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看着满怀希望的徐县令,谢志昌犹豫了一下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徐县令顿时跳了起来,动作一点都不一象一个文弱的书生。
“大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若是大人能够拿出大笔钱粮来激励民壮,相信可以守住城池不失!就象上次一般,若是……”
谢志昌越说越兴奋,他已经开始考虑具体的细节,比如说用石头砸到一个贼兵赏银一两,没砸到只能给一半,不能让这些贱民占了太多便宜去。自己又该如何从中作些手脚,不会被人发现。
正当谢志昌说的高兴时,徐县令却是语气一下子冷了下来,“谢守备,城中库房中可没有现银。”
“这个末将自然知晓,不过如今乃是危急关头,当有取舍啊,县尊!”
谢志昌听了大急,这辈子难得想出一回好主意,怎么能就这么算了。
“妄言!本官乃朝廷命官,理应负起为国守土之责!死则死耳!”徐怀志说的极为慷慨激昂,“但这土是朝廷的,又不是我徐某人的,凭什么用我的银两!”
说完这些话,徐怀志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太功利了些,转转眼珠子,又从容的说道,“不过本官又岂是那种完全不顾国事的流寇匪类,这样吧,本官就捐五十,不四十两银子出来劳军!当然既然身在城中,值此国难当头,为了同舟共进,其他缙绅商贾也需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大人,他们早就已经跑了!”
谢志昌顿时傻眼了,这上官似乎疯了,竟然在这个时候挑起内讧!
而最尴尬的问题是,这次徐知县就算想内讧,也没有人了。他们早在官军主力撤退的前两日,便纷纷携带着家财细软跑去了泽州府城了!
徐怀志顿时一愣,将这一茬想了起来。但是不同于之前的气话,这一次他是真的出离的愤怒了。
数月以来,官兵剿匪进展顺利,只是钱粮却是难以保证。徐怀志属于地方官员,自然也须承担部分粮饷。
但问题是,高平县之前遭过浩劫,这数月来地方秩序已经荡然无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额外收入。
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向当地的缙绅们借贷一二,以渡过难关。
但可惜的是,每次向缙绅们征粮捐饷之时,都是地方上开始出现各种乱象之时,这些缙绅身为地头蛇,能够调动的力量远远超过外来户县令。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是联合不起来的,但是一旦触及到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全力催生的力量,那简直是排山倒海般的!
徐怀志就在这种情况下,处处受到冷遇,不仅要到的钱粮数字形同羞辱,而且他的政令更是出了县衙就是而厕纸一张。
换作之前一心求稳的徐怀志,虽然不爽也只能暗自忍耐,甚至忍痛自掏腰包给官兵劳军。
不过此时的新任知县徐怀志却是丝毫不惧的,如今的他命在顷刻,前途马上尽毁,哪还有心去关注这些缙绅们的死活!
他来高平是升官发财的,可不是来当散财童子的。
这数个多月来,他这个县令当的那叫一个战战兢兢,不仅没有威风八面,财源广进,相反因为高平这个乱摊子,他经常性的夜不能寐。
每日间只是为了前线官兵的粮饷问题,不断低声下气的向着缙绅们宣传捐饷捐粮。每每有些收获,自己还没有从中捞到什么好处,这种尴尬的处境都让他的头发白了许多。
眼下流寇围城在即,平时还在情面上不愿翻脸的缙绅还有走动的时候,今日则是万人空巷,再无人登门。
“这些鼠辈,死到临头还在抱着他们的金银粮沫!你们以为府城就安全了若是不能压下这高平乱贼,迟早你们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徐知县恨恨的想着,上次高平失守是因为什么,还不是这些早就闻风而逃的缙绅们半路给抽的梯子
如今这些缙绅更是个个跑的影子都没有,连个梯子都不愿意再奉上了,这让担负着守土之责的徐怀志如何能够忍耐
别人谁都可以跑,但他徐怀志却不能跑,或者说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跑。他只要敢弃城,那他就算有故旧开脱还能保存自身,那前途却是点滴也无。
“谢将军,高平拿不出你们所需要的钱粮,你们可以向本地商贾劝饷一二!”
到了最后,徐怀志还是下不了鱼死网破的决心,并没有完全撕破脸对缙绅遗留的不动产动手,而是将目光投入了城内来不及撤走的商贾们。
得到命令的谢志昌,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到死都不愿意掏腰包出来的徐怀志,应命一声,便带着家丁离去。
是夜,整个高平处处都是破门而入的官兵,惨叫声四起,有些士兵抢的兴起之时,更是烧起房屋来。
半夜时分,本就无人去管的火焰完全失控了。无数的百姓和官兵夺路而逃,嚎哭声震动天地!
