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仗剑至天涯
当听见王嘉胤下达的逐客令后,金刚、混天王、蝎子块拓养坤、点灯子赵胜、不沾泥张存孟、张妙手他们皆神情一松,下意识看了眼坐在前端的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三人,心中带些喜意的就离开了。
反正挨训的不是他们,就这一点,就足够他们高兴的了。
空荡荡的正堂,只有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四人在这里,外面更有王国忠、张立位领兵把持着。
“现在的情况对我们来说十分的不乐观。”罕见的,王嘉胤没有生气,看了眼神情低沉的三人,语气平和道“根据眼下的情况来看,赵宗武想取得的部署,就是先难后易,虽说罗汝才、老回回他们,在陕西其他地方混的风生水起。
但就眼前局势分析来说,赵宗武他必然会放弃,对陕西其他地方起义军的征讨,明军已对我西安城呈现围攻包围之势,那接下来必然就是对西安城发起猛攻!
这样一来,我军在西安城的时日恐不多了。”
与刚才暴怒的状态完不同,此时的王嘉胤是那么的冷静,说这些话时,仿佛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见王嘉胤这般,这反而让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他们有些不适应了,彼此看了眼对方,眼神中更流露出几分不可思议。
王嘉胤微眯双眼道“你们这心中不必诧异,这西安城肯定是受不住了,就你们反馈的战情,老子这心中比谁都要清楚。
辽东军向来是以注重火器发展的队伍,尤其是那赵宗武虽说并非军武出身,但是跟凶悍的建奴打了这么长时间的战斗,能够将凶残的建奴打败,那必然是在勇武之外的地方见长。
老子这一次除了把你们喊过来,还将那些小的头目都给喊回来了,并且让他们作为固守城墙的主力。
甚至还将这次从各地带回来的流民,多数皆配发到他们的麾下,对你们麾下的兵马,采取的反而是精兵策略。
你们作为起义军中最有才能的将领,老子肯定不会让你们折在这西安城。
这陕西我们是待不下去了,天时地利人和,在不知不觉间,部都移动到了赵宗武的身后,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选择避其锋芒!”
这……
听完王嘉胤这样的话后,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他娘的是什么操作啊!
高迎祥下意识的反问道“大首领,那西安城我们就这样丢了?”
“那不然呢?”王嘉胤看了眼高迎祥,反问道“既然他赵宗武现在这么强,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跟他硬碰硬?
既然他现阶段攻势强劲,那老子就把陕西都让给他,就当前陕西的局势来看,破坏容易,但修复难啊!
尤其是近两年来,陕西经历了太多的灾荒,他赵宗武身为大明定国公,肯定不会对陕西置之不理。
这样一来,赵宗武的身上背起沉重的负担,再想对我军发起进攻,那就要好好思量一番了,毕竟这陕西并不是什么好担当起来的。”
听到这,王自用想通了,神情中带有几分亢奋道“难怪说大首领,要让张献忠所部派到华阴一带,恐张献忠此时已经控制了通往山西的要道!”
“对,没错。”王嘉胤点了点头道“虽然说大庆关、潼关卫没有被攻占,但去往山西的要道,张献忠已经控制了多条。
既然赵宗武想跟我们唱一出大戏,那么在这西安城,我们就要好好地陪他唱一出才好!”
讲明这些后,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他们便放下了心理包袱,协助王嘉胤整肃西安城,对西安城的财富进行虏获,同时整顿麾下将士,将多余的兵马,尽数移送到其他流寇头目的手中。
。
(iishu)是,,,,!
第102章:赵宗武话战情
【】(iishu),
有关西安府前线的战情,随着剿总帅府完善的战时快报体系,源源不断的向驻守延安府的剿总帅府汇聚。
因为战线的不断推移,这使得原本最不稳定的榆林府,随着地方驻防军体系的明确,地方基层政权的明确,边境菱堡群的构建,渐渐地成为了最稳固的地域。
同样也是因为这样,为确保前方战线得到巩固,赵宗武便将剿总帅府,给迁移到了延安府宜君县。
因为宜君县,地处镇压军势力的中枢地带,这使得剿总帅府,不管是接收那一方位的紧急战情,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遣派优势兵马前去驰援。
“国公爷,就眼前的形势来看,庆阳府境内的地方驻防军,随着王朝臣的构建,已在毗邻崇信一带的地方搭建完毕,并对该地域的流寇群体,施行最严密的监察机制。
一旦该地域出现任何情况,王朝臣都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剿总帅府!”洪承畴看着手中的文书,向赵宗武汇报着当前地方的实际情况。
赵宗武点了点头道“一定要对平凉府及其陕西西部其他地方,施行最严密的监察机制,现阶段我军的根本是在西安府,在西安府未被部收复之前,我军的主力,是不可能抽调到其他地方镇压流寇的。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军对待西安府以外的抵御,就只能采取主动防御的态势,争取做到发现危机,及时解决危机!
