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就在这段时间内,收拢了一些西军残兵,重新编制。
但陈煜伤重昏迷,他们也就一直在东州府边缘的山脉中潜伏,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等陈煜伤势好了一些后,却已经到了阴雨天气的末端。
陈煜当时也判断出,金水台的粮草辎重大概率会走博山城这条路,但想要阻止,时间上却有些来不及。
等他带着随从去探查情况,博山城大战已经结束,只剩下了一座空城,而且听说敌军被屠戮一尽,人头在路上堆成了京观。
这让陈煜倍感意外,他实在想不到,手下谁能有这种战斗力?
在回来的路上,碰巧遇见了杨辰,远远望见了陆辰虹,再沿途打听,陈煜才大概搞清楚了事情的概况。
当时陈煜无比惊艳,但考虑到陆辰虹这支军马经过连番征战,肯定疲累,所以并没有和她见面。
回来之后,陈煜立刻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动态,八成后续的辎重会途经岱阳城。
如今陈煜在暗而敌军占领,所以他打算出其不意,直接捣毁岱阳城。
他可不知道聂飞的行动意图,竟然会为了引杨辰出现,而出城去打一个的山匪窝,所以才导致双方意外撞在一起,闹出个大乌龙。
之前陆辰虹的那支兵马,撤出城遁入大山,但并没有跑远,高处还布置了哨兵在嘹望敌军动态。
他们也第一时间发现了陈煜的大军出现。
刚开始他们也有些蒙,但拉近距离,认出了陈煜后,这些西军立刻沸腾了!
很多人纷纷冲出山林,同一时间,陈煜这边也发现了他们。
双方很快汇聚到一起,经历过边境大败,又死了那么多兄弟,如今在这里重逢,看着对方熟悉的衣甲旌旗,大家都感觉这一幕如梦似幻,很多人甚至忍不住哭了出来。
陈煜治军很严,虽然军兵心境波动,但阵型依旧没有乱,严防敌军趁势杀出来。
陈煜也颇为惊喜,很快,有士兵搀扶着庞烈舟,抬着已经意识有点模糊的陆辰虹走过来。
这一下,陈煜彻底明白了,博山城也就算了,就连岱阳城,陆辰虹这丫头也赶在了自己前面。
陆丫头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本来陈煜是想让她找地方休整的,上次才没有见面,想不到陆辰虹一回头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关键是她手中就这么点人,现在看起来,一番血战仅剩不到三百人,他们是怎样攻入岱阳城,又退出来的?
陈煜大踏步走过来,观察了一下陆辰虹的气色,然后一道真气打入陆辰虹肩头。
暗黑色的血水顺着嘴角流下来,但陆辰虹的表情却放松了许多。
“受了内伤,但没有性命之忧,慢慢能养好。”
陈煜转头面对庞烈舟。
这子虽然带伤,但却站得笔直,目光中带着火热的崇拜。
陈煜号称西军战神,陈国的擎天玉柱,可不是说说而已。
军中上到将领,下到普通军兵,全都对他奉若神明,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崇拜,甚至愿意为陈煜随时牺牲!
陈煜也轻轻拍了拍庞烈舟的肩膀。
“不错,你们做的很不错!你们……简直超出我的想象!”
陈煜都不知道该怎样夸赞这两名将了,真的完全没想到,变数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但庞烈舟脸色却微微一变,急忙开口。
“指挥使,其实能走到这一步,全因为杨辰,我实在不敢居功!”
“哦?详细说说。”
陈煜也只见过杨辰一面,打听到了博山城概况,但并没有见过战报,也不了解详细内情。
紧跟着,庞烈舟简要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概述一遍,同时还强调了,绝大多数行动计划,都是杨辰定下的。
身旁的军兵们,也在时不时补充。
他们西军有着自己的骄傲,一开始确实看不上杨辰裹挟山匪的行径。
但这段时间下来,杨辰算是把他们打服了,心服口服!
