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对于他们获得如此多银子,别人虽然眼花,但是却没有人不满。虽然这些人得的银子比较多,但是他们付出的也是最多。

    不仅近二十个人一直奋战在最前面,更是胆大包天的以二十人冲击数千流民的大营,最后竟然一战而溃敌数千,这种战功完全将潞州军其他人压了下来,谁敢不服

    之后,夜不收更是为全军前驱哨探,将所有的危险与厮杀几乎全部包揽,能够得到如此厚赏也是人之常情。

    剩下的官兵,从功劳大小也是各有所赏,就算是一场厮杀未有,只是跟着跑了这么一圈的人,也是得了数两银子不等的赏赐。

    守营的五十人获得的银子并不算多,每人只有一两银子上下。赏赐的目的是激起官兵们的敢战之心,苏浩率领的数十人并没有作战,分得的赏银自然不会有多少。完全是照顾他们能够守好老营,也算的上有苦劳。

    不过为了不让其他人日后总想着守营,李征也是不得不将他们的赏赐拔到最底,这也是让所有人明白,只有参战才能落的最大的好处!而战场上,你若是敢于拼死向前,那就会有巨额的赏银落在你头上!

    对于负伤的士兵,李征肯定不会落下,数个只是受了皮肉伤的官兵,也是每人一两银子,外加半石粮食的补助。

    而那名被山匪临死甩武器砸中却没有性命之忧的三人,有两人伤愈还可以归队。但有一人则是左臂受伤极重,虽然伤势稳定了下来,但是这条手臂却是从此不能再举重物,他的下场也只能是黯然退伍。

    不过,李征却是当众宣布,这名因战致残的士兵,虽然没有立下多大战功。但是游击将军也不会就此不顾于他,不仅赏赐他的家人二十亩田,更是一次性发银二十两抚恤。

    而且他未来也不用担心,李征给了他一个伙长的虚职,享受每月三钱银子、半石口粮的俸银。

    而那三个阵亡的士兵,则是一次性得到三十两的抚恤银,还有三十亩土地。此外还享有不高于三十亩田地的田赋减半,他们的家属还能享受每年三石粮食的补助,这个补助将持续十五年,到时自动中止。

    李征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将阵亡、伤残的抚恤定了下来。

    这种安排也是让所有官兵都心中大定,校场上欢声雷动。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伤残阵亡。

    李征的这个政策也是让他们再也没了后顾之忧,不死就会得到赏赐,就算万般无奈之下伤残、阵亡,家人还是会得到妥善的安置,不必担忧于他们。

    这一次李征冒然出击,这几天也是不断的总结经验,十分痛感于自己的军队人数委实太少。完成了这次赏赐之后,钱粮无缺之下,李征也是再一次进行扩军,这次招募官兵的人数确定在五百人到七百人上下。

    听到这个消息,有感于这次分赏官兵的刺激性画面,这一次主动参军的人数完全是人山人海。很多后生都是感觉,辛辛苦苦在土里刨食十年,也不一定有那些当兵的这一次战斗捞的更多。

    招兵令一出,不仅整个长治城里适合的青壮人人涌跃报名,甚至连城外的那些流民们听到消息后,也是有许多青壮跃跃欲试




第四十三章 打秋风
    新募来的士兵十分的听话,尤其是一两安家费与一石粮食的下发,更是让军营中处处都是喜极而泣的声音。

    这种灾年,有了粮食就意味着全家老小有了活命的基础。没有挨过饿的人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感觉,尤其是年幼的儿女在身边饿的两眼发绿,饿的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父母在身边活活饿死的时候,那种绝望感,再厉害的铁汉子都会承受不住这种打击。

    虽然只是招募了数百流民青壮,但间接救活的人却是数倍于此。一石粮食虽然不多,但是一家老小缩着点,活命却是毫无问题。

    这些新兵李征并没有立即训练,他们的身体亏空太大,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温补。

    因此,李征手下这些已经个个升官的士兵们,也只能按捺住各自抖威风的心情,依旧在训练场中挥汗如雨。

    李征这三四天中,如同预料之中一样,将他发放的银两收回了大半。在他宣布可以将田地挂靠在自己名下,并每亩只收取三成赋税之后,他手中的田地几乎被疯狂的官兵们一扫而空。

    甚至许多人还在自己这边贷上一笔款子来购买田地,相比于田地的畅销,粮食回收的并不多。

    不过这也在李征的预料之中,这灾年中,粮食的重要性自然排在第一,官兵们不肯出售粮食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粮食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家老小所用,还有一部分将用于家里田地的开荒工作。毕竟这些士兵已经基本上都是脱产的军人,他们自家的田地自然需要有人去耕种,而他们所付出的仅仅是一些流民急需的救命粮。

