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有各种凹凸花纹的玻璃汤碗,和小规格的玻璃碗碟。
要知道,用那样子的玻璃汤碗盛放汤品,在透明玻璃凹凸花纹的掩映下,立即就能让汤品高上好几个档次。
如今,各家举办宴席,上等瓷器依然是主要器具,但是汤品的话,却是一定要用玻璃汤碗来盛放的。
寻常女孩子家,邀请闺中密友聚会,吃个甜品、点心的,使用带有各种纹路的玻璃碗碟,也是身份和时尚的象征。
可是大家都知道,卖的很火爆的玻璃餐具,并未在皇宫出现。
除了玻璃餐具,玻璃作坊还能做出什么好物件呢
邵毅进献之物本就没什么机密可言,再加上,摆件本来就是摆在显眼的地方,用来观赏的。
对于皇帝来说,最便于观赏的显眼地方,莫过于皇帝日常办公的御书房。
山水如画摆件,也就顺理成章的摆在了御书房、皇帝的案头。
而那六个琉璃盏,在皇帝赏玩之后,被指定先收起来,用于月中的中秋宴。
这件事在宫中传播,让很多嫔妃都心生好奇,想看看琉璃盏的神奇之处。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中秋之前不能随意动用的意思了。
琉璃盏收入库房后,不断有得脸的大宫女前来,替自家主子赏看琉璃盏的稀奇之处。
随即,琉璃盏的稀奇和晶莹绚丽、玲珑剔透,在后宫风传一时。
众多嫔妃都在畅想,中秋那日的宫宴,不知哪位妃子幸运,能用那神仙器物饮宴。
再有当日出入御书房的几位重臣,更是被皇帝案头上那件颜色丰富的山水琉璃震惊莫名。
看那远山近水,看那琉璃于琉璃之间的完美融合,浅蓝色透明圆环内与圆环外的景物的无缝衔接
这世上,什么时候居然有了如此精妙的手艺
就在京城各种人士交流着关于琉璃的种种时,宝泰银楼的琉璃首饰推出了。
据宝泰银楼宣传,这批琉璃首饰的品质,丝毫不逊于之前曾出售的那批,甚至在颜色上更加丰富、更加富丽堂皇。
但价格却是上一批的十之一二。
品质更好,但价格却大幅度降低,这是什么是东西不够稀罕、不值钱了吧
如此结果本该让人们怀疑、不屑,可是有了清韵斋进献皇宫的琉璃传奇,谁有敢说琉璃不稀罕、不值钱了
就像夏宴清预想的那样,这次向皇宫进献,极大削弱了人们对于价格暴跌的疑虑。好多人都打算去看一看琉璃首饰的品质,买不买的,先观望一番。
宝泰银楼不愧是京城第二大首饰行,这次不但有各种小颗粒琉璃裸石镶嵌而成的首饰,另外自主设计了大粒度的琉璃额饰和项链吊坠。
这些大粒度琉璃配以炫美的金银花纹围绕,也是让人们眼前一亮。
高氏没说空话,她和杨氏真的在宝钛银楼推出琉璃首饰的当天,前来银楼选购首饰。
夏宴清也不虚言,她告知宝泰银楼推出琉璃首饰的时间,顺带的,就给两人放下六千两银票。
这些银子不单单是买首饰,也是夏宴清对两位嫂子的感谢。
她刚回来时,为了帮她支起生意,可谓把家里能拿出来的钱财都拿出来了。
父母兄长心疼女儿、妹妹自是没话说,难得的是两个嫂子,没有血缘关系,却从未提出反对,更没有给她脸色看,让夏宴清着实感动。
这是夏宴清对嫂嫂的一番心意。
银票一拿出来,两人就吓了一跳,买件首饰而已,居然拿出六千两,没有这么败家的吧
姑嫂三人几番推拒,最后是姜夫人让杨氏二人把银票收起,算是告一段落。
可今天临出来时,姜夫人却贴了她们两千两银子,让她们紧着这两千两银子花,不足的,再从那六千两里面取用,剩余的还给夏宴清,也算没有拂了她的好意。
两人腰包鼓鼓的,就进了宝泰银楼。
因为宝泰银楼已经宣传了好些日子,再加上清韵斋进献皇宫琉璃物品的噱头,今日光顾的客人很多。
杨氏和高氏由女侍领着上了二楼。
