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吉日
流人军悄悄潜行,所有人皆是浑身黑衣,兵器也用黑布裹得严严实实,甚至薄底快靴都用布条缠裹。
没有点灯笼或火把,每人腰上都相互连着绳索,以免走失。
为避免引起叛军注意,他们一行人在黑夜中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在晨光微露时,终于到达了老鹰寨背后的悬崖下。
卢小闲吩咐所有人隐蔽休息,自己带着那十几个流人开始小心翼翼勘测攀登路线。
“娘的,是很高!也很陡!”张猛一寸寸地审视着陡峭的山崖,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石头风化厉害,好多地方都松动了!”
卢小闲也仰头细细观察目力所能到达的每一个石缝,每一处凸凹,思考着每一步的落脚点。
……
天不知不觉大亮了,老鹰寨的叛军和大唐府兵的营寨都升起了袅袅炊烟,双方都在抓紧时间吃早饭,待太阳高悬之时,又将会有一场夺命的厮杀。
沉寂并没有维持多久,还没等炊烟散尽,府兵大营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号炮声,府兵开始发起猛攻。
他们与叛军战士一地捉对搏杀,每次冲锋都极其壮烈。老鹰寨前面那条陡峭而狭窄的山路,就象一座吞噬生命的黑洞,将双方顽强的军士嚼得粉碎……
寨门后的瞭望塔上,王先生正在面无表情的观战。
尽管这几日大唐府兵接连遭遇重挫,但他们依旧斗志昂扬,前面的士卒倒下去,后面的则毫不犹豫地踏着尸体前进。
寨门吃紧之下,王先生不得不频频调动后备部队,将精疲力竭的一线守军换下来。战斗已经进入关键时刻,谁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赢得胜利。
看今天进攻如此凶猛,他料知对方肯定是下了血本,准备孤注一掷。可惜天时地利人和均在叛军这边,大唐府兵再骁勇善战,也一样拿老鹰寨无计可施。
……
老鹰寨寨门前山崩地裂般的喊杀声,传入老鹰寨背后的悬崖下潜伏的流人军士耳中,是那么的清晰,似乎他们也置身于了战场之中。
李珣、谢云轩、杨思等人目不转睛,看着卢小闲和张猛还有那十几名挑选出来的流人,他们犹如绷紧肌肉的壁虎,手脚并用,紧贴着陡峭
第八十七章 完胜
杨思说的没错,崖壁上这些人真的撑不下去了。
卢小闲脸上挂满了汗水,但他却腾不出手去擦汗,只能任由汗水被贪婪的山风卷个干干净净。
登崖前,他们已去除了身上所有多余的物件,但仍旧觉得身体沉重无比。
这山太高,崖太陡,送来的水和食物早就化成血汗,消耗在一颗颗登山铁钉上了。
确实是血汗。
他们每一个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包扎身上被尖锐山石划出的道道血口,只能眼睁睁看着混杂着沙石的淤血,鼓胀地塞着伤口。
娘的,还真没爬过这么高,这么陡峭的山崖。
往下看,由于岩石凸凹,已经看不见底。
望上看,只看见从石缝间透过的阳光。
还有多高
开头他还记着绳结和打下的铁钉数,后来自己都数不过来了。
……
太阳西坠,大唐府兵再次发动了进攻。山寨前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炮,蜂拥而上的府兵齐声呼喊,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整个老鹰寨都在打颤。
……
在隐隐传来的府兵呐喊声中,一股碎石从通天崖上突然滚落下来。
谢云轩闷喝一声“不好!”,箭一般冲出隐蔽处,向碎石处跑去,李珣和杨思随之也疾奔而去!
一个人形,一个人形,如折翅的大鸟般坠破崖顶的余晖,重重地砸在地面!
谢云轩骇然止步,眼前一片尘土飞扬……
白色的脑浆,红色的鲜血在尘土中喷洒,细小的血沫久久地在半空飞舞……
深陷地上的是一名流人士兵扭曲的躯体,浑身的骨骼寸寸粉碎,半边脑袋和一条腿已经不知去向,破碎的头盖骨和雪白的脑浆四散飞落。
李珣解下自己的披风,盖住了他的尸体,盖住了他的脸。
这名流人士兵直到死都紧咬着牙关,没有发出一声惨叫,他离崖顶一定不远了,怕惊动山上的叛军。
当明月透过乌云撒下清醇的光辉时,精疲力竭的卢小闲扒住最后一块突出的岩石,牙关一松,嘴里的小风灯沿着山崖滚下,飞速坠落的火光告诉崖下的人:到顶了!
