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立即明白了。
最早之时,皇帝之所以会对襄亲王妃妥协,最先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襄亲王妃是胞弟的遗孀,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伤痛正浓,又猛然发觉丈夫背着她养了外室,连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愤怒得几近癫狂,看着着实可怜。
所以,刚即位不久的皇帝,对襄亲王妃做了退让,打算过一段时间,就给邵毅应有的名分和待遇。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发现邵毅年纪虽小,却坚韧彪悍。在年幼失怙的情况下,就那么带着一队护卫,居然能替自己和母亲撑起了一片天。
所以,皇帝改了主意,打算等他长大一些,看看能否一用。
当时的皇帝没想那么多,没想过他若是用邵毅在朝堂上做事,那就不好把他记入宗室了。
如今被孙从山提醒,若想大用邵毅,他必定会有自己的部属。
照着跟着他的几个纨绔和他的交情,还有这段时间在兵马司带领兵卒,邵毅有一种天生的将领气质,很容易让人信任并追随他。
让他在武职上做的时间长了,那势力一定不容忽视。如此,如果再把他记入皇家宗室,那可就是大忌讳了。
现在看起来,邵毅的心思还算单纯,他在京城混迹这么多年,除了那几个狐朋狗友,他未曾和任何官员、或者其他势力有过来往。
如今,更是连掌管宗室的江王都不买账。
京城权贵中,交往圈子如此清白、如此不讲功利的人,除了邵毅,基本上没有。
“如此,邵毅的确可以用用”皇帝问孙从山的话语甚是随意。
坐在小凳子上的孙从山,回答也挺轻松“奴婢以为,邵副尉一门心思的、只想娶夏家女,甚至能放下皇家身份,这种性情,应该不会很功利。”
皇帝思量片刻,转了话题“年底了,夏家那玻璃生意做得如何”
孙从山笑答道“红火的很呢,清韵玻璃行正在做什么年终大促销。据可靠传言,只要有里甲出具的证明,凡京城当地住户,每户可以用五折的价钱,最多买两块玻璃。清韵玻璃行负责根据顾客尺寸要求,对玻璃进行切割。
很多原本没有闲钱的百姓,为了五折的价钱,缩减了过年时别的开销。照着百姓买玻璃的火爆程度,今年这个新年,京城怕是有过半百姓,家中都能有几块玻璃,过个亮亮堂堂的大年。”
随着清运玻璃行收购福祥商行的玻璃作坊,玻璃产量大幅度增加,玻璃的价格有明显的回落趋势。
吹筒法制作的镜面玻璃,比压制玻璃面积大了一倍,价格却是原来的八成。
如今的过年促销,价格再减半,七八两银子就能买一块玻璃。
很多人家蠢蠢欲动,打算把这一年的积蓄,拨出来一部分,让自家也能用上富豪大族使用的奢侈品。
皇帝听得大感兴趣“有没有让人查查,这种卖法,玻璃行还能挣钱吗”
孙从山顿了顿,感觉难以回答。
这种事,探查肯定是查不出来的,除非朝廷去查账,或者皇上直接派人询问。
“听说这种促销是让利销售,赚钱方面怕是够呛了。所以玻璃行才会限制,只有里甲证明了的京城住户,才能享受此等待遇,且还限制数量。”
皇帝点了点头“夏家女是个能看得开的,这生意做的,怕是她家玻璃行的知名度会更上一层楼。”只冲这份心境和长远打算,成郡王扶持的那个柳大富,就落了下乘。
也许,邵毅娶这么个媳妇,他那早逝的父亲,也是欣慰的吧
邵毅思来想去,终究没好意思,因为一点点事情就在往夏家贴过去。
娶媳妇这么重要的事,总还是要耐着点性子的。
皇帝让他自己定时间,他定的时间是上次特意给太孙做的凉水杯,出成品的时间。
邵毅带着太孙,第二次来到夏家窑场,依然是夏宴清领着夏涵做接待的工作。
这时,正是孙从山说的,清韵玻璃行年终促销活动做的火热的时候。
为了准备这次促销,进入十一月之后,窑场的玻璃作坊和收购来的福祥玻璃作坊,已经改成了三班倒工作制。
这种工作方式的好处在于,人歇设备不歇,工作效率提高了两倍多。
第二百五十五章 皇家基因
夏宴清把太孙迎进待客厅,各自见礼落座。
这次,夏涵很自觉地、没和任何人谦让,就坐在太孙旁边的椅子上。
夏宴清原本想着,上次特意给太孙和夏涵做的晾水杯,很让他们惊讶喜欢,想必这次是要急着看成品的。
待到四人坐定,丫鬟上了茶,开始寒暄闲谈,夏宴清询问,要不要现在就从库房把两件玻璃水杯取出来时,太孙却说,再去看看窑场的各个作坊,回来时顺便取来即可。
