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一个黄毛丫头,也不知谁给她的胆子,得了个狗屁偏方,就想来指挥他们说不好靖王也是喝了谁的**汤呢。

    不过谁叫人家一个有权,一个有钱呢

    这片地,说白了就是人家的,还不收租子。

    既然东家想要种地玩儿,那他们陪上俩月,也不是不行。

    如果东家是守信的,这买卖对于他们当前的处境,是个最好的选择了。

    “很好,既然都说好了,从今天开始,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要干什么。否则出了任何纰漏,我不负责。”

    “而且……”罗小乔提高了声音,“我必须再次强调,怎么种田,必须听我的!丑话我说到前面,如果不听我的,不光没有赔偿,我还会取消佃给他的土地,这些必然也得写到合约中。”

    佃户们冷静了一瞬,又亢奋了起来。

    本就要认命了,听她的怕啥,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还是王守实代表说了话“东家,啥时候开始签协议”

    “陈叔”,罗小乔礼貌的冲着陈庆合说道“你看这边有名望的中人,去请一个过来,二少应该上任了吧,顺便过来做见证”

    “是”,陈庆合答应一声,带着一个下人就去请这边的里正了。

    那些小老百姓一听要请里正来,以及新上任的知府,又发出了一阵议论声。

    看来这位看上去好欺负的东家小姐,背后的势力不一般啊。

    那是知府呢是谁想见就能见得着的吗就是签个契约的事儿,还能把知府请过来,那将来要是出了问题,官官相护,怕他们也是忍气吞声的命吧。

    这事儿靠不靠谱啊几个胆小的又开始犹豫。

    “怕啥”佃农余安化站出来大声说道“咱就是听话种地,咱自己不违约,能咋的你不签这个协议,上哪儿种别的地难不成回去也开荒不成”

    “也是,本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拼了,干!”几个年轻人率先打定了注意。

    再加上里正也要来作保,这个人他们熟悉啊,还算个明白人,到时候,好歹应该还是有一点保障吧

    ……

    虽然让春城全部都种稻子,但如果民心不服,可能会力倍功半。所以让人心服口服的干,才是上策。

    这件事情上面,罗小乔的套路,就是先捏软柿子。

    拿下来靖王庄子这边的佃户之后,王三海的庄子,自然也十分配合。

    那些被迫开荒的民众,有这么好的事儿,别说亲自过去跟他们签协议了,就是在家等着,都有人主动上门问询。

    至于剩下的人。

    世上有一种套路,叫做示范效应,还有一种套路叫羊群效应。

    世人都有从众心理,那位提出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前辈,绝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才。

    签过协议的佃户,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很快就让整个春城都知晓了。

    一大早就有人堵在庄子门口求见。

    “姑娘,俺们如果也完全服从姑娘的话,能不能让俺到时候也改种大豆”来人一脸沧桑,他佃的是别家土地,自然没有免租的待遇,但如果能够改种大豆,也是个极大的保障了。

    “签了协议自是可以”,罗小乔笑眯眯的说。

    她和靖王这次,算是唱了黑脸和红脸了。

    如果那位知道,自己为民着想颁布的法令,反倒成全了罗小乔的高大形象,不知道会不会满脸黑线。

    罗小乔想到这一点,就觉得解气该!!!




128 买牛整地
    忙碌的日子过得挺快,转眼已经在春城待了七天了。

    前几日还主要是忽悠这边的民众,签署协议,从明日开始,就要动真格的了。

    吃过了晚饭,天就黑了,古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庄子上显得十分安静,黑乎乎的,只有风的声音吹过。

    罗小乔所在的区域,是有限几个还有星星点点灯光亮起的地方。

    心里有事情,她睡的就比较晚。

    天气已经没有那么冷,罗小乔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口,静静的抬头看着天空,背影有那么点孤独与落寞的感觉。

    漆黑一片的夜空中,点缀着点点星光,照耀着这一片小土屋居多的庄子,一切都是原生态,处处都是贫穷和落后,任重而道远啊。

    “小乔,想什么呢”罗志平走了过来,未来的小姨子一个人在这外地,自己可得照顾好了。

    “志平哥,你咋也没休息呢”

    “睡不着,出来走走,这天空有什么可看的每天都一样”

    看到罗小乔托着腮看天空看的出神,罗志平有些不解的望天,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啊。

    “嗯,我也睡不着,明天就要开工了,我这心里有些不踏实”

