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阿琐
“唔”
“你累坏了。”扶意心疼极了,吃力地搀扶起丈夫,两人互相依偎着回到屋子里。
祝镕一倒下,便是困倦袭来,可即便要睡过去了,还不忘把扶意搂在怀里,迷迷糊糊地说着:“我给你捂着,就不冷了。”
眼前的人,累到了极致,扶意算了算他来来往往的日子,恐怕还没正经睡过一个晚上,想起了刚到祝家那会儿,他曾昏倒在半路,只为替皇帝办差,几天几夜没睡。
那之后一整年,经历了比之前更辛苦的奔波和艰难,眼下扶意唯一的愿望,是能留丈夫在这里,安逸平淡地度过几天。
两口子互相依偎,睡得又暖和又舒坦,隔天一早,鸡鸣天亮,扶意披上丈夫的风衣,悄悄跑回祖母的屋子,想取自己的衣裳,发现奶奶已经穿戴整齐,坐着喝茶了。
“傻站着做什么,赶紧穿衣裳。”老太太嗔道,“别冻坏了。”
扶意红着脸,背过身去穿戴,一面告诉祖母,祝镕昨夜回来:“他还在打呼呢,很久没睡过整觉,奶奶,他要是不醒,先别叫他可好”
老太太笑道:“让他睡吧,睡醒了就精神了。”
这一等,直到正午,祝镕才因饥饿而醒来,睡得太沉太久,不免有些头昏脑涨,还没彻底清醒时,扶意就给他灌下一碗米汤。
热乎乎的米汤,仿佛从胃里散发至全身,疲劳辛苦一扫而光,落地活动筋骨,直觉得自己立时就能跨马上战场。
“昨晚你知道我来了,还装睡”祝镕低头看着正为自己系衣带的扶意,用额头顶着她的额头,起腻道,“故意的嗯”
“那你也不能从奶奶身边把我抱走,你真是……”扶意嫌弃地躲开,但仔细看丈夫的脸,便说,“你等等,我去找大爷借刮胡刀给你刮面,这样去见奶奶,老人家该心疼了。”
不久后,祝镕躺在炕头,由着扶意小心翼翼地为他刮面,而后不紧不慢地讲述京城里发生的一切。
得知所有的惊心动魄,最终以皇帝血染大殿而告终,扶意不禁唏嘘:“料到的结果,没想到会这么惨烈。”
祝镕说:“我和开疆站在殿门外,听见他的哭声,但不知兄弟俩说的什么,我也没机会,再问一问他我心中的疑惑。”
扶意问:“都过去了,问了也毫无意义,从今往后,我们要侍奉新君,为了大齐继往开来。”
祝镕说:“皇帝明早出殡,明日新君也会继位,不知是王爷还是世子。”
扶意则问:“你来接我们,不要紧吗,不是说好了,让大哥哥来”
祝镕道:“我饭都没吃,就被姐姐撵出来,平理到处嚷嚷说我委屈你,你不是叫他帮你藏钱来着,把他给嘚瑟的,说我成日里丢下你不顾家,什么都要你自己面对。”
扶意最后为他擦一把脸,笑着问:“听这口气,祝三公子很不情愿似的”
祝镕坐起来,刮面后一下又变回了帅气英俊的贵公子,但贵公子有些着急:“我是怕,你心里真的这么想我,你说这一年,我带着你,都遇上些什么事”
“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呀”扶意在手上抹了香膏,使劲揉搓在丈夫的脸上,“我说你什么了吗,我有心里话瞒着你吗”
此时,农户家的婶子在门外喊:“祝娘子,午饭张罗好了,一起趁热吃吧。”
“就来。”扶意应着,找来外套丢给祝镕,“奶奶等着呢,我们先过去。”
“我爹……”祝镕神情凝重。
“对了,父亲怎么样”说实话,不是自己亲爹,扶意还真给忘了。
祝镕说:“我到的时候,大姐已经把他捆了,而他在见到我之前,以为我真的死了,被皇帝挑唆着,口含毒囊想要混入军营伺机行刺,他以为大姐会对他心软,没想到大姐那么狠绝。”
扶意小心地问:“他……还活着吗”
祝镕苦笑:“当然活着,他和二叔还被关押着,其余家人都被送回家了。”
夫妻二人来到祖母跟前,祝镕向奶奶行了大礼,又再重复了一遍父亲的事,老太太苦涩地一笑:“我这个做娘的,你们做儿女的,都仁至义尽,往后的事听天由命,你们也不要再为他费心。”
小两口不敢再多说什么,不愿祖母伤心难过,祝镕便说二哥二嫂的事,说全家都见过二嫂嫂,十分喜欢她。
这日傍晚,迎接老太太回京的人马才抵达村庄,华丽的马车,几十个人前呼后拥的架势,村里百姓都纷纷来看热闹,才知道这家里藏了京城来的贵妇人。
但在扶意的坚持下,她说横竖赶不上先帝发丧、新君登基,还是保重身体要紧,祝镕便答应多留两天,后日一早再出发。
但大批人马到来,惊动了当地县衙,祝镕少不得带人去打点一番,并得
第460章 这一巴掌,是替我娘
小两口拌嘴,完全不顾祖母在身旁,祝镕说:“怎么是我做主,我是来请奶奶做主。”
