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兵士立即就翻了白眼,他们是夏梓堂的手下好不就算他们愿意让邵毅教训,人家夏校尉他也得乐意才行吧
夏梓堂把他的手扒拉下去,很是嫌弃的斜着他,我特娘的一点儿也没受累好不好
“有事儿说事儿,赶紧的,别扯那些有的没的。”夏梓堂没好气的说道。
邵毅看看两个小兵,迟疑着说道“这个,内侍卫的刘统领刚才来过,四哥知道这事儿吧这个事儿,我得单独和四哥说。”
夏梓堂有些狐疑,内侍卫统领那么大的人物来到兵马司,他当然知道,刘协和兵马司统领打过招呼,便去找邵毅说话了。
只是,刘协刚走,这小子就跑来找自己,刘协来此的事情和他有关吗
想到昨日太孙的行程,夏梓堂把屋里的人遣退了。
房间里只有他二人,邵毅才说道“刚才刘统领是来传皇上口谕的。”
夏梓堂的眉毛高挑,看来这小子要发达了,皇帝给他传口谕,居然派的是刘协,这势头,有些刚猛啊
“嗯,你小子挺有面子。”夏梓堂斜着他,说道。
不会是这小子要被皇家认回去吧若是再给他个什么勋贵封号,以后见这小子,他是不是还得行礼参见了
邵毅嘚瑟笑道“这事儿还真不是我的面子,那是皇上看好夏家和夏姑娘,是对四哥一家的恩赐。”
夏梓堂不耐烦,催促道“赶紧的,有话赶紧说。”
“是这样,我家不是有不少护卫吗这些人手底下的功夫很是厉害,我年幼时,正是有这些人相护,才没吃什么亏。皇上口谕,吩咐”邵毅一通的口沫横飞。
“就这事儿皇上那是为了太孙的安全好不好”夏梓堂就奇怪了,皇帝为了自家孙子的安全着想,这小子这么高兴,这犯得着吗
何况,这事儿和是不是恩典夏家没关系吧
邵毅振作精神,忽悠道“我想着,太孙昨日去咱家作坊走这一趟,陛下一定满意之极,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口谕,而且还是让刘统领亲自来传的。
这是皇上信得过夏家的忠心,也相信四哥一家人的人品,才愿意继续让太孙和夏姑娘、涵哥儿多来往。这还不算是恩典吗”
“好吧,这个算。”夏梓堂点头。
他也不敢说不算,人家都说,雷霆雨露都是皇恩,别说这的确是皇上从各方面信得过他家。就算皇帝觉得昨日他家接待太孙不够隆重,安全上有缺失,而多有责罚,夏家一家老小也得谢恩。
“你瞧,我说的是吧。”邵毅乐呵呵的说着,“那咱们走吧,咱回家等伯父回来,听听伯父和二哥是什么意思。”
这事儿当然得通过夏珂再实施,老丈人那是决不能得罪的。
他又能去夏家了,这次得吃顿饭才行,彻底确立他是出入夏家常客的事实。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这小子忒会演戏
夏梓堂瞥了邵毅一眼,示意他看看天色,“这时辰,离午饭还有一段时间呢,难道你打算把我父亲从大理寺找回来不成”
额,有点高兴的过头了哦。
邵毅颇觉尴尬“我这不是太高兴,忘了时辰嘛。”
夏梓堂狠狠的鄙视他一眼,就这事儿,需要那么高兴吗不过是内侍卫统领给他传个话,就激动成这样,这小子,着实没见过世面。
对于夏梓堂的鄙视,邵毅照单全收,一点儿不适都没有。
他接着说道“那就等下衙吧,到时,我和四哥一起回去。这事儿,怎么也得当面告知伯父、二哥才好。”
夏梓堂没犹豫,很痛快的点了头。
他虽然表面上鄙视邵毅没见过世面,但心里还是知道这件事的轻重。
因为他父亲不朋不党,从没想过投机取巧,所以这事儿搁在他家,只会让父亲和兄长更加谨慎。
但若是别家遇到这种情况,那却是天大的好事,能得到皇帝看重,有机会加官进爵,只怕会欣喜若狂,把邵毅当上宾看待。
他得领邵毅这个人情。
两人下衙,相携回到夏家,夏珂和夏梓希还没回来。
夏梓堂想了想,邵毅和夏家的关系越来越近,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登门,出于对邵毅的礼貌,也应该让他渐渐家里长辈。
这么想着,便派人通告了姜夫人,得到许诺之后,带着大感意外的邵毅进后院,去给姜夫人见礼。
这对于邵毅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他一路走来,接连整理了好几次衣物,亦步亦趋的跟着夏梓堂,进到后宅主院
