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苗棋淼
董小唯笑道:“不跟紧点,我怎么对得起老同学的一番算计没能把我们留在祭祀大厅,你是不是很失望啊”
我不动声色地说道:“祭祀大厅留不住你们,不代表你们还走得出鲛王宫。”
“放你妈屁!”董小唯的一个手下举枪向我指了过来,我也冷眼看向了对方的枪口。
董小唯淡淡地说道:“把枪给我放下。”
那人急声道:“小姐,他们害死我们那么多兄弟……”
董小唯沉声道:“这里是谁说的算”
那人赶紧放下枪来,满头是汗地站在一边儿:“小姐,我错了。”
董小唯看都没看对方一眼,转头对我说道:“你我都是初到鲛王宫,所以,我并不相信你能把我留在这里的鬼话。但是……”
董小唯话锋一转道:“这座鲛王宫给我的感觉相当糟糕。在我们还没出去之前,我希望我们之间可以合作,等到出了孤山我们再解决彼此之间的恩怨也不晚。你觉得如何”
这一次,我并不怀疑董小唯的诚意。她现在占据着绝对优势,却主动提出合作,已经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
我也知道,跟她合作就是与虎谋皮,但是我一旦摇头,就可能会立即死在乱枪之下。暂时的合作才符合我的利益。
我缓缓抬起右手之后,董小唯也走上来跟我连击三掌:“现在该你领路了。”
我往鲛王宫四周看了几圈,才指向我认为王座所在的地方:“往那边去,人员分散开,但是不要离得太远。”
董小唯挥手之下,他的手下立刻散开了阵型,把我们三个给围在了中间。我们三个人彼此保持在差不多一米的距离上,一块儿往王座的方向走了过去。
董小唯边走边说道:“王欢,我想问你的是,你就那么肯定把巨蟒放上来之后,自己能顺利逃脱”
我淡淡地回应道:“走江湖不就是在赌命吗赌一下运气,总比直接被你干掉要好得多。”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我爸无意间提到过的。他跟我说,走江湖的人骨子里都有赌性,差别就在于赌性的大小,有些人有三分把握就敢下手,有些人不到七分把握连话都不接。
当时我以为他说的是古董,现在仔细想想当时他说话的前后背景,我才知道,他说的是真正的江湖。
董小唯挑了挑拇指道:“不错,你赌的这一手很漂亮。如果叶寻再跟我拖延一会儿,死的人肯定是你。”
我悄悄看向叶寻时,后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我表面上没动声色,心里却是微微一沉。叶寻的意思非常明显,他承认自己不是董小唯的对手。
董小唯当时能从容不迫地跟我谈判,说明她已经占据了上风。我估计叶寻也正是因为感到渐渐不支,才把我威胁董小唯的那句话给当了真,忽然间对董小唯的手下痛下杀手。我们这次能从上面冲下来,至少有一半以上歪打正着的意思。
可越
第四十三章 各自推测
董小唯说道:“告诉你也没什么。根据我们的推断,抚仙湖古城的沉没与上古巫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有人用错了巫术,才导致古城沉没湖底。我来抚仙湖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明谁在抚仙湖使用了什么巫术。”
我看向董小唯道:“你准备带走那样巫门秘术”
“你到底是不是神门传人”董小唯诧异地看向我道,“你们所做的事情不是跟我相同吗”
我根本就不知道董小唯所说的神门究竟是什么意思,干脆直接岔开了话题:“这么说,即使我们不来云南,你自己也会到抚仙湖”
“对。”董小唯轻描淡写地说道,“所以说,人活着就是生死有命。如果没有那么多阴差阳错,谁都不会死。你说呢”
我看向董小唯时已经再也难以掩饰自己眼中的冷意:“你把所有人的死都归结于命运”
董小唯露出了一个笑容:“接受不了我的理论对吗江湖千变万化,江湖人自然随波逐流。等到你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你的心态自然会随之改变,这就是江湖。”
我正想反驳之间,叶寻却轻轻碰了我一下:“你看前面。”
我们前方已经出现了一座横贯山洞的阶梯型高台,高台最顶端矗立着一座四足铜鼎,铜鼎左下方则是一座石质的王座。
董小唯的目光在王座和巨鼎之间来回扫视了几次之后才说道:“王欢,你怎么看”
我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按照常理,王座和铜鼎不应该是并排安放。王座象征王权,代表着人间无上的权威;铜鼎是国之重器,同样象征着王权。两者之间可以共存,但是不应该被安放在同一个地方。”
我看着高台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两件东西应该不是出自同一国都。王座应该来自被庄蹻消灭的部落,而青铜鼎应该是出自楚人之手。”
董小唯低声道:“你的意思是,两者之间的文化并存了这可能吗”
我沉声道:“没有什么不可能。虽然楚文化要高于云南的原始部落,但是庄蹻想要文治蛮荒的话,只怕要经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巫治蛮荒。比起相对先进的文化,土著更容易接受神明的指引。但是……”