    “别担心,封家二少不是在吗还有咱们这么多人呢,都能照应着。而且离夏季还远,不着急一时啊”

    罗志平不太会安慰人,只能尽力陪着她,虽说有下人在,毕竟不是自己人,这黑灯瞎火的,不回去休息,让人不放心呢。

    “嗯,是呢”,罗小乔笑了。

    此一世,亲情友情全都有了,暂时的落后怕什么,她必让自己过得更好。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农夫们就起来忙活了。

    罗小乔在庄子里坐着,等着陈庆合和王守实他们过来。

    这里的宅子,陈庆合一直都在收拾着,还算整洁,但舒适度方面毕竟差了一些,罗小乔也不是个娇气的,自不会提出什么异议。

    不一会儿,王守实他们来了。

    春城的每个村子,罗小乔都建立了联系人,基本上由村长或里正充当,佃农的庄子则由庄头担当。

    罗小乔让他们都坐下,并没有多寒暄,便开始询问,现在各自的村落农具是否已经发放到位一共有多少头牛壮劳力有多少有手艺的有多少以往他们是怎么栽种稻谷的,等等。

    来人经过几天的接触,虽然还是心里没底,不过还是照着罗小乔的问题,逐一回答了。

    陈庆合在旁边做着统计,用的还是罗小乔设计的表格样式。

    这么一聊起来,发现牛确实是不够多的,与罗家村情况差不多,村子里能有四头牛,就是极为不错的了。

    现在时间虽说还算来得及,但机械还不能用,没有牛耕地,很容易误了农时。

    罗小乔觉得,既然是奉了上头的命令,要把稻谷种好,甭管是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反正她是不打算省钱的。

    从下午开始,庄头便陆续地买了七八十头牛过来,应该是足够用了。

    春城和周边的牙行,都乐开花了,这可真是不开张则以,开账吃三年啊。

    罗小乔一面了解情况,一面琢磨自己该怎么办。

    “从明天开始,你们这些人,每人分两头牛回去,把田地先深耕一遍,然后再耙地,耙地的时候要注意,保证整平度的前提下,达到上细下粗的标准,到时候我会派人来帮你们看看”,罗小乔道。

    “好的,东家。”王守实恭敬的回话,不冲别的,冲着这几头牛的情分,也值得他尊敬了。

    送走农夫们,罗小乔又开始自己的写写画画。

    具体农耕事物她确实不如本地人。但整体应该规划成什么样子,如何泡地,如何施肥,如何排水,她比其他人还是见识多一些的。

    傍晚的时候,庄子里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安家第四子安正东,现在主管安家在春城的庄子,人前称安总管。

    他也不说话,就是绕着稻田走,观察农夫们翻地和挖沟渠的情况。

    人说同行相轻,这安总管给同行的感觉,却十分复杂。

    “姑娘”,旁边的陈庆合赶忙上来解释“这安总管,在种田方面有些想法。前些年弄了个什么肥料,很是让庄稼长势好了不少”。

    明一也在旁边帮腔“是呢姑娘,这春城有名的人不多,安总管算是其一了。”

    “他很厉害吗”罗小乔问。

    “他有名倒不是因为这个,是因为他不太有长性,这不,那肥料昙花一现,就又去研究别的了,导致现在也没啥特别拿的出手的,人家给起了个外号,叫“安半瓶””

    “哈”,罗小乔一乐,这人应该算是天赋型选手了吧“不用管他,随他去吧”。

    罗小乔每日都会去视察田地的整理进度。

    “注意相邻稻田之间,田面高低相差不超过一寸,以便灌水均匀。每块田地大小控制在三亩以内。”

    “姑娘,您放心吧,都是按着您的要求做的,保证分毫不差。”陈庆合笑着说道。

    他以前家在南方,种过稻田,罗小乔要求的整地方法,与他当年用的大同小异,但细节方面考虑的更为周到。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对这姑娘十分信服。

    全民一起动手,进度还挺快的,四月中旬不到的时候,就已经泡完地了。

    期间罗爷爷他们不放心,亲自过来了一趟,看见罗小乔忙的脚不沾地,也不好耽误她的事情。

    只告诉了一声,家里一切都好,别惦记。另外小麦抽穗了,他们会帮着好好找,等她回去一起看。

    “爷爷,你们来的刚刚好”,罗小乔没有让人走,“水稻秧苗有巴掌高了吧”

