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景,他当然十分熟悉,显然是刚刚被劫掠过的
这个地方,能肆无忌惮来劫掠村子的,唯有附近的匪徒和水贼。
再联想到,这些水贼与范云城当地权贵暧昧不清不楚的关系,他们对于五原城的敌对意图,也很容易理解了。
陆辰虹为人比较情绪化,所以看到这一幕,顿时被气得不行,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跟着杨辰,二人一路走进了五原城。
过城门的时候,杨辰还特意看了一下城投的军兵们。
发现这些士兵衣着都比较凌乱,手中的武器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但最明显的,就是他们敷衍的态度。
很多军兵甚至都不在自己的岗位上,偷偷溜走了不少。
在进入城门的时候,守城军兵看他们的人不像是特别穷困的平民,连过问都没有,直接就放心了。
杨辰就这么一路走了进来。
在五原城中转了一圈,杨辰终于对当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这个地方给人感觉特别怪异,当时陈爽在这里,是怎么搞的”
陆辰虹一边走,一边对杨辰抱怨道。
杨辰轻笑着摇摇头,结合今天看到的场景,对陆辰虹解释了其中的内情。
在国都的时候,看到的东西比较单一,外人只是认为,陈爽纵情声色,鱼肉百姓,结果激得民怨沸腾,才导致了这次事情。
但是来之前,靖云伯就或多或少的对杨辰提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杨辰终于也可以肯定当时的猜想。
其实陈爽被风到这里,确实是享福来的。
范云城需要的,就是陈爽这样,只顾着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其他一律不懂的傻子。
陈爽到这里之后,范云城的富家大户们每年都要给他进贡许多珍奇玩物,民间少女,尽情惯着他。
陈爽只顾着自己享受,对当地的各种政务民生也没有太多的插手。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这里的世族大户都是一种土王帝的感觉,所有的规则都是他们制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
陈国派来的权威,被他们忽悠的蒙蔽了双眼,其他东西一概不知。
结果可能是他们惯着的力度实在太忙,搞得陈爽不知天高地厚,越来越嚣张,最后闹出了这样的事情。
当时陈爽在范云城的时候,那可是受到当地权贵大户的一致拥护,表现得十分热情,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是个傻子可以任由自己去买不。
但是杨辰就不同了,大家都听过他的名声,知道这家伙是出身于军中,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因此杨辰以来,就先被间接来了个下马威。
其实这种事情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现实里几乎处处都是这样。
就连一个小小的陈国,也分化成了许多股不同的势力。
比如国都附近的京畿地区,以及云州,国君控制的力度就比较大,对于陈国的认同感就很强,国君的政令可以完好的推行下去。
但是东面沿海,经济比较富饶的润州和海州,就截然相反。
当地的权贵财阀,早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则,每年都能利用手中的钱,活生生将许多代言人推入朝中,为他们发声。
而这些人的主心骨,就是靖云伯,这也是一个相互选择的结果。
润州和海州的那些权贵们,只迷恋于自己的亭台楼阁,吟诗作对,醉生梦死,相对来说反而经常跟国君对着干。
这也是靖云伯得以翻云覆雨的经济基础。
范云城和他们的道理也差不多,只不过规模要小得多。
陆辰虹听完杨辰的解释,整个人的表情都已经不对劲了。
真是大开眼界,不出来走走看看,他还真没想到现实会是这样的状况。
因为常年身处军中,又是出身于勋贵世家,天天受的教育都是要忠君爱国,陆辰虹还以为整个陈国都和他一样的想法,现在却发现并非如此。
