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崛起1639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林春

    另一方面,则是今日查抄魏国公府让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根本不敢想象,一个家族拥有的私产,居然能超过千万两银子!

    不过现在就让他背叛李自成,还是有着强烈的心理障碍,于是讪笑道:“李公子说笑了,对了,这烟草总公司是个什么意思,光卖烟能赚钱吗”

    李信呵呵一笑:“大舅哥怕是有所不知,吸烟能上瘾,一旦上了瘾,几个时辰不吸,就心里难受,这就和吃饭一样,是刚需,什么是刚需,是刚硬的需求。

    但两者又有不同,老百姓吃不上饭,会饿死,会造反,所以官府不能赚吃饭的钱,而吸烟不同,不吸不会死,就是心里难受,这个钱,要往死里赚,我打算除对烟草施行专卖制度,还将课以一倍以上的重税,你说赚不赚钱大舅哥,只要你点个头,你就是烟草总公司的总经理,小舅哥是副总经理,我给你们银子,拨给人手,把框架先搭起来!”

    高一功现出了难以抑制的挣扎之色。




第二四六章 受降
    事实证明,寇白门想多了,直到被放走,都没见着李信的影子,让她的心里忐忑不己。

    以前是邵时信想把她献给李信,她拉不下脸面,但今日是李信带兵来救了她,有救命之恩在先,她再委身相许,顺理成章,她渴望见到李信,当面称谢,再以自己学来的种种本事勾住李信的魂,嫁入李家,将来李信当了皇帝,一个贵妃总是跑不掉吧

    可惜的是,李信没来。

    春香还专门出去打听,才知道李信已经去了魏国公府上拷饷了。

    “姑娘,怎么办啊,要不去徐家找李公子”

    春香急道。

    “别,千万别!”

    顾横波连忙道:“李公子是个好面子的人,这时千万别去找他,等局势平缓下来,咱们再合计合计,反正李公子是你的跑不了,你还欠他一个救命之恩呢,总得上门道谢吧,阿媚,你先把衣服换了,咱们一起回媚香楼。”

    顾横波赖上寇白门了,她也希望通过寇白门搭上李信这条线,既便李信嫌她不干净,看不上她,她也可以扯着李信的虎皮逼陈贞慧把自己领回家,真正入他陈家的门。

    卞玉京很不齿顾横波的势利眼,开口银子,闭口银子,成什么了于是拉住寇白门道:“顾姑娘,不用麻烦了,我送阿媚回家就行了。”

    说完,便与春香一左一右挽住寇白门,婷婷出了朱府。

    “呵,还看不上老娘了,呸!什么玩意儿,不也是指着寇媚想给李公子做小么”

    顾横波气的狠狠一口浓痰吐到墙角。

    李香君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想她当年被候方域梳笼,确实风光,可风光过后,一切如常,梳笼的银子也没落到,全被教坊司和老鸨分了,如今几年过去,枕边人对自己越来越没耐心,她心里也越来越焦虑,她觉得,自己贪图一时虚荣,虚渡了几年光阴。

    “卞姑娘素来性急,倒也不是故意的,我们也走吧。”

    李香君叹了口气,拉着顾横波也向外走去。

    如今的寇白门,成了家里的香馍馍,还没进门,全家就一起迎了出来,谁都知道,李信是为了寇白门才攻打南京,寇白门早晚要跟李信,这寇家,还能不吃香喝辣么

    当初哪个能料到,人人看不起的倡门也有今日!

    “哎唷,姑娘回来啦,快快快,先进屋,见到司令爷了没”

    “姐,这是坏事变好事啊,啥时给姐夫引见一下我我也想帮姐夫做点事。”

    寇白门的母亲和弟弟热情的迎上前,谀笑着,还带着讨好。

    寇白门心里烦厌,什么都没说,进了家门,又淡淡交待两句自己累了,就回了小屋,春香耐不住寂寞,自告奋勇,出去打探消息,留下卞玉京陪着,还没到正午,春香探着手跑回来,兴高彩烈道:“姑娘,姑娘,教坊司被端啦,教坊司被端啦!”

    “端的好!”

    寇白门和卞玉京纷纷现出了解气之色。

    春香大声道:“李公子派了人,直接闯入教坊司,宣布自即日起,取缔教坊司,名下产业和卷册暂时封存,乐籍全部转为民籍,改天会有人上门为我们办理,也就是说,我们再也不是伎子啦!

    对了,姑娘,小婢回来时还特意从媚香楼那里绕了一圈,你猜小婢看到了什么”

    “难道媚香楼也被抄了”

    卞玉京问道。

    “嗯!”

    春香猛点头:“小婢正瞅着荡寇军的女兵去抄媚香楼,那老鸨满地打滚,鬼哭狼嚎的求饶,后来不知被谁踹了一脚,才老实了,卞姑娘你恐怕不知道吧,那老鸨足足被抄起了近三十万银子呢。”

    “真看不出来,那妈妈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攒了这么多银子。”

    卞玉京摇摇头道。

    “是啊!”