姜夫人房里,杨氏和高氏已经回避了,夏宴清因为经常和邵毅打交道,便留下来,陪在母亲身边。
姜夫人坐在矮榻上,身边端端正正坐着夏涵小姑娘。
夏宴清则坐在一旁的锦凳上,她旁边,站着规规矩矩的夏涵。
因为男女有别,尤其是官宦人家和大家族,正常情况下,女子不怎么会和外男碰面。
所以,虽然邵毅名声赫赫,姜夫人还真没见过他。
这时见夏梓堂领着一个身材高大的俊朗青年进来,姜夫人便知道,这就是邵毅了。
只是这个邵毅很不符合她的想象,也可以说,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邵毅很想一进门就行大礼,表示自己对阿灿母亲的尊敬。可他现在只是夏梓堂的朋友、夏宴清的合伙人,贸然行大礼,只怕会让姜夫人多想。
所以,从他一进门,就低眉敛目,一直等到夏梓堂给他介绍,他这才上前,躬身执晚辈礼。
他的表现看在姜夫人眼中,那就是,这个年轻人不但谨守礼仪,而且还带着些心思单纯的少年男子的腼腆。
这样的好孩子,居然是让京城富家子弟头疼多年的纨绔,怕不是弄错了吧
姜夫人含笑说道“邵公子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邵毅连忙称谢,又和夏宴清、夏涵各自见过,再温和的看一眼夏熙,才和夏梓堂坐于一旁。
几人各自寒暄几句,姜夫人还客气的问了问,邵母身体怎样。
邵毅回答得甚是恭谨,一个字不敢说错。
虽然夏宴清就在房间里,他却一丝丝眼神也不敢乱瞄,就好似他对人家姑娘没存一点儿心思,只是单纯作为夏梓堂的知交好友,出于礼貌,来拜见一下好友的长辈。
姜夫人虽然是他认定的岳母大人,但外宅事务却不好和姜夫人分说。所以,夏梓堂和邵毅也不提此行目的,只是规规矩矩的和姜夫人做些应答。
有涉及到夏宴清的地方,她就做个简单的回应。
倒是夏涵,看到邵毅甚感亲切,还问了问贤公子怎样了,什么时候还能再来寻他玩耍。
眼看着场间气氛温馨,姜夫人几乎已经认定,邵毅就是个守礼懂事的好孩子,夏梓堂心里满是对邵毅的不满。
这小子忒会演戏,这装的,居然比那知书达理、学富五车的翩翩学子,还要能得人好感。
再让他陪着母亲说会儿话,只怕母亲再也想不起来他就是京城盛传了近十年的纨绔,说不定还会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就在夏梓堂感到危机重重的时候,外面有丫鬟进来传话老爷和二爷回来了,正在外院书房。
夏梓堂忙不迭的拉着邵毅告退,离开了姜夫人的院子,往外院去见夏珂。
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可商量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既然这是皇帝的吩咐,那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只不过,对于邵毅来说,夏家众人对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这事儿,他是一定要告知夏珂的。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
这是邵毅第二次在夏家拜见夏珂,之前,他还在大理寺门外堵截了夏珂一次。
如今再上前见礼,那就是驾轻就熟了。
在夏珂面前,邵毅可没敢忽悠,只是把刘协通传的口谕对夏珂复述一遍。表示这件事他也很无奈,对于以后有可能给夏家带来的麻烦,深感歉意。
夏珂从邵毅大理寺门前、看了他的那张字条开始,就知道事情怕是无法避免了。
如果皇帝属意太孙接替皇位,那么他就是支持太孙的一股力量了。
如今,皇帝又安排邵家护卫进驻玻璃作坊,除了太孙会再次去作坊时,能安全更有保障。更大的原因,大概是在表明皇帝的态度。
以后,别说是他和夏梓堂,只怕夏梓希和他的女儿,也不可避免的、要和太孙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以上这些事,虽然不在夏珂之前的预想中,但只要在仕途上混迹,既然遇到了,那就得面对,得接着。
让夏珂格外在意的是邵毅的态度。
这是皇帝的意思,邵毅完全没必要这么小心翼翼。
