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春城的佃户和农家,则是一脸的喜庆。

    “哎呀,今年真是撞了大运了,听说是兴城一个姑娘的主意,这得是个大家闺秀,学富五车吧。”农夫们凑到一起,就爱聊天,有人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

    “我见过那个东家的,真的是气度不凡呢,说话做事自有套路,一定是大家族出来的”

    其他人虽然对这说法都不十分确定,但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管她是不是大家族出来的,她都是他们这些人的大恩人呢。

    农田全部都在郊外,春城的动静,吸引了过往的客商,又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了其他村落。

    有那大户人家,会特意坐马车路过,就想来看看,这个时节在北地长出来的稻苗,到底什么样子。

    有些农夫,以及一些负责的庄头,则特意走路过来查探,顺道问个究竟,然后好回去禀报给东家。

    古人娱乐活动这么少,这件事情又很大,就这么口口相传的,知道春城种水稻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再加上看到田地和沟渠的样子,来人就更加震惊了。

    “咱北地真的能种稻谷啊”还是有人不相信。

    “你自己不都看到了吗这都快五月了,那稻苗长得多壮,你没看到吗那叶子都绿的有些发黑了,我听说安家四爷出手了,今年的肥料用的是他的”

    “安老四他肯他不是向来不做重复的事情吗”

    “那得看是谁出马呢,春城不一般啊,靖王真是高瞻远瞩,咱们北地,以后有希望了。只要今年水稻成熟了,咱们明年也跟着种”,一个有些见识的老爷,摸着胡子笑。

    这边讨论的热火朝天,罗小乔却归心似箭,一刻没有停留的回了罗家村。

    刚进村口,就受到了热情的欢迎,罗金荣甚至敲起了那久违的铜锣“村长,村长回来了!”

    大槐树下的老人,扶着拐杖站了起来,冲着罗小乔龇着牙笑。

    这阵子人不在,总觉得干啥都不踏实,可算是把人迎回来了。

    “二姐,你可算回来了”,罗牛牛抱着她的胳膊不撒手“二姐,我过童生试了,今年没赶上考秀才,明年就可以试试了”

    “小乔,瞧你都晒黑了,快快,歇歇”,罗奶奶也围着她转悠。

    “爷爷,奶奶,都先别忙了,我得赶紧瞧瞧我那大棚去”,罗小乔急火火的说。

    “差这一会儿”,罗奶奶看着外头偏西的太阳,嘟囔着。

    “奶奶,等我回来咱再好好说话啊”,她说着话,就跑远了。

    “这孩子~”

    五月了,小麦该收了,她要的野稗,有没有

    大棚里面足足扎了三十多个布袋子,罗小乔满怀期待,一个个的掀开看。

    “不是…不是…不是…”

    尤参一脸忐忑的跟着她,随着她的动作,一颗心七上八下。

    。




134 风波又起
    罗小乔慢慢的打开一只只口袋,小心的看过去,失望之色一分分加重,到最后一只口袋打开的时候,尤参的手心上都见了汗。

    事实证明,老天爷是不太可能一直眷顾同一个人的。

    “姑娘,怎么样”

    罗小乔摇了摇头,面上有些失望,也有些放松。

    “没找到吗”

    罗小乔苦涩的一笑“看来好运气用光了,只有等大家都种了小麦后接着找了”

    尤参面上也有些失落,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罗小乔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扑哧”笑了“尤大叔,您也别难过,水稻已经种上了,春小麦也种上了,等月的时候,咱们再慢慢找,总会找到的”

    尤参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罗家人难得聚到了一起,今晚连罗大山一家人以及罗金荣夫妇也都来了,热热闹闹的吃饭聊天。

    “志勇媳妇,你这是有了吧”罗奶奶眼尖,一下看出来了。

    曹玉兰红着脸,羞涩的垂下了眼睑。

    罗志勇也憨厚的挠了挠头。

    “喜事啊,明年你家可就添丁了”,罗爷爷也笑呵呵的说话。

    罗志平眼神看着罗小妮,还一个劲儿的偷撇罗爷爷,就想等着老爷子什么时候松口,让自己也抱得美人归。

    但罗家老的老小的小,想来也不会让小妮太早出嫁了。

    罗大山看着儿子没出息的样子,就忍不住想抽他。不过小妮这么好的儿媳妇,他也想早点成为自家人。

    罗大山试探着说“大爷,你看,咱去年也算攒了些银钱了,我想着,起个大房子,俩孩子一人一栋,我们老两口自己过,也不拖累他们,小乔认识那个孙师傅,能不能让给我家也盖一套”

