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自从魏王决心盟赵以后,就开始为挑选将领发愁
如今的魏国,根本没有可堪大用的名将,就连不少沙场宿将,也因为公子无忌的郁郁而终之事,而对魏王失去信心,挂印而走者不在少数
魏王挑来挑去,都没有挑选到合适的统兵将领
最终还是魏礼极力举荐廉颇,魏王在慎重考虑之后,遂拜廉颇为主帅、魏礼为副将,令二者统兵十万与楚军合兵一处,攻打山阳
“廉颇将军觉得,我等能否攻下山阳“
春申君黄歇看过远处胶着的战局,转头对着廉颇问道
此番楚国为了拿回南郡,出兵二十万,可谓是下足了本钱,黄歇贵为楚相,又是当年解了赵国邯郸之围且击败秦国之人,自然是统兵最佳人选
也只有春申君黄歇这等人物,才能镇住军中骄横的诸将
好在春申君也有自知之明,晓得单论统兵打仗,自己乃至所有楚国将领,都比不上眼前的老将廉颇,这才虚心询问
“若是野外作战,以我方三倍于秦军之兵力,吾有信心能够将其击溃”
“然蒙骜依仗山阳城郭死守,想要凭借三十万大军攻破此城,难如登天”
黄歇闻言,急忙问道:“不能攻克山阳,我等就没有办法与平岐君合兵一处,不知将军可有应对之策”
廉颇却是笑道:“无妨,根据探子来报,山阳城破之时粮草被付之一炬,韩国虽然答应供给秦军粮草,时至今日尚且没有运送至山阳”
“我等可派兵将山阳团团围住,以城中秦军庞大之数量,粮草难以支撑十日”
“待城中粮尽之时,自然是破敌之日!”
春申君黄歇闻言大喜,当即就开始与廉颇商议,如何分兵围困山阳,切断对方后勤补给
山阳城内
蒙恬看着楚、魏两队的动向,不由面露忧虑之色
“王父,孙儿观楚、魏联军动向,恐怕是想要将山阳团团围住,继而切断我军粮草补给,将十万秦军活活困死在城中啊”
此时的蒙恬,心中感到无比疑惑
按说以蒙骜的统兵经验,恐怕早就能够预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纵然是换做蒙恬,也不会将十万秦军全部驻扎于山阳
哪怕只派遣三万秦军驻守山阳,也能挡住楚、魏联军月余,那个时候援军就已经抵达此地
若山阳只驻守三万秦军,其余七万秦军就可以分别驻守其余城池,与山阳相互守望,形成掎角之势,如此也能掩护后勤部队
蒙骜的反其道而行,将所有兵马聚集在山阳,摆出一副死守山阳的姿态,完全违背了兵法常理
蒙骜闻言,只是目光平静的看着城外,已经开始分散包围山阳的楚、魏联军,并没有解释什么
事实上,蒙骜如此做,自然有其用意
秦国朝堂之上,以吕不韦、蒙骜为首的外来户,与秦国本土势力之间的争斗,早就已经暗潮汹涌
哪怕当年吕不韦、蒙骜发动兵变,杀死了王翦叔父,也趁机清理了不少敌对势力,仍旧不可能将秦国上下清洗一空
说到底,秦国还需要本土人士作为根基,没有了秦国本土人士,秦国也将不再是秦国
第二百一十一章 项燕
山阳城内,蒙骜、蒙武父子相对而立。
相比起二十万楚军,十万魏军明显实力更弱,按理来讲蒙骜应该先攻打魏军。
然魏军统帅乃名将廉颇,想要在廉颇这等名将身上讨便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相比较而言,看似强大的楚军,反而会是秦军的突破口。
楚国虽强,奈何楚国缺乏骁勇善战的名将,楚国贵族也大多奢靡无度,缺乏秦、赵将领那种彪悍特质。
历史上列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吕不韦也正是选择先击溃强大的楚军,这才使得联军崩溃。
楚军营寨,舞乐齐鸣。
哪怕楚军现在处于战争状态,似春申君这等楚国贵族,仍旧没有忘记享受。
十几个楚国高级将领,全都身穿锦衣,满脸含笑的举着酒爵,朝着附近之人敬酒。
营帐正中央,气质婉约的楚女载歌载舞,那曼妙惹人遐想的娇躯,看得不少楚国将领双目放光。
“将军,现在乃战争状态,如此恐怕有些不妥”
好在楚**中,倒也并非全是这些沉溺酒色的贵族,亦有将门出身的项燕出言提醒(前面搞错了,项燕是项羽爷爷,据推测年龄应该在二十七八左右)。
此时的项燕,虽继承家族爵位,却也没有太过显赫的战绩,若非出身不凡,根本没有资格入列席中。
本来兴致大好的春申君黄歇,听到了项燕的声音,笑容当即僵在了脸上。
其余醉眼朦胧的众楚将,闻言心中亦是有些不快。
