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毕竟官府的宣传中,这些流民所过之地,赤地千里,钱财粮食被抢掠一空,女眷则是被贼人淫辱。

    这个时代的百姓哪里会有什么通讯渠道,往往官府如何说,他们都会信以为真,因此一听到流民来了,几乎所有人都是咬牙切齿,又恨又怕。

    这其中也包括多少读过两年私塾的李开莫,但是他只是怕,并不恨。虽然他完全不明白这些流民从何而来,但他怕的只是流民所过之地,可能会将他挟裹其中成为炮灰,要知道这个时期的流民大军,根本就是一群饿红了眼的兔子。

    无论眼再红,也不过是兔子,虽然也是亮出了并不锋利的牙齿想要咬人,但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因为读过书,所以多少也明白些事理。通过朝廷张贴的邸报,他看的也处处都是数千甚至数百的官军就能将数万的流民赶的狼奔涿逃,狼狈无比。

    李莫可不想被流民裹胁着,然后糊里糊涂的就被官军砍了脑袋去充功。

    不过虽然眼睛有着恐惧,但李开莫却并没有没出息的躲进刻意,此时的他抄着一根扁担,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有些坐立不安。毕竟如今李家庄外,听说已经来了数之不尽的流寇,只怕来者不善啊!

    相比于李开莫这读书人心中的忐忑不安,他的堂弟李开远小名二狗子的家伙就兴奋多了。也许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和一向喜欢好勇斗狠,他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慌乱的神色。

    他手里拿着杀猪刀,虎视眈眈的盯着大门,有意无意间将李开莫挡在身后,牙齿也是咬的紧紧的,只等流贼破门而入的那一刻。

    但是直到外面嘈杂的声音都平静了下去,依旧没有听到外面有流民破门的声音。四周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如同深夜时分一般。

    再等了近半个时辰,外面还是一无动静。李开莫终于有些沉不住气,心中也是隐约的觉得似乎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从门缝中向外看去,却也没有发现什么人走动。

    李开莫心知有异,但是这般呆着也不是办法,轻轻打开大门,朝外面张望了一下,却是发现依旧是没什么人。

    李开莫皱皱眉头,手中斜斜的端着扁担,弓着身体,一步步小心的向前,随时准备就会着变故。但是李开远明显不耐烦了,直接拉开大门,急吼吼的冲了出去。

    李开莫顿时急了,赶紧在后追了上去,好在却是什么变故也没发生,一直追着李开远出了村子。这才看到远处黑压压的人群从村边蜿蜒而过,几乎将举目能够望到的道路填满。

    这一刻,这些人离的近了,李开莫这才发现,这根本不可能是什么流寇,而是难民。人群中,扶老携幼者比比皆是,许多人都是柱着木棍,手中拿着一张破碗。

    人人脸上都是带着惊惶和对未来茫然的神色,若是这种难民都有资格成为官府宣传中无恶不作的流寇,那让同时代的军纪败坏的官兵与真正凶残野蛮著称的建奴情何以堪啊!

    在原地看了半天,李开莫长长的舒了口气,虽然这些难民看着似乎是冲着李家庄来的,但是山西这地方,道路也实在是有些弯弯绕绕。

    通过观察,李开莫也是判断他们在经过村外的路口之后,便折射西南而去。根本就不会出现在李家庄中,这完全就是一场虚惊。

    事实上,这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人人都知道在泽州府高平县太平乡中,首屈一指的富户便是李员外。一个小村庄,根本就无法救济的了人数过千的难民。

    但是这些人对于李员外来说,就不算是什么大事了。甚至可以说,他一家百数十年各种手段齐下,如今已经成了田亩连纤的豪强世家了,人家一年的收成就足以顶的李家庄整庄人十数年的积累!