我话锋接着一转道:“想要用一个神明去代替另外一个神明,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庄蹻把楚国巫文化与当地巫师结合在一起用来统治滇国也就可以理解了。”
董小唯似笑非笑地看向我道:“你只说了一半的实话。上去看看。”
我其实连一半的实话都没说。要是我没弄错,王座和大鼎其实就是共存的巫门仪式,那位坐在王座上的人并不一定就得是部落之王,部落的巫师也有可能是王座的主宰。
抚仙湖部落很可能是以鲛鱼为神的原始部落,部落之王也就是鲛王的化身。在古部落中,巫师就是王者的事情并非没有。
我正在低头忖思时,董小唯却开口道:“王欢,你看看大鼎上的字你认不认识。”
我顺着董小唯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时,果然看见铜鼎一侧刻满了文字。我绕着铜鼎转了两圈,却发现铜鼎两面刻着图画,另外两边却是怪异难懂的文字。
我轻轻抚摸着鼎身道:“这是金文”
我继续说道:“按照史料,刻录在青铜钟或鼎上的文字被称之为金文,或者钟鼎文。金文起源于商,盛行于周代,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金文与甲骨文一脉相承,近似于图画。已知的金文大概有三千多字,被学者成功破解的文字仅有一千八百多字。我对金文一窍不通,就是给我本金文字典,我也不可能完全破解上面的文字。”
董小唯走到我身边沉下声音道:“你没说实话吧”
我微微恼怒道:“我说的就是实话。你现在把这个大鼎送到专家手里,他们也未必能一下翻译过来,更何况……”
我的话只说了一半,就看见董小唯的手下举起枪来对准了叶寻的脑袋。
叶寻只是冷眼往那五六只枪口上看了一下,就把目光转向了董小唯。
董小唯淡淡地说道:“我们既然在合作,那就需要诚意。神门弟子一向见多识广,我不想听见‘什么都不知道’这几个字。你再这样,就会有很严重的事情发生。”
我强压着一口怒火道:“我只能看出这口铜鼎出自于春秋时期。如果我没弄错,这应该是庄蹻王滇之后打造而成的铜鼎。”
董小唯眼睛一亮:“怎么说”
我指向通鼎上的金文道:“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后来因为东周诸侯割据,金文也形成了地域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齐、鲁为代表的东土系,以秦、晋为代表的西土系,以楚、吴、越等国为代表的南土系。南土系金文以柔美圆润为特色,这座大鼎上的金文正是如此。”
“云南原始部落冶炼青铜的技术不强,也没有成熟的文字,所以我说这口大鼎应该出自庄蹻王滇之后。我甚至
第四十四章 黄金面具
董小唯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你继续说。”
我无奈地往下说道:“如果你一开始的推测成立的话,那么,这口铜鼎就是被楚人送往滇地的东西。最初铜鼎所记载的事物就是巫文化的反应,只要有心人稍加利用,就能让滇地土著的巫师觉得铜鼎才是供奉神明的最佳器具。无法打造巨鼎的土著巫师当然会希望得到一口铜鼎,楚人的机会也就来了。”
我并不是在信口胡说,华夏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青铜鼎是象征九州王权的禹王九鼎,也就是被后人奉为传国神器的夏鼎。
传说,禹王将鬼神画成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因此,百姓就承受了上天的福佑,进入川泽山林时不会碰到鼎上刻画的魑魅魍魉。这完全可以称为是对巫文化的体现。
董小唯自然也认同了我的说法:“你继续说下去。”
我继续道:“事实上,滇地巫师并不知道那口梦寐以求的铜鼎其实是楚人的阴谋,楚人早就已经在图谋滇地部落的某样东西了。我想,那件东西就藏在了这座鲛王宫里,只不过楚人一直没有找到鲛王宫具体的位置。”
“滇地巫师不可能把楚人领进鲛王宫,加上他们行事隐秘,楚人的探子不可能深入部落中心,更没法找到鲛王宫的入口。但是,他们送来了重达数百斤的铜鼎之后,滇地巫师自然会郑重其事地将铜鼎送进鲛王宫,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暴露了鲛王宫的位置。”
董小唯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我沉默了片刻道:“我只能说是推测。”
我继续说道:“庄蹻于楚顷襄王时期进入滇地,征战两年;就在庄蹻入滇的第二年,秦国出兵征楚。当时秦国分兵两路攻楚,一路由白起率军攻陷楚之邓城后,向鄢进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张若率水陆之军东下,向楚国的巫郡及江南地进军。庄蹻正是被张若的军队阻挡无法返回,才在滇地称王。”
董小唯眯着眼睛看向我道:“这能代表什么”