    寇白门也道:“妈妈还得把大半都拿给教坊局呢,由此可见,教坊司到底从咱们身上赚了多少银子,噢,对了,那媚香楼呢,怎么处理”

    春香道:“好象听那些女兵说,媚香楼在南京很有名气,媚香楼的姑娘也很出色,李公子的意思是,大家暂时别散掉,等他抽出手来,会来媚香楼和姑娘们谈谈将来的打算。”

    “哦”

    卞玉京和寇白门相视一眼,满脸不解。

    在她们眼里,李信既便不是皇帝,也和个王候差不多了,居然会亲临媚香楼,该不会是



第二四七章 具实以闻
    (谢谢好友夏末、秋至。的月票)

    这一刻,黄海的心情是激动的,作为亲卫连的连长,是最接近李信的身边人,哪怕何虎不停的与他争,可是宣布李信的喻令怎么可能交给前锋营呢

    前锋营就是送死的,能和亲卫连比吗这个大黑憨也不知能活多久!

    黄海暗暗瞥了眼何虎,便策马,从侧面绕出,出队列五步,大声道:“宣总司令喻令,人之一生,跪天跪地,跪父母恩师,孟子亦有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由先秦、两汉,魏晋至盛唐,除礼乐大典,百官见皇帝不跪,今废除跪礼,官见皇帝不跪,百姓见官不跪,作揖施礼,诸位站起来说话。”

    顿时,底下起了小声议论,这些大明朝的官,跪了一辈子,甚至跪,还演变成了和皇帝抗争的一种手段,文官经常成群结队的跪在午门前,你不按我说的做,我就跪死给你看!

    几百人在午门前跪的东倒西歪,你还能坐得住

    今日乍一听李信说不用跪,第一反应是不习惯,不让跪了,以后还怎么以死抗争难道站一边,如贩夫走卒般对着皇宫指指点点么,气势不同啊,也没了那种悲壮凛冽的气氛。

    不过退一步说,又有哪个天生喜欢给别人下跪呢不愿意跪的,是真正的官,喜欢跪的,多是通过跪达成某种目地,跪只是一种工于心计的手段。

    有人毫不犹豫的起身,有人看看左右,不情不愿的站起来,突然,一个义正严辞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

    “圣人云:天地君亲师,总司令独跪天地亲师,置君于何处难道总司令是要教人目无君上且忠君即是尽孝,不敬君上,又怎能敬父母今南京户部都给事中袁珂冒死谏言!”

    就看到一名言官,以非常标准的方式跪着,昂起脑袋,不服的瞪着李信,眼里满是正义!

    黄海正要喝骂,李信挥手拦住,他知道言官骂了一辈子,一朵花能在言官的嘴里,被骂成一陀屎,黄海未必能骂得过这个袁珂,再退一步说,不管能不能骂过,与言官对骂,就是自降身份,丢的是他李信的脸。

    李信打量向袁珂,沉声道:“新朝自有新朝之制,我订下的规矩,你只能服从,来人,把袁给事中送回家,禁足反省。”

    “得令!”

    两名亲卫旋风般冲入人群,一左一右,提起了袁珂。

    袁珂怒骂道:“李信,你目无君上,不当人子,本官绝不与你姑息,宁洒一腔碧血,也休想向你低头……”

    李信不理会袁珂的咒骂,望向了镇守南京皇宫的太监,问道:“谁是领头的”

    一名白白胖胖的太监,颤颤巍巍的上前,跪下道:“奴婢李小二,任南京宫监,叩见司令爷。”

    如今的太监,见了李信如老鼠见了猫,生怕被剥皮抽筋之后被一脚踹死。

    “嗯”

    李信点点头道:“李小二,找几个口齿伶俐的小太监,每天十二时辰,去袁家大门前,隔着门与他讲道理,什么时候袁珂心服口服,痛改前非,来向本司令认错,再什么时候收口。”

    李小二闻言一喜,这不就是骂人么骂人是太监的拿手活啊,当太监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嘴皮子溜,懂得察言观色,太监本是奴婢,又被割了一刀,地位是最低的,叫太监去堵着自诩为清流的袁家大门骂,这是袁家的羞辱,而且太监是奉了李信的命令去骂,是奉旨骂人,你有几个胆子敢回嘴

    “奴婢领旨!”

    李小二激动的浑身颤抖,他就怕自己对李信没用处。

    “你……你,好狠毒!”

    袁珂又急又怒。

    “总司令让你回家去反省,老实点!”