至此,未经流寇一兵一卒,高平县便再一次经历了无边的刀兵浩劫,整个城池完全付之一炬!
第八十七章 失控
风萧萧,吹的堡外田地中那刚刚收成在望的麦苗瑟瑟发抖。
李征策马穿过堡内,不作任何停留,直接驰至南堡墙下数进而外的一处山头。这里是韩店护田队的驻扎隘口,也不等李悦等人迎上来,便急匆匆的向着南方望去。
到了堡墙之上,就算以李征两世为人的养气功夫,也不禁脸色为之一变。从目力所及之处,铺天盖地全部都是流民的身影,那一件件已经脏的看不清楚颜色的衣服充斥在天地之间,将一切全部覆盖在下。
“这么多的流民,我们不能将战场放在潞州境内!否则打赢了也是损失惨重!”
沉默了片刻,李征轻轻出了一口气,平静的说道。
“确实如此,我们靠近泽州的田地收成已经不用指望了。”
李悦点点头,手指着远方说道,“我已经看到有饿极了的人已经开始在啃麦穗了,远处看不见。就算我们现在把他们全部逐走,但估计应该不会再剩下什么。大哥,该下决定,要快点将他们打回去,否则咱们的开垦出来的地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李征明白李悦的意思,他说的对方就会不来,不是说无法打败或者驱逐他们,而是他们救济不了这么多的人。
这些流民还只是流民,还根本没有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者。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一群依靠着自己本能行事的羊群而已,而且还是那种没有选出头羊的羊群。对付这些羊群,外部压力如果足够强大,就会让他们土崩瓦解,各自逃命。
但是这种情况却是可一不可再,一旦这些羊群唯一生存的希望也没有了,他们就会扔掉官府长久灌输给他们的羊皮,开始露出自己的獠牙。一旦开始为活而活,他们就会产生攻击力,也会产生各自的头羊。
有了组织和头羊领导,羊群就不再是羊群了,他们开始慢慢的向狼群转化。这个过程取决于头羊自身,一旦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头羊,那么一夜变成狼群也不奇怪,最典型的便是如今的后金。后金从被大明边军压着打了几百年,反转到压着大明边军打,最典型的便是出了一个擅长组织和战斗的头羊——奴儿哈赤。
这也是为何崇祯初年这几年,流民基本上是一触即溃,但数年下来,不仅仅没有彻底剿灭流民,反而让流民慢慢蜕化成了流寇,从此将大明的心腹之地搅的天翻地覆,不可收拾。只不过流寇中的头羊还没有完全蜕变为狼,就被早已化为狼的满清捡了便宜,徒做嫁衣。
李征静静的思索着,攻击这些手无寸铁,只是因为被官府压迫而活不下去的流民,他根本过不去他心底那道坎,但是放任流民涌入潞州府,则会完全毁了他的基业。一时间,他难得的犹豫了起来,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大哥,许百户回来了!”
正在李征心中的天平渐渐向着屠刀方向倾斜之时,李战的声音响了起来。
“唔,快让他过来!”
许国棉{不是韩店中那个许国忠哦}是李征派入流民中卧底的,听闻他回来,李征轻轻松了口气,立即吩咐道。
“大人,卑职手下八十人已经完全打入了流民中了,计划一切顺利!”
不等李征发问,许国棉立即回答了李征最关心的问题。
“能不能劝回这些流民”
李征沉吟了一下,若是有可能,他真的不愿意打这一仗。
“大人,恐怕不能。”许国棉沉声回道,“如今流民中盛传我潞州府今年大丰收,有众多的余粮可以解荒,他们都是冲着我们潞州来的!”
“盛传”
李征眼睛一下子立了起来,平民百姓有几个知道百里外的事情,多半是有心人在其中发挥作用。
“大人所料不差,卑职已经查控清楚了。这个谣言最开始是泽州出现的,当时泽州被围,谁也不知道消息从何处开始传起。不过泽州城的文武肯定不会不知道,能传的这么快,应该那些缙绅也功不可没!”许国棉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声音低沉的说道。
“就算不是从官府传出来的,他们推波助澜的功夫绝对没少使!”
李征知道许国棉就是泽州人,许国棉是崇祯年间第一批破产的农民,对于缙绅和官员向来没什么好感,这番话已经带有一些针对意思了,不过李征对于这些官僚的尿性也是知之甚详,这种祸水东引的策略,他们绝对做的出来,因此也是毫不客气的下了结论。
“张俊才,你觉得当今该如何做”
李征沉默了一下,转头向着张俊才问道。
“卑职觉得应该稳守韩店,这些流民必须将之驱散!”
