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篮球场上一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黄二浪

    这些球员见到于成辉,都很恭敬地喊道:“于教练好。”

    短暂的热身后,一共十人分成两队,廖凯和于成辉在一队,在球衣外套黄色训练背心,另一队套蓝色训练背心。

    十个人、两支球队,就这样打起了全场比赛。

    这是娱乐比赛,不记分,大家打得都比较轻松,跑跑跳跳,攻防节奏很快。

    廖凯所在这一队——黄队,有一名身高2米07的球员,这样的比赛节奏对他很不友好,他进攻到对方半场后一般都不能回防,因为节奏太快了,当他刚刚跑回中线的时候就发现队友又带着球进攻来了,于是他只能掉头又往回跑……当然也不会有人指责他,本来就是打着玩的。

    虽说是打娱乐比赛,但更能看出这帮青年队球员的身体素质,是真的能跑、真的能跳,——这恐怕也是他们和普通中学生球员的最大区别。

    这些人,无论长多高、体重多大,都是身形灵活,一个个上天入地。

    跟这些人在一起打球,廖凯感觉很亲热,像是回到了跑跳男大家庭一样,因为他跟这些人一样能跑、能跳,在这样的快节奏攻防中,他打得十分舒畅。

    比赛间隙,当从于成辉口中得知廖凯才15岁、只是个普通高中生后,这些球员对他的身体素质大加赞赏。

    可不是嘛,一直不停地跑了这么久,廖凯只是微微出汗,喘气也很均匀,甚至比那些球员表现得还轻松。

    这时候,廖凯也会回想起他在五中队的队友们,想:他们能跟上这样的比赛节奏吗

    答案是,不能。包括同样身体素质出众的张迅也不能,张迅能跑但弹跳一般,也不能在这种节奏下做到身形灵活。这就是普通中学生球员的弊病啊。

    他甚至替老二感到心痛,如果对手是这些青年队球员,老二的发挥空间太有限了。

    至于刘栋,身形会显得笨拙。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正规比赛不会把节奏拉得这么快,更多的时候还是得打一板一眼的阵地攻防,而在阵地战中,刘栋可是一把攻城锤,重型武器。

    短暂的休息后,两队继续上场。

    场馆内,充斥着球鞋摩擦地面的“吱呀”声,队友间相互提醒或用来恐吓对手的喊叫声,进球后的叫好声,或调侃某个球员失误后的哄堂嘲笑……最后,还能听见汗水滴落地面的声音。

    廖凯这一队,有于成辉在调配球权,打得明显更从容一些。于成辉眼观六路,也不贪恋球权,只要有队友跑出空位或在篮下有机会,他的传球总会及时送出……

    打了近三个小时的比赛,所有人都得到了尽情表现。

    廖凯出手不多,他又不运球,球到手都是第一时间传出手,终结机会都得靠队友输送,于成辉也没有刻意去给他做球。所以他三个小时的比赛一共只出手8次




第132章 看视频(加更一章,感谢‘黑加仑不流泪’的月票。)
    能进cba俱乐部打球当然是最好的,但事实是绝大部分都进不去,毕竟一只cba球队里就只有18个名额,何况各家俱乐部里还有自己培养的二、三线的青年球员等着上位呢(随着外籍政策的放松,市场狭小,每支俱乐部内部的竞争也很激烈,大量三线甚至二线球员最后都打不上一线比赛,常年在青年联赛里混迹,直到最后无奈转行)。实际情况是,有潜力的、能去职业联赛里打上比赛的早就去了,谁会等到二十岁的年龄大限已到才想办法。

    进大学是另一条出路(很多青年球员都挂名在中学里),至少学些篮球外的知识,给自己多一条出路。但首先要实力一定过硬,而且实际年龄不能太大,同时要知晓政策,一定不能在体制内注册或是代表省队参加全运会这样的比赛,不然,就没有资格被大学招收,体育局和教育局两条线不能交叉。

    廖凯安慰道:“教练你也没必要太替他们担心,每个人各有自己的造化。”

    “对!”于成辉转而大笑,“不说那些了。我今天带你来同他们打球,让你体会同高水平球员竞技的感受。你要明白,这些球员的水平不比你差,但他们的前途却尚且渺茫,所以你一定要珍惜你的天赋,趁着你年龄还小,努力锻炼,全面提升你自己的篮球水平,这样你将来才会在篮球事业上有所成就,明白吗”

    “我明白,我会努力的。”廖凯简短有力地肯定道。

    “第二,你们在省高赛的对手水平也很高,尤其是那几支传统强队。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有些高中生,篮球水平太高了。你今天切身感受了青年队的篮球水平,你可以把他们当作是省高赛的对手,现在我问你,如果我们五中的球员碰见这样的对手,有多大的获胜把握又有几个人能跟得上这种比赛强度”