我解释道:“你不觉得庄蹻入滇很令人寻味吗楚顷襄王是在楚怀王被困于秦之后继位。楚怀王可以说是楚国最后一个有所作为的国君,但是楚怀王在武关会盟时被秦国扣押,楚顷襄王却不思救父,自立为王。”
“楚顷襄王有枭雄之才,想要稳住国内,才自立为王,倒也说得过去,可是楚顷襄王却是一个十足的笨蛋,楚国就是在他手里尽失西北领土。”
董小唯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你最好说重点。”
我沉声道:“重点就在时间上。庄蹻应该是在公元前279年入滇,前277年决定返回楚国。但是,白起却在前279年率军攻楚,前278年攻破了楚国都城郢。”
“如果把你换成楚顷襄王,你会在秦国全力攻楚,楚军连连败退的时候派出大将率领部队往蛮荒之地扩张吗”
“要知道,当时攻打楚国的人是大名鼎鼎白起,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拿下了楚国都城,逼得顷襄王不得不迁都。你可以想想当时楚国的战况是何等惨烈。如果说当时滇地土人偷袭了楚国后方,顷襄王派兵镇压还情有可原,但是没有什么资料记载过滇地攻楚吧那么,庄蹻为什么要在秦楚交战的时候入滇”
董小唯沉吟道:“我怎么听说庄蹻并不是楚国后裔,而是越人,甚至曾经起兵反楚如果这段记录是真的,那么他不正应该在秦国攻楚的时候反出楚国吗”
我回答道:“学术界确实有这种说法,甚至还有一种争议就是楚将庄蹻与楚盗庄蹻,并不是同一个人。就当入滇的是楚盗庄蹻吧!你来告诉我,楚盗庄蹻在立国之后考虑的第一件事儿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自己在滇地称王之后,能不能经受住楚国的怒火。要知道,那个时候,楚国虽然丧失了一部分领土,但是国力犹在,想要回头收拾庄蹻并非难事儿。他凭什么对抗楚国”
我抬头看向鲛王宫道:“我有一种很荒谬的想法。庄蹻向滇地扩张的理由,很可能是抚仙湖部落里有什么东西能帮楚国对抗秦军,或者说能帮庄蹻对抗楚国。”
董小唯沉吟道:“你说的那样东西是什么”
我摇头道:“那只是我的猜测。我估计,鲛王宫的秘密要么是在青铜鼎里,要么就是在那张巫师所戴的面具上。”
董小唯转过身道:“去把青铜鼎给我打开。”
我刚才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青铜鼎四周,并没有仔细去看鼎里面有什么东西,直到董小唯的几个手下走了上去,从青铜鼎里起出了一块方形的铜板和几个被密封的陶罐,我才知道那里还有一个隔层。
董小唯打开了其中一个陶罐之后,轻轻地在罐子边缘嗅了两下才递给我道:“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我刚把陶罐接过来,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那里面装着半罐子像血浆一样的殷红色液体。我仔细闻了闻才说道:“这东西还有一股药味儿,应该是某种巫药吧!”
董小唯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全体散开,去给我找那张面具,快一点。”
 
第四十五章 复活的武士
董小唯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会这样那些武士……那些武士能不能控制”
鲛王宫武士并不能量产,我大概向鲛王宫里看了一眼,整座宫殿只有十座血池,每座血池中最多只有十名武士,也就是说,巫族武士的总体数量不会超过一百人。就算是这区区百人,一旦冲出血池,也没有人能预料到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我急声道:“让人戴上面具坐在王座上试试,看看能不能控制武士。”
董小唯马上指向一个手下:“你过来,戴上面具坐到王座上。”
那人毫不犹豫地抓起面具扣在了自己的脸上。可是黄金面具很快就从他脸上滑落了下来。
董小唯刚喊了一声“拿绳子过来”,我就从那人手中拿过了黄金面具。
那是我一次近距离观察黄金面具。那张带着弧度的长方形面具,乍看之下就像是一张从中间破开的圆环,那双异常夸张的眼睛几乎占据了面具三分之二的部分,嘴巴的部位却只是一道横开的细缝,双耳的部位像是一对小型蝙翼突起在面具两侧。
我把面具调转过来之后,才看见双耳背后各有三颗尖端向外的铜钉:“这张面具不需要捆绑,用这六颗钉子钉进肉里就能挂住……”
“放屁!”我的话没说完,董小唯的一个手下就破口大骂道,“你自己把六颗钉子钉在脑袋里试试!”
我看了对方一眼就把面具交还到了董小唯手里:“信不信由你决定。”
董小唯正在迟疑之间,血池当中却忽然传来一声金属崩裂似的巨响。等我转头看时,一个巫族武士的身上已经炸起了一层蛛网似的裂纹。
顷刻之间,破开的裂纹就从他双肩开始直奔着胸口和两手蔓延而去。直到这时我才看到巫族武士的身上覆盖着一层像是金属似的外皮,武士活动四肢,那层外皮就会随之开裂。
我心里不由得涌起一种感觉,武士挣脱外皮束缚的过程,就是他们在破茧成蝶的关键一步。
站在我身边的董小唯沉声道:“七号,你坐回去,我要验证一下王欢的推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