    毕竟李家身为本地最大的地主,再加上从不交税,佃出的田地,每年的收成也是田地所出的六成以上,几十年积累岂是小数

    而这千人看起来不少,但是赈济他们,顶多也只是熬上大锅的粥而已,根本费不了多少米粮。拿个四五石米下锅,熬出的粥就足够这千多人维持生机了。

    甚至不需要三餐都进行赈济,一天一次维持住他们性命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这些流民也都是普通百姓,有了这口吊命汤,再加上百姓本身的勤劳,再多挖些野菜对付着,应该问题就不大了。

    &n




无题
    今年,山西普遍大旱。

    李家族里有田三百余亩,但多数都是薄田,就算太平年间,也不一定够这么大家吃喝的。在这种灾年,更是不可能有什么剩余,十几户人家凑出来的粮食,也仅仅是两百余石粮食。

    这些粮食可不是他们的,因为还没有开始交税,若是被流寇洗劫,他们今年可能连田赋都凑不出来。既然只有全族躲入后山一条路,这些粮食便成了大问题。

    不过李家明显对于这种事情已经驾轻就熟,庄内有专门的官窑。既然已经决定躲避,李石峰便下令开窑,将粮食埋了进去。

    人多力量大,只是不到一柱香的工夫,大部分粮食已经全部存于地窖之中。仔细的在原位置洒上一层厚厚的旧土,再用些枯草遮掩了一下,不仔细看,肯定不会发现这有一个土窑。

    但是忙完了后,李开莫便准备离开去打探一下情况,但是二狗子和李石峰说什么也不肯李开莫单独出去冒险,但是李开莫却是根本不肯退让,争执之后,李石峰二人也是退了一步。

    李开远和李开枝陪李开莫前去查看,而且两人被严令不得令李开莫冒险,其他人则先入后山躲避。这也是最佳的办法,后山李家人是去惯了的,数十人一起前往更是不可能有什么问题,而相互之间也是熟悉之极,也有照应。

    而素来好勇斗狠的李开远与李开莫一块,安全上也是有了更多的保障。

    商议已定,李开莫二人也是匆匆的离开李家庄,快速的向着李家堡而去。

    李家堡距离李家庄只有数里地,而且李开莫二人熟门熟路,抄近路而来,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近了李家堡,二人远远的躲藏着,有些头皮发麻的看着前方那影影绰绰的流民。

    这一会儿下来,也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看人数少说也是有着千多人。黑压压的一片,如同乌云一般的围着李家堡。

    而李家堡堡墙上,也是可以看到许多来来往往的堡丁,有的人拿着木棍,有的人也是带着兵器。虽然隔的还远,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那些人紧张的注意着流民群,防备着他们可能发起的攻击。

    流民们看起来并没有攻堡的意思,离的老远,就能听到这些流民们呼天抢地的哀求声。李开莫更是可以看到,许多人一边哭求,还一边不断的磕头,泣血的苦求着李员外能够拿出一些粮食出来。

    孩子们无助的哭泣声,老人们沥血的哀求声,隔的老远也是听的清清楚楚。

    但是与外面一片悲惨的号求声相反的是,李家堡却是鸦雀无声,根本没有人出来说上一句话。似乎他们根本就听不到外面这些人的哭嚎,听不到那孩子们那稚嫩而又令人心酸的悲泣。

    突然间,一个人如同疯子一般的拿起地上的土就往嘴里塞,转眼之间便已经吃下了一大团。但是,这观音土除了能增加胃的重量外,根本无法缓解那折磨人发疯的饥饿。片刻之后,这人便是如同上岸的鱼一般,张大着嘴,似乎在厮吼着什么,但却是什么声音也是发不出来。

    腹胀难忍的痛苦也是时刻折磨着他的心神,在原地折腾了半刻钟后,这个男子也是如同疯子一般的一跃而起,用头重重的撞在了李家堡的石墙之上,当场殒命。比起忍受这种无边的痛苦,却也算是从这乱世解脱了。

    这人的动作明显十分的抢眼,原本闹哄哄,凄惨无比的场面竟然也是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是默然无语的从头到尾的看着这个男子的举动,直到男子撞墙而死后,人群都是保持着诡异的安静。

