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大人的意思是”
葛永辉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小心翼翼的问道。
“之前咱们在流寇中暗中宣扬潞州夏粮丰收在即,意图祸水东引,本来一直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这些流寇就又掉头杀了回来”
“为何之前一直拿各地堡垒毫无办法的流贼突然之间能一夜拿下胡家堡”
“胡家堡也可能是个意外,但孙家堡你不了解吗就算用你的卫所军去攻堡,你打的下来么”
余知府虽然治政、治军的本事不怎么样,但一到了勾心斗角这种熟悉的本职工作时,立即变得如同顶级侦探一般,一双慧眼之下,几乎是秋毫毕现。这一串疑点问题本来葛永辉完全就没有注意到,但经过余知府这一点拨,也立马明白过来,这其中必定有着一些隐情,而且多半和潞州哪边有关系。
“大人!他们肯定有人混进了流寇中!这是在勾结匪类!祸害咱们!不,他们利用流寇寇掠地方,这是公然挑衅朝廷!是谋反!大人,要立即弹劾他们!”
一听到自己的困境竟然是被别人坑了,葛永辉顿时坐不住了,大声的嚷嚷道。
“弹劾你可有证据若是你能击败流贼,抓住他们的几个头目,本官至于为难成这样子”
余知府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这粗鄙武夫,恨恨的说道。
“大人也可以风闻起奏啊!只要大人言辞凿凿,朝廷肯定会怀疑的吧!”
葛永辉沉思了半天,突然一脸兴奋的说道,只要对方倒霉,他就觉得舒坦。
“愚不可及!”余知府却大骂了出来,甚至恨不得踹对方两脚,“第一,笔墨官司打起来,无论输赢势必旷日持久。第二,将这唯一能解救我泽州府的外援得罪了,到时对方肯定故意拖延救援,你我若被流贼所害,扳倒他们又有何用”
“卑职见识浅薄,一切听大人吩咐便是。”
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葛永辉再不敢出什么骚主意,讷讷的回话道。
“本官这就行文潞州,在救兵到达之前,你要做的就是守稳泽州城不失!”
余知府恨恨的拿起笔开始书写行文,暗道此番大出血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九十一章 卢怀真的警惕
韩店。
各种坏消息不断的传来,南边的流寇已经杀入泽州,北部的高平已经陷落。整个泽州府北部已经完全失控!
北部的流民已经完全蜕化为流寇,他们沿路攻破村镇,所过之地,寸草不生,生灵绝灭。彼有些东林党人的作风,若非同道,就为仇寇!只要不肯加入其中,便是tusha一空!
这些杀红眼的流寇们,昨日还曾想向潞州军发起进攻,因为他们都知道,今年潞州府的收成还算不错,粮食什么的都可以保证。
但他们却很小心,只是派出千多人的试探,这点兵力甚至连潞州营都未出动,只是在李征那帮子佃户群情汹涌之下,直接被打的近乎全军覆没。
如今这些佃户已经不同往日,已经算是有恒产之人,由于这次他们主动请战,让李征放下对他们的大部分戒备,人人都配发了武器。
虽然训练还谈不上,但是这些人的敢战敢拼之心却是极高,打起仗来也极悍不畏死,数量又是对方的数倍,直接就是碾压的态势!
这种重击一下子让流寇们想起大半年前的经历,一次小小的试探之后,便收起了所有小心思,一门心思向南进攻。
沿途村镇根本没有一合之敌,万余人一个冲击便纷纷陷落,三天之中已经推进了百多里,兵锋直指泽州城。
到达泽州城下数十里后,兵力已经翻了三翻,数万人猬集一块,嘈杂声鼎天,边营数十里,锋锐极盛。
泽州城官军曾主动出击攻打流寇前锋,但这些前锋基本上都是流寇中的精锐,一场原本预想着摧枯拉朽一般的开门红,却是打的旗鼓相当,当流寇大军形成从两翼迂回包围态势后,官军便明智的选择撤退回城。
这一次官军绝对称的上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近千官军损失三成,士气反而被沉重打击,完全没有出城野战的任何野望,只能战战兢兢的固守城池,将城外完全拱手相送!