当陈煜听到杨辰那番“兵之形,水之情”的论述时,掩饰不住的流露出惊艳。
这不就是自己一辈子带兵的心得吗,但从未概括的如此精确简练!
杨辰的话,真是句句说到自己心坎里!
紧跟着又听到杨辰一人潜伏在博山城中数日,最后搅了个天翻地覆,焚毁了大量攻城器械!
再加上刚才战神附体一般,活生生从岱阳城中杀出,将他们救出了城门,但自己却陷落在其中,至今生死不知。
说到激动处,这些西军士兵都神色悲愤,紧握着双拳。
当时情况混乱,在城外的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着急忙慌地撤退了,否则他们宁愿死,也不会丢下杨辰一人。
他们西军最崇尚英雄,杨辰这次的行为,简直让他们倾心!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这下别说是陈煜,就连陈煜身边的一众中低级将领,也都惊呆了。
这些话是从西军将士口中说出来的,而且不止一人,绝对不会添油加醋。
如果换个人来讲述,他们是绝对不信的。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猛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么戏剧化的战斗?
就连陈煜也不敢相信,上次有一面之缘的杨辰,竟然如此不凡!
庞烈舟等人的讲述都忽略了很多细节,但大家自然能够想象其中的凶险。
陈煜听完之后,良久才叹了一口气。
“此子勇武智识简直匪夷所思,而且忠义可嘉,虽然行事激进大胆,喜欢弄险,但只要稍加雕琢,绝对前途无量,可惜呀,可惜了,我们来晚了一步!”
陈煜是真的惋惜,到他这个年纪和地位,遇见如此杰出的后辈,是真的想要栽培和雕琢的!
尤其是这次边境大败,陈煜也有了培养接班人的想法,可年轻一辈中,并没有满意之人。
越是这么想,陈煜就越痛心。
听了庞烈舟的叙述,他甚至有了将此子收为关门弟子,好生培养后,交付整个陈国兵马大权的想法!
所有人都不说,心里知道杨辰凶多吉少,但也不禁在暗自期盼,说不定杨辰还有一线生机呢?
也许是听到了他们的谈论,半昏迷状态的陆辰虹也皱起漂亮的眉头,嘴里嘟囔了几声杨辰的名字。
看敌军没有攻城,城头的金水台守军这才微微放心。
四处搜寻,发现反水开城的李捕头,早就已经逃之夭夭了。他们至今都搞不明白,李捕头为什么要背叛?
良久之后,聂飞才醒了过来。
但他刚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做手书,一连许多封战报和请罪书,让人分头出城送往前线。
岱阳城还是太大,陈煜等人无法围城,在天色擦黑时,传令兵绕了个大圈,向前疾驰而去。
很快,还带着尘土的战报到达了文央的案头。
看完之后,文央整个人都陷入了沉寂。
在这些战报下面,还有一封最新传来的情报,这才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梁王朝的使者已经到达卫国,开始干预这场仗。
卫国在大梁的施压下,已经放弃了和金水台的临时合作,重新站在了陈国这边。
要不了两天,大梁的使者团就会赶到,这场仗已经打不下去了。
文央之前不惜冒险,一直赶时间,甚至发扬了豪赌的精神,就是为了尽快攻破三水城,打到国都,在大梁介入之前逼迫陈国妥协。
但现在,一切都破产了。
最可恶的就是靖云伯,明明战前和金水台暗通曲款,但局势稍微有变,这家伙立刻就断了联系,一脸大忠大义的模样,简直令人作呕!