    “是呢”,说到这个,罗爷爷满脸笑意,谁能想到,大棚里面,稻苗真长出来了,个头顶的上外头长个把月了呢。

    “爷爷,那你回去的时候,告诉尤参叔一声,我这边都准备好了,让他带着稻苗和插秧机过来,我们这就要准备插秧了”

    “行行,我这就去,来时尤参还让问你呢,说再长下去,稻苗根就太大了,插到土里不好活”

    “嗯,所以这会刚刚好,我就在这儿等着了啊”

    “成,小乔,早点齐活儿早点回去,你奶奶惦记着你呢”

    一席话说的罗小乔差点红了眼圈,这还是头一次被亲人惦记,感觉真好。



129 吴家的思量
    城内吴家宅子里,春城通判吴福田有些为难的看着春城同知侯进宁,“侯大人,咱们这么躲着不是个事儿啊,那封家二少,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他来了这七八天,咱俩都没朝面儿,你说行不行啊”

    另一个叫马逊的也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竖着耳朵听二人的谈话。

    “吴大人,你不是通判吗所谓通判,职责就是分掌粮、盐、都捕。咱春城正落实水稻种植,事急从权,咱们哥儿几个,可是正在各处奔波,执行王爷的指令呢。”

    “可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就怕封大人找茬”,吴福田说。

    “怕什么我俩每天都去点卯,又没有耽误公事,只是刚好没碰上他罢了。再说了,封二咱们既是没见过面,上任的文书自然也没见过,不知者不怪罪。况且,我猜测,他也只是暂代知府一职。我听家父说了,上面很快就要人过来补缺,他们嚣张不了多少时日,先这么拖着,能拖几日是几日。”

    “那开荒的几个农夫过来办田契的事儿……听说其他城镇已经办了不少人了,这事儿怕是不敢拖延”,吴福田继续挠头。

    “马逊,你回去给办了”,侯进宁吩咐道“见到姓封的,知道怎么说吧”

    “是的,大人”,马逊木着脸回道。

    “还有,我们侯府庄子前面那条路,年久失修,把它挖开,找人重新修整,至于修多久,怎么修,你懂得。”侯进宁说道。

    听到这里,一直没说话的吴土成,眼睛亮了起来“好主意,我吴家,也得整理田地和道路,吴家田地周边的道路全部挖开”

    马逊没有说话,目光闪了一瞬。

    春城乡下的道路,本就是土路居多,最大的两条路,一条路过吴家地头,一条路过侯家地头,这两家土地面积又广,要是挖开的话,怕是每日牛车进出田地,都要受到极大的影响,这进度嘛……。

    果然,文人的度量和心机,总能让人胆寒。

    ……

    春城府衙,封宸浩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眼里噙着冷笑。

    来了七天多,衙门担任要职的,一个没见到。每天差役都会告诉他,同知大人和通判大人出城去了。

    “呵!躲我!”封宸浩面上没什么情绪,而是去了管通判的工房,到那里问了问农业和水利的基本情况。

    “对不住,封大人,您问的这些,下官真不是特别清楚。”姓宋的典吏腆着脸讨好地道。

    其他人则低着头,不敢看封宸浩的脸色。

    封宸浩将巴掌往案桌上一拍,在寂静的大堂中间,发出“啪”的一响,在座官员心里都是一颤。

    “你身为典吏,主管衙门案牍之收取、启缄、保管等事务,却不知道我春城农业多少人口,耕牛多少头,村落几许吗”封宸浩问道。

    “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典吏额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回禀封大人,这些数据,都在同知侯大人和通判吴大人手里,下官虽取文书,但从不敢私自查阅”宋典吏咬着牙硬挺,用这个理由来搪塞。

    “行,那你把文书都拿出来给我一观”,封宸浩扯了扯嘴角,露出皮笑肉不笑的神色。

    宋典吏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宋典吏,你可想好了再说,本官虽初来乍到,但你可以出去打听打听,本官的脾气怎么样!”

    “是是是”,宋典吏浑身冒汗,哆哆嗦嗦的拿出来库房钥匙,取出文书,递给封宸浩。

    “大人,下官……下官母亲病急,下官……下官下午需要请假回家一趟”,宋典吏战战兢兢的说,文书给出去,等那两位通知和通判大人回来,他必没有好果子吃。
1...5253545556...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