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整个山西镇立即戒严,无数的调兵令飞向山西镇各地驻军部,勒令他们速来集结迎敌。

    不仅如此,无数的告急文书也向四面八方飞去,更是令八方震动!

    李征收到这纸措词极为严厉的调令之时,已经是四月底了,眼看夏收在望,李征是委实不想出这躺苦差。

    开玩笑,自己就这么点家当,去与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引动风云的流寇大亨对垒,他还没有狂妄到那个地步。

    但不去又不行,李征思索许久,也只是点上数百护田队应应景。

    好在,调兵令是限李征于五月底到达太原府,与各路明军汇合,因此时间还算充裕。

    这个限期也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尤其是考虑到了晋地这种多山的地形。

    相比于汉时军队日行六十里的平均里程,这个时代的军队行动速度委实低到令人发指,日行二十里的军队已经称的上强军了,能够达到日行三十里,那绝对是王牌精锐了。

    至于唐代时军队靠马匹机动的速度,那就更加的比不上了。

    潞州军步兵之前从长治城奔袭长子城之时,曾经创造过一日八十里的强行军速度,绝对可以称的上冠于这个时代。

    但是在李征对于出征兴趣缺缺的情况下,潞州军的集结速度那便慢的令人发指,十余日间,才准备好部队一月食用的粮草。

    五百人的队伍也是从四个地方各自抽调一个队,然后再加上正牌潞州营的一个队,拼凑出来的队伍。

    但李征这种惬意的调兵到了五月初之时,却是嘎然而止。

    这几日间,李征惊愕的发现,流寇大军的行军路线开始大变。

    原本一路向东挺进攻城掠地的流寇大军,在前几日突然分兵向北,其中一部万余人已经挺进汾阳府翼城,浮山县一代,甚至已经有游骑不断向东、北两个方向探索,似乎还有继续进兵的意图!

    浮山县距离长子城直线距离已经不足百里,距离泽州更是一步之遥,虽然再向北地形就变得峰峦起伏了,适合大军通过的道路不多。但向东进入泽州,则是容易的多。

    但谁也不知道,流寇会不会分出一支偏师向北,若是再向北,可就要进入李征的地盘了!再向东,那便是泽州府了,同样对于李征具有严重的威胁!

    将手伸到李征的饭碗里,这简直是叔可忍,婶子也不可忍啊!

    就在五月初七,李征一扫之前的磨洋工状态,几乎是以最严厉的口吻开始命令军队全部集结备战。

    只是三日间,潞州营已经集结完成,各地护田队也全部进入作战状态,以夫子军的名义押送着粮草,随着火急火燎的潞州营,全速向西南奔腾而去。

    各地夏收已经开始进行,但韩店周边这些百姓收获的喜悦,却是被军队开进城池,然后不断集结的场面一下子打消了大半。

    就在他们疑神疑鬼之时,李征的命令也传了下来,要求所有人立即抢收庄稼,在五日内,韩店城以南的田地,不能留下任何一块未收割的田地!

    这道命令也是让众多百姓都为之泣哭,韩店这边这半年来以工代赈的效果极为明显,地方上的灌溉水渠已经整修完毕,田间地头打制的灌井更是数量不少。

    靠着这些水利设施,尽管今年天公依旧不作美,但大多田地收成却依旧不算差。

    眼见再过上几日,田地里的麦子就能完全成熟,有经验的老人都说,今年田地亩产绝对不会少于一石粮。

    因为他们的东家李征曾有言在前,今年的田赋只有每亩四斗,那收获之后大半的粮食能入他们的腰包,如今每家每户至少也是佃着十亩田地,这样算下来,这一季收成就有六石上下!

    虽然这些粮食还不足让他们能够餐餐吃饱,但却不会再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了。

    但是如今李征要求先行抢收,就算有人经验不足,也完全明白这个时候抢收产量绝对会损失两成以上!

    两成以上的收成那是多少,足够一家老小敝开肚皮,顿顿管饱吃上半个月的粮食啊!一想到这里,所有人的心口都开始抽痛起来。

    一些单身的汉子也琢磨着,剩下这些粮食若是省着肯定能余下一些,一年下来多少也能攒下几个钱,这种日子要不了几年,就算讨个女人也不再是空想了!

    有家小的人,则是根本无法忍受,竟然有人敢打自己一家老小活命的希望!

    但是他们却怪不到李征身上,毕竟李征的命令说的清清楚楚,这是因为流寇有觊觎潞州府的打算,因此不得不抢先坚壁清野,防止流寇突入潞州就地收粮以战养战,一旦流寇在潞州站住了脚,那到时大家都没有饭吃了!