军中粮草已尽,就算他们能忍,战机也消失了,等不到下一批物资到达了。
没人能公然违抗大梁的意志。
纵然心中有百般不甘,但文央知道,必须要撤兵了。
消息同样传到了丹阳国都,到了国君和靖云伯手中。
看完之后,国君整个人都仿佛被抽干了力气,瘫软在椅子上。
终于挺过来了!太不容易了!国君甚至有点想哭。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国都,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其他地方扩散。
压抑多日的陈国百姓,终于迎来了狂欢。
但初期的惊喜过后,大家都明白,一场伟大的胜利,必然是需要一个英雄的。
但擎天玉柱陈煜指挥使,都在边境大败了,战后只会有罪,不会有功。
一时间,国君和靖云伯手中的官员派系,全都不约而同,开始拼尽全力吹捧杨辰。
毕竟他的博山城一战,实在是太惊艳,太不可思议了!最符合造神特质。
陈国不同派系的官员,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竟然在这件事上口径达到空前的统一!
一时间,杨辰的名字再次响彻国都,成为了所有人心目中,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现在岱阳城一战的消息还没有传来,所以大家并不知道杨辰已经失联。
第二天,国君下旨,命杨辰,陆辰虹,庞烈舟进国都面圣,而且规格空前,命令全体官员出迎二十里外,破例走都城中央的丹阳大道,一路骑马直到皇宫大殿!
这可是新王登基才会有的规格!
紧跟着,靖云伯也不甘寂寞,仿佛是要跟国君争抢这件事的话语权,立刻上书替杨辰请功,要求加封杨辰一等子爵位,同时赐予封地,以彰其功!
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派系之间的角力纠缠,对杨辰的封赏和嘉奖,竟一时间压过了对战局的讨论,而变成了朝堂上的焦点问题!
上架感言
突然被编辑通知上架了,第一次写,有些感慨。
这是萌新作者第一次写书,真的是写了才知道其中的不容易。一开始其实就是想写个普通的创意,结果写的过程中对大方向一改再改,突然想让主角狠一些,激进一些,风格就完全变了,自己也没想到。
期间很多次卡文,都会感觉自己写的很烂,每天坚持码字,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候下午坐在键盘前,再一抬头天就黑了,也挺寂寞,但想到只要有书友在看,就要无条件坚持下去,不愿意辜负读者的支持。
还要感谢我的编辑水墨,真的很负责,也原意支持指点新人。
作者君毕竟新手,写的质量可能也有起伏,但在很努力进步提升,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虽然作者是个手残党,码字速度感人,但也承诺,更新上一定给力。上架爆发两天,之后每天多更,人品还是要保证的,分类不易,希望读者兄弟们能多多支持,拜谢!
第九十七章 文央兵败,万千武者挑战杨辰!
对杨辰的封赏是板上钉钉的。
这场仗之所以能硬生生拖到这个局面,杨辰和陆辰虹这支不起眼的残兵居功至伟,甚至说是头功也不为过!
而且整个过程细节,绝对会以很快的速度传遍天下,被人津津乐道。
但怎样封,封什么,由哪个派系的官员提出来,国君在以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这里面的门道就太多了。
国君当然是想把杨辰拉过来,变成自己的嫡系,这一仗也会成为他的英明之战!
所有人都会传颂,说国君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乾纲独断作出正确的决策,会极大提升威望。
但靖云伯态度很暧昧,完全不提之前的一力主和行为,而是着重强调杨辰和付家的关系,付家又在自己的管辖下,这么大的功劳,他不可能不分一杯羹。
一时间,朝堂上吵成了一团。
但他们越是如此,消息传出去后,经过百姓的解读,就越是相当于在给杨辰做免费宣传。
顿时,整个京畿都在谈论,说杨辰功劳太大,甚至如何封赏都变成了难题。
民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造神,对某个人物不断脑补出各种完美的形象,并且乐此不疲。
在同一时间,三水城上的陈琦和郭明,也在密切注意着金水台大营的一举一动。
出乎意料,金水台依旧营帐连绵,可以看到敌军定时出营巡逻,并没有撤兵的意思。
陈琦在城头望了半天,突然开口。
“敌军已经逃了,通知所有人备战,立刻出城追击!”
身后的几名亲随,闻言有些茫然。
怎么看出来的?
郭明扒着城头瞅了半天,然后点点头。
“没错,文央真是帅才,大批人马撤走,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