按照楚国传统,贵族出行哪怕是在军中,欣赏歌舞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今日却被一个不满三十岁之人当众提及,楚国诸将心中又岂会高兴
“此番楚、魏联军共有三十万人,山阳秦军只有十万,还被我等团团围困于城中。”
“将士们长途跋涉,早就疲惫不堪,喝酒放松一下自无不可,汝初临战阵,岂会知晓其中缘故”
好在黄歇顾念项燕家世,倒也没有出言呵斥,只是隐晦的警告一番。
不曾想,项燕好似没有听出黄歇的言下之意,起身朗声道:“楚、魏联军虽有三十万,却分兵六处围困山阳,若是我等防备松懈,蒙骜孤注一掷领兵来攻,又当如何”
项燕自幼喜读兵书,再加上出身将门世家,又对秦国多年辱楚抱有极大恨意,故此严于律己,年纪轻轻就暗中发誓,早晚必定率领楚国王师攻秦,一雪怀王之耻。
故此,哪怕项燕亦为楚国贵族,却少了楚国贵族那种奢靡,多了份军人的铁血与肃杀。
“砰!”
黄歇闻言,却是猛然将手中酒杯拍在了案几上,脸色无比阴沉。
黄歇作为仅存的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又是楚国国相,早就名满天下,登上了人生巅峰。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黄歇在楚国地位仅次于楚王,就连楚国宗室都得给黄歇几分薄面。
已经很久,没有人敢直面顶撞黄歇了。
“那么汝以为,本相当如何行事”
此时,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酒杯,就连正在献舞的歌姬们,也都停了下来缓缓退出去。
营帐内,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所有人都知道,春申君黄歇发怒了。
项燕虽是一名较为纯粹的武将,却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如何看不出自己惹怒了黄歇。
然而,有时候明知这样做不太好,可是为了大局着想,也必须去那么做。
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
“大父,楚军正在砍伐西南营寨前面那块树林!“
蒙恬握剑匆匆走进屋内,对着正在查看军情的蒙骜说道,声音有些急切。
昨天晚上,蒙恬已经得知了蒙骜的打算,故始终派人盯着西南楚军动向,不曾想果然发现了对秦军不利之事。
按照蒙骜的策略,最好是趁着夜色突袭西南楚军营寨,擒获楚国统帅黄歇,使得楚、魏联军崩溃。
西南楚军营寨前面那块树林,正是秦军的最佳隐蔽地点。
可是现在,楚军正在砍伐那片树林,看样子还是准备将树林砍伐一空,那时西南楚军营寨前面一望无垠,根本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更不用说是突袭那处营寨了。
蒙骜闻言眉头微皱,不自觉放下了手中军情。
“除此之外,楚军可还有其余动向”
蒙恬答曰:“楚军自营寨起派出了大量斥候,将方圆三十里都纳入了侦查范围,屡次截杀我方出城侦查之斥候。”
“现如今,想要侦查西南楚军营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蒙骜闻言,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蒙骜才嘶哑着嗓子说道:“楚军其余几个方向营寨,可曾有变化。”
“未有!”
蒙骜起身,背着双手在屋内来回走动着,最终叹道:“看来楚中亦有能人,要么是对方看穿了吾所定之策,要么就是对方治军严谨,未雨绸缪。”
叹息完毕,蒙骜停住了脚步,转身对着蒙恬说道:“集中兵力突击楚军西南营寨,擒获楚相黄歇之策已然失败,为今之计当速速突围,否则待粮尽之日,我等皆死于城中也!”
不得不说,蒙骜亦是果决之人,发现计划难以成功以后,就准备突围。
是夜,月朗星稀。
楚军西部营寨,此时虽然仍旧灯火通明,大多数楚军却已经沉沉睡去,就连负责巡夜之人,也都开着小差。
正如黄歇所言那般,楚军长途奔袭而来,又刚刚建立营寨,将士们的确疲惫不堪,入夜没多久便沉沉睡去。
楚军为了困死秦军,分别建立了四个营寨,西方这处营寨共有四万楚军。
项燕虽然负责楚军西南营寨防务,却没有资格指挥楚军西部营寨,以致这里防备仍旧十分松懈。
“杀啊!”