    若是离近来看,就可以发现,人们的眼神已经从之前抱有些许希望,到如今彻底的木然和绝望。甚至许多人再看向李家堡时,也是不可扼止的流露出仇恨的神色。

    人群的突



第五十一章 杀鸡儆猴
    抱歉,有些晚了,后面还有一章,可能会更晚些。

    在李开莫二人左侧方向,此时也是开过来一支官兵,人数在三百人上下。

    不同于李开莫想象中的那盔甲鲜明的大明官兵,这批官兵除了打头的十数骑外,其他人乍一看,与眼前在李家堡下闹腾的难民没什么两样。身上的战袍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人更是显得无精打采的,三百人的队伍,行走之间也是拖委而前,前后竟然达到两三里。

    之所以能够看出来他们是官兵,除了他们打着旗帜,大部分人手中都拿着武器,虽然大部分都是长矛一类的廉价货,腰刀什么的都没有几把。但是比起手无寸铁的流民来说,他们也是不可抵抗的。

    面对着突然出现的军队,流民们也是害怕了起来。毕竟他们一天前只是普通本份的农夫,对于官府的敬畏还是与生俱来的。看到官兵到来,人群也是骚动起来,战战兢兢的拥挤在一块,畏畏缩缩的看着这些‘杀气腾腾’的官兵。

    百姓们的动作也是让官兵士气大振,原本还萎靡不堪、速度缓慢的令人发指的队伍也变得快速起来。不多时,三百人左右的官军便是到达李家堡外,所过之地,直可谓是所向披靡,更无一人敢于挡在行走路线上。

    “呸,尔等贱民不好好在家,跑到这儿闹什么事”眼见形势大利于本方,原本落在最后的将领也是神气活现的带着十余骑冲在了最前面,口中更是恶狠狠的恫吓道。

    “军爷,咱们都是襄陵人士,今年遭了灾。田里的粮食和家里的储存能交的全部都交了赋了。家里已经没了吃的,小娃都是饿的直哭,听说太平乡今年收成还算尚可,这才出此下策,前来前一口吃的。你问问这些乡亲父母,小老儿可有一点说的不对咱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求军爷放咱们一条活路吧!”好半天,一个老者才鼓起勇气,出来向将领恳求道。

    “是啊,是啊。今年年景格外难挨,若不是实在没了活路,咱们也不会背井离乡,来这儿向李老爷求口吃的啊!”人群中也是七嘴八舌的解释道。

    “这事,本官管不了。你们莫要在这儿闹事,否则国法不容!”将领不耐烦的将众人的诉苦打断,猛的抽出腰刀,向空虚劈一下,厉声道,“立即离开李家堡,各自返回家乡,否则本官识的你们,本官的宝刀却不识你们!”

    “将军开恩啊,给一口饭吃,小的们立即就离开!这实在是饿的走不动道啊!”又有人出了人群,以头抢地,苦苦的哀求着,“将军菩萨心肠,小的就算了,可是膝下一对儿女却是饿的快不行了,求将军救救他们吧!”

    这五六月的天,天气正是毒辣,地上也是晒的干硬无比。这个汉子直叩头叩的额头见血,委实是让人看着揪心。

    “这……本官勉力一试!”这个将军明显是没有多少对付这种文官该应付的场面,看着那些饿的不知人样的小孩们,也是以下踌躇。

    “不可能!老夫宁可拿去喂狗,也不会给这些放肆的贱民们!”正在这时,李员外不知什么时候也是出现在了堡墙上,此时的他再没有之前的风度气质,头发都有些散乱,左脸上更是有一块红肿,看来方才那一阵猛击,也是打中了他。

    “李员外,依本官看,凡事退一步,大家都好过。你随便给些粮草打发他们了事算了,何必与一群贱民在这争执,徒让人笑话”

    这个将领一看到李员外,也是没了之前那昂然气质,相反却是有些讨好的劝说道。

    “老夫行事,何用你个丘八来教训粗陋无知,也敢有言教本举人”

    李员外对于这个武将丝毫不加以辞色,指着这些流民百姓恶狠狠的道,“本员外是举人,是朝廷登记在册的有功名之人,如今被这些贱民所伤,你还敢要我救济他们荒谬!天下宁有此理”

    “本官哪敢教训员外,本官也只是想尽快让这些贱民散了。否则一旦激起民变,李员外也不落好不是!”