扶意道:“那你也要问大哥答不答应,大姐姐那儿在赞西边境说好的事儿,就不算了”
祝镕恼道:“所以先和奶奶商量,我心里好有个底。”
扶意反驳他:“不还是把奶奶推出来当挡箭牌”
祝镕急道:“你怎么不讲道理呢,我这是为了谁”
扶意说:“怎么就看死了,我不能两头周全,指不定我能面面俱到呢”
祝镕无奈又挫败,伸手说:“来来,我们去外头说,别在这儿缠着奶奶。”
扶意往祖母怀里一躲,满眼促狭:“奶奶,他又想凶我,每次说不过我,就凶我。”
祝镕睁大眼睛:“言扶意”
老太太笑着责备:“喊什么,长能耐了”
祝镕却不顾祖母护着,硬是把人从老太太身边抱走,看他们一路嬉闹拌着嘴出去,时不时传来扶意的笑声求饶声,老太太笑着念叨:“到底是年轻孩子……”
扶意被一路扛到了后山坡上,祝镕说要把不听话的媳妇送去喂狼,但一落地,就指着西边的夕阳,一手护着她好站稳,说:“你看看。”
但见晚霞夕照,如火如焰,又有炊烟袅袅、人影绰绰,一片安宁祥和。
扶意心里喜欢,又故作不在乎:“我和奶奶在这儿好几天,都见惯了,你就这么稀奇呀”
祝镕意味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扶意立时就软了,一脸浮夸的乖巧:“镕哥哥,这儿可真美啊……”
家人眼里,妻子总是最体贴温柔,最懂事的那一个,也只有祝镕知道,这小人儿坏起来,能闹得他牙根痒痒。
可正如扶意曾经说过,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见她这一面本性,所谓的娇妻,自然只有丈夫能看见。
他更明白,是这世道太平,是万般辛苦磨难都过去了,才让她能肆无忌惮的撒娇。
“方才说的事,我是认真的。”祝镕道,“我不愿你被家里束缚,我想让你去做你喜欢的事。”
扶意当然明白,心里又暖又感动,但现实并不容许他们想当然地打算自己的将来,原本袭爵就是祝镕的责任,难道大哥哥和大嫂嫂就不能有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好好和家人商量,大嫂嫂的性情,让她成为当家主母,怕是日日夜夜都要睡不安生,可她又必定愿意为了我们而付出。”扶意说,“我们岂不是成了害人的了凭什么呀,我们不要了,就给别人”
祝镕点头:“你说的我都明白。”
扶意笑道:“那就别想了,回家后,该怎么做怎么做,真等朝廷把爵位还给咱们家,到时候再一家子商量呗。”
祝镕低头来,在扶意唇上亲了一口:“你啊,我知道你,宁愿自己揽下所有事。”
扶意软绵绵地蹭在他怀撒娇,祝镕怕她冷,又怕天黑不好走,便搀扶着手牵手地下山来。
“对了。”路上,祝镕想起一事,“我下午去县衙转了转,朝廷的文书已经下发至各地,除了告知先帝驾崩之外,另外提到了三月末的春闱,说是如期举行,要求各地考生早做准备,大行皇帝头七后,就可以入京登记了。”
“那我爹是不是要送学子来京城”扶意很高兴。
“可是……”祝镕却有些为难。
扶意聪明,夫妻俩更是心意相通,她道:“你担心我爹曾为王爷伪造遗诏,往后遭猜疑,甚至被杀人灭口”
祝镕颔首:“父亲的学生,将来若出仕为官,遍布五湖四海,皇帝能放心吗”
扶意的眼神,也变得沉重:“是啊,伴君如伴虎。”
祝镕道:“回京后,我要和王爷深谈一次,没能问到先帝的话,我也要向王爷问清楚才好。”
扶意劝道:“君是君、臣是臣,不要太冲动,不要意气用事。要说起来,父亲虽有诸多不是,可作为一个大臣,我并不认为他是失败的,这也是祝家能传承三百年的道理吧。你看就连开疆,都能忍气吞声,关键时刻,知道力所不逮,以保全慕老爷和家族为重。”
一提姓慕的,祝镕气不打一处来,说他当时闯入殿里,郡主已经被踹倒在地上,都吐血了,怕是肋骨要断几根。
见扶意担心,祝镕又忙说:“肋骨没断,但伤的很重不假,最可恨的是,慕开疆他就站在皇帝身后,他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不该是郡主和那几个大内高手一交手,就立刻跳下来保护郡主”
扶意也想不明白:“开疆到底在想什么呢,那会儿他就对我说,他不能离开皇帝身边。”
祝镕道:“随他去吧,糊涂东西。”
扶意笑道:“别急啊,你们不是好兄弟嘛,我们要帮衬着些才好,分明两情相悦的人,怎么就要成了死敌呢。”