同时对该地域流出的流民群体,也要实行最紧密的筛选机制,确保我军收纳的流民群体中,没有流寇特意掺杂进来的奸细!”
洪承畴微微一笑道“国公爷您放心,这一点参谋本署已会同有司组建了遴选机构,为了确保地方绝对稳定,对于一姓大族,同村同乡的百姓,实施分散安置的基本部署。
确保我军在地方构建起来的基层政权,不会因为地方宗族而受到限制,同时也保证空虚的地方能够尽快补充到百姓。”
赵宗武道“春耕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之后,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剿总帅府一定要配合剿总民府笼络百姓,确保已经构建的水利建设、水库建设皆能如期开展。
就眼前陕西的情况来说,近几年来,如果不建立起完善的水渠灌溉体系,恐这几年中一旦出现严重的旱情,那我军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地方,就将会再度混乱起来,届时我军所取得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陈奇瑜微微点头道“国公爷,这点您放心,因为剿总民府把控着百姓的口粮分配,这使得榆林府、庆阳府、延安府境内的百姓,皆绝对服从各地官府的分配,甚至有些为了能尽可能多的赚取工分,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
因为他们平时工作态度是否积极,这还牵扯到后续分配土地的事宜,所以百姓们没有反对、对抗地方官府的命令的。”
赵宗武听后指向陈奇瑜道“不仅要稳定、配合剿总民府的各项事宜,对我军的有功之士,也一定要给予最丰厚的奖励,对军中没有成家的将士,可对他们在陕西境内奖励大批良田,让他们在陕西站稳脚跟,同时对待那些伤残的将士,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培训,届时可让他们下放到地方来担任基层官吏。
拿下陕西地方的名义控辖权,那仅仅只是开始而已,接下来我军要做的就是不断夯实地方基础,确保我军能像辽东那样发展起来,真正为地方百姓做些实事,确保他们不会再受战乱的影响才行!”
通过这月余的征讨,使得本就已稳定的地方,变得是愈发的稳定,同时镇压军的名声也已传播开来。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有流寇的存在,使得赵宗武收复的地方内,没有一支成气候的士绅群体,这也使得陕西本最为严重的士绅阶级,最后成为了最没有问题的存在。
试想。
连圈禁在西安城的秦王府,都他娘的覆灭了,这陕西境内的其他势力,又怎么可能会好好活着呢?
交待完地方建设配合的相关事宜后,赵宗武又接着讲道“眼下,我军对西安城已经实现了战略围攻,而根据前线传来的情报来说,除了张献忠所部,依旧盘踞在华阴一带,并且暗中已经掌控了荣河、韩城、龙门山、三要等多处毗邻山西的要地。
另一方面,盘踞在西安城的王嘉胤,虽说知晓了我军对西安城呈合围之势,但依旧命王自用、高迎祥、种光道等十余支流寇头目,尽数率领本部流寇,向西安城回拢。
根据本公的猜想,恐王嘉胤这一次是准备放弃西安城,让我军主力尽数吸引到西安城后,届时他们好趁此良机,携带本部精锐奔逃张献忠所部势力内,并且极有可能奔逃进山西境内为恶。”
指着眼前的战争沙盘,赵宗武将自己心中所想的部署讲了出来。
听完赵宗武的阐述后,陈奇瑜眼神中流露着深思,接着便道“国公爷您推测的没错,根据眼前的情况来说,王嘉胤最有可能做的就是,用麾下那些不中用的流寇,来给他们赚取转移的机会。
随着经历了这几战冲突后,王嘉胤这心中已经生出了想要整肃麾下兵马的想法,毕竟我军此次迸发出的威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洪承畴微微点头道“那我军是不是要先一步堵住王嘉胤所部奔逃的通道,先行遣派兵马杀溃盘踞在华阴一带的张献忠所部?”
作为久读圣贤书的洪承畴,在接连听完赵宗武、陈奇瑜的解读后,这心里也是下意识的讲着,大明朝虽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对他们这种心中想着忠君报国的臣子来说,除非是心中遭遇了绝对的重创,否则他们是绝对不会背叛他们的大明朝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赵宗武的心中要比谁都清楚。
即便是对他最忠诚的陈奇瑜等人,即便心中已经对大明有了绝对的失望,但是现阶段他要是敢揭竿起义的话,那么即便是这表面不会反抗,但是这心中也就生出了疙瘩,这对于后续整饬华夏河山,是十分不利的一种情况。
所以说平定流寇起义,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赵宗武他不仅要逐步收复被流寇肆虐的地方,同时也要让流寇能够在强大攻势下,始终保持着继续前行的活力,确保这些流寇能够继续肆虐下去。
最起码他要真正掌握了关中地区,确保这些地区,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听从自己的指令。
并且在这过程中,能够汇聚一批听从他指令的官吏,而做到这一步,他才能向外界表露出一丝野心……
陈奇瑜反对道“现阶段我军不能先行攻打华阴一带的张献忠所部,对盘踞在西安城的王嘉胤所部来说,一旦他们知道张献忠所部势力,尽数被我军击溃,并且将去往山西的通道尽数扼杀。
那么他们就会在西安城做困兽之斗,要知道这西安城不比其他城池,西安城城高墙坚,即便是我军携带有最锋锐的进攻武器,但是不要忘了王嘉胤他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其手中聚拢着超过二十万的流寇大军。
尽管说这中间,有六成都是没有从事过战争的流民,但是这些人汇聚在一起,那就能迸发出超强的威力!
