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田园帝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軒十一

    这句话听得屋中众




第二百八十七章 相见不识
    三人走去偏殿。

    进门之前,团子转头朝后,往其中一个方向看了一眼。

    又回头,看向前方那名中年男子的背影,若有所思。

    偏殿之内虽然和大雄宝殿的正殿只隔了一道墙,却是把周遭的喧嚣全都阻隔住,整个偏殿里分外寂静。

    但也并非没有人。

    一处蒲团之上,就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中年男人,也就是成佑帝牵着三皇子的手,朝抬头看过来的老和尚单手合十行了一礼,“住持。”

    大佛寺住持澄空站起身回了一礼,“黄老爷。”又低头看向三皇子,“三公子。”

    三皇子秦彻随着父亲双手合十,微微躬身:“住持爷爷。”

    “黄老爷和三公子请坐吧。”

    两人走到澄空对面坐下,秦彻转头又朝还站在门口的团子招招手,“大哥哥,快进来啊,屋里可暖和了。”

    澄空随意地往门口望了一眼,一贯淡然平和的脸上突然一愣,不过转眼间就恢复了正常。

    等团子走过来,他出声问道:“这位小公子是”

    成佑帝招招手让团子在自己左手边坐下,“这孩子迷路了,我见他顶着风等在殿门口,又颇觉面善,索性就带他进来坐坐。”

    秦彻也在一旁不住点头,“是彻儿方才不小心撞到了大哥哥,还差点让大哥哥丢了玉佩。”

    澄空点点头,看了团子一眼,又转头看看成佑帝,垂眸轻拨佛珠,敛去了眼底的复杂。

    木鱼声阵阵,喝完一杯热茶,成佑帝不经意看见旁边的桌案的放了一副围棋,眼底顿时闪过一道光,“闲来无事,住持可愿与,咳,在下手谈一局”

    澄空藏在花白胡子底下的嘴角闻言忍不住轻抽了抽,“可。”

    团子看向澄空,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这位住持方丈虽然没有拒绝,但好像有些不情愿啊!

    等两人开始各执一色棋子下了不到一刻钟,他觉得自己可能明白了。

    这位黄老爷压根就是个臭棋篓子啊!

    偏偏棋走得这么烂,这位黄老爷还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让作为对手的住持方丈想要罢手都不忍心。

    想到这,团子朝澄空投去颇为同情的一眼。

    澄空:“”

    眼看着黄老爷捏着一颗棋子又直直往死路上放,团子有些不忍直视地移开目光,最后还是忍不住轻咳一声。

    成佑帝放棋子的手指一顿,转头看团子,“这步不对”

    团子点点头。

    “那你觉得这步棋放哪里比较好”

    团子抿了抿嘴巴。

    “观棋不语真君子,你只是个孩子,但说无妨。”

    眼见住持也没有反对看着他的目光也有些期待的意思,团子定下心伸手往棋篓里摸出来一枚黑子,落在了自己早就算好的位置上。

    白子紧随其后。

    成佑帝忍不住瞪了对面人一眼,下这么快干什么,他还没有摸清楚刚才这孩子帮自己下那一步棋的用意呢。

    澄空老神在在地顺了顺胡子,伸手又摸出一枚白子。

    催促的意思很明显。

    成佑帝又忍不住看向团子,“你说,这一步该怎么下”

    团子:“”他无语过后,还是往棋盘上落了一子。

    成佑帝在又接着问了两遍后,干脆也不摸棋子了,只要一轮到自己这边要落子,就看团子。

    这棋下到中途,俨然已经变成了住持和团子的交锋。

    成佑帝也不觉得失落,反而看着两人一前一后地飞快落子,看得很是开心。

    他棋下的臭自己也知道,但不妨碍他喜欢看两个高手的交锋。

    这孩子能跟住持下得这般激烈,看着还不落下风,在他眼里已经是个高手了。

    等到一局结束,团子输了一个半子,眉眼平静道:“我输了。”

    澄空正准备把棋子捡回棋篓里,被成佑帝一把拦住,“先等等,让我在琢磨琢磨。”

    澄空只好收回手,偏头看向团子,笑道:“小公子小小年纪棋艺过人,眼观大局心思细腻,贫僧佩服。”