祝镕叹:“随缘吧,实在不成,我们也不能强行撮合,他们有他们的选择。”
扶意也是无奈,的确,强扭的瓜不甜。
转眼间,日落天黑,但京城通往南门的主道上,依旧人头攒动,差役们忙着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忙着封堵各处路口,明日,皇帝的棺椁就要从这里出殡,送往皇陵。
此刻,一驾马车缓缓停在刑部大牢外,先跳下来两个丫鬟,
第461章 想叫你死了这条心
父女俩彼此怒视,涵之的杀气丝毫不减,只要一想起自己不见天日的孩子,死在他外祖的手中,什么养育之恩,什么骨肉亲情,皆荡然无存。
她恨父亲,同样也恨母亲。
祝承乾低吼着:“你们年轻人,追求什么真爱,至死不渝的,难道我和镕儿他娘……”
涵之打断了父亲的话:“别提镕儿他娘,你不配,更因为你,让镕儿的身世变得可悲。若不是奶奶教导有方,若不是我们兄弟姐妹生来亲近,这个家,早完了。”
祝承乾呵笑:“你是不是在想,万一你是个男儿,会落得和平珒一个下场”
涵之摇头,满眼不屑:“可笑,您还真把那声‘爹’当回事。”
她转身便要走,祝承乾仓皇地站起来问:“倘若我不签这文书,你、你要把我怎么样”
涵之背对着道:“我说了,不能浪费农民的血汗。”
“你……”
“我说得出,做得到,这该是父亲对我,唯一的了解吧”
涵之说着,就往门外走,祝承乾急忙道:“好,我签!”
夜渐深,皇城门下,侍卫们等待世子妃归来后,才落锁。
明日先帝出殡,纵然天黑了,宫内各处依然在忙碌,但即便人来人往,一切井然有序、不慌不忙,而这一切,都还在杨皇后的主持之下。
涵之往她与项圻暂住的殿阁去,路遇皇后凤驾从太妃殿阁过来,便侍立一旁等待姨母,坐在暖轿中的皇后,听说外甥女在此,便命停轿,亲自下来见她。
“夜里吃多了,怕停食,陪我走回涵元殿吧。”杨皇后道,“姨母也有些话想对你说。”
涵之上前来搀扶,说道:“您再添一件风衣吧。”
娘儿俩命宫人远远地跟着,涵之自行在手中提一盏灯笼,光源靠得近,皇后便看清外甥女脸上的掌印,这明日就要登基册封的人,今晚竟然还有人敢对她动手。
“你娘”皇后怒道,“她打你了。”
“是我爹。”涵之摸了摸脸颊,“没事,一会儿就消了。”
皇后怒极:“祝承乾是不想活了吗”
涵之却笑道:“姨母,我不在乎。”
皇后问:“胡闹,你去见他做什么”
涵之说:“逼他签下了与母亲和离的文书。”
皇后怔然,叹了声:“她到底还是……”
涵之道:“母亲说了,您并不赞同,您希望她为我考虑,但这一点,我不在乎。”
皇后摇头:“将来你就不会说这样的话,涵之,等待你的路,可不好走。他们夫妻将来不再相见就是了,何必非要这一纸文书,闹得天下皆知呢”
涵之说:“要不要接这个担子、怎么接,我们夫妻早就商量好了。爹娘是否美满和睦,对于我们未来的人生,几乎没什么影响,不能因为无法掌控的大事,而认为把小事攥在手里,就能一切顺意。姨母,我娘不是好人,说这话我都惭愧,可祝家,到底是亏欠她的,我想还她一个自由。”
皇后拍了拍涵之的手:“祝家辜负她,她不善待那家人,我也不说什么了,可她对不起你,连自己的亲骨肉都,怪姨母,没教好这个妹妹。”
涵之笑道:“母亲这辈子,最怕您,也和您最亲近,还望姨母将来,多多包容她,彼此照顾。”
说着话,她们已经进了涵元殿,这里铺天盖地地挂着白幡白绫,皇后站立阶下,仰望中宫门匾,对涵之说:“过了明日,就把这一切拆了,家具摆设全部换新的,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涵之没说话,但记起了小时候的事。
杨皇后亦如是,笑道:“你刚认得自己名字时,指着涵元殿说,这是你的屋子,还记得吗”
涵之笑道:“那时候小儿无知,您还记得呢。”
杨皇后感慨:“可见冥冥中自有注定,老天爷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姨母没能培养出顶天立地的储君,但是有个好外甥女。涵之,如何成为好皇后,姨母只能给你一个字,就是‘忍’,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你的孩子,至于为不为皇帝,将来你自己定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