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篮球场上一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黄二浪

    这也是于成辉的执教风格之一。

    除非是演练战术,他一般就是这样抱着手、安静地站在场边,看着球员们各自在场上训练,极少干涉。

    当然,球员训练有误的地方,他还是会在事后进行纠正。

    就比如刚才廖凯指挥刘栋无球跑位,待刘栋跑完后,他也上前进行了指导:“廖凯跟你讲的,是他的跑位习惯,你跟他不一样,你体重更大,没有他的脚步灵活。所以刚才那样的情况,你要么留在原地,拉开空间,要么直线切入篮下,去发挥你的冲击力,但不能够斜着跑。”

    刘栋听得很认真,连连点头,又照着于成辉的讲解再跑一遍。

    相比于刘栋,张迅的问题更大,这家伙就是一根筋,再教都改不过来,起了速就停不下来,只会直线突破,连变向都不会。他一拿球,一起步,闭着眼睛都知道他要干嘛。

    阿神似乎只能做一个投手,他的身体素质,持球水平,用于成辉的话来说:在高水平的对抗中完全没用。相应的,阿神现在成了力量房的常客,被迫去练那些枯燥的力量锻炼。

    如果伏大雷的原地持球水平和摆脱能力100分的话,那么他行进中的控球能力和摆脱能力只有50分,他从小就是这么打球的,没形成正确的打球习惯。所以这些人当中,也就数他最崇拜于成辉,天天在于成辉的监督下,艰难地去改正自己那些不正确的打球习惯。

    张烨身体、技术不如刘栋,弹跳、灵活不如廖凯,控球技术不如那些后卫,投射不如阿神,但他好就好在什么都会一些,虽然哪样都不精通。

    老二也有他的问题,且不提他那廋弱的身躯,限制他能达到的高度,就说他的传球水平,精湛是精湛,但老二的胜负心太强,比赛一旦进入胶着阶段,他手里的球就出不来了,他执着地要自己去完成关键进攻。

    数来数去,还真就是廖凯挨于成辉训斥最少。

    他学习打球的时间晚反倒成了一个优点,没有那些顽固的坏习惯,学习领悟能力又超强,再加上随时蹦蹦跳跳、一副上天入地的身子骨,给予了于成辉无限的想象。

    ……

    ……

    训练、比赛、看比赛、睡觉……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最后一天。

    选拔赛的形势也已经明朗,南陵五中和南山县中学两支传统豪强在各自取得两战全胜的战绩后狭路相逢。这也正符合大家的预期,所以它们之间的这




第107章 第一中锋之争(1)
    这一年来,寸头哥一直在努力训练,将他的体重从87公斤增至98公斤,朝着一个超级内线的方向迈进……而现在,柱子已经不在五中这支球队里。

    他的对手,并没有前来应战。

    寸头哥的心里,或许会感到失落。

    至于这支全新的南陵五中,这群全由高一学生组成的新兵连,寸头哥或许并未放在心上,他高傲的眼神和放松的身体说明了这一点。

    廖凯不自觉地又看向了刘栋,这支新南陵五中的当家中锋。

    他能否抵挡住寸头哥的冲击

    赛前,于成辉布置球队战术,明确了要从刘栋打起。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教练有意地安排:给刘栋一个机会,让他去击败寸头哥,让他去证明自己才是“第一中锋”。

    ……

    ……

    比赛开始。

    廖凯作为球队里的跳球手,正前往中圈,却被刘栋一把拉住。

    “让我去。”刘栋的声音浑厚有力。

    廖凯很快明白刘栋的意图,今天这场比赛,不但关乎球队的出线,也是刘栋的个人荣誉一战。正面挑落寸头哥,拿到“第一中锋”的头衔,这就是刘栋今天的比赛任务。

    廖凯退后,刘栋上前,和寸头哥并肩站在中线两端。

    刘栋侧身下蹲、全神贯注,寸头哥则很悠闲,只将一只手高高举起。从二人这个准备姿势上看来,寸头哥是擂主,而刘栋只是一个挑战者。

    刘栋身高力壮,但站在身高2米、体重近200斤的寸头哥面前,竟显得有些单薄。

    “嘘!”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皮球被高高地抛向空中。

    刘栋瞬间蹿起,凭着更快的起跳反应,力压寸头哥,在制高点拿到皮球。

    刘栋近90公斤的体重,这一下猛然起跳,毫无美感可言,但那种力量的爆发,便似泰山崩裂一般,把他身后三步远的廖凯看得心头猛然一跳。

    “这么高,这么壮,还能跳得这样迅猛”