    这个年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李征虽然收了一些流民,但是对于庞大的流民数量,他能做的并不多。而士兵们的田地,也可以养活一批流民佃户,数量可能比李征还要少一些。但无论如何,也是给了这些原本只能在绝望中挣扎的流民一点点希望。

    一石粮食便能找到肯卖力气活的流民,这些粮食并不是白给的,还是需要流民们来年偿还的。而田佃更是高达六成,若在后世这完全是没有人道的情况,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司空见惯。

    不仅官府不会说什么,流民们自己还十分诚挚的感激不已。

    李征虽然看不惯,但他明白自己的定位,也不能去多做干涉。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大的米,他不是解放者,这个时代也没有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基础。

    摆在李征面前的问题还有还多,这次战斗有太多需要李征总结的问题。

    比如说这次潞州军就缺乏远程压制的力量,近战虽然犀利,但是做为全军唯一的远程压制兵种,弓箭手们的表现虽然算不得糟糕,但却也能寻什么出彩的地方。

    若非有刘严几个神射手存在,他们这次攻打顾麻子的战斗,也只有失败的下场。

    若是有可能,李征真的想造出几挺重机枪,但玩枪他勉强算个行家。如何去做,他却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别说那些重机枪,就算是这个时代的火绳枪,他也完全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可以提。

    而且一连串仗打下来,虽然收获颇丰,但武器也大多有些破损。这也需要修补和增添,不过一想到兵备道那边的匠作坊,李征便不由的摇摇头。要花上一笔钱还是小事,但那边武器的质量十分让人担心,而且效率也是极低。

    若是有自己的匠作坊就好了,就算不能生产火铳,修补一下武器也是方便许多啊。

    在李征还在为如何打制火绳枪而苦恼之时,徐勇、赵海二人却是又一次找上门来。

    “标下见过将军!恭贺将军横扫贼寇,克建大功!”

    赵海二人行入营中,不等李征开口,二人便同时跪地行礼。

    “起来!都是自家兄弟,无需如此!”

    李征上前一步,一手扶起一人,笑着说道。

    “大人,卑职,嗯,不,标下……呃……”

    赵海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要开口,却是始终无法说出个完整句子。

    “你二人不必这样了,你们的来意我已经明了。”

    李征被两人别扭的样子给逗乐了,摇摇头说道。

    看着二人一脸尴尬的模样,李征正了正神色,道,“钱粮这次本将确实收获不小,本将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足有五千石之多。虽然本官又招募了六百人,但粮食却还是足以支持半年左右!”

    二人顿时被震惊到了,不是震惊于李征的收获。而是短暂计算之后,对于五千石粮食只能支撑八百人半年所需所震惊到了。

    &



第四十四章 匠户
    李征注定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刚刚送走心满意足的徐勇二人,便再次带领人马马不停蹄的向着瞎子山而去。

    这次进军瞎子山,虽然李征认定顾麻子不敢玩花样,但是依旧带上了一百二十人的官兵,外加五十个降匪,赶着拼凑出来的二十多辆骡马车,浩浩荡荡而来。

    瞎子山上一片寂静,听闻李征带人到来,不仅是顾麻子,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对抗之心的头目们,都是统一了意见,放弃山寨躲进山中。

    但是寨内剩余的粮食却是不少,足有六百余石。这些日子来,也不知为何,顾麻子重新整合了所有山匪后,也是态度强硬的让他们将这些粮食不断的运走了。

    这里原本是个中转站,但是运向重新选择的山寨时,被打怕了的山贼们根本不敢走官道而行。但是不走官道,便只能从山林中穿行,那山林中根本就没有道路,想要将粮食搬上山去,就必须是肩扛背挑,这种累活也顿时让众人叫苦不迭。

    这种出苦力乱折腾的行为,自然让这些个山贼个个都是怨声载道,埋怨自家大当家完全是没事找事,让他们出这苦力气。在这种气氛下,工作效率便可想而知。

    已经折腾了近十日,但是他们运走的粮食却依旧不足百石。不过顾麻子不知是否因为心有顾忌,并没有出死力逼迫众人,只是任由这些人磨着洋工。

    但是当看到了官兵浩浩荡荡而来,这些人对于顾麻子的怨恨也是立即消失无踪,人人都是有些佩服这个大当家的目光长远。

    不过知道错了固然是好事,但是这么点工夫,想要将剩下的粮食运走,那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本着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心理,因而也有人提议干脆一把火烧掉,好让这些官兵也捞不到好处。

    这个意见也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但是顾麻子却是再次将之否决,更是训斥提议之人愚不可及。

    官军摆明就是冲这些粮食来的,若是你让他们空跑一躺,那还不得往死里追杀咱们若是你小子自觉可以挡住官军,那就带人去烧便是!