忽然间,震天喊杀声打破了夜晚的平静,秦军拨开鹿角、拆毁木墙,冲入楚军西部营寨四处放火。
大意没有防备的楚军,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被冲进来的秦军冲的七零八落。
“将军有令,往前冲锋,休要恋战!”
“将军有令,往前冲锋,休要恋战!”
由于秦军特有的军功授爵制度,让秦军对于杀敌砍人头这件事非常热衷。
以至于,本来只被下令冲破楚军营寨突围的秦军,看到楚军如此不堪一击以后,不少秦国士卒都忘记了主帅命令,反而开始冲入各个营帐击杀楚军。
眼看局势逐渐失控,若秦军继续在楚军营寨内恋战,待其余各处楚、魏兵马抵达以后,秦军再想撤退可就不容易了。
于是乎,蒙骜当即派出军法官四处宣扬军令,连续斩杀了百余不听军令的秦国士卒,并将他们人头高高悬起,这才威慑住了杀红眼的秦军。
就这样,蒙骜率领秦军击破楚军营寨,并没有过多恋战,很快就凿穿了楚军营寨,带着十万秦军扬长而去。
待黄歇、廉颇领军来援之际,已经追不上秦军的脚步了。
好在秦军急着突围不敢恋战,楚军除了营寨被毁以外,伤亡倒也不算太大。
“好险!”
春申君黄歇看着被付之一炬的营寨,以及营寨内狼狈不堪的楚国士卒,震怒之余也感到侥幸。
&nb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城
虎牢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历史上此地发生了两场至关重要的战争,其一乃是楚汉之间爆发的成皋之战,象棋上面的楚河汉界,也就是距离成皋不远位置的鸿沟水。
那场战争,奠定了刘邦统一天下的基础。
第二场战争更为夸张与惊悚,乃李世民主导的武牢之战。
李世明率领三千五百骑兵占据虎牢关,切断了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诸侯之间联系,最终凭借手中三千余人,大破窦建德麾下三十万大军,就连窦建德都被擒获。
而此时,蒙骜所率领十万的秦军,却被拦在了成皋城下。
”魏将军,韩王不是已经同意让吾等入城么,为何会突然反悔“
蒙毅进入成皋城内,看着满脸堆笑的韩文,脸色非常难看。
秦军为了进驻成皋,已经奔袭数日,军中粮草几乎消耗殆尽,却没想到秦军抵达成皋之际,却被韩文率兵挡在了城下。
“成皋狭小,不能容纳十万秦军。”
“大王有意让蒙骜将军分兵驻守荥阳、平皋,好与成皋形成掎角之势。“
“少将军但请放心,至于贵军所需粮草辎重,我等自会按照约定供应,绝不会亏待了秦军!”
蒙毅眼看韩文无论如何都不让秦军入城,当即辞别了韩文,花费重金在成皋内多方打听,这才得知事情缘由。
原来,就在秦军奔赴成皋之际,韩相张平却是被赵嘉释放,返回了韩国新郑。
张平向韩王进言,希望韩王能够背秦盟赵,前后夹击击破蒙骜所率十万秦军,好在韩王畏惧秦国强大的国力,再加上韩国太子在秦国为质,韩王也担心自己背盟以后太子会遭受牵连。
正是为此,韩王才没有采纳张平建议。
随即,张平又劝谏韩王:“成皋乃南阳郡北部门户,虽然大王与蒙骜有所约定,也难保蒙骜不会仗着秦军势大,进驻成皋以后就占据粮仓,扼住韩国咽喉。”
“大王纵不愿背秦盟赵,也不应该放秦军入成皋啊!”
韩王被张平说动,这才出尔反尔,让韩文领兵在成皋挡住秦军,不让蒙骜等人入城。
蒙毅探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匆匆出了成皋,返回秦军营寨,将此事禀报蒙骜。
“你是说,张平被赵嘉放回了韩国”
蒙骜没有恼怒于韩王的出尔反尔,却是对张平被放回韩国这件事情非常在意,脸色也变得十分凝重。
对于赵嘉,蒙骜向来戒备有加。
更何况,韩相张平向来主张合纵抵御秦国,如今张平顺利返回韩国,秦、韩联盟就不那么稳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