卢小闲翻身登上崖顶,匍匐在地,双手紧抠住崖顶的地面,将脸深深地埋在泥土里。
经历了生死,到鬼门关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这种感觉让他整个人都觉得虚脱了。
休息了好一会,卢小闲这才仔细观察四周,前方就是叛军灯火通明的营寨。
叛军对作为天堑的悬崖有着盲目的自信,既没有派驻哨兵,也没有修筑哪怕最简单的壕沟或是布设鹿角,只有约一人高的木栅栏,就在伸手可及的三丈开外!
为了在崖壁上打上铁钉绑好绳索,至少有八名流人先后从崖上坠落,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惨叫,这分明就是一条用生命开辟的通道。
悬崖上那一串忽明忽暗的风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象天上降落的星星,更象扑朔迷离的鬼火……
身背横刀的谢云轩和杨思,率先沿着绳索爬上了崖顶。即使有了绳索,他们仍旧爬得满身大汗,真难以想象卢小闲、张猛和那些流人士兵是如何攀缘而上的。
崖上伸出一只满是血迹的手,杨思一把抓住,他感觉到对方坚定的力量。
抬头一看,黑暗中一双眼睛如星星般闪闪发亮,不是卢小闲还能是谁。
卢小闲没有多余的话,居高临下指了指不远处的叛军营寨……
二百多名流人士兵,如灵猫般无声无息地翻过栅栏,神不知鬼不觉摸进了叛军营寨。
二百多把锋利的横刀,张开了它们狰狞的牙齿……
叛军营寨边上,游动的火把猛地一滞,哨兵喉咙的鲜血喷涌而出。
几乎与此同时,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了漆黑的沉寂:“敌袭……”
火光冲天,翻卷的火舌吞噬着老鹰寨里的一切,叛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不少人还在被窝里便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幸存的叛军士兵从各个角落向营寨后方汇集,很快和突袭的流人军厮杀起来。
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欲致对方于死地的对阵将士,都成为了挥动刀剑杀戮的机器,以至于很少呐喊,只有低沉的怒吼和哽在喉头的沙哑嘶鸣。
山寨内的火光便是信号,大唐府兵形如全力攻打寨门,叛军首尾难以兼顾,已成为待宰的羔羊,没有了任何反抗的信心,他们在横刀丛中灰飞湮灭……
老鹰寨内外,俱是血迹斑斑,兵矢遍地,后山的大火还在燃烧。
寨门两侧,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左边排列整齐且用白布覆盖的,是阵亡的流人军士兵和府兵,右边则叠七重八地
第八十八章 报功
叛军被朝廷大军剿灭,潘州上下举手相庆。
老百姓的想法很纯朴,也很简单,只要能过好日子,只要不被人欺负,这比什么都强,至于其他的,他们根本不用考虑的太多。
谈如意的叛乱被平息,意味着老百姓不用再生活在恐惧当中,他们当然要高兴了。
岭南谈家在叛乱中整个被连根拨起,一个屹立数百年的大家族,就这样烟消云散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随之陪葬的是几千条鲜活的生命。
几家欢喜几家愁,谈家参加叛乱倒霉了,但大唐府兵顺利平叛,肯定要论功行赏,很多人会因此而获得战功爵位,或许因此也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向朝廷报送立功相关人员的名单,是监军万国俊份内的职责。按理说,万国俊的奏折应该很快就可心上报到朝廷。事实上,万国俊除了报捷的奏折外,论功行赏宾奏折一直没有送上去。
李千里提醒了万国俊好几回,但万国俊对他只是敷衍,根本就听不进去。
自讨了没趣的李千里,也就懒得再管这事。反正平叛顺利结束,他也好向皇帝陛下交差了,至于立不立功,他并不是很介意。
李千里虽然不着急,但有着急的人,冯君衡便是其中之一。
谈如意叛乱,冯君衡作为潘州刺史,责任是躲不过去的。所以在平叛过程中,他全力做好后勤辎重等保障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将功赎罪。
当然,这只是冯君衡一厢情愿的想法,能不能真的将功赎罪,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很想从万国俊给朝廷的奏折里看出些端倪来,可万国俊却迟迟不向朝廷报功,这让他更加忐忑不安。
思前想后,冯君衡觉得还是有必要亲自去拜访一下万国俊,为此他还为万国俊准备了两千两银子的银票。
万国俊对冯君衡的到来很是热情,只是打着哈哈寒暄,却只字不提向朝廷递奏折一事。
临别的时候,万国俊留给让冯君衡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冯刺史只管放心,这事很快便会有结果了。”