二楼的六张桌子,五张已经坐了人。两人先是看到两个相熟的年轻妇人,随后高氏看到兵马司指挥使的夫人谭氏也赫然在场。
两人先和熟人打了招呼,连忙去谭夫人那里见礼。
谭夫人笑着摆手“来到这儿,咱们都是宝泰银楼的客人,可不用这么多礼。”
陪在谭夫人身边的一位中年妇人插言道“不用说也知道,宝泰银楼的琉璃一定出自你家小姑。你二人想要琉璃首饰,哪里用得着凑这个热闹,直接吩咐一声,要什么样的首饰没有想来宝泰银楼一定抢着做好,巴巴的给府上送去。”
她这话一出,相邻两个桌子的客人都往这边看过来,杨氏和高氏也面色不虞。
谭夫人自然知道自家丈夫对夏梓堂的欣赏,再加上夏珂如今颇受皇帝看重,自然愿意打这个圆场。
没等高氏出言,谭夫人就说道“你瞧瞧你,哪有你这样子说话的就算银楼的琉璃出自清韵斋,那也是生意来往。夏家两位少奶奶来这里,也一样是卖家和主顾的关系,账目清楚才是长久生意,怎可混为一谈”
说着,示意二人“你们也是来买首饰的吧坐这里,咱们一起看看。”
这个中年妇人,杨氏和高氏也是认识的,她的丈夫也在兵马司任校尉之职。大概因为夏梓堂升值较快,年纪轻轻就是同等官职,所以心存不甘,一向和高氏不对付。
只是,谭夫人相邀同坐,高氏也是无奈,只好笑盈盈的答应了,拉着杨氏一同坐下。
谭夫人笑着说道“我刚才对女侍说了,拿两件适合我们这个年纪的琉璃首饰,却没想到会遇着你们,一会儿,少不得还得麻烦女侍再跑一趟了。”
说着话,一队女侍鱼贯而入,其中两个女侍捧着一个木制托盘过来谭夫人这桌。
托盘放在桌上,黄绸之上的两件首饰,立即吸引了几人的视线。
第二百零八章 芷容县主的担心
柳氏被众人看得无措,又是恼恨杨氏一张利口,又是心痛自己之前多花出去的那许多银子。
要知道,若是按照现在的价格,那可是要省下几千两银子的。
这些也就是几个念头之间的功夫,权掌柜连忙趁着空挡,赔笑道:“柳大奶奶这是第二次购买琉璃首饰,今日又是琉璃首饰的优惠日。若是柳大奶奶看中了哪样首饰,小人可以做主,给柳大奶奶七折的优惠,您看如何?”
柳氏面露不屑,如今的琉璃首饰,最贵的也就是一千两银子出头,一折才能有多少?
“不必了。”柳氏丢下一句,问同来的两个女子,“我这就走了,你们可要一起?”
两个年轻妇人想着柳氏那多一折的优惠,劝道:“要不,咱们再看看,好歹也选上一两件再走。”
一件就能少花一百两左右的银子,这次的琉璃首饰,件件都精美,且价格如此动人心,趁着有优惠,配套买上几件,若是全部由柳氏出面购买,那是能省不少银子的。
她们一人劝着柳氏,一人连连给她使眼色,柳氏倒也看明白了。
忍了忍气,又狠狠地盯了杨氏和高氏一眼,才勉强坐定。
被柳氏打断的首饰导购再次启动,不过,经柳氏这么一提醒,谭夫人同坐的中年妇人问权掌柜道:“你们的首饰降价幅度如此之大,会不会我们这次买了,没过多少时间,价格又降得一塌糊涂,那样我们可是不依的。”
权掌柜连忙保证:“咱们这次的首饰可是保值的,十年之内,若是价格下滑,咱们给各位主顾补偿差价。”
这是夏宴清给宝泰银楼的保证,至少十年之内,琉璃的价格是稳定的。
这个价格,即使别家作坊也能烧出琉璃,在色彩和硬度都保证的情况下,成品率是很低的,价格绝不会比她卖给宝泰银楼的便宜。
“如此甚好,”中年妇ren da喜,“可有凭据?”
“有,有的。”权掌柜忙道,“从今日起,凡是在宝泰银楼买到的琉璃首饰,都有一张保值卡。从出售之日起,十年之内,若是价格有波动,涨则不论,若降价,宝泰银楼会赔付给各位主顾差价。”
听着权掌柜的解释,柳氏的脸色又差了几分。
同事他宝泰银楼卖的琉璃首饰,保值却只是从现在开始,她们这些第一次购买的,就不算主顾了吗?
这不是欺负人又是什么?