“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陆辰虹知道杨辰一定要搞事情,所以略带几分兴奋的问道。
以杨辰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像陈爽那样,成为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权力被架空的傀儡。
他竟然被分到了范云城,那就绝对要将这里的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一定要和当地的权贵世家大干一场的。
“首先。”
杨辰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道。
“范云城那里的状况你也看到了,城主府被破坏成那个样子,收拾起来也挺麻烦的,回去之后,就告诉大家不用太费事了,过两天,我们就先到五原城来长住。”
“什么”
陆辰虹略微有些意外,这是要搞什么
但是瞅瞅五原城附近的环境,陆辰虹撇撇嘴。
无论怎么看,都应该住在范云城才对。
且不说那里的条件更好,现在是杨辰封地名副其实的中心。
而且和对方争权,也必须要在范云城这块战场上斗争吧哪有自己远离战场的道理
“这是不是太草率了”
陆辰虹有些摸不清杨辰的意图。
“回头再慢慢给你解释,现在我们回去,相信范云城里面,应该已经大致表明态度。”
杨辰围着五原城转了一圈,在黄昏之前,就和陆辰虹回到了范云城中。
一路到了城主府,刚一进门,杨忠和杨远就迎了上来。
看人的表情,都颇有些不忿,不用问,事情一定进展的不是太顺利。
“怎么样让你们去向那些富家大户征集钱财修缮城主府,他们怎么说”
杨辰倒是一点都不急,对着二人问道。
“钱倒是要来了,但是只有这么点。”
说着,杨忠和杨远指向了身后的一个框,里面装着些碎银子。
杨辰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是打发要饭的呢
“还有呢”
“我们当然不傻,立刻向他们表达了不满,但是这些家伙全都滑透了,竟然给我们做起了戏”
杨远愤愤不平的说道,然后将事情的经过对杨辰讲述了一遍。
第二百二十章 深以为然
杨辰命令他们去向城中的权贵富户们整理钱财来修缮城主府,杨忠杨远很快就依言找上了门。
方向很好确定,就是城中最气派的一条街,每家每户的大门都修建的十分气派,想认不出都难。
而他们从城主府中出来,也很快发现,无论走到哪里,表面上没有什么异样,但暗地里,都会有很多百姓后期要在附近观察着他们,既有些好奇,又有些惧怕,同时还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杨忠杨远好歹也是经过战场历练,杀过人见过血的,连面对敌军都不怕,可这么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还是感到本能的别扭。
商议几句,杨忠派手下人过去,想询问一下那些城中百姓,有没有什么事情。
但还不等他们靠过去,这群百姓就作鸟兽散,十分警觉,到最后什么都没问出来。
这让他们有种感觉,这范云城中的百姓就像是被人警告过,始终对他们保持着排斥。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最气派的一条大街。
到达第一家的时候,他们二人本来还有些忐忑,不知对方是什么态度,会不会配合。如果太过嚣张或者不给面子,那么说不得他们也要展现强硬,甚至相互发生冲突。
毕竟二人也很聪明,知道这是杨辰入主范云城后的第一个动作,也象征着态度和权威,他们出来,那就是代表着杨辰的脸面,如果吃瘪了,以后在这一亩三分地,还怎么混下去
结果刚刚通报了身份,大出二人意料之外,对方的看门人客客气气,神色上挑不出一丁点的不恭敬,客客气气地将他们一行人让进了门,然后才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中的负责人。
杨忠杨远二人刚刚坐下,下人们就赶紧送上了茶品甜点,将表面功夫做到了滴水不漏,完全让二人感觉自己就是绝对的尊贵上宾待遇。
这幅场景,还真让两人有些飘飘然,心里也吃了一颗定心丸,感觉这次的事情稳了一大半,对方看起来不像是要不配合的样子。
但是左等右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偏偏就是没人出现。