    廖凯沉默了。

    刘栋、老二、阿神、张迅……队友们的名字在他脑海里一一闪过,他们当中有谁能匹配得了今天的这些球员

    见廖凯低头不语,于成辉拍着他的肩膀,肯定道:“只有你能跟得上。”

    “但是,”他话锋一转,“你的进攻方式太单一了。如果你的队友们都被对手限制住,你又没有自主进攻的能力,球队就危险了。”

    “那怎么办呢”廖凯也很无奈,他现在的投篮能力还没完全开发出来,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持球水平

    再说了,持球能力那也不是说提升就能提升的,怎么着也得花个一年半载。

    没有持球能力,自主进攻也就无从谈起。

    “我有办法,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悟性……”于成辉居然也学会了卖关子,话只说一半。

    廖凯大喜,急忙问:“什么办法”

    于成辉被廖凯猴急的样子逗乐了:“你也别心急。明天早上八点,你到我家里来。我在这等你。”

    “你家里不是球场上么”廖凯不理解,再次确认了一遍。

    “对。”

    ……

    ……

    第二天一早,廖凯就跑到于成辉家里来。

    结果他来早了,又等了一会,于成辉才跑完步提着豆浆馒头回来。

    “教练,到底是什么办法啊,我昨夜被你害得一宿睡不着……”一进门,廖凯就缠着于成辉问。

    &



第133章 斯塔德迈尔的进攻
    偶尔,于成辉也会暂停视频,指着一些细节地方重点说明。

    比如这时候,画面定格在格林对哈登的一次成功防守上:“哈登是整个nba里最好的持球单打球员,是节奏大师,无论突破还是后撤步三分都是顶尖水准,打球又聪明,动作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极强。

    “怎么防

    “你注意格林的防守选位,防突和防传同时兼顾……哈登是左手球员,你看格林如何去彻底封死哈登的左路……

    “你再看格林的手,放得有多低,一直在去干扰哈登的运球,试图打乱他的节奏。

    “……这里,重点来了,一旦哈登稍微背身,格林立即贴身防守,用强壮的身躯去压迫哈登,最终造成了哈登的这次失误。”

    廖凯边听、边想、边看,大脑高速运转,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会主动提问……

    格林的视频剪辑长度不到一个小时,两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才勉强看完。于成辉直接打电话叫来外卖,匆匆吃完,他又换了一个u盘播放。

    “这是前nba球星斯塔德迈尔的比赛剪辑,你可以向他学习如何进攻。

    “你在进攻端的问题是进攻手段单一、只会面筐攻,持球水平有限,没有自主进攻能力,投篮距离不够……这些听起来很众多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大问题,你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球员,也没必要面面俱到,你要做的是把你的特长充分展示出来,把你擅长的东西做到最好。你的特长是爆发力出众、弹跳好,投篮的感觉好,所以我挑选出斯塔德迈尔的进攻视频来让你学习。

    “斯塔德迈尔的进攻技巧也不多,他的特点也是爆发力出众,就凭着一招挡拆顺下和一手面筐进攻,成为了nba里场均得25分的得分机器。”

    边说着,他打开了视频。

    斯塔德迈尔……听到小斯这个名字,廖凯脑海撕被一股电流击中:对啊,早就该学习小斯的进攻技巧。

    他对nba极为熟悉,将自己的特长和小斯的比赛风格一对比,他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他也不禁感慨:还是教练的眼光独到。

    学习进攻的过程更为漫长,对廖凯来说,这好比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片天地任他驰骋,他也需要这将这片天地里的东西全部拿过来,变成自己的。

    于成辉按下暂停键:“你仔细看他的这次进攻。”

    画面定格在太阳时期的小斯面筐单打掘金时期的安德森的一次进攻上。

    这次进攻,小斯只运了一次皮球,便走右路强行超车,收球上篮,打板球进。

    廖凯自问:这种进球,我好像也能够完成……

    于成辉没有急于讲说,而是接着播放了小斯的下一次进攻,同样是打掘金,防守者换成了内内:“你再看。”

    同上一次进攻如出一辙,依然是只运一次球,走右路强行上篮成功。

    将这两次进攻再放一遍后,于成辉提问:“这就是斯塔德迈尔在nba里所向披靡的正面攻筐,告诉我,你看出来了什么”

    廖凯回味了片刻:“只运一步的话,我应该也能做到……关键在他收球后的第一步,爆发力强,他全靠第一步拉开身位……然后就是终结的时候,要找准打板点。”