夏宴清“”皇家的基因果然和一般人不一样,太孙只是个小孩子好不好看着,似乎她这个清韵斋的掌事人,都没太孙这么敬业的。
邵毅也颇觉诧异,上次从这里回去的路上,说起太孙不能亲自来取晾水杯时,他还挺失落的,结果人到了,东西也做成了,他却不着急了。
太孙好像看明白了夏宴清的无语,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上次在作坊里看过,回去之后,祖父问起在这里的见闻,我发现有些地方不太明白,制作过程接续不上。所以想再看看,了解清楚一点。”
夏宴清点头,再看看不是问题。希望您只是有个爱究根寻底的性格,而不是真的迷上了玻璃制作。
她差点儿就要脑补太孙即位之后,在皇宫里炉火熊熊的熔制玻璃。然后,一手的精湛玻璃技艺傲视所有玻璃匠人
窑场本就因为玻璃和琉璃技术需要保密,所以管理很严。现在又有邵家护卫在这里正常当值,太孙的安全保障完全可以放心。
夏宴清和邵毅随在太孙和夏涵身后,只需要不时提醒他二人,不得靠近工匠们的工作区域。
大概真的是皇家基因的问题,太孙在这里,没有小孩子的玩闹和一时兴起,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管理作坊的大管事,又把各个作坊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只是,这次没用专人陪着详细讲解,几人转这一趟用的时间倒不是很长,小半个时辰就转下来了。
期间,太孙有没看明白,不懂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夏宴清回答。有些细节上的问题,却是夏宴清把主管的工匠找来,帮忙解释的。
巡视之后,在库房提出两件已经打包妥当的玻璃晾水杯,几人回到窑场管事房。
上次时间比较紧,详细看过几个作坊,稍事歇息,就恭送太孙回府了。陈列有各种样品的管事房,太孙还没来得及看。
太孙应该是个比较自律的人,并非没有童心,把窑场里的作坊看下来,似乎完成了正事。从库房提出草绳裹扎严实的玻璃晾水杯,他便和夏涵两人,亦步亦趋跟在拿东西的小工身后。
看那急迫心情,好像恨不得自己把东西接过来抱上。
小工做惯了包装拆装的事情,把晾水杯放在管事房的大桌子上,手脚麻利地把草绳一圈圈拆开拿走,在收拾了桌上的草屑杂物,便退下了。
太孙和夏涵两人回来,只接过丫鬟送来的水,喝了半杯,便守在一旁,待小工退下,两人这才爬到长桌两旁放置的椅子上,上上下下打量着各自的水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个晾水杯,和他们之前看到的没有区别,只是,当时工匠是在高温操作,他俩人被隔离的远远的,根本没机会仔细打量。
这时却不然,属于自己的、特有的玻璃晾水杯,就放在他们眼前。
太孙伸手摸了摸玻璃水杯的杯身,又伸手握住把手,试了试手感。
然后,侧头看着夏涵笑,“你也拿着试试,很滑溜,感觉很好的。”
夏涵本来两手支着下巴,看太孙动作,听到提议,便也照着他刚才的样子试了试。
手感好,花色更好。
夏涵说道“很好看,是吧我上次回去对母亲和妹妹说了,不过只有一个,妹妹没有,我答应把玻璃杯放在母亲房里,和妹妹一起用。”
太孙对夏涵提起的妹妹很是羡慕,他要是也有个妹妹或者弟弟就好了,想来母妃会更多些安心。
只可惜,没机会了。
“我也对我娘说了,等晾水杯拿回去,也放在母亲房里。”太孙看着白色和透明玻璃旋转出的花纹,心情好了起来,“多漂亮啊,母亲看到了一定高兴。”
邵毅和夏宴清在一旁,隔桌而坐,一边慢慢喝着茶,一边看两个小家伙跪坐在椅子上一边欣赏玻璃杯,一边窃窃私语。
这个环境对于太孙来说,算是相当轻松了。
皇帝曾派人去燕王府传话,出来之后,他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用讲那些规矩仪态,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所以,他现在像夏涵一样,跪在椅子上,也把下巴放在交叠的手臂上,看着这个大号、漂亮的玻璃水杯,心里美滋滋。
轻松之余,太孙想起了什么,知其身,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布袋。
