而遭到报复。
正是这种担心,才让秦国兵败以后居然未损寸地,说起来真是无比讽刺。
这种胜利,除了暂时遏制秦国扩张以外,非但起不了削弱秦国的作用,甚至还会极大消耗了诸国国力。
只因秦国乃是本土作战,补给线相对而言较短。
反观合纵大军来自各国,补给线就较为复杂,仅仅为了供给合纵大军每日消耗,诸侯国都已经是心力交瘁。
如此大规模战争,结果最终寸土未得,表面上看合纵大军的确胜了秦国,实际上却是败了。
赵嘉既然决心改变历史,自然不允许再发生这种事情。
打赢了秦国,就要抢夺秦国土地、人口,只有如此,才能削弱秦国而壮大自身。
“可是,待合纵大军撤退以后,秦国出兵抢夺这些城池,又当如何”
赵嘉转头看向乐间,反问道:“就算赵国不趁机占据秦国城池,战事结束以后,秦国就不会报复,甚至是出兵攻打赵国么”
乐间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此番六国合纵,几乎是赵国一力促成。
若没有赵嘉诓骗秦国,将三座重要城池割让给秦国,并且把占据的半数燕国城池送给秦国,秦国又岂会转而攻打魏国,以致公子无忌向诸侯求援,发起了合纵之战
最为重要
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
却说赵嘉攻掠秦地,连下北地十五座城。
秦国终于反应过来,急忙征召军队驻守于生水西岸,这才阻止了赵嘉继续侵占秦国领地的举动。
赵将秦国十五座城据为己有,让其余各国全都各怀心思。
合纵大军此时位于函谷关下,函谷关以东的秦国广袤肥沃土地,全部暴露在各国兵锋之下。
有了赵国这么第一个敢于吃螃蟹之人,楚国也不甘寂寞,令大将项燕西进云梦泽,拔城六座继而收兵。
韩王派兵占据阳城、负黍,将这两座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所丢失国土夺了回来,顺便还祭奠了在那里战死的四万韩军。
魏无忌自然不甘示弱,相约楚、韩两国,分湍水以东秦地,合计十十五座城池,秦国再次丢失半个南阳郡。
占据了这块要地,魏国日后面对秦国进攻之时,不仅拥有了湍水作为天险,还能依仗长城进行防御。
当年楚国为了抵挡秦国侵略,在南阳郡中部修建了长达百余里的长城。
可惜长城未能挡住秦国大军,南阳郡终究还是为秦国所得。
获取南阳郡的秦国,就好像一拳轰进了楚、魏、韩三国心脏位置,使得三国惶惶不可终日。
楚国还好,丢失大片国土以后,还能依仗淮水防御秦国。
魏、韩两国无险可守,只能在与秦国交界处修建长城,最后两国修建的长城连接在一起,与楚国当年修建的长城,在地图上构陷出了一个斜‘几’字。
今日三国分掉大半个南阳郡,不仅将轰进他们心脏处的秦国拳头捏碎,还将曾经修建的长城尽数夺回。
有了这块地,三国日后面对秦国之时,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三国之所以联合分地,乃是担心战后秦国报复,三国共分一块土地,日后就能达成攻守同盟,秦国未必敢轻易发兵夺回丢失的土地。
此战,赵、楚、魏、韩四国,疆域都有所扩张。
纵然是不与秦国接壤的齐国,也得到了赵国割让的两座城池,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唯有燕国,不仅将拱卫都城的要地换给赵国,还被裹挟过来一起攻秦,平白消耗了许多人力、物力,却根本没有获得太大实惠。
是以,燕国最先叫苦,不愿继续与秦军在函谷关前对峙,意欲撤兵。
齐国紧随其后,也不愿自己出力,却眼睁睁看着其余各国攫取好处,有了退兵意图。
再加上各国劳师远征,消耗粮草太过庞大,且很难击破秦国函谷关,最后只得相继退兵。
这次轰轰烈烈的合纵,以斩杀秦军六万余,各国占领秦国领地数百里而落下帷幕。
赵国,邯郸,王宫大殿。
自从廉颇大破燕军以来,赵国可谓是喜事连连。
特别是这次,赵嘉先是逼迫燕国将都城屏障换给赵国,随后更是六国合纵,大破秦军。
最为重要的是,赵嘉趁着秦举倾国之力防守合纵大军之际,以两万骑兵突袭秦国北地,拓地数百里。
自从长平大败以来,赵国面对秦国之时,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只能卑躬屈膝奢望能与秦国交好。
这种姿态,也是弱国的无奈之举,事实上所有赵人心中,都隐藏着愤怒与仇恨。
赵嘉夺秦地数百里之举动,无疑能够极大振奋赵人之心。
接连不断的好消息,居然也让赵王赵丹身体有所好转,开始重新主持朝政。
“偃,你可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自从嘉儿开始参与朝政以来,我赵国先是大破六十万来犯燕军,重振我赵国声威。”
“不久前,嘉儿又以智谋游说秦国弃赵攻魏,结果引得六国伐秦。”
“与燕国换城之举,更是将一柄尖刀插在燕国心脏处,让燕国首都从此暴露在我赵国兵锋之下,燕王此后又岂敢再与我赵国作对!”