张俊才沉吟一下,抬起头来继续说道,“我部可以先行立之以威,逼其退出韩店周边,再以骑兵劝导流民各回故里,然后……”
“然后呢任他们自生自灭”
看着张俊才半天没说话,李征皱着眉头问道。
“卑职无能,实在没有其他办法。”
张俊才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既要保存自己,还不想伤害流民,这题无解。
“吴佥事,说说你的想法。”
李征思索了一下,又看向了吴雄才。
“大人恕罪,下官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吴雄才一边说,一边给你征打眼色,似乎有些话在这里无法开口。
“今日暂且这般,如果流民不冲击堡墙一线,不准攻击!”
李征心中冷笑,明白自己这个内政好手似乎正在弊一些有些阴损主意了。不过这主意李征大概也猜的到,与他所想应该差不多。
李征、李战、吴雄才三人回到了内书房,吴雄才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大人似乎已经成竹在胸,不知可否说来听听。”
吴雄才见到李征却是微微一笑,似乎已经猜到他的想法,只是坐等,顿时好奇的问道。
“雄才不必过谦,本官的策略很简单,无非是以牙还牙,借刀杀人而已!”
李征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言罢,二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会心中。只有李战有些莫名其妙,呆呆的看着两人,不知道两人在玩什么花样。
眼看着李战一脸莫名其妙,李征也不解释,让其唤许国棉入内。
不多时,许国棉便即入内。李战也跟了进来,看来不弄清楚里面的道道,他是不准备走了。
李征也不耽误,直接了当的问许国棉,“你想不想为你父母讨个说法,想不想报他们的仇”
许国棉眼睛顿时立了起来,昂然道,“做梦都想!”
“想就好!”
李征点点头,将其唤到身边,细细的说了一番话。
这番话,不仅让许国棉神色越来越兴奋,连旁边的李战的眼睛也越睁越大。有些不认识似的不断打量着李征,似乎这一刻才真正认识这个兄弟一般。
第八十八章 失控
s:这章不是重复了,而是顺序上传错了,如果有之前看到的,麻烦去回看上一章,抱歉。昨晚睡的晚,今天上午写了两章,头有些晕,晚点还会有一章,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老铁公鸡的月票。
五月十日,就在官军主力撤出高平县的第三天,高平县就直接变了天。
这里原本就是流寇起事的起点,更是与官军连续拉据战大半年,几乎家家都有亲人直接或间接的死于官军之手,因此这里的流寇情绪是最为暴虐的。
眼见高平县空虚,城内外对官军早就仇恨值爆棚的流寇,直接对出城而逃的人无差别的开始了tusha!
高平县外十里处,胡家寨。
夜晚的胡家寨,亮如白昼。这并不是在举行灯会,而是燃烧着的无数房屋。
在这一夜,没有任何的预兆,这里突然被一伙强人突袭而入。上百悍匪趁夜潜入寨内,见人就杀,见屋就烧,只是半个时辰不到,便让整个胡家寨沉入地狱之中。
胡家寨是一处地方缙绅聚堡自保之地,里面六十多个壮士全是本家子弟,虽谈不上弓马娴熟,但寨子立于高地,寨墙修的极为结实高大,称的上横霸一方,等闲的毛贼根本不敢招惹这里。
但今夜来的山贼委实也太过于凶悍,无论是短兵相接还是小队配合,都远远强于这些庄丁。因此这些庄丁失去了堡墙的保护,根本连象样的抵抗都做不到。在倒下近二十人后,其他人都是四散而逃。
半夜时分,在胡家寨里胡老爷一家老小胆战心惊之时,一杆大旗也慢慢立了起来。大旗上高高的书写着几个有些歪斜的大字‘替天行道’,只是看一眼,一股浓浓的土匪味便迎面而来。
下半夜,在本地方圆百里都是狠角色的胡老爷,老老实实将自己裤头都报了出来,却依然没有保住自己一家老小。在这乱世中,有能力建寨立堡的,一般都不会多干净,多半都是一些搜刮地方的存在,也只有这种本地刮三尺的家伙才有这种实力筑堡。
第二日一早,胡家寨被好汉打下来,正在分粮舍粥的消息便飞快的传到了数十里的韩店堡外。
数天之中,凡是靠近堡墙三十步内的,无论男女,全部都被射杀一空,因而也没有人敢再象之前那般靠的前来,苦苦哀求。
闻听这个消息,原本就在堡墙前面进退两难的流民们顿时再不犹豫,拖儿带女的向着来路返回而去。
胡家堡并没有让他们失望,离的远远的就看到了寨外林立的大铁锅,里面食物的香味不断的刺激着他们本就敏感的神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