杨忠和杨远叫来服侍他们的下人仔细询问催促,但是他们只是一个劲赔礼道歉,弯腰地头都快磕到地上了。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杨忠和杨远也只能暂时按耐住自己的脾气,继续等待。
又是各种磨蹭之后,杨忠杨远二人接连询问了许多次,耐心一点一点被耗光,语气也越来越差。
就在心中狐疑越来越严重,快要忍不住的时候。
终于,急匆匆赶来了一名负责人。
但是却不是这家的家主,而只是个旁系的子侄辈。
这家伙的戏演的也十分到位,赶来的时候满头大汗,浑身尘土,上气不接下气。
那样子,任谁一看,都以为他是一听到消息,就不顾一切急匆匆赶来,潜台词就是,我十分重视你们,给足了你们面子。
杨忠和杨远强行按耐住心中的不快,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
对方只派了这么个小角色,连家主都没露面,敷衍之意显露无疑。
当即,杨忠杨远二人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一听说要钱修缮城主府,对方顿时将胸口拍的啪啪响。
“放心吧,没问题,城主府,哦不,应该说以后就是杨爵爷的府邸了,那可是我们范云城的象征所在,杨爵爷又盛名无双,我们能为杨爵爷出力,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哪能不配合,您二位放心,我们一定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他嘴上说的天花乱坠,然后一回头,吩咐下人。
“去取钱过来”
杨忠杨远心中大定,感觉对方挺爽快的,心中稍安。
但很快,就有人将一部分银钱送来。
杨忠杨远一见,整张脸都绿了。
就这么一丁点,还特么的全是碎银子,要多寒酸有多寒酸,真当他们是要饭的打发啊
见杨忠杨远的面色不好看,对方显然也不意外,急忙陪着笑脸解释。
按照对方的说法,家主因为渡江谈生意去了,所以家中没有能主事拍板的人,这些钱,已经是他个人所能够调动的极限了,当然,为了表示对新来的博山一等子爵杨辰的拥护与爱戴,他还自己私人拿出了一部分。
这种拙劣的敷衍借口,差点让杨忠杨远笑出来。
可是询问家主什么时候回来,对方却吱吱呜呜,只是说少则日,多则数月也是有可能的。
并且他还拍着胸口承诺,只要家主回来,绝对第一时间去登门拜访。
如果对方是单纯的不配合,杨忠杨远还有发飙的理由,但这种软钉子就比较难受了。
见和对方扯皮不出个结果,杨忠杨远也没纠缠,铁青着脸色收下了那么点寒酸的财物,转身离开。
在出门的时候,那家伙还一个劲跟在屁股后面道歉,说是款待不周,为了表示歉意,还要邀请二人去范云城有名的醉春楼好好享受一番。
杨忠和杨远压根就没有理会。
很快就径直到了第二家。
令人啼笑皆非,他们所遇到的情况,和第一家如出一辙。
表面上恭敬之极,实际上极尽敷衍,只是陪着些笑脸,各种赔礼道歉,最后依然是由一个不怎么重要的人物出来应付,也只给了一丁点碎银子就想打发他们。
这让杨忠和杨远感到了很大的屈辱,好像他们真是乞讨的一样。
别说是在杨辰手下,就算他们当年当山匪的时候,也没有被这点碎银子打发过。
问起来家主的行踪,不出所料,他们的家主也出远门谈生意去了,归期未定。
只是这回杨忠杨远学聪明了,不但要钱,还要人。
出一些富家大户手下的人去出徭役,总是合理的吧
但是对方先是痛快地答应,随即就面露担忧地提醒到。
前段时间,因为陈爽倒行逆施,激起的民怨才稍稍平息,最近又入秋了,正是百姓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段,都忙着农活和生计。
如果现在让出徭役。大家出于对杨爵爷的崇敬和爱戴,自然不会说什么,但误了农时,最后搞的今年的粮食交不上来,就是大事了,往小了说,有损杨辰的声誉,只会让外人议论,说杨辰只顾着自己享乐,强征百姓,不顾民生。
往大了说,百姓们就指望着粮食活的,活不下去,下一次民变也不是不可能。
“您二位刚来,不了解情况,这百姓们的激愤都还没平息下去,很多青壮年不肯妥协,不满意国都那边的说法,都快成了啸聚山林的土匪了。民意难违,就连我们这些大户,也都是夹起尾巴,不敢做的太过分,这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