    团子垂首:“住持过奖了。”

    偏殿里。

    李孑和虞怀说完事情,抬头一看天色才发现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

    “团子怎么还没回来上个香能用多长时间”

    “估计是在外面玩呢,”虞怀抿了口茶,“孩子心性,到时候玩够了就能回来了。”

    李孑已经站起身。

    “别人或许孩子心性只想着玩,但团子不会。不行,我得过去找找。”

    虞怀摆摆手,“恭送小师姐。”

    李孑抬脚出了殿门,一路朝着大雄宝殿的方向找过去。

    这会几近正午,正是一天之中阳光最明媚通透的时候,大雄宝殿和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自然挤挤挨挨满是排队上香的人。

    李孑里外转了一圈没看见人,正犹豫着要不要跳到大殿的屋顶上往下找,只不过她要是这么做被人看到恐怕要斥责她对佛祖不



第二百八十六章 齐聚大佛寺
    京城大佛寺。

    年节将至,前来进香拜佛的人也多了不少。

    佛寺山门前的街道上全是熙熙攘攘的或是往寺里去或是从寺里出来的人群,小摊贩占据了道路两边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还有挑着货担的货郎穿梭在人群中。

    李孑怕团子被挤走,到了人群多的地方就伸手握住了他手腕,两人一路逛一路吃,早晨不到辰时出发,直到巳时才站到了大佛寺门口。

    随着进香的百姓踏进了庙门。

    他们这边是雍京城中普通百姓进的门,另一边还有高门贵妇贵女进的门。

    两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不过也不妨碍这边的百姓们偷偷去看不远处那些精巧的马车,还有马车周围的丫鬟和护卫,小声猜测着这是哪个府上的夫人或者小姐。

    李孑跟着往那边扫了一眼,就收回目光。

    陈大夫人这次是带了三个妯娌前来进香,四位夫人都谨慎地没有带下面的孩子,是以便坐了一辆马车,一路走正好也能一路说着话。

    到了寺门前,马车行走的速度变慢。

    前前后后都是排队进庙里上香的马车,偶尔掀开车厢的窗帘,还是看见前后马车上眼熟的面孔。

    陈大夫人刚好和前头马车里探出头来张望的一位娘家小妹笑着打了声招呼,刚准备放下窗帘子,眼光余光往不远处的另一扇进寺的大门外一瞥,登时愣住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她以为自己是眼花了,下意识地眨了眨眼,却见那袭墨绿色的衣袍还在。

    视线往上移了些,那人正低头跟身旁的小少年说话。

    头发被一根黑色的发带利落束起,一张脸是看一眼便能够让人魂牵梦萦的绝丽之色,微一抬眸,眼尾飞扬的弧度像极了展翅的蝶。

    和她少时记忆里的那个人如此相像。

    这人,会是那人的女儿吗

    “大嫂,大嫂”

    微微拔高的嗓音唤回了陈大夫人此刻正翻飞着的思绪,她回头看了眼叫自己的三弟妹,“三弟妹。”

    陈三夫人挑了挑俏丽的眉,“大嫂刚刚在看什么呢,居然看得这般出神”

    “没什么,”陈大夫人摇摇头,又忍不住掀开车帘往那一处看了一眼,这会再没能看到那袭墨绿色的衣袍,又忍不住有些怅然所失。

    旁边坐着的其他三人见状对视一眼,俱是默契压下了心头的好奇。

    李孑带着团子随着人流进了寺门。

    虽然隔了几年时间,她依旧熟门熟路到了一处偏殿。

    殿内这会空无一人,仅有的一张木桌上茶香袅袅,看上去像是有主家特意泡了茶,等着客人上门来喝。

    李孑走进去挑了一张蒲团坐下,朝还站在殿门口的团子招招手,“过来坐吧。”

    团子停在门口没动,收回看向大雄宝殿处的目光,回头对李孑道:“姨姨,我想去上柱香。”

    李孑一愣,顿了顿点点头,“去吧。”

    她看着团子的背影消失在门洞外,把目光收回来,倒了杯茶慢慢品。

    听到门口处传来的衣料摩挲声,才转头朝门口处看过去。

    虞怀一脚踏进门,先朝李孑行了一礼,“小师姐。”