有了价格保障,加上首饰样式新颖诱人,场间女眷立即就有了兴致。原本打算,只是来看看的人,也动了购买的念头。
最终,谭夫人又让女侍拿来两件不同款式的首饰,挑选一番,终究还是选了那件海蓝色的篦梳,配了三只同色琉璃簪花。
杨氏、高氏和那个中年妇人,也各自选了自己喜欢的,买了下来。
杨氏二人用了两千两出头的银子,各买了一支步摇和一支金钗,另外也搭配了簪花、耳坠和项圈。
那些原本没打算出手的,好歹也带了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这时见大家都在挑选,而首饰的确出乎意料的炫美,花上百十两银子,就能买一件像样的首饰,也都各自高兴。
最开心的还是和柳氏同桌的两个年轻妇人,她们并没有自己出面,而是看好了,全部由柳氏出面,都是以七折价格拿到手的。对比其他女眷所付价格,着实省了不少银子。
谭夫人买了称心的首饰,便不多留,包了首饰便出来了,也给陆续进来的女眷腾地方。
有柳市刚才闹了那么一出,杨氏和高氏便也不好久呆,干脆陪着谭夫人同行。
临上马车时,谭夫人还拍了拍高氏的手臂,笑道:“有些事情不用介怀,很多时候被人议论责难,并不见得就是做错了,而是太出色,招人嫉恨了。想开些。”
这就是肺腑之言了。
高氏二人动容,连忙屈膝称谢。
她们刚走,柳氏和另两个年轻妇人也一同出来。
但柳氏却没和两人同行,而是借口有事,转道去了成郡王府。
过年那时购买的琉璃首饰,她买的还是小件,只花了几千两银子。芷容县主买的可都是大件,且不止一件,那冤枉银子可就花的多了去了。
她和她的夫家都身份不显,惹不起夏家,也惹不起宝泰银楼,但芷容县主却不然。
芷容县主出身郡王府,另外还有两位郡主呢,同样被宝泰银楼用高价欺瞒。
只要这几位肯出头问罪,想来宝泰银楼和夏家总要给大家一个说法的。
然而,事情并不像柳氏想的那么简单,芷容县主和往日一样,很开心的接待了她,但听了她的讲述,却并没有她以为的那样气愤,表现的很平静。
说辞也和权掌柜和杨氏一样,买卖是两厢情愿,才能做成,断没有钱货两清,过了大半年才去找后账的道理。
说完之后,还甚是关心的询问,若是她手头紧,芷容县主可以予她一些。
一番话,说得柳氏又是失望、又是惭愧。
把柳氏送走,芷容县主再没有之前的心平气和,也是满脸阴郁,转身就带着丫鬟去了外院书房,求见成郡王。
成郡王正在和幕僚姜先生姜翰文商议事情,芷容县主进门,各自见礼入座。
芷容县主并不做什么铺垫,直接把柳氏此来的言辞讲述一遍。
成郡王立即皱眉:“宝泰银楼倒是提起过,此次的琉璃首饰,价优物美,却也没想到价格居然会有如此落差。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芷容县主说道:“女儿想着,有没有可能夏氏在赏菊宴上被人当众诘难羞辱,咽不下去这口气,借着第一批琉璃稀罕,趁机做局,很敲诈我们一把。”
她也说了自己的担心,如果是这样,那夏氏是通过什么手段和势力达成这件事的?如果真存在这么一股势力,以后是否会持续窥伺成郡王府?
成郡王看向姜翰文。
姜翰文却摇头道:“当时,咱们派人留意过购买琉璃首饰的人,大部分人参加了赏菊宴不假,但也有两个单纯是县主的密友,另外还有两个富豪商贾的家眷。”
成郡王问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姜翰文说道:“有没有可能有人嫉恨县主在京城闺秀中的地位,才借机闹了这么一出,两个富豪家眷大约是用来迷惑咱们的。”
第二百零九章 唐州的玻璃
成郡王心头一惊,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有人已经注意郡王府了?”
他这么多年来摆出的样子,就是为了不让人注意到他。无论什么人,掩饰的多么好,那都是架不住有人探究的。
姜翰文再次摇头:“倒也不是这个意思,起码截止到现在,拥戴王爷的人还如往日一样当职,并未有异样。属下说的是,没准儿有女子见县主在京城闺秀中一枝独秀,心中记恨,借此来出出气。”
可是,芷容县主想到夏宴清,从她和离回家之后的种种,那可不是个窝囊没主见的。若说夏宴清受了委屈,没有反击之力,她是说什么也不信的。
不用呈口舌之利,而是用十几万两银子来报复,比逞一时口舌之快更符合夏宴清这段时间的行事风格。
芷容县主说道:“父王还是让人注意夏宴清和夏家吧,女儿总觉得,夏宴清是个有手段的女子,当日她什么事儿都不做,就那么轻巧的离开赏菊宴,一定有了别的法子报复。说不得,就是把琉璃的价格抬高十倍,想办法卖给当日赏花宴上刁难她的人。”
成郡王点头,对姜翰文说道:“这事儿的确不能轻忽,让人盯着夏家父子和邵毅,这事儿如果是邵毅做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