    罗小乔一乐,这大山叔,还挺含蓄。

    “大山叔,成啊,正好季节也合适,我想在那大青山底下也整一排房子。明儿我顺便问问,要是还有别人,咱就一块都盖了,还能整齐划一”

    “那敢情好,我明天去问问,之前听好几家说了想翻修房子娶媳妇来着”,罗金荣乐呵呵的接茬。

    “还有个事儿,你家老大家罗有银,听说五日后成亲,叫你们了吗”罗金荣问。

    “叫了”,罗爷爷不是很愉快的说道,“叫去吃饭呢。”

    大山婶子心直口快“大爷,我可听说,那女家是冲着你们这作坊来的呢。”

    罗小乔一皱眉头“这话怎么说”

    大山婶子想了一下,思索着说“那女家,听说是个小官的庶女,家里来人相看的时候,罗大家的领着,往咱这片溜达了半天,还指指点点,有说有笑的。后面就听说应下这门亲了。那罗有银一身二流子样,能取官家小姐我咋看咋不像,这事儿,我看八成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老村长罗金荣也挺生气,他还是挺有那种罗家村情怀的,希望自己村的人个顶个都是好样的,碰上这种无赖的村民,有些很铁不成钢。

    “你说他们去城里就去了,何苦非要回村里。那罗有喜,我听说挣得可不老少了,一个月十几两银子呢”

    村长媳妇王氏也有些不解“我也听说了,他家罗有金,给人做大掌柜,也是钱财不少。但那一家子的吃相和行事作风,还真不像那么有钱的”

    “还有个事儿,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罗大山沉吟着,有些忧郁。

    “啥事儿大山,咱都自己人,不是乱嚼舌根子的,有啥你就说”,罗爷爷头一次看到他这样,挺奇怪的。

    “我那表兄罗希亭,不是给咱种棉花吗说是他们那儿也出来一家做木业的,做的都是咱家这样的家具”

    “大山,你说的是真的他们咋做到的”

    罗金荣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有些紧张,罗氏木业可是关系到全村三百多口人的生计呢。

    罗小乔倒是挑了挑眉毛。

    她本就没指望做垄断生意,有竞争对手很正常,况且市场这么大,她一家也吃不下。

    不过,这个竞争对手,崛起的速度有点过快了。

    她的产品竞争力怎样,她太清楚不过了。

    那家具,除了样式新奇一些之外,橡胶和铁器,是很有门槛的。

    橡胶那是技术门槛,当然不排除古人的智慧很高,也能调试出乳胶这种东西。

    但是铁器管制物品铁器!除了能从靖王这边拿特批,只能走官路。

    北地这里,开发出来的矿山就那么几个,大多数都在靖王手里面,即便有官府的文书,也不容易大批量投放市场。

    这意思,对方走通了官路而且还是来自大楚内部的官路

    还是说,官家出马要收拾她了

    “最近我想去兴城买点布料,看到别的布料行也在卖护舒宝,不过不叫这个名字,价钱也比咱还便宜一成”,曹玉兰红着脸说道。

    罗小乔越听,越觉得处境不妙。似乎感受到了来自无名之处的森森恶意。

    不过她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去怀疑作坊有内奸,毕竟还是防了一手的。

    盗版的玩具她没去太理会,但如果主业都被盗版了,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罗小乔想了想,还是站起来去找了明一。

    “你说的是真的闾关不让运送罗家木料的车马进关了”

    “是,不光如此,玻璃也进不去了,关内好些大户人家,都走的暗路子进玻璃,二少他们正头疼呢”,明一说道。

    罗小乔狠狠的震惊了一下。

    她去春城种水稻,这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世界就变了是有人想要借由打压她来打压靖王