    对于李征带领官军的战斗力,其他参与过那一战的山匪头目个个都是不寒而栗,以百多人大败八百人,还是仰攻坚固的山寨。

    这种战斗的艰苦委实可想而知,但对方不仅做了,而且还做的十分行有余力,这等战力的军队若非自己处于其中,也是绝对不敢相信。

    一想到烧掉粮食可能会造成的官兵红着眼追杀自己的场景,众多反应过来的小头目们也是个个大骂这厮居心孛测,完全是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

    若是真的让这群爷真的急了眼,那不是自己作死粮食没了还可以继续去抢,若是人没了,你小子还能让咱起死复生吗

    达成了共识的山匪们根本不耽误,在看到官军旗号真的是朝着自己来的时候,便一窝峰的出了山寨,将粮食全部留给了李征。

    李征等人毫不费力的便进入了山寨,看到保存完好的粮食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开始忙碌的将粮食打包整理放在骡车上。

    李征带着二十人坐镇,这些投靠来的降匪负责打包运输。三天时间不到,经过两个来回的运输,这些粮食也是全部被运回了长治城潞州营中。

    这批粮食并不多,但是对李征来说也不无小补,起码让他分给徐勇,赵海二人的粮食大半补充了回来。对于这些意外得来的粮食,李征也毫不心疼的将之拉到了壶关城内,给予匠坊匠户们给一碗粥吃,勉强的吊着他们的性命,让他们不至于冻饿而死。

    与李征这次招募来的流民一样,这些匠户们几乎个个都是剩下半条命的存在。在这个时候若是让他们开工,完全是谋杀行径。

    李征还不是心底完全黑透的资本家,无法心安理得的压榨着匠户们剩下为数不多的剩余价值,他不是好人,但也绝对不是恶棍。

    事实上,去过匠坊一躺,李征就觉得底层百姓在这个世界活着完全就是一场恶梦。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就受过无数的苦,见识过无数的人生惨剧。也许是见惯了乱民带来的破坏,因此他认为人只要安布就班的生活就会天下太平,因此定下了所有职业都要世袭的规矩下来。

    是农夫就当一辈子农夫,是军户就当一辈子的军户,匠户自然也是一样。不同于军户还有自己的田地,就算被上官侵吞了田地,还有当佃户的可能。

    但是完全依靠制作武器盔甲的匠户,却只能依靠饷银活着。若是上面能够下发足够的饷银,这也不失为一条上好的公务员职业。

    不过遇到了大明严重的资金链断裂,财政几乎破产的局面,他们的生活就直接堕入了永夜。

    这一次李征看到的是一群后世新闻页面中的难民形象,也许比那些非洲难民还要悲惨。他们不仅饿的两眼发绿骨瘦如



第四十五章 跋扈
    在知府衙门外,李征吃了一个闭门羹。

    门子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在李征报了名号之后依旧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李征当然明白这是想要一些银子,但李征岂是那种热脸贴人冷屁股的存在

    耐心等了半分钟,看到这家伙脸色慢慢从傲慢变成了愤怒,李征冷哼一声,直接拂袖走人。

    这种嚣张的态度一下子让门子愣住了,这么多年了,他还从来没遇到过这般生冷不忌的存在。一般人到了知府衙门,无不诚惶诚恐,害怕有什么不敬被人捉到。

    但李征倒好,直接摆起脸色了。

    “慢着!一个破丘八,你以为你是谁,真真好大的胆子!知府大人召唤,你竟敢直接离去!”

    门子的错愕只是持续了一瞬间,瞬间便被滔天的怒火所笼罩,厉声喝问道。

    他是谁,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门子,可他却是代表着知府大人的颜面。这般不给他面子,就是不尊敬知府大人。

    “本将乃朝廷命官,一个奴隶般的卑贱东西,也敢辱我!”

    李征脚步一滞,猛的转过身来,语气平静,但杀机毕露。

    “你想干吗你可知这是哪……”

    门子一愣,随即色厉内荏的咆哮道。

    “往死里打!打死算我的!”

    李征根本没有理论的意思,直接下令道。

    廖呜弘虎吼一声,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伸出蒲扇大的手掌,提着门子的衣领。如同提小鸡一般,直接将之甩出数米远,将他未发出的威胁话语再次堵了回去。

    其他几个亲兵这才反应过来,虽然知府这种高级文官的威慑力还在,但自认是李征家丁自居的他们,却更加不敢违背家主的意思。

    几人顿时抢上前去,拳打脚踢。

    数息之后,门子原本恶狠狠的威胁话语便成了连绵不绝的哀嚎。

    国人都有看热闹的传统,尤其是知府衙门大门口竟然有这种当街大打出手的事情发生,众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不多时间,这里已经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如同看耍猴戏一般,分外的热闹。

    “什么人敢当街行凶”

    衙门里的衙役听到外面的惨叫声,顿时冲出来数个执着水火夹棍的衙役,大呼小叫的冲了过来。
1...1314151617...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