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人手的,若他为了在琉璃生意上多赚些银子,才帮着夏氏做这事儿,那就不足为虑。以后不招惹夏氏和邵毅就是,待本王事成之后,整治他们这些人,那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姜翰文点头应下,心中对这位年纪轻轻的芷容县主又多了份敬意,听到被人玩弄于掌股,白花了那么多冤枉银子,不但没有因此气恼,去找银楼和清韵斋tao shuo fa,反而想到郡王的大业,着实是个有胸襟的女子。
“唐州的玻璃生意怎样了?”芷容县主问道。
在唐州开办琉璃作坊,自然比在京城或者京城周边要高明很多,但是,平阳郡的琉璃作坊,却着实让成郡王众人吓了一跳,也是以为他们被人盯上了。
好在事后查探得知,是邵毅自小的一个玩伴出家了,在平阳郡有熟悉的寺庙,且那里有石英矿,他们才安心不少。
说起这个,成郡王面带笑意:“柳大富还是有些本事的,唐州的玻璃配方调整做的不错,虽然玻璃隐有绿意怎么也去不掉,但好在透明度和匀净度都是上佳。”
“如今用了吹制法制作玻璃,不但表面光滑,且产量大。咱们的玻璃虽然不如平阳郡的,但销售一点儿不差。”
其实,这是成郡王说的谦虚了,由于唐州是富庶大郡,来往的商人众多,再加上贩卖玻璃一路畅通,那里的玻璃销售比平阳郡的要好很多。
让包括夏宴清和邵毅在内的人都没想到的是,清韵斋推出镜面玻璃之后,姜翰文立即就召集手下管事,探寻夏家玻璃为什么品质大幅度提高、而价格却持平的原因。
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就得知,夏家琉璃作坊的工匠,曾花大量时间练习玻璃吹制技术。
所以,得到消息的唐州玻璃行,比京城那三家玻璃作坊更早,便做出了镜面玻璃。
不是无色透明有什么关系?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只要地方上有势力,通过官府和乡绅打压,辅助以道路上设置阻隔等方法,就算是品质差些的玻璃,依然能占据优势。
…………
夏宴清知道唐州已经出品镜面玻璃时,已经进入九月了。
她拿着白先生传回来的玻璃样品,很有些发懵。然后就在心中苦笑。果然,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她本以为镜面玻璃技术会以黄秋容为突破口,被人想明白做法,没想到,还有更快的。
而且,依照白先生传回来的唐州的玻璃样品,他们应该在配料的调整上做了些改动,所以才会有这样效果的玻璃。
而对于唐州的玻璃比平阳郡出产卖得好,夏宴清就有些搞不清状况了。
按照玻璃的品质来看,无论怎么说,平阳郡那清透无色的玻璃,也要高于那浅的似有若无的泛绿玻璃好。
这个疑问,她没敢找别人问,而是让张大壮给邵毅带话,说有事情商量。
然后,邵毅极力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很一本正经的就来了。
对于一个重生者,夏宴清已经把他视为同类,并没有多的寒暄,也不客气,把邵毅让到屋外的阳光下坐定,直接切入主题。
“这是白先生的来信,唐州已经有镜面玻璃面世了。喏,这个是唐州制作的玻璃。”夏宴清把平阳郡送来的东西,一股脑的推到邵毅面前。
邵毅先扫了一眼玻璃,“这个,这玻璃不行吧?这算是绿色吧?太难看了点儿。”
夏宴清翻了个白眼,“哪有那么严重,不过隐隐的有一点儿绿意而已,若没有对比,根本看不出来好吗。”
邵毅不屑道:“正是因为他这绿色太淡太薄,才说它难看。若真给他烧出浓绿色玻璃,那才能显出他的本事了。”
“我说的正是这个,”夏宴清指了指白先生的信,“白先生信里说,他们这玻璃,居然比咱们的卖的好。”
唐州的玻璃,若单拿起来看,没有对比的话,自然也算不错。
但若和平阳郡的玻璃同时拿出来,高下立判。尤其一箱玻璃放在那儿,那可是好多块玻璃叠在一起的,那绿色就更明显了。
邵毅快速看过白先生的信,好一会儿没说话。
夏宴清等不及,看了看不远处守着的心秀,放低声音问道:“你不是说皇帝会派人盯着唐州吗?怎么对柳大富的生意不加限制,反而平阳郡的玻璃在运出途中,屡遭洗劫?”
