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言毕,李牧朝着张平郑重一礼,继而转头看着已经逐渐停歇的暴雨,大声吼道:“北上平皋!”
张平目送李牧离去,想起了对方临走前的那番话,不由暗自苦笑。
韩作为小国,根本经受不起太大损失,故每次与各国合纵攻秦,几乎都是处于打酱油状态,根本没有尽全力。
李牧之言,既是劝解,也是暗中警告。
“司马都尉,还请随我入城!”
回过神来的张平,转头看着赵嘉麾下心腹爱将司马尚,脸上再次堆起了笑容。
平皋城。
蒙骜立于城墙之上,看着城外做出防守姿态的楚军,脸色阴晴不定。
“楚军在等我城中粮尽啊!”
蒙骜很快就看穿了楚将的心思,想到城中那所剩无几的粮草,脸上愁容越来越浓。
如果蒙武在联军尚未抵达此地之时,就已经将粮草运到平皋,哪怕面对五十万联军的围攻,蒙骜也有自信能够受到秦国援军抵达。
可惜城中无粮,哪怕秦军都悍不畏死,也不可能守住平皋。
最为重要的是,蒙骜若不能据城死守,就只能率兵突围,可惜楚国吸取了山阳那场战争的教训,营寨都建的无比牢固,斥候也是派出去了许多。
平皋被围困以后,蒙骜暗中派出去许多斥候,想要打探成皋、荥阳的动向,可惜绝大多数派出去的斥候都被楚国斥候围杀,能够侥幸逃出去者寥寥无几。
时至今日,尚且没有任何一个斥候,带着其余各城情报返回平皋。
“将军,将军,有斥候活着回来了!”
就在蒙骜满脸愁容,思考着后续该如何应对之时,却是猛然听到了副将那略带惊恐的声音。
蒙骜闻言,心中当即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人呢”
蒙骜话音刚落,就看到两个秦卒搀扶着一个浑身是血的斥候,朝着自己这里走来。
那位斥候身中三箭,若非箭矢都没有射中要害,恐怕早就已经殒命,饶是如此,这名斥候能否活下来,也未可知。
“受伤如此重,为何先不带去治疗”
蒙骜爱兵如子,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对方乃是齐人,仍旧得到许多秦国士卒拥戴了。
“将军,快逃!”
就在下一刻,当蒙骜听到那名斥候声音的时候,不祥的预感也越来越强烈,心也是已经沉入了谷底。
“发生了什么事”
那名斥候虚弱的说道:“韩人背盟,射杀蒙武将军,与李牧勾结剿灭了成皋城下秦军。”
“李牧击破成皋城下秦军以后,根本没有再做修整,直接领兵朝平皋而来,若此时不撤,就来不及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骜之死
“仅仅十万赵军又怎够”
“如今城内秦军不足四万,我楚国尚有近二十万大军,足以能够将平皋围得水泄不通。”
“不如让廉颇将军也带领十万魏军,随李牧将军前去与公子嘉汇合吧。”
春申君黄歇的声音响起,营帐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之中。
众人皆知,春申君如此做有些私心,仅仅让楚军围困平皋,不仅能够暂时避免与秦军主力交锋,还有极大可能会拿下蒙骜,捡一个天大功劳。
只不过,前番楚军在蒙骜那里吃瘪,春申君想要一雪前耻的心情,众人倒也能够理解。
“既如此,那么吾便与李牧将军一同与公子嘉会师!”
温县。
“君上,秦军长途奔袭自黄河顺流而下,已经抵达函谷关。“
边城拿着刚刚得到的战报,对着赵嘉说道。
赵嘉闻言微微颔首,轻声说道:“速度比我预计的要快上不少。”
边城疑惑的问道:“秦军主帅樊於期、张唐行军如此急切,莫非是想要前来救援蒙骜”
赵嘉沉吟半晌,道:“尚未可知。”
边城闻言心中越发疑惑,问道:“公子何出此言”
赵嘉捋了捋胡须,道:“樊於期、张唐代表秦国本土将领,与蒙骜之间向来竞争激烈,且因为有吕不韦相助蒙骜,以致秦国本土将领饱受打压。”
“若非蒙骜屡次领兵受挫,恐怕也轮不到樊於期、张唐成为此番秦军主帅。”
“依我看,樊於期、张唐二人,更愿意看到蒙骜被联军所杀!”