    “我也相信你能够做到,”于成辉先肯定道,“因为你拥有同样出色的爆发力,也具备了一



第134章 省高赛,我来了
    学习小斯的进攻技巧花去了更多的时间,因为这也是于成辉今天叫廖凯来看视频的主要意图。关于省高赛,于成辉不止一次地假设过,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候,或许他能依靠的只有廖凯,只有廖凯今天所学习的这些进攻技巧……

    一天的时间就在观看视频中度过。

    当视频播放结束,已经是晚上九点。这时候,廖凯才感到眼睛酸胀,在黑暗的环境中看一天荧屏,眼睛不感到难受才是怪事。

    也可以看出,他观看视频的时候有多专注。

    临走时,于成辉将两个u盘交给他,嘱咐他回去后要多看、多练。

    廖凯郑重地收下,并向于成辉保证:“教练你放心,我一定会抓紧时间练习,你就等着看我在省高赛上的表现吧。”

    说到省高赛,于成辉问:“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廖凯尴尬地笑了笑:“说实话,我还真没想过,反正我会倾尽全力打好比赛,帮助球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你这样想也对,”于成辉点头道,“只要你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能取得怎样的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过,你还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努力去追求更大的目标,明白吧”

    “明白。”

    廖凯回答得很简短。但于成辉对他的这份厚爱,他铭记于怀,并暗暗发誓一定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来回报教练。

    ……

    ……

    省高联赛的日程渐近,南陵五中的球员在于成辉的带领下开始了魔鬼式训练,各种高低手运球、对抗训练、折返跑、负重起跳……甚至,他们还被拉到野外去跑10公里越野。

    对了,于成辉又从高二的篮球特长生中挑选了三名球员入队,篮球队的人数扩至十人,但首发五人没有改变。

    这时刚刚开学,南陵五中的学生们刚在家里过完春节,领了家长的红包,穿着新买的衣服,走在校园的树阴幽径里面带喜悦。同学们阔别已久,再次聚在一起,互相讲述过年的经历……

    初春的校园朝气蓬勃。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去羡慕那些在汗水浸泡里做着枯燥繁重任务的校篮球运动员们。

    好在,廖凯等人也不抱怨,或者说他们没有时间去抱怨,因为真正的比赛即将来临。

    省高赛,是无数怀揣篮球梦想的高中生的舞台。只有在这座舞台上闪耀光芒的人,才有资格去继续追求篮球梦想。

    廖凯明白,老二明白,刘栋明白……十个队员每一个人都明白,所以他们咬紧牙、埋下头……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

    于成辉明白得更多,他没有告诉他的队员们,南陵五中只是参赛的十六支球队中不起眼的一支,他们要以挑战者的身份,一场一场比赛的去拼,而任何一场失利都会让他们跌倒、并再也站不起来。

    ……

    除了和队友们一样刻苦地训练,廖凯还有一项个人任务——喝q油。他现在是拼命地喝,能喝多少算多少,先把自己的各项能力值提升起来,反正省高赛期间在锦都的一个多月,他有的是时间将这些能力值慢慢调配。

    他的关注点首先在身体力量上,尤其是腰腹和下肢的爆发力,通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和努力喝油,已经分别提升至80/500、215/500。

    说起215/500的下肢爆发力,这一个单项上他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目标姚日月,岂止是姚日月,系统还友情提示,他的下肢爆发力已



第135章 开幕式
    省体局长这番话,是华国篮协新任主席姚日月提出的,让职业联赛和校园篮球建立联系,加大对校园篮球的重视,这是大势所趋。并不是说通过重视高中、大学篮球,就能够提升华国篮球水平,建立美国那种大学篮球同nba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是从市场、关注度的方面去考虑。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能够更便捷地去欣赏更高竞技水平的篮球赛,而水平较低的cba联赛所获得的国人关注度就便低,而且会越来越低。整个华国的篮球市场面临枯竭,怎么办那么多华国篮球运动员,更多的怀揣篮球梦想的篮球少年,都将面临无球可打的困境。

    放宽引进外援政策本身就是一杯毒药,在有限的提升了cba联赛关注度的同时,极大地压榨了国内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空间。

    加大对校园篮球的重视、建立校园篮球同职业篮球的联系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校园篮球是发生在华国普通人身边的篮球,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还带有普通人转变为职业球员的梦想光环。这些从校园里走出来的职业球员自身就带有一定的市场和关注度。

    所以,这只是一届普通省高赛,主办方(包括省体局、省教厅、国家篮球协会、中学生体育协会、赞助商李宁体育)却极为重视,主席台上,上述主办单位都派出代表一一发言,把开幕会办得盛大。

    主席台最左边坐着的是五川金强蓝镜队(五川省的cba球队)队长孟达,也被作为篮球运动员代表受邀出席。
1...3839404142...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