白先生的信里说的也就是这个。平阳郡境内倒是还好,可是往外贩卖玻璃的客商却很不安稳,接连几次路上遭劫。
虽然平阳郡的玻璃品质更好,现在却已经没人敢去那里贩货了。
一样的贩卖玻璃,没道理自己的玻璃屡次在路上被劫,唐州的玻璃却一路畅通。
若皇帝的眼线真的盯着柳大富的话,这事儿办的可就有点儿失策了。
她这话一说,邵毅的神色更加奇怪了,欲语还休的那种。
“到底怎么回事,你倒是说啊?”夏宴清一着急,连尊称也忘了。
第二百一十章 自以为是的惩罚
这是之前邵毅想漏了的事儿,感觉有点儿难以启齿。
“这个,我应该早一些想到的。”邵毅说道。
“啥”
邵毅解释道“皇上一定会派人盯着柳大富,只不过,皇上的目的却不是遏制柳大富的发展,而是掌握他们的动向,揭开成郡王隐藏的势力。”
他看向夏宴清,“皇上只会暗中观察,绝不会有任何打草惊蛇的举动。柳大富的生意无论做多大,只要都在皇上的视线中,就没有任何意义。”
夏宴清瞬间就明白了,对于皇权至上的古代,如果不是到了大厦将倾、无法挽救的地步,皇帝不怕放在明处的势力,他怕的是隐藏在暗处、能够撼动皇权的暗流。
皇帝现在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揪出敌人的部署,只有任其发展,才能让对手失去警惕,放开手脚。
只是她投入的银子,那是要回本赚钱的啊。
夏宴清眨眨眼,问道“要不,咱们帮皇上添把火,让柳大富的动作更多一些怎样”
邵毅微笑“当然没问题。”
他家阿灿只是心思简单,不往歪门邪道上用心,但绝对的一点就通。只要稍加提示,马上就能明白,还能想出对策。
夏宴清满是期待“这个恐怕得邵公子出手了。之前,张尚书家的公子过去坐镇,帮忙打开了局面。邵公子那帮朋友,还有人能得空过去一趟吗”
三个月前,在户部江南清吏司混事儿的张永昌,得了个平阳郡的外派差事,着实去平阳郡耀武扬威了一把。
户部派下来的官员,职位虽然低,但人家那是替户部做是的,再加上人家有京城二品大员的老爸,地方上的各种官员乡绅,哪个都得看这位从八品小爷的脸色行事。
张小五利用职务之便,在平阳郡询问各种税收时,多提了几句清韵玻璃行。
公务之外的剩余时间,也大多用于查看玻璃行的生意,再和何中正、刘成饮宴几次、称兄道弟一番,立即让平阳郡的各种人士对玻璃行刮目相看。
能和京城的贵公子称兄道弟,能让户部排派下来的官员询问玻璃行的经营状况,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家上面有人。
平阳郡知府张鼎臣,原本只是想着清韵斋的玻璃生意能做起来,可以让他在平阳郡的政绩有些起色,所以才给了些便利。
哪知道,这玻璃行除了是夏家女子的产业,竟然还有如此背景,连吏部尚书家的公子、户部下派官员都能熟络如此。
看来,清韵玻璃行以后得小心对待了,若是被玻璃行管事人给京城捎个信,他在吏部的考评可就彻底没戏了。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京城来的买卖人,后续居然还有朝廷官员特意来照拂,这,不能惹啊。
但也仅此而已,在平阳郡,清韵玻璃行可谓一路通途,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离开平阳郡,就泥泞坎坷了,竟是一步都难以迈出。
当初商议去平阳郡开展玻璃业务的时候,这种事应该由邵毅负责,而且邵毅也的确有安排。
“行,你且容我些时日。九月底,户部会派官员去建阳,我想办法让丁博昌过去。”
夏宴清有点儿担心,“会不会太远了些建阳好像和平阳隔着一个郡的。”
邵毅笑道“没关系,户部派人过去,那就是朝廷询问地方上的事务。若其中有人阻隔贸易流通,甚至牵扯到官匪勾结,地方上的官员那是要担责任的。
只要丁博昌的上官在公众场合多问几句,平阳郡的玻璃为什么得不到流通,消息就会传开。若再有人劫掠平阳郡的玻璃,没准儿也就给了皇上推波助澜的机会。两家商号相争,柳大富才会动用更多势力。”
夏宴清下意识的点点头,心里隐隐感觉到,她这个大众平民在古代做起来的生意,要在皇帝和成郡王的较量中寻求发展了。
有点闹大了有木有
丁博昌这次的差事不是主官,而是跟班儿。
虽然照着他的家世,和曾经京城纨绔的名声和强大背景,就算是身为户部主事的六品主官也不敢把他怎样,但这趟差事若是能有主官帮衬,还是事半功倍的。