边城闻言,顿时皱着眉头说道:“既如此,樊於期为何还要日夜兼行,行军如此急切”
赵嘉笑道:“若不如此,如何给秦国上下一个交代”
边城这才恍然大悟。
赵嘉给李牧等人的书信,里面就讲到了这点,断定樊於期等人未必会倾尽全力营救蒙骜。
与其将大军都聚集在平皋城下,和作困兽之斗的蒙骜死磕,还不如撤走绝大多数兵力,来到温县一带提前布防,准备与秦军决战事宜。
至于平皋数万秦军,只需将城池团团围住,哪怕蒙骜以人肉为食,终究也支撑不了多久。
粮尽之日,平皋不攻自破。
“君上,李牧、廉颇两位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赶来!”
就在此时,王翦却是大步走来,脸上带着喜色。
“召集诸将,随我去迎接两位将军!”
温县城东二十里,赵嘉早早带着申岐之地诸将,在此地等候李牧、廉颇二人。
忽然间,远方灰尘大作,旌旗遮天蔽日。
“终于来了!”
想到即将看到廉颇、李牧二人,赵嘉就感觉心中热血澎湃。
自从赵嘉割据申岐之地以来,就根本没有再见到廉颇,两人说到底有师徒之谊,若没有廉颇的照拂,赵嘉恐怕早就被继母以及赵迁压得抬不起头了。
更何况,廉颇在赵国历侍三代君主,可谓是劳苦功高,赵嘉身为王室子弟,自然对廉颇怀着感激之情。
至于李牧,可是历史上战国末期赵国的唯一支柱,破匈奴之战以后,赵嘉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赵国战神级人物。
当赵嘉得知李牧以奇计,轻松攻下燕国河间十城以后,心中亦是无比喜悦。
赵嘉如今纵然割据申岐之地,却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与权势,都来自于强大的赵国,假如赵国衰弱或者灭亡,申岐之地不可能独存。
唯有赵国越来越强,申岐之地才会更安全。
哪怕赵嘉以前与赵偃有些不和,在面对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上,父子两人也终于开始摒弃前嫌,联手抗秦。
“老师,李将军!”
赵嘉看到廉颇、李牧以后,急忙上前见礼,二人倒也不敢怠慢,纷纷回礼。
如今的赵嘉,可不仅仅是平岐君,更是誉满天下的赵国公子,李牧甚至还听说,赵王欲立赵嘉为太子,令其成为赵国合法的继承人。
立太子这件事,看起来再正常不过,毕竟赵偃只剩下赵嘉这么一个儿子,而且是如此优秀的一个儿子,理所应当将其立为太子。
不过知道两人往事之人,都晓得二人之间有颇多龌龊。
若赵偃果真立赵嘉为太子,那么也就表明,赵偃与赵嘉二人冰释前嫌了,意义可就大不一样。
三人寒暄过后,赵嘉先是让属下安排赵、魏二十万大军,进驻早就准备好的营寨内。
继而,他却是迎着廉颇、李牧二人,前往温县县衙。
三人来到挂在墙上的大地图前,赵嘉指着函谷关所在位置,说道:“秦军主力先锋已然抵达此地,按照秦军行军速度推算,半个月以内即可兵临温县。”
“此番秦国出兵四十万,可谓是劳师动众,巴蜀之地粮草源源不断,秦国国内还在不断征兵,看来的确是想要与我等决一死战啊!”
赵嘉脸色无比凝重。
秦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若是完全发动起来,绝对是极其恐怖的存在,哪怕赵、楚、魏、韩四国联军,也会感到巨大压力。
更何况,其余各国只能仰仗一时,想要让他们齐心协力与秦国死磕,根本不现实。
按照赵嘉推测,双方大军最多僵持半年,联军就会纷纷撤退,甚至可能仅仅三个月时间,联军就会分崩离析。
那个时候,若秦国执意攻打赵国,赵国也就只能独自面对。
李牧闻言,亦是皱眉说道:“联军虽有五十万大军,毕竟各怀鬼胎,此番两军对垒要么血流成河,要么就会像往常那般,僵持不下之际就先后撤兵,以致诸国空耗钱粮。”
廉颇捋了捋胡须,道:“若是攻克平皋以后,集结所有兵马与秦军速战速决,可否”
李牧反问道:“上将军所统帅的十万魏军,可愿与秦军死战”
廉颇闻言,沉默不语。
他虽然是名义上的魏军最高统帅,权利却也受到了极大限制,如今廉颇没有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其麾下魏将自然不会反对。
一旦廉颇下令魏军与秦军死战,魏将必然反对,那时纵然是廉颇这位名义上的主帅,也不可能指挥得了魏军。
“不能。”
许久过后,廉颇才声音有些干涩的说道。
赵嘉叹息:“魏军如此,楚军如此,韩军亦如此,联军可挡秦国一时兵锋,想要仰仗诸国联军击败秦国,绝无可能。”
“更何况,纵然诸国齐心协力与秦国死战,秦国也未必会如吾等之愿,假如秦军再像往常那般,占据函谷关死守不出,又当如何”
“为今之计,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了!”