泽州的行文数日绕道到达潞州府。
看完行文后,原本因为流贼已经退回,淡定不少的卢知府,屁股顿时如同被针扎了一般跳了起来。命人火速通知李征前来,更是焦躁不安的来回踱着步。
里面虽然只是寥寥提了几笔流贼动向的疑点,但久经官海沙场的卢知府立即从中嗅到了一丝不正常。
通盘思索了一下,他顿时也发觉到了其中不少的迷团,在阴谋诡计中成长起来的卢知府也不逊色于余知府,只是略略分析一下,便得出了和余知府差不多的猜测。
这个发现也是让他后背冷汗一片,他明白对方这是将他恨到骨子里了。但是天地良心,他自己真的没有进行过这种算计,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
韩店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李征带人守住韩店,大股流贼就别想深入潞州一步。这种情况下,用这种损人不利已的招数,根本就是画蛇添足。
自己既然没有用这种招数,那出现问题了,肯定是有人用了。
可韩店只有李征这个毛头小子,他真的想的出来这种绝户计还是说这次纯属巧合,流寇中出现了一个人才,整合了原本一团散沙的流贼,完全是那姓余的运气太差
在卢知府胡乱猜测之下,原本因为流寇已经掉头南下,这段时间流贼向南返回,韩店压力已经不大,李征在前几日便返回了长治。
此时的他正在府内察看各地手下抢收庄稼的进度,听闻卢知府相召,担心事情有变的李征,也是火速的应征而至。
守备府与知府衙门距离并不远,他来的也是极快。
“来了,先看看这个吧。”
卢知府收拾了一下心情,这才命人将李征带入,然后一脸平静的将泽州公文递了过来。
李征没有多话,接过公文便读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是越来越精彩。卢知府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李征。
但观察了半晌,却失望的发现,虽然李征脸上闪过惊奇,痛恨,幸灾乐祸,害怕,疑惑各种表情,但唯独没有就是被抓现行的心虚,眼见李征快要抬起头来,卢知府不动声色的将目光收了回来。
“大人,这余知府做的太过了,先是蛊惑流民犯我潞州,现在倒霉了又反诬我潞州,向咱们求援还要示之于胁,委实是视我潞州如无物啊!”
李征放下了公文,拱手怒道。
卢知府仔细的观察了一番,李征这幅表情完全看不出来丝毫蛛丝马迹,似乎真的完全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一般。
卢知府微微眯起双眼,似乎第一次认识李征一般,微不可察的审视一番李征。心中开始对李征警惕起来。
这个李征,要么是真的走狗屎运,要么是真正的老奸巨滑。出于对武夫的警惕心理,卢知府对后面一项的认同更多一点,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武夫!
心中再一想之前潞州府的乱象,似乎与这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让他心中打了个突,对于李征的防范更加进了一步。
此刻心中生疑,再一想到李征在各地不断的收入田地,更征召大量的流民安置其中耕种。成立护田队护卫地方,防止山匪袭扰,本也是应有之义。
原本这是安定地方的良策,卢知府虽然心中怀疑,但始终不愿意向更深层次去想。毕竟这个李征太跋扈了,如果真的逼反了他,自己也完全落不了好。
不过眼下看来,此子还真是心思深重。再一想到各地五百规模的护田队,他心中的不安便更甚了一些。
他如今已经不再是之前那整日只埋在牍案,只知道催税征粮的文官了。潞州一系列的大乱让他不再将目光局限于文案,也开始对各地的民生多了一些关注。
如今的潞州,几乎已经成了山匪们的禁地,李征几番清理之下,潞州府的治安情况几乎可以说是山西最佳之地。
这样的地方,真的需要每地都屯五百准军事力量么
“这余行则委实过分了一些,不过这泽州若是最终糜烂,对于潞州府也不是好事。本官还是觉得应该救援一二,不知李守备有什么想法”
卢知府心中警惕,但话语之间还是十分的和气,似乎什么也没看出来一般。
“末将听凭大人吩咐,若是大人下手令,末将自当遵从。”
李征的回答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有礼,也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官场规矩。
但是卢怀真之前可是见惯了李征跋扈的模样,再看如今乖巧的李征,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自在。
第九十二章 出征准备
“李游击数日之内能够出兵多少,需要多少开拨银”
卢知府淡淡的吹了吹茶杯中的茶沫,平淡的问道。
“末将这数月来,征召了数百兵士,兵力虽然恢复了千人。但新兵操练时短,能够上战场的只有六百左右,其他最多只是守守城,当不得大用。”李征想了想,便报上了这个数字,“靠末将这数百人,去剿灭过万的流贼,无疑杯水车薪,请大人三思。”
“他果然不肯出兵,看来这事与他有关系几乎是板上钉钉了!”卢知府心中咯噔一声,心中作出了这个判断。
因为他早就收到风声,李征这次征募的兵员数量早就远超过了一千。除了满额的守备官兵外,其他的人则是成为了名义上的护田队。