就在夏宴清挑选能拿的出手的琉璃器物,用来为丁博昌此行顺利达到目的做些准备时,京城的一家玻璃作坊推出了镜面玻璃。
让夏宴清意外,且更添挫败感的是,这家玻璃作坊居然不是襄郡王府的顺风玻璃作坊,而是有外戚背景的南北通货行。
当然,南北通货行也只比顺风宝货行早出货两天。
问题是,打击夏宴清的不是早两天晚两天的问题,而是夏宴清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了。满以为镜面玻璃会在自己手中大赚几年,然后再看是否机缘巧合,才能被人学去了。
哪知道,这技术还没在自己手里捂热,就大范围的被推广了。难道这就是对她自以为是、看不起古人的惩罚
可想而知,被这两家玻璃行的镜面玻璃刺激,福祥商行也会致力于参研镜面玻璃的制作。
夏宴清甚至打算破罐子破摔,干脆也不用他家参研了,她直接告诉他们,镜面玻璃的做法有多简单。大家一起参与竞争才好,省的让那两家太过高兴。
尤其是襄郡王府,医书有云,怒伤肝、喜伤心,太高兴了对身体不好。
有了这个想法,当晚,康掌柜就拜访了福祥商行的郑掌柜,只是,说的不是镜面玻璃的做法。
康掌柜舌灿莲花,游说南北通货行以及各地分号,经营夏家玻璃行出品的玻璃和玻璃器皿。
那位郑掌柜还没搞清楚状况,康掌柜又问他,有没有兴趣把福祥商行的玻璃作坊和工匠,转让给清韵玻璃行
这件事说明,夏宴清的想法还是很靠谱的,康掌柜拜访郑掌柜的第二天,郑掌柜就回访了,且很有诚意。
也就是一个念头,夏宴清在京城就拥有了一个势力不小的同盟。
福祥商行敢像其他两家一样,明目张胆的窃取夏家玻璃方子,自然也是有背景的,不怕夏家和邵毅找麻烦。
第二百一十一章 羡慕嫉妒恨
但机会和技术有时候是不怎么看势力和背景的,自从清韵玻璃行的镜面玻璃面世,他们三家都想把做法拿下。可是,福祥商行的玻璃作坊还没眉目的时候,另两家的镜面玻璃已经上架出售了。
靠压制玻璃和夹花玻璃,很难在玻璃行业站住脚,镜面玻璃又迟迟拿不出来。
当初,福祥商行修建作坊,挖掘各行当工匠,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的。如今,算是白养了那么多人手,却没收益,着实让人恼火。
现在的情形,即使没有清韵玻璃行的玻璃器皿供货,福祥商行在价钱合适的情况下,也愿意把作坊和工匠转出去。
这件事,对于夏宴清来说,就是她手里多了一个现成的制作镜面玻璃的作坊。相应的,夏家自己的玻璃作坊可以用更多精力制作玻璃器皿。
至于供应福祥商行的玻璃制品,那是批发价,有钱大家赚嘛。
福祥商行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号,这种做法,也能有效占领市场。
九月份,天气渐渐凉下来,玻璃行市也见长,顺风宝货行和南北通货行兴致勃勃出售镜面玻璃的时候,福祥商行也有同样的玻璃了,甚至玻璃看起来更清透光滑。
而且,人家店铺不但有堪比清韵玻璃行的镜面玻璃,还有玻璃器皿卖。
那玻璃器皿的品质也是杠杠的,是那种即使冲入沸水,依然能保持完好的玻璃器皿。
是的,在清韵玻璃行推出玻璃器皿之后,另外三家玻璃作坊也曾制作过同样的东西。
原以为只要做出模具,会吹制工艺,各种规格的玻璃碗和玻璃瓶就都能做出来。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在吹制玻璃瓶的过程中,作坊管事和工匠才发现,想要通过吹制,做出若干形状完全一致,且重量相差无几的玻璃瓶,简直太难了。
而且在吹制的过程中,瓶底、瓶颈、瓶口等部位也不好把握。
三家作坊也曾想过使用模具,阔口瓶倒是容易操作,但是窄口瓶的话,模具基本上排不上用场。
最麻烦的是难以把玻璃液放进模具。其次是,这种做法每出一个瓶子,就会毁掉一个模具。
如此成本做下来,绝对不会有清韵玻璃行那样低的价格。
玻璃碗就更不要说了,玻璃作坊怀疑,制作玻璃器皿的原料,和平面玻璃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
用寻常玻璃液制作的玻璃器皿,盛装温水尚且凑合,但沸水的话,那是一准儿会炸裂的。
三家作坊试验了不同的熔制温度,不同的退火温度,延长退火时间,甚至还更换了模具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