    还是如他们所料,闾关要关闭了

    看起来,商人果真永远都没法玩儿转政客。

    人家动用国家机器,封锁闾关内的市场需求,不让你进去,你能怎么办就她这小浮游,想要撼动大树怕是难了。

    靖王只说保证她一家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可没承诺过。

    刚打趴下洪家,就来个庞然大物果真商场如战场,一刻不能放松呢。

    罗小乔觉得,一条腿走路怕是不行,还是得想点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让别人无可替代。

    不过,当务之急,她觉得,还是应该先去找靖王去哭一哭。

    不能为他做了这么多事情,他得了好处,一点儿不付出吧。

    。



135 关内来人
    慕景逸借由开垦荒地的事宜,雷厉风行的将一些官府督办不利的人员进行了清洗。

    按说靖王是管不到吏治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永远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的拳头大,谁就说的算。上官骄这次也出乎意料的配合。

    北地人员不够,除了明显有异心的,能用的还是得留着。

    甚至在此时,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朝曾经有过的奇特现象,就是有少许的官员带着镣铐办公。

    重压之下,吏治清了很多,罗有喜捞钱捞的都不那么愉快了。

    经过洪家的事情,世家都明白,靖王十分善于秋后算账。

    参与破坏垦荒的各府,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就遭到了清缴,至于几府的旁系,如果没有参与,则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

    几府曾经涉足的行业,也被新的参与者替代。

    这样的做法,让世家恨得牙痒痒,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民心。

    “靖王为了咱们开荒,得罪了朝廷来的官员,日子肯定不好过,不过咱老百姓总算有好日子了……”

    赞美的话不停歇的在各个角落响起,把上位者的苦和难,宣传的淋漓尽致,就连一些妇孺都耳熟能详了。

    当然,靖王也没忘了顺便帮着宣传一下罗氏木业的产品和村民的特立独行。本意应该是希望北地民众都像罗家村的人一样,个顶个都能立起来。

    结果却是有一波又一波的外地人过来他们村子探看,让一门心思搞研究的罗小乔烦不胜烦。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罗小乔真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让你嘴贱,跟他说什么报纸!”

    这厮把舆论这一手用的可算是炉火纯青了!

    这一个多月来,吴家、侯家、张家等小一些的家族,做事不够收敛,也不知道擦干净屁股,相继被罚没家财,官府的人员也被清退。

    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王三海强势的成了仅次于钱家和姜家的第三大世家。

    一些乔姓、李姓、莫姓的家族也迅速崛起,接替了部分没落世家的生意。这样一来,兴城乃至北地原有的格局,就被彻底打散了。

    当然,世家毕竟盘根错节,且在北地多年,应有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击溃的。

    慕景逸就是想抓,也不可能全部清理掉,水志清则无鱼。

    有些人不自量力,还想出来蹦跶几下,可惜有封宸浩和魏远之等人在,尤其还有秦卅这个特务头子,这些人还没等弄出点波纹,就被按下去了。

    “皇上,北地上官大人急报。”京都内,早朝时候,左相出列向禀报北地新的消息。

    “说”,皇上阴着脸问了一句,他越来越不喜欢听到“北地”这个名词。

    “上官大人说,靖王清理了不少世家,就连朝廷派过去的官员,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下狱查办了”,左相说道。

    “靖王他为何如此谁给他的权利”上首的皇帝听了,阴沉着脸问道。

    “靖王在北地推行土地改革,有些世家不同意,靖王震怒之下排除异己。官员是上官大人查办的,但是被靖王的十六万铁骑逼的……”左相没有说下去。

    “他要造反吗”皇上的手狠狠拍在桌子上。

    “皇上,靖王也来了折子,诉说北地的情况。说北地变革主要是因为粮草不足,想要自给自足”,右相也站了出来。

    “父皇,靖王手里还有重兵,听说今年的火器,不费吹灰之力就打退了鞑子,如果他自己再有足够的粮食,朝廷想要掌控他,怕是就难了。”太子出列,满怀担忧的说道。

    “他是皇子,是朕委派的镇边元帅而已,北地的治理还归朝廷,谁给他的胆子,想要自治,他敢”皇上震怒。

    “圣上息怒。”太傅站了出来,表达不同的意见“北地苦寒,一年之中也就是收获一季粮食,且去年朝廷给北地的军饷,只有一半都不到,靖王还要向朝廷缴纳税赋,他寻求开源之法,也有情可原”
1...5455565758...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