    老百姓是最好糊弄的,也是最不好糊弄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都跟明镜一样。

    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里,李征是他们见过的对他们最好的上官和东家。不仅没有之前的东家拿走田地六七成的田赋,更没有胡乱拉人做徭役。

    甚至修葺水利设施这种利民工程之时,也是给钱管饭,从来没有强迫他们自带干粮干活!

    虽然百姓们并不知道这修葺水利设施时,最终会花费多少钱粮,但有略通筹算的人只是稍稍算下,就会得出一个让他们一辈子无法仰望的数字。

    既然李征是一个善待他们的好官,那来找李征晦气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人。尤其是来找李征晦气的人,还会破坏自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时,所有在李征这里佃田的人都炸了!

    s:编辑通知明天就要上架,希望各位书友能够支持一下,不需要什么打赏,只要能给个首订就感激不尽了。




第八十五章 无所畏惧
    对于外面佃户们的反应,李征并不知情,他也无心去关心。

    李征此时正在营中,与一众心腹手下围在地图前凝思。

    这种抽象派的地图,虽然只是大概标明了城池之间的距离,还有一些简略的地形勾勒,但已经是这个时代最精确的地图了。

    “流寇中肯定有当地的向导存在,发鸠山,盘秀山都是连绵的山峦,大军想从这里越境十分不易。若是向北进入沁州,然后迂回就更加不现实,那就只剩下韩店了,这里就是流寇一个完全绕不过去的坎。”

    “想要来韩店,就必须先进入泽州。泽州内有数以万计的流寇,虽然之前一直被当地官军压制,但这强力的外援一到,泽州内的流寇必然会反扑。”

    “若无意外,泽州府官军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放弃压制流寇固守城池,要么就会被里外夹击之下全军覆没。”

    李征思索着,对于大明的同行们,他从来都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估计这些人这会儿已经退入城池,将外部的控制权全部交了出来。

    “没有意外的话,泽州内的流寇必然会被流寇大亨们兼并。外来的过江龙,再加上当地的地头蛇配合,能产生的力量绝对是翻倍的!那作为潞州南大门的韩店必然首当其冲,压力如山啊!”

    “只是集结兵力,扼守几个要害,虽然可以牵制流寇。但韩店外就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地带,虽然道路不算好,是一个开阔地带,依靠手中的力量,想处处防守住完全就是痴人说梦!若是流寇铁了心突入,却也不可能拦截的住。”

    “除非在这里和流寇来一场正面会战,否则单靠这点人马,根本无法抵挡这些流寇。”

    正面会战,如果只是对付流寇大亨派来的一泼偏师,李征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如今集结到韩店的潞州营已经有正军一千余,四地护田队充任的夫子军二千余人。这些护田队若有人真的将他们当成了夫子军,绝对会令对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这数月来,护田队虽然只是五日一操,但是却始终没有间断过。就训练这一点来说,已经强过了大明绝大多数的军队,更别说护田队的核心可是打过仗的老兵,有他们的带领,护田队也绝不是什么战阵都不懂的菜鸟。

    虽然这些没有实战经验的准菜鸟,直接对付一流军队还是不够看,但是欺负一下更加不上道的流寇们,还是可以胜任的。

    以一千潞州营为核心,再加上两千护田队,对上数万未经整合的流寇,胜算还是极大的。

    但李征不能不考虑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会有多大这些流寇可不是之前那种小打小闹,如同过家家的流寇新秀。

    这些流寇的核心可是经历过众多战事的老兵,虽然他们逃跑的次数更多,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都算是老兵。

    而且这些流寇老兵大多都是老营,也就是说他们都有战马,不管他们的战斗力强弱,这些骑兵都不是李征能够奈何的存在。

    并不是无法击败他们,而是根本追不上他们。靠着自己那数十骑去追杀,估计对方一个反扑就能把李征这点家当一口吞下!

    成建制的骑兵加入战场,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战争场面的李征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虽然之前他麾下几次战斗都表现的十分出色,但那都是对着步兵为主的敌人。这一次面对数量不菲的骑兵,究竟还能不能有之前的心态也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流寇大军会向北突进的前提下。

    不过李征却不敢寄希望于流寇不来找自己麻烦,能够未雨缪绸提前做好准备,总比别人抽一冷子才反应过来要强。

    ……

    几乎是一夜之间,无数的佃户都在沉默中不断的压抑着怒火。

    宋波是一个普通的汉子,老家就在不远的泽州。不过如今的他已经回不去泽州了,不仅仅是那里战火连天,更重要的是,他在韩店这里已经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虽然他的房屋是一座崭新的茅草屋,但这茅草屋却足够的结实和厚实,冬日之中竟然也没有什么风能够透屋而入。

    他对于这茅草屋是很感情的,在这个茅草屋里,他人生第一次看到了些许希望。

    他是作为俘虏被安放来到韩店这边的,刚来的时候他还恐惧的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因为他见过太多杀良冒功的官军了。

    更糟糕的是,这一次他扮演的角色却是如假包换的流寇。刚刚被抓入俘虏营中之时,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或许哪一天会被官军砍了脑袋报功。

    但是他始终没有等到这一天,反而等来了新生。

    他随波逐流的跟着大伙一起挖渠,一起平整田地,一起卖力挖井。

    他渐渐也知道俘虏他的那个将军叫做李征,也知道这些活都是这位上官让他们去做的,不过他并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这位官爷不仅给工钱,还管吃饭!