把布袋收口的绳子拉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半圆形云纹青玉佩,说道“上次我来的时候,不知道会遇到你,所以没准备礼物。回去后,我就挑了这个。”
他把玉佩和布袋一起递给夏涵,“这是去年我过生日时,我娘送我的。我瞧着不错,反正我是很喜欢的,送你吧。”
夏涵自己也是带着礼物的,所以也不推辞,接过来看了看,低声问道“应该很贵吧,看起来玉质很好的样子。”
太孙摇摇头“玉质倒是不错,贵不贵的,我就不知道了。”他是真不知道这种成色的玉佩是什么价格。
“应该挺贵的。”夏涵给玉佩定了性,小心塞进布袋,收入怀中,笑着对太孙说道,“贤公子等等,我也准备了东西送你的。”
那边,姜夫人派来照顾夏涵的秋纹,见两人窃窃私语,已经着力注意着这边。
这时见夏涵冲着她连比划、带招手,她就知道这是要东西呢,忙把他刚放在屋里的一个紫漆匣子拿过来,递在夏涵手上。
匣子不大,五六寸长、三寸见方,感觉分量也不很重。
夏涵把匣子放在桌上,打开搭扣,揭开盖子,示意太孙看里面,“你瞧瞧,这个是不是挺有意思。”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工匠和小工匠的区别
太孙探头看去,匣子里的红色绒布上,放着两个黄铜雕。
一个大约有两个核桃那么大,是个圆滚滚、打磨得锃亮的小猪。另一个小一些,也是圆滚滚的,看起来是个柿子
这个太孙觉得,两个小玩意倒是挺有趣,他还伸出手指,摸了摸铜雕小猪的光滑曲线。
有趣是挺有趣,外形看着也很讨喜,可是
太孙抬头,看向夏涵的眼中透着困惑,“这个,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有什么说道吗”
有之前的牛气冲天、金蟾什么的打底,太孙对清韵斋的意识形态有些了解,只是,这柿子他实在想不出这东西能有什么说道。
夏涵听到他的问话,立即就笑了。
看那样子,这笑容还是在极力控制着,才没有扩大。
“这组铜雕是今年过年时,我小姑送我和妹妹的,我和妹妹一人一组。”
太孙点点头“哦。”他得承认,涵哥儿小姑的确有独一无二的能干、大方和出其不意。
夏涵笑呵呵的继续说道“小姑把这个东西拿出来时,我们全家和你一样,都不明白为啥要把这两样东西放一起。结果,小姑笑话我们没见识,连我祖父和我父亲,也一并被小姑笑话了呢。”
太孙两根稚嫩的眉毛高高挑起,乌黑的眼睛满是好奇。
上次从夏家窑场回去,他找了王府的主簿,恶补了夏涵的家庭成员。
大理寺少卿夏珂和云山书院的夏梓希,据说学识都好,很受人尊敬。而且这两人是夏涵小姑的父兄呢,居然也被笑话了
“为什么笑话”太孙瞄一眼邵毅和夏宴清的方向,问道。
夏涵可没有太孙的顾忌,一点儿没打算掩饰的笑道“小姑说这是诸事顺利。”
额猪、柿子,太孙成功的呆滞了一下。这两样还能这样往一起凑而且凑在一起,其品质立即就得到了升华
猪柿诸事顺利太孙唇角牵出笑意。
然后,这笑意越牵越大,连眉毛和眼睛都弯了起来,亏夏姑姑能想出来。
夏涵把匣子合上,锁上搭扣,塞进太孙手中,说道“这是小姑专门让作坊的模具工匠做的,就是人们说的那个限量版。我家一个,你家一个,外面都没有呢,陶器、琉璃的都没有。”
太孙两手握着匣子,再看看刚才没顾上看的、房间里的两排陈列架。上面陈列着各色玻璃和琉璃样品,有些有形状,有些则是不规则的。
这些样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颜色。各种颜色斑斓。一眼看去,透明、不透明、颜色各异,甚是璀璨绚丽。
太孙问夏涵道“猪诸事顺利摆件,如此的好寓意,且有新意,为什么夏姑姑不把它做成琉璃摆件若做成两个大的琉璃摆件,人们一定喜欢。”
夏涵笑呵呵的说道“贤公子这话,我四叔也问了。小姑说玻璃和琉璃易碎,万一一个不小心,把拜见碰到地上摔碎,”然后,他学着夏宴清的纠结眼神,看着太孙,问道,“,你说这猪事,是顺利呢还是不顺利呢”
“啊”太孙张了张嘴,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边,邵毅也忍俊不禁,问夏宴清道“看起来,你其实很想烧这个摆件的”
夏宴清有些悻悻,臭小子,居然把她学成这样,她有那么财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