他隐隐觉得,邵毅如此热衷于和夏家拉关系,在他面前会这么恭敬谨慎,怕是和他的女儿有关。
作为一个很理智的父亲,他当然明白女儿再嫁条件的优劣。
凭自家女儿现在这本事,想找婆家,那是很容易的。
不但容易,甚至还可以由着她挑选,别管哪家豪门大族,女儿都有绝对资格,让夫家三媒六聘、光明正大的娶进家门。
甚至这段时间,已经有人隐晦的向姜夫人探听,女儿回娘家已经一年多了,何时会再议亲事。
只是在真心上可就难说了。
毕竟,在豪门大族,女子讲究的是娴静淑德、温婉贤惠。更有甚者,还想自家媳妇琴棋书画、才情俱佳的。
若从这些方面来看,他家女儿处于绝对劣势。
愿意娶女儿进门的,看中的,大概都是女儿能给夫家带来的财富。
女儿嫁进这样的人家,无异于给人当牛做马,却得不到真心疼惜。这绝不是夏珂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邵毅现在表现出的性格品性不是作伪,且又是真心喜欢女儿,加上邵家人口简单,把女儿嫁他未尝不可。
只是,现在说这些为时还太早,邵毅既然已经得到皇帝看重,能把皇位继承人交给他带出来,只怕他的亲事,也要皇帝首肯才行。
别看邵毅是外室子,可是仅凭他的皇家血脉,是不是外室子,那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到时候,皇帝看重的侄儿,娶的结发妻子却是个和离妇,不说别的,皇家的颜面就不好看。
夏珂心中暗叹,面上却和邵毅寒暄着。
他没参与如何安排邵家护卫,只温和叮嘱邵毅,妥善安排人手,不要辜负皇上的厚望。
第二百四十五章 厉害、有心机
就像邵毅希望的那样,这次,他在夏家留饭了。
在外院,还是夏珂日常起居的房间,他和夏家父子三人不分彼此的围坐一桌。
桌上四个热菜、两个凉菜,另有一小壶酒,四人小酌了两杯。
大概有邵毅这个外人,夏珂并未提及朝廷的党争派系,只聊了些夏梓堂和邵毅在兵马司的一些事情,气氛很是愉快,让邵毅很有自己已经是夏家一分子的错觉。
饭后,几人稍坐片刻,邵毅就很识趣的提出告辞。
看着夏梓堂和邵毅相携出去,房门在两人背后关上,夏梓希转回身,坐回之前的椅子,迟疑一阵,问夏珂道“这邵毅和咱们家的热络,太刻意了些吧”
夏珂转着面前的茶盏,下意识的“嗯”了一声。
夏梓希心思通透,一见夏珂这态度,就明白父亲和他想的一样。
只是,邵毅还什么都没说,也并未有无礼或逾越之处,他们若先表示不妥,一个不好,反而有伤夏宴清的名声。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并没在这件事情上往深里说,只夏珂模棱两可的说道“这事只你知道就好,不要再提及了。我找时间和宴清谈谈,要她和男子相处时谨守礼仪。宴清是个心思豁达的孩子,只需要稍稍点醒,她就能明白为父的意思。”
夏梓希答应。这个叮嘱很郑重,意思是,除了他们父子两人,这事儿连姜夫人也先瞒着。日后若夏宴清和邵毅各自嫁娶,就当从未有过这事儿,大家都清爽。
夏珂没另外找时间,让夏梓希回避之后,就把夏宴清找来,告知她皇上已经安排邵家护卫进驻窑场,帮忙看护。
夏宴清对这个倒是没异议,请护院的话,还不如邵毅家里的护卫可靠。皇帝发话,又能白用人,又不用掏银子,人还可靠,好事啊。
问题是
“父亲,皇上这意思,太孙时不时的还会去窑场吗”她那窑场、作坊,对于一个小孩子,有那么高的吸引力吗
皇帝是啥意思不是说,经商和手工业是天朝不受尊重的行当吗
他让太孙频繁来这种地方,若是把皇家子弟、甚至是皇位继承人带坏了,谁负责
她是记得的,历史上就有一个沉浸于木匠行当的皇帝,那是真的把祖宗江山都搁置一旁,一心一意当木匠的。
结果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就真的在他手中出溜得一发不可收拾,交给下一任皇帝没多久,直接崩盘。
夏珂想了想,这事儿是会牵扯到夏宴清和她手中生意的,应该在她能承受和理解的范围里,给她说说。
“太孙已经渐渐长大,总不能一直把他关在燕王府。目前看来,邵毅和你的作坊,很让皇上信赖。更难得太孙喜欢窑场和涵哥儿,说不定皇帝还想着,以后若是太孙有事,你这里能对他帮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