    李孑回了一礼,伸手指指对面的蒲团,“坐。”

    虞怀扫了眼偏殿,“小师姐不是带着团子来的,怎么没看见人”

    “去上香了。”

    虞怀一愣,又轻点了点头,“来了京城,是该上柱香。”

    李孑抬眸就见虞怀表情有几分古怪,伸手敲了敲桌子,“还有事瞒我”

    虞怀摊摊手,给自己面前的杯子里也倒了杯茶,“小师姐,今天陛下他也微服来了这大佛寺见主持,您说团子和陛下他,会不会撞上”

    李孑:“没这么巧吧”

    “或许父子缘分,就这么神奇呢”

    李孑:“”她今天出门大概是没看黄历。

    不过转念再一想,两人就算真的撞上了,估计也不认识对方。

    这么一想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个先不说,你这么火急火燎让我到京城来,是不是京城里出了什么变故”

    虞怀放下茶杯点点头,“小师姐你和陈修攻占北周的消息传来,周太师坐不住了。”

    李孑轻哼一声,“那他做了什么”

    “给陛下下药。”

    “他想扶植出来一个傀儡皇帝,自己好当摄政王,还是想谋朝篡位”

    “后者。”

    李孑轻吸了一口气,“好胆子!不过谋朝篡位可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么些年以来,百姓们早已尊秦姓为正统,他就没想过这天下悠悠之口,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把皇城给淹了”

    虞怀:“御史台现如今都是他的人,等他坐上了那个位置,自然能想到无数种办法给自己洗白。”

    李孑看着虞怀,沉声开口:“那你做了什么”

    “我换了他的药。”

    李孑:“这次你可有把周太师一党一网打尽的把握”

    虞怀笑着点点头,“瑶华宫的淑妃是周太师的女儿,但淑妃生的三皇子,并非陛下的儿子。只这一点,一旦被世人知晓,周太师就永无翻身之地。”

    “淑妃生的是谁的孩子不会是周太师的吧我记得这位周太师已经快六十高龄了!”

    虞怀忍笑摇摇头,“自然不是,我猜测那淑妃真正的身份应该是周太师的儿媳,那三皇子,应该就是太师府周大公子的儿子。”

    李孑听得有些忍不住咋舌,“那这为周大公子可真是够,大度的!”

    &nb



第二百八十五章 陈侯赴北周,李孑临京城
    年节未至,一道圣旨便到了陈侯府。

    封陈侯爷为顺义候,即日起赶赴北周,总领北周百姓归顺事宜。

    宣旨太监合上圣旨递给面前起身的陈侯爷,紧接着又从袖袋里取出一块细薄的绢巾,“这是掌印使大人让杂家交给您的。”

    陈侯爷一脸平静地接过,“有劳公公。”

    “不敢。”

    等宣旨太监带着一众禁卫浩浩荡荡地离开,陈侯把手上的圣旨随手放在一旁的桌上,小心打开手里攥着的绢巾。

    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看完,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随后唤来管家,吩咐道:“去通知后面的四个院子里,家宴提前,就在今晚。”

    管家应了声诺,抬头小心看了眼自家侯爷,突觉这位向来和善平易近人的老人家,背影竟在这一刻,多了一分荒凉。

    夜幕刚至,陈家年轻一辈除了陈修夫妻外,全都携带妻儿到了正房。

    老大陈权,任按察使,老二陈源,任大理寺少卿,老三陈淮,任礼部尚书,老四陈仪,任吏部侍郎。

    他们兄弟四个无一不是在朝中紧要的位置上。

    这也是为什么朝中众官员在周太师的威压下诚惶诚恐,而陈侯爷还能悠闲自在的斗鸡走狗,丝毫不用顾忌周太师的威胁。

    当然是因为他有四个,不,现在是五个颇为能干的儿子啊!

    家宴毕,陈家的四位儿儿媳带着孩子起身行礼离开,兄弟四人都没有起身。

    陈家的传统,家宴提前,必定是有要事相商。

    再说他们都在朝为官,朝堂之上的风云波谲自然也是有所感觉。
1...99100101102103...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