    廖凯并不能听见观众的声音,但能从他们目瞪口呆的神情中读出这句话来。

    只可惜,“嘘嘘,”裁判响哨,“黑队18号提前起跳违例,黄队球权。”

    对了,南山队身穿一身紫金湖人战袍。

    南山队进攻,五中队防守。

    双方落入阵地。

    南山队在外线几次传导后,将皮球传入低位,交到寸头哥手中。

    寸头哥背身持球,队友全部拉开。

    五中队采取正常的盯人防守,也各自跟紧目标,留刘栋在低位单防。

    以廖凯现在的球商,他很快就能判断出南山队这次的低位战术并不成功。他对位的是对方7号大前锋,这个7号并没有完全拉开,而且停在原地没有跑动,这样一来,廖凯就能够一只脚踩进三秒区,可以随时去补防夹击。甚至,他现在就可以去夹击寸头哥,并且保证不丢失自己的目标人。

    但是,廖凯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在原地看戏。

    因为刘栋和寸头哥在一对一单挑,这场比赛也是刘栋的个人荣誉之战,他不应该上前去破坏。

    寸头哥并没有着急运球,而是用背连续向身后靠了两下,去感受防守者的力量。中峰对决,首要是力量的比拼。

    刘栋半蹲下腰,身体前倾,拿出最标准的低位防守姿势,用肩部扛住寸头哥的腰身,不为所动。

    或许是感受到了刘栋的力量,寸头哥并没有继续强吃。他原地前转身,正面朝向篮筐,双手始终高举起皮球,高举高打,一个单手打板。

    皮球弹筐而出。

    寸头哥出手之后,刘栋立即转过身来,用他厚实的臂膀倚住寸头哥,拿到这个篮板。

    “好球。”

    “防得漂亮。”

    廖凯等人立即送上赞扬。

     



第108章 第一中锋之争(2)
    没等队友前来搀扶,刘栋一个骨碌就从地上翻身而起,他面朝篮筐后的观众席,鼓起手臂的肌肉,大声宣泄。

    上一次防守成功,刘栋只是默默地收下篮板。而这一次进攻打进,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澎湃的激情……

    一攻一防,他憋着劲向众人展示出,谁才是南陵市第一中锋。

    刘栋的这一次进攻,廖凯看得清清楚楚,是内线进攻技术的完美展现:如何在敌我优劣的对比中,采取合理的进攻方式;如何骗取对方重心偏离,夺得先机……刘栋左手运球,左手投篮,那他的右手呢他的右手至始至终都靠在对方的身上,挤占对方的封盖空间,让对方无法正常起跳来干扰他的出手。如果对方强行封盖,便会造成身体碰撞,赔上一次犯规,就像现在他造成的寸头哥的犯规。

    “你真特么牛比。”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些玄机,廖凯的这一声夸赞格外真诚。

    刘栋加罚,命中。

    现场解说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播出来,在球场上空环绕: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来自南陵五中的,身穿18号球衣的,才念高一的16岁球员刘栋,他会是我市中学生里最强力的中锋吗将来一定是!而现在,可能,已经是……

    ……

    ……

    下一个回合,寸头哥早早钻进了内线,侧身扛住刘栋,张手要球。

    他高傲的眼神和悠闲的姿态一扫而光,代之的,是严肃的神情和蓄力待发的身体。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第一中锋”的宝座正遭受这个高一新生的强有力冲击。

    当然,他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第一”的头衔。

    他付出了多少辛酸和汗水,多少个日复一日的训练,又经过多少场比赛的鏖战,挑落了多少对手和那些虎视眈眈的挑战者,才换来这个头衔。他比其他任何人,更知道这个头衔背后的故事,也更爱惜这个头衔。

    寸头哥开始发力,刘栋在身后死扛。

    二人都是咬牙切齿,全力以赴,简直就是两个巨无霸在战场上互相冲撞。不灵活,不飘逸,不迅捷,但那种沉缓而有力的碰撞,“嘭咚!”,一次;“嘭咚!”,再一次……每一次都听得人心里发颤。

    在寸头哥巨大的身影之下,刘栋像一块顽石,牢牢地钉在那里,任凭前方山崩地裂,他寸步不移。当然,这样的死扛已经消耗掉他所有精力,他也只能在身后死顶。即便如此,才读高一、年仅16岁、还未完全发体的刘栋,已经向大家展示出来,他的力量有多出色、多恐怖。甚至可以说,这种力量就是他的专属天赋。