    他这种小人物,一生为的不就是一日三餐管饱么既然官爷不杀他,还把他当人看,他不给这种官爷卖力气,那还是人么

    之后的日子更是如在梦中一般,那位官爷将他的田地租给了他,一人十亩的田地,如同恩赐一般每亩四斗的田佃,有水渠,有水井,只要勤快一些,田地里的庄稼就不愁收成。

    而今年的收成更是喜人,眼看这日子开始慢慢转好,一切却似乎要变了,似乎要再变回原来的模样了。

    是的,这是那位官爷说的,流寇若是进了潞州,大家都会没了饭吃的!

    官爷是不会错的,既然李大人这般说了,那便一定是事实!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宋波呼吸越来越粗重,直接抄起一杆新买的镰刀辖的站起身,目光中再也没了犹疑。

    有人带头,便有人跟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沉默中进行的,只到他们拿着自家简陋的家伙什,汇聚于军营前面,人人眼睛这才充斥着血红。

    “想动俺家地,就先杀了俺!”

    “大人不能抢收啊!俺们愿意上阵,要是俺们拼不过他们,就一把火烧了地!”

    “说的对!要是俺们不中用,一把火烧了也不便宜这些驴球子!”

    “不能抢收庄稼啊,要不家里的老小日子便难熬过去了!”

    “打死这帮强盗!”

    “杀光这些畜生们!”

    “大人,俺们愿意助战!”

    无数的佃户杂乱的呼喊着,别的地方的百姓可能还没有这个胆子敢上战场,但李征手底下的这些佃户,大部分可是流民出身,本身就上过战场的。

    而且能好好活到李征打赢之后收编的人,都是自然法则淘汰下来的强者,因此一旦根本利益受损,骨子里已经被激发出来的血性立即完全恢复,毫无畏惧的便站了出来。



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
    此时的泽州府情况,与李征猜测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李征没有想到,被压迫到了极限的流寇,在官军仓惶撤退城池之后,便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破坏力!

    五月十二,高平县城。

    新任高平县县令大位还不及半年的徐怀志,只是看了一眼城下的乱民,就‘啊’了一声直接晕死过去。

    高平守备官谢志昌则是额头汗水不断的流淌而下,不同于徐怀志,身为武人的他虽然被酒色掏空了身体,但起码的胆量还是有的。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颤抖,并不是为别的,而是如今的流民似乎与之前的流民有些不同了。

    之前的流民人数是多是够吓人,但是却给人一种没什么攻击性的感觉。这一次的流民不仅够多,而且其中亡命之徒,似乎数量也不少。

    说的直观一点,那便是上次的流民对朝廷似乎还有些畏惧,不敢过分相逼,这次的流民已经无惧朝廷威严,完全就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攻击态势。

    他们已经不再是流民了,而是流寇!不知为何,这个念头不断的出现在谢志昌心中。

    看着贼寇正在不远处砍伐树木制作简易云梯,谢志昌腿肚子就不断的打颤。他虽然名为守备,手下纸面上应该有三百乡勇,但实际上,他连半个乡勇也无。

    手中只有十个不到的家丁,还个个都是酒囊饭袋,平时除了吓唬一下老百姓,就连抓个犯人都费劲,指望他们效死守住城池,谢志昌觉得还是期望上天降下神雷将这些该死的贼寇全部劈死了希望还大一些。

    “谢守备,这城能守住吧!”

    正在谢志昌盘算着怎样安全的离开时,一旁的徐怀志悠悠醒来,看到谢志昌皱眉凝思,还以为对方已经有了对策,赶紧满怀希望的问道。

    “大人,守是守不了了。你看看周围这些人,咱们能指望他们吗”谢志昌摇摇头,对徐怀志说道,“不过卑职可以护送大人突围!”

    “就没一点希望了么”

    徐怀志报着万一的希望,殷切的看着谢守备。他是高平的县令,一旦失地,他的前程可就到此为止了。他如今还不到四十,委实不甘心就这么离开政治舞台。
1...272829303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