很快便会有结果了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冯君衡还是不知道万国俊的真实态度,不过好在万国俊收下了他奉上的两千两银票,这让他多少安心了一些。
相比冯君衡的着急,李珣又是另外一种着急。
消灭叛军之后,流人军并没有解散,依然集中在南巴县的军营里,万国俊让他们耐心等待朝廷的圣旨。
当初,李珣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心理,不惜孤注一掷以命博取战功,就是为了尽快回到神都洛阳。经过与叛军一系列血战,他所招募的一千二百名流人,只剩下了一百三十人,真是十不存一。
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和生与死的考验,李珣对虚名已经看开,不再去想回洛阳之事。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可那些跟着他苦战幸存的流人,他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未来。还有那些阵亡流人的身后事,他也不能装聋作哑。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朝廷对他们如何褒奖。
李珣几乎是一天派人去万国俊那里打听一次,万国俊迟迟没有消息,让李珣和那些流人几乎望眼欲穿。
不过,好在万国俊已经答应,三日内便会有结果,让他们稍安勿躁。
卢小闲是这些人当中最平静的,自打回到讨击使帅府后,他倒头就睡。
弄月和吟风二人几次来送饭,见他依然呼呼大睡,只能蹑手蹑脚的离开了。
当卢小闲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早晨了。
他坐在床上狠狠伸了个懒腰,终于感觉到肚子饿了。
起床洗漱,看着弄月吟风和麻利的将主食和小菜摆在桌上,卢小闲心中不由生出感慨来:只有经历了生死,才知道活下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每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没什么大不了!
卢小闲坐在饭桌前,瞅着二人,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当我说的话不做数,你们俩又要站在那里看我吃饭”
“不不不!”吟风赶忙摆手,解释道,“公子,我们俩吃过了,您吃吧!”
“哦!吃过了!”卢小闲淡淡点头,“那陪我再吃点吧!”
卢小闲的语气明显带着不可抗拒,弄月和吟风相互对视了一眼,没再说什么,默默坐了下来。
卢小闲一边吃饭,一边给他们讲笑话。听到可笑之处,二女不敢大笑,只捂着嘴偷笑。
卢小闲不禁摇头,他们三人都傻,只不过自己是装傻,而弄月和吟风是真傻。
见她们俩始终不动筷子,卢小闲顺手拿起一双筷子,夹起一口菜,递到吟风面前。
这举动有些太亲密了吧!
吟风惶恐之极,看也不敢看卢小闲,卢小闲却也不急不恼,也不把手收回去,就这么把手举在她面前,大有她不吃就一直
第八十九章交锋
吃完早饭,卢小闲准备出门。
好久没见冯曼了,他得去看看冯曼。
还没来得及出帅府,便见一名军士来到他面前:“卢公子,监军大人有请!”
万国俊请自己
卢小闲心中生出一丝不妙的感觉来,这厮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随着军士来到万国俊的屋子,他正在等着卢小闲呢。
卢小闲还是头一次和万国俊单独相处,面对这个唐朝历史上著名的酷吏,心里多少还是紧张。
卢小闲很清楚清楚,在万国俊面前,他绝不能表现出半分畏惧和怯懦,否则肯定会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卢公子,请坐!”万国俊脸上难得没显出阴沉之色。
卢小闲也不客气,坐定后直接问道:“不知监军大人召唤我来,有何指教”
万国俊呵呵一笑道:“卢公子眼光独到,思维周全,兵法也有一套,将来可是前途无量啊!特别是在此次平叛中,卢公子立下汗马功劳,不知想要什么样的赏赐,我也好向朝廷奏请为卢公子奏请功勋!”
万国俊若真想让自己立功,还需要假惺惺的问吗,真接报功便是了。
坑,这肯定是个坑,卢小闲心中更加警惕。
他淡淡道:“监军大人过奖了,替朝廷分忧是我该做的,我不要什么赏赐!再说了,朝廷要给我什么赏赐,恐怕监军大人是做不了主的!”
卢小闲这一招是以进为退,万国俊生性多疑,越让他摸不着底细,自己就越主动。
果然,听了卢小闲的话,万国俊眉头一挑,盯着他问道:“我说了不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小闲不卑不亢道:“监军大人,恕我有不得已的苦衷,有些话不能说透,至少现在不能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