    要单论力量,肯定是寸头哥更足,但毕竟他身形更高,他想就这样持球、靠力量碾进内线,在力量同样出色、身形更敦实的刘栋面前,绝无可能。

    其实,他就是在无球的时候,在刘栋的紧盯之下,也不可能在内线要到很深的位置。

    寸头哥也发现了,无论他使出多大的力气,身后总会有一股更坚实的力道反弹回来,让他无法继续前进。

    好在,他第一中锋的头衔,并不是只靠力量打下来的。他的体重暴涨,也只是近一年来的时间,在这之前,他肆虐南陵市内其他中学的内线,凭的是他出众的身高加上出色的技术和手感。

    又一次力量碰撞之后,寸头哥依着刘栋的身体向底线背转身,他不用起跳,只要将手臂伸直,就已经是高不可攀。他右手手腕一抖,勾手投篮。

    不用起跳,便能从容投篮,也可以从中看出寸头哥的上肢力量充足。

    刘栋也没有起跳,他跳或不跳,都干扰不到寸头哥的出手。

    寸头哥勾手的弧度较平,皮球的旋转也不明显,但方向很正,直接钻入网袋。

    现场解说就是“墙头草”,他很会把握现场观众和球员的心理,此时,寸头哥打进这记漂亮的勾手后,他吼出来的声音就是:杨子绅用他出众的技术



第109章 反击
    沉缓的比赛节奏,更是对球员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验。

    而刘栋和平头哥都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他们高大的身躯内,更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分15:14,两人各自打进七球,投失两球,谁也不肯半点服软。

    第一节比赛还剩下最后两分钟,南山队率先做出调整,撤下寸头哥,换上他们的4号替补中锋。

    他们的教练已经看出来,寸头哥的体力消耗巨大,防守端只能目送刘栋上篮,再这么打下去,他迟早得被拖垮。

    于成辉也立即换人,换下刘栋,同时换下了阿神。

    张烨和伏大雷替补登场。

    这是吹响反攻的信号!

    于成辉也站到场边,一个劲地朝场上队员示意,加快比赛节奏。

    廖凯等人在场上“休息”了大半节,正憋着力气无处释放……再反观南山队场上队员,替补中锋身高1米95,就是个小号寸头哥,两名前锋身高也在1米9左右。

    无疑,这正是打快攻的好时机。

    况且,刘栋一下,五中队的内线空虚,必须得加快比赛节奏,不能被拖入阵地战。

    南山队后场发球,张迅全场领防,紧逼对方的9号控球后卫。

    廖凯也不再是老老实实地站在对方大前锋7号身后,而是绕到7号的身前,切断对方的这一条出球线路。

    张迅的突然逼抢立即取得了效果,对方后卫在他的逼抢之下,推进得极为艰难,迟迟过不了半场。

    要知道,张迅球技一般,身高普通,意识平庸,那他靠什么成为了篮球特长生,靠什么被选进校篮球队靠的就是他奇快无比的速度,一身看不见丝毫水分的精炼肌肉。

    这种疯狗式的逼抢,也只有张迅才能完成。

    廖凯也能完成半场的爆发式逼抢,但这种从对方半场就开始的单人逼抢,还真就非张迅不可。

    南山队的其他球员想去接应,也被五中队的队员卡住身位,难以行进。

    眼看就8秒违例,9号无奈之下,将球高高地抛向对方半场。

    或许,他还抱有一丝侥幸,自己的队友们身高占优,或许能抢得这一记高抛球。

    但——,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还得加上臂展,还得加上空中的起跳高度。加完之后,廖凯才是最高的那个人。

    这颗球并不是冲廖凯的方向飞来,但他提前做出了判断,抛弃了自己盯防的7号,跑到皮球飞行的线路上来。

    这时候,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其他争抢球权的队员(包括7号)和廖凯跑的方向并不一致,他们跑向了廖凯身后一米开外的地方。

    他们一边在那里比拼身体、抢占位置,一边向廖凯投去了疑惑的眼神:你跑到那前面去干嘛

    他们不相信有人能在那个位置够到空中的皮球,但廖凯,就是能够到。

    没有人在身旁干扰,廖凯跳得更加舒展。这一球的高度是多少,3米3米3反正廖凯的右手在空中抄截了这一颗球,留下他身后的那群人,呆若木鸡。

    拿到皮球后,廖凯也是一个高抛,再朝对方篮筐下扔去,因为他早就观察好了,张迅独自在那个地方。

    张迅得到皮球,无人看防下,轻松上篮得手。

    现场的解说已经沉闷了半节时间,无聊之下,他说完南陵市的篮球历史,又聊起市里的各种美食……现在,他被廖凯和张迅这一球唤回了激情,急忙翻阅手里的球员资料,激动地向现场观众介绍:21号,“红色闪电”张迅,10号,“扣篮痴汉”廖凯,这两
1...3132333435...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