李牧问道:“公子有何良策”
赵嘉指着函谷关所在位置,沉声道:“以往诸国合纵攻秦,皆被挡于函谷关外,最终不了了之。”
“此番若能绕道蒲阪,南渡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或可出其不意,攻破秦国国都咸阳!”
赵嘉此策,正是日后庞暖合纵攻秦之方略,联军也是在那一次攻到了咸阳不远处,可惜最终却是功败垂成。
廉颇、李牧都是沙场宿将,很快就领会到了赵嘉的意思,当即眼睛大亮。
不过很快,李牧就摇头道:“若公子尽早提出这个方案,趁着秦军尚未集结完毕之际,绕道蒲阪,南渡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或有可能成功。”
“可是如今,秦军已然集结完毕,我联军虚实秦国尽皆知晓,若是绕道蒲坂,秦军必然早有堤防,难以奏奇效。”
“且联军数量虽然庞大,士卒素质却良莠不一,军队臃肿而庞大,绕道而攻咸阳,想要统筹得当亦不容易,分兵又容易被秦军逐个击破,风险极大,得不偿失!”
李牧不愧是未来的赵国战神,很快就发现了这条计策的弊端。
&n
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赵
此处城垛已经塌陷了不少,根本拦不住蒙骜那高大的身躯,这才从城墙上面栽了下去。
说到底,也与蒙骜的操劳过度有关。
这段时间,蒙骜饱受打击,再加上年迈不堪,得知樊於期不可能来救援自己以后,终于彻底垮掉,居然十分戏剧化的从城墙上掉下去摔死了。
蒙骜的死,缺乏了大人物战死时的轰轰烈烈,也没有张开双臂对着敌军大喊向我开炮的豪迈,死的如此戏剧化,如此让人扼腕叹息。
可以说,蒙骜并非死于联军之手,也并非意外摔死,乃是死于秦国内部斗争。
假如蒙骜不是考虑到秦国本土将领的压力,当初在与韩相张平谈判之际,就不会勉强同意张平的苛刻条件,以致最终让秦军陷入绝地。
如果说,蒙骜能够毫无掣肘的肆意发挥其统兵才能,整场战争也就不会如此激进。
蒙骜有极大可能直接退回秦国,等待援军抵达再与联军交战。
纵然蒙骜因为内部争斗犯下了激进的错误,仍旧能够在绝境中找到生存的希望,带领数万秦军死守平皋至今。
假如樊於期等人及时援救,蒙骜等人也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只可惜,历史上从来都是成王败寇,纵然有再多借口,蒙骜最终仍旧兵败身亡,史书上不会记载蒙骜的无奈,只会记载其屡次大败之事。
“将军!”
城墙上面,早已饿得头晕目眩的秦国将士,见状全都骇然失色,继而挤在城垛前面厉声疾呼。
而此时,在城外巡视的王翦也发现了秦军的异动。
“报!”
就在王翦还有些疑惑的时候,忽然看到斥候纵马狂奔而来,大声喊道:“秦军主帅蒙骜坠下城墙身亡!”
王翦闻言,猛然瞪大了眼睛,继而吼道:“速速抢夺蒙骜尸体!”
“轰隆隆!”
三千铁骑朝着平皋发起了冲锋,好在城中秦军经过苦战,储备的箭矢早就已经消耗殆尽。
没有了箭矢的威胁,三千骑兵几乎毫发无伤的朝着城墙下面奔去。
而此时,早就被堵死的平皋城门,居然也也被缓缓打开,数千面露菜色的秦军,也朝着蒙骜尸体所在位置奔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