真要是到那时,我军届时必然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再者说西安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其政治意义也是非常的重要,一座破败腐朽的西安城,那绝对没有一座仅受到些许战争波及的城池要好,我军如果想要尽快抚平陕西的暴乱,那么就必须将一个相对完整的西安城,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为剿总帅府的参谋本署,陈奇瑜讲出的这些,也是对当前局势最为有利的事情。
“只是……”洪承畴在听到这些后,言语中显得有些踌躇,“我军如果这样做的话,如果说让王嘉胤率领残部逃离陕西,那么他们就会对山西造成危害,再者说我军在陕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旦山西也出现这样的情况,恐……”
赵宗武挥了挥手道“彦演,本公明白你的心情,但是有一点本公相对你说,我们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与其因为更远的事情而变得踌躇不前,那倒不如摒弃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把眼前发生的事情给彻底的解决。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为了后续的眺望,就完放弃眼前亟待解决的事情。
如果说真有残部逃离陕西,去往山西,那本公一定会将他们尽数枭首!但眼前需着眼于陕西平定的前提去考虑。”
对于洪承畴的想法,赵宗武只能说尽可能的帮他去解惑,但眼前他必须依照陕西平定的前提去考虑,并且他也很希望王嘉胤他们能率领残部逃离,这样他才有可能将触角伸到山西境内。
。
(iishu)是,,,,!
第103章:群虎聚,战天地
【】(iishu),
对于这样一种解读,洪承畴这心中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内心深处的理智告诉他,如果想要平定流寇暴动,恐自己国公爷说的这一种方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吧。
作为在辽东久经沙场的悍将,作为近些年第一位,凭借武勋获封国公爷爵位的存在,赵宗武的能力,那绝对是有目共睹的。
陈奇瑜接着讲道“彦演,你心中难以接受这种情况是真,但有一点你需要搞清楚,那就是你先是剿总帅府参谋本署的副参谋长,其次才应去考虑其他地域的事情,这一点不是说我们都是冷血存在。
先前本官心中的想法与你是一致的,但是在跟随国公爷,不断征战辽东地方后,本官这心中才明白,与其说被那些牵绊一般的东西所固化,倒不如实际解决一地百姓的生存问题来的实际。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便是王嘉胤他们率领着残部逃离了陕西,但是西安城能够被我军顺利接收,那么这对于我军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胜利!
即便说王嘉胤残部可能会在山西再度起来,但那时我军却真正解决了陕西百姓的实际问题,接下来我军只需调转枪头继续征讨流寇即刻,根据本官得到的真实数据来说,山西地界的官员也没有几个是好东西!”
虽然说在陈奇瑜的内心深处,对大明朝还保留着一丝的眷恋,但是他的思想,已经无限接近于赵宗武的思想,因此在某些方面的考虑上,他跟赵宗武的考虑前提是十分一致的。
所以说在这样一种前提下,陈奇瑜要向洪承畴阐述最正确的观念,既然待在了剿总帅府麾下,那就要考虑最正确的选择才行。
接连听到赵宗武、陈奇瑜的这番说辞后,洪承畴的内心很是混乱,但是有一点他听进去了。
就眼前这种形势来说,过度的去考虑超前的事宜,这对于大势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再者说不解决眼前的事情,就去想那些事情,这反而有纸上谈兵的嫌疑。
洪承畴神情中带有几分犹豫,但是过了许久,他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卑职明白了,就眼前的局势来看,与其去考虑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倒不如先解决盘踞在西安城的流寇群体,只有这些兵马被真正解决了,西安城被收复了,那么我军在陕西才能取得更大的优势,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镇压陕西境内出现的暴动,从而解决陛下交待给我们的任务!”
跟随赵宗武的这段时间,也让洪承畴在潜移默化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没有遇见的。
这一点也就是赵宗武的魅力所在,不管是多么有个人主见的人,只要跟他共事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他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进而发自内心的去按照他所预定的方向前行!
可能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吧。
赵宗武微微一笑道“彦演,你即刻用参谋本署的名义传达,第一,剿总帅府从即刻起,拔营,奔赴西安城外,将有关情报及时传递到各地基层,并给剿总民府发一份函文,让其即刻将核心迁移到庆阳府宁州县,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剿总民府就将驻扎宁州县来总控陕西地方事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