    两名亲卫一夹,把袁珂半拖拽着向外走去。

    御道旁,一众官员噤若寒蝉,暗道一声狠,明朝的官员不怕皮肉吃苦,怕的是丢脸,李信就从脸面上来践踏他们的尊严。

    其实这一招还是和大清学的,清朝废除了廷杖,因为明朝的历史早已表明,廷杖治不了官员,被打的,反而越打越兴奋,因此大清改为用太监去骂,还别说,效果比打板子好多了。

    袁珂被越拖越远,渐渐消失,高一功和李双喜相视一眼,也暗道一声服,这手段,比李自成高明多了,以往李自成对明朝官员是一杀了之,后来可能是受了李信的影响,很少杀官,但是当官的个个眼高于顶,压根就看不



第二四八章 金融手段
    在事权的划分上,李信暂时把长江以南归于自己的治下,暂时兼任应天府尹,江北依然由史可法统筹治理,在南京老百姓的观望中,五天过去了。

    其实南京老百姓对荡寇军的好感,大多是属于叶公好龙的性质,当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时候,那朦朦胧胧的面纱,可以变成道听途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通过对比,骂着明朝的官,发泄着对大明的不满。

    但是荡寇军真来了,就如龙降临到了叶公的家里,彼此之间再也没有缓冲,面对着一个陌生的庞然大物,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还能再以一个超然的心态去看待荡寇军么

    显然不能!

    德州老百姓殷切挽留荡寇军,是因为时刻面临着清军的威胁,可是南京地处江南,连流寇都不过来,更别提清军,又能有什么威胁到他

    因此南京老百姓对于荡寇军,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心态,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偏偏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早在嘉靖年间就跨入了小市民社会,常用的减税降赋等手段,对市民的效果不明显,李信要想获得南京的民心,就要增加就业机会,把财政支出适当向民生倾斜。

    这日,李信找来了南京较有名的钟表匠十三家,与之签署协议,十三家钟表匠以技术及部分资金入股,合作成立钟山钟表集团,占5%的股份,邢文以个人名义,出资五万两白银,占0%的股份,荡寇军军部以20万两白银占39%的股份。

    目前李信还未成立国资委,国企的代持人是荡寇军军部,由财务总公司监督,利润充作军费。

    十三家代表拿着协议,兴高彩烈的离去,按照协议规定,集团成立董事局,董事长由十三家推举,总经理由荡寇军指派,副总经理由邢文担任,主管人事,在一个月内,完成选址,半年内完成厂房建设,一年内,产出第一批钟表,在此期间,十三家钟表行不得私自生产任何钟表。

    李信征用了魏国公府,刚刚踏出府门,南京最大的钟表匠齐家掌柜齐涛就看向众人道:“李司令肯让我们执掌五成一的股权,绝非心甘情愿,若我所料不错,是做给别人看的,也许日后就会从我们内部下手,瓦解我们,他拿到控股权,所以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一起,老朽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将来集团被人夺走了,恐怕我们的家业也没了。”

    排行第二的李家长子李敏问道:“叔,那为何要答应他,咱们各做各的,不是一样能过得下去么”

    “你懂什么”

    李父不悦道:“难道大明除了我们几家,就没有做钟表的了苏州、松江都有几家做的不错,如果我们不和李司令合作,他派人去把苏州松江的那些人弄来南京,我们还有活路吗所以与李司令合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齐大哥说的对,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才能牢牢把持住这个董事长的位子。”

    齐涛也拱手道:“诸位请放心,我齐家绝对没有把钟表集团据为己有的心思,这董事长,我只做一届,下一届,我看还是由李老担当最为适合。”

    “过誉了,过誉了,撇的事,还是到时再说罢!”

    李父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要说这些做钟表的匠人,也是见过世面的,毕竟钟表在那时属于奢侈品,一般的平民百姓用不起,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在堂上供一只大钟,怀表更是王候级别或者巨富才有资格使用,长期与富人接触,他们的眼界也得到了拓展,稍一合计,就分析出了其中的利弊。

    与李信合资等于是与虎谋皮,但是不合资,又有可能被挤兑到破产,好在经过艰苦的谈判之后,拿到了五成一的控股权。

    十三家只要团结起来,不从内部出问题,就能把集团掌握在手里。

    徐府,参与谈判的有李信、邢武和周菡。

    红娘子、周菡母女、李兰芝和彩衣彩裳是昨天到了南京,红娘子依然和李信开夫妻店,慧英慧梅暂时留在扬州,操办把明报总社移向南京事宜。

    十三家的人前脚刚走,在外面偷听的孙荻就奔了进来,不满道:“凭什么呀,这些人只出了一万两银子,就拿走五成一的股份,集团公司还不是由他们说了算,而我们这边出了二十五万两呢,越想越不值。”

    周菡也道:“李公子,他们的技术再好,也不值那么多钱吧妾就是不明白你为何不再坚持一下,那十三家明显快撑不住了,一半对一半也好吧。”

    李信摆摆手道:“现在全南京都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太过份,否则很容易被人解读为以势压人,你放心,早晚我会把集团公司的控制权拿回来。”

    邢文也是走江湖的,习惯以江湖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时从旁道:“总司令,其实不难办,我就不信十三家始终一条心,我们可以使些手段收买离间,早晚能找到机会,把控制权夺回来。”
1...7273747576...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