护卫他在平顺城北的那些田地。原本还只是觉得李征如同地方缙绅那般,这些都是他的私人庄丁,原本这事他觉得只要李征有钱,他自然可以召一些庄丁。
但此时看来,多半是他刻意蓄积的暗中力量。他要这么多人干什么为何为朝廷出力,却又不肯拿出来
自大明武勋们在土木堡之变后元气大伤之后,文官便占据了主导地位,武夫只是文官手中的刀子罢了。既然李征这个刀子出了问题,那自然是要解决这柄刀子。
但卢知府左思右想,始终没有什么办法。李征作为朝廷敇封的武官,如今又恭顺听令,他委实没有什么手段收拾他。
作为文官,对武夫最大的制约便是钱粮,但李征这厮得了大片田地,又肯拿出来养兵,在粮饷这方面拿捏他,也没有丝毫作用。
至于告他一个收买人心,居心叵测的罪名,却也委实太过于伤人伤已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地方守备,兵力七八百人,说他会zaofan谋逆,估计别人会把他当成疯子来看吧。
虽然对于武夫,大家都要合力压制,但针对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到这个地步,也太疯狂了些吧。
更可怕的是,如果真的撕破了脸,对方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扯旗zaofan,那自己就算当时逃的过,事后也会因为逼反官兵的罪名给人秋后算帐。
思来想去,他忽然悲哀的发现,文官对于武夫的约束力正在慢慢消退。而更令他泄气的是,不用多高超的智慧也能发现,随着时局的不断动荡,武夫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加以制衡。
想了想,卢知府便收敛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虽然他身为文官自然倾向于文官的整体利益。
但在官场打滚这么多年,变成了早已经没了热血和风骨的官僚士大夫,他就没有了那股大义,做事完全成了商人般专看收益比。既然风险大于收益,那明哲保身的想法便自然而然的占了上风。
而且这次李征完全有理由和借口拖延出兵,或者出工不出力,而且最狠的是,几百守备打不过过万的流贼那也是正常之事,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自己一旦和那遗表扯上关系,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了。现在双方的关系已经是卢知府求着李征了,至于其他事至少也得先过了这一关。
一阵沉默后,卢怀真还是先开了口,语气十分的和气。
“李将军果然公忠体国,不过本官觉得,若是泽州乱了,对潞州也不会是什么好事。这事无论多难,还是要尽一些力的。”
“既然大人决意救援,末将自当领命。末将可以凑出八百人,但需开拨银两千两,军粮五百石。末将愿意拼死一战,不过至于是否济事,末将不敢担保。”
卢知府肯定是要救泽州的,否则一旦余知府临终遗表递上去,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这原本就在李征的意料之内,他假意思考了一下,他便主动退让一步,讲出了自己的条件。
李征这个条件是很有些善意的,毕竟这一次是去作战,李征要求的数量十分的合乎规矩,并没有狮子大开口的多拿多要,卢知府稍微松了口气。至少这笔钱,他还凑的出来,“何时能够出兵”
“末将需要几天时间准备,五日后出兵!”
李征思索了一下,报出了这个时间。
“好!出兵当日,本官一定送开拨银粮入你军营!”
卢知府松了口气,他最怕的便是李征故意拖延时间,只要他肯及时出动军队,就算战事不顺,那自己就会安全多了。将来就算再有什么笔墨官司,他也不会被动太多。
眼见事情说的差不多了,李征便要告辞离去,临行之时,卢怀真却是叫住了他。
“为国灭流寇,乃朝廷心腹事,自当尽力而为!”
斟酌一下,卢怀真心中叹了口气,还是提点了一句。
“末将自当心力,不负大人所托!”
李征心中也有点火气,这老小子难道还觉得自己这么不知进退么
看到李征的表情,卢知府心中松了口气,这毛头小子就是毛头小子,虽然有些城府,但却没有经历多少历练,根本就不懂得事情该如何经办。
但考虑到这人打仗够凶悍,能够压的住潞州这一亩三分田不出事,自己任期还有两年,日后两人少要不还要多多合作,他便打算提点一句,“本官已经行文太原了,不日就会有镇兵来援,你当立即整顿部下,于规定时间出兵救援!不过你无需多想其他,尽力拖住流寇,待到镇兵到来,到时好好配合好镇兵作战!咱们毕竟是新兵,流寇势众,急切难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嘛!凡事只要用心便好!”
说到这里,他把这个心字说的又重又长。说完之后,再不理会李征反应,便即端茶送客。
李征并不笨,立即明白了卢知府的意思,这次他是可以去和和稀泥就行了。
按卢知府暗示‘心’字的意思,他连本部精锐都不必带,直接拉上几百个壮丁充充场面就行了,反正山西那边也根本瞧不上他这支军队的战力。
李征不无恶意的猜想,若非自己上次‘剿灭’了近万流民,估计这次出兵只要打个照面就能应付过去。
不过李征并不打算就这般只是去长长见识,他是真的想击灭这伙流寇。毕竟这些流寇就盘踞在他卧榻之侧,十分影响他的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