    如今的大明文尊武卑,但是毕竟自己可是来救援他的,这会儿听到李员外如此无礼,这个武将也是一脸恼怒,语气也开始不善了起来。

    “休得大言欺人,这些贱民成的了甚事就算有民变,也有你等官军出力,剿灭盗匪,那是你们丘八分内的事,老夫管不着。”

    李员外并不畏惧这些流民,毕竟有高墙阻挡,反而冷笑道,“郑千户,老夫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再这么任由这些贱民聚集于我堡下,小心我向朝廷弹劾于你!”

    “你……”

    &n



第五十二章 下乡
    回来路上,二人都是沉默着。与一路心事重重的李开莫不同的是,二狗子虽然沉默,但大部分原因却是被吓的。

    “狗子哥,若是我决意南下离开,你说大父会不会答应”

    沉默了一路,快到村子里时,李开莫却是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莫哥儿,这流寇都已经被赶走了,日子又可以太平了,还走什么啊要知道,老人们常说,离乡人贱,咱们穷人更是如此,眼下好好的,走什么走啊”二狗子有些莫名其妙。

    “你觉得是太平了”李开莫声音十分低沉,似乎说话都有些吃力,半晌才叹口气道,“为什么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太平日子,反而却是乱世真正的开始了”

    “莫哥,你没糊涂吧你这话怎么听着好象是胡家集里面那算命先生”二狗子拍了一下李开莫的脑袋,没好气的说道。

    “不出十日,就会有更多的流民出现,到时候咱们想走都走不了!”

    虽然无法说服二狗子,李开莫却是对这种趋势的判断有着自己的判断,而且也不需要太聪明的头脑。

    这才开始收赋几天就有千多人不得不离乡讨荒,收赋最前几天可能是最为悠闲的,距离押解赋税的时间还远,官吏们不太急,就算如此就已经有这么多人破产,若是日期临近,那官吏各种催逼手段用将出来。恐怕九成以上的自耕农都会破家成为流民。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被饥饿折磨的人们会慢慢失去理性,特别是眼睁睁的看着儿女们饿死在眼前,这种折磨更会令人发疯,只要有人带头冲击大户,那大规模的民变就会席卷而来!

    而看到今天的官兵的模样,李开莫委实觉得让他们去应付这种场面,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既然末日乱象已经临近,既然不能挽狂澜于即倒,那明哲保身就是最佳的选择了。李开莫头疼的就是如何说服大父和族人们相信自己,不要到想走的时候已经走不了。

    第二天一早,李员外便开始打发众人下乡收粮。不同于后世有专门收税的地方官员,在这个时代,皇权是无法贯彻于乡间的,收税一般情况都是当地有名的缙绅们代劳的,尤其是如同太平乡李家,更是除了一个正规名目之外,太平乡真正的土皇帝。

    他们的乡权甚至比大明律还有效,一手包揽了从乡间司法权、收税权等一系列的本该是官府的权力,在地方上的威权也是极大。

    不过,这个时代的缙绅们,并不是如同后世人们眼中那般个个都是黄世仁。事实上,缙绅们对待自己的佃户们,还是十分的优容的,尤其是那些既勤劳还本分的佃户,他们更是十分的客气。不仅逢年过节会送上酒肉,一旦遇上灾年,还会灼情给予减免一些租子。

    毕竟这些贫困户们与自己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想要多收取粮食就得好好的对待于他们,每一个勤劳而且本份的佃户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而且每年的朝廷收赋之时,也是这些佃户们能够得些小利之时。就象李家一般,县里大概会来上一两个小吏,然后李家人会有一二自家人相陪等候在李家便可,李家的人带上一些最勤劳与自家走的最近的佃户充为庄丁,到各个村子收取赋税。而收赋税也是一件极有油水的差事,虽然一般情况下,其中的油水李家本家人与小吏拿大头,但是事了之后,这些佃户也会个个被封一个红包,也是皆大欢喜之事。
1...1516171819...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