“如今嘉儿夺秦地数百里,大壮我赵国声威,孤心甚慰啊!”
赵王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大笑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赵偃越听脸色却越是阴沉。
直到此时,赵偃才猛然惊醒,这些年所有足以改变赵国命运的大事件,赵嘉都在其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就连赵王都如此欣赏赵嘉,对其赞誉不断,更不用说是赵国百姓了。
“我身为太子,又岂能容忍被别人抢了风头!”
赵偃眼神有些阴骘
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
赵嘉所夺十五座城内,拥有两座高山,分别为号山以及上申山。
这两座高山海拔都高大数千米,位于这块新夺之地的正中央,几乎将这块地分为南北两半。
其中上申山位于平周以东,毗邻生水以及长城之畔,乃抵御秦军之重地。
除此之外,在靠近原赵国太原郡方向,还有一条连绵不断的山脉,被称为狐岐山脉。
狐岐山脉位于少阳山西南方向,当初赵嘉诓骗秦国准备割让的三座城池,就是位于狐岐山脉以东。
赵国能够保住太原郡这么多年,也是因为少阳山与狐岐山脉的地势。
狐岐山及东部昭余祁附近城池,合称为祁地。
狐岐山乃赵国西部之屏障,昭余祁更是被称为九大湖泊之一,汾水淤泥所堆积的平原,让昭余祁四周成为一片十分肥沃的良田。
在此之前,昭余祁乃秦、赵、韩三国交界处,这块地归属于秦,犹如一个拳头轰进赵、韩两国腹地。
当初秦国夺去这片土地,不仅仅因为其战略位置重要,更因为这块地十分肥沃,乃是产粮大地。
只是如今,这块地又被赵嘉夺了回来。
当然,祁地只能代表赵嘉所夺这块地南部,由于北方还有大片土地,且有上申山这座险要山峦作为屏障,赵嘉就将这块新夺之地,称之为申岐之地。
中阳,位于申岐之地正中央,东临狐岐山脉,北靠离石要塞。
赵嘉此时,正率领麾下文武屯兵中阳。
“王父将我封为平岐君,并且将申岐之地十五座城赠予我做封地,令我统帅麾下两万骑兵,驻扎此地防御秦国。”
“对于此事,诸位有何看法”
突如其来的册封,并没有让赵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脸色反而变得有些凝重。
范增、李斯闻言,互相对视过后,眼中都露出惊喜以及担忧双重复杂的神色。
年仅二十岁的赵嘉,就被封为平岐君,且拥有十五座城作为封地。
如此殊荣,纵观诸国历史,都独此一份。
要知道,哪怕是如今权倾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当年因为跟随楚王熊完入质于秦数年,最后甚至相助熊完逃回国内继承王位,也只被封了十二座城作为封地。
被封为君且拥有广袤封地,也就意味着赵嘉日后能够光明正大的招募文武,征召军队。
十五座城内军政大权,也几乎都有赵嘉说了算。
这也就相当于,受封平岐君的赵嘉,已经相当于小的诸侯,几乎拥有了完全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利。
虽然在名义上,申岐之地仍旧归属于赵国,却可以算是赵嘉私人领地。
只要赵嘉有本事,让申岐之地百姓彻底归心,日后就连赵王,都很难再对这块地指手画脚。
如此封赏,不可谓不丰厚,甚至有些丰厚的让人不可置信。
李斯、范增作为赵嘉门客,看到主人有此封赏,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可惜的是,无论李斯还是范增,都是非常聪慧之人。
他们也能从荣耀的背后,看到潜在危机,以及被作为棋子的悲哀。
现如今,若说秦国最恨何人,非赵嘉莫属。
赵嘉先是将秦国玩弄于鼓掌之中,蛊惑秦国弃赵攻魏,导致魏国请出魏无忌这尊大神,操纵了六国合纵之壮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