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风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冠珂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第二天出发时,要世子熊汉章给郡王熊大勇和河南王熊大鹏敬酒,敬酒时,让熊大鹏喝了麻醉酒,要熊大鹏在路上失去知觉。
这一招也是萧冲计划在内的,熊汉章敬酒,萧冲斟酒,用的是阴阳壶。阴阳壶中间分成两半,一边是好酒,一边是麻醉酒,内有机巧,开关装在把手上。给熊大勇斟的是正常好酒,熊大勇喝后,萧冲开动机巧,关闭好酒,洒出来的就是麻醉酒,熊大鹏不知有假,而不但熊大鹏不知有假,就连熊大勇,熊汉章也不知有假。熊大鹏把麻醉酒喝后,萧冲又转动机巧,把酒换成好酒,给世子、自己、熊钊和其他五部统领,都斟了了酒,然后说了声给郡王、河南王壮行,便一干而尽。众人也都干了杯,谁也没有想到萧冲会做手脚。
一支队伍也就五十来人,因为两郡结盟,太平多年,故而在防范上大家没有多大意识。再说,要在路上除掉熊大鹏,萧冲没有安排太多的侍卫,五十来人里多是侍候人员。萧冲安排熊大鹏的马车领先,熊大勇的马车在后,这样,即使前车惊马,后车便可防范,萧冲安排的天衣无缝。
一路上,熊大勇有点做贼心虚,毕竟要处死的是自己的哥哥,多年来,这个哥哥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对镇山也是功不可没。然而,为了自己的一点疑心,便要处他于死地,心中终归有点不忍。是不是自己的疑心病太重了,是不是自己太过残忍,熊大勇必须除掉熊大鹏的决心动摇了,昨天还斩钉截铁,可到紧要关头却犹豫起来了。
前面就是羊肠弯,羊肠弯是他与萧冲定下动手的地方,熊大勇倒担起心来,他害怕一阵乱箭真的将自己的这个哥哥射死,他命令队伍暂停,命人请河南王来商讨事情,他要下令取消这次行动。可回禀说河南王睡着了,而且睡的很死,这么叫也叫不醒。这难道是天意,难道自己这个哥哥命该如此,听天由命吧,熊大勇改变了主意。
队伍继续前进,然而,队伍的秩序乱套了。原本,河南王熊大鹏的马车最前面,郡王熊大勇的马车最后面,而在
二十七章 违令者斩
原智与郡王牛雄密谋,以替姜毅报仇的名义,借道镇山郡,进入镇山郡,见机行事。
原智回到野战部队,当即发出号令,野战部队所有官兵,明日在校场集合,巳时点卯,午时吃饭,未时出发,点卯三次,三次不到者斩,野战部队将士不得有误。
原智离开野战部队,回到家中,牛文华听说明日就要出征,翘起嘴巴,埋怨说:“新婚燕尔,棉被还没有焐热就要出征,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牛文华故意放下脸孔,帮原智脱了外套,然后叫雪梅上酒菜。
原智叹口气说:“我哪里愿意离开你呢王命难为啊。”原智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要么,你去与父王说声,收回旨意,我好陪夫人。”原智调皮一笑。
“口是心非吧。”牛文华调侃说:“我才没有这个福气呢千里迢迢来争个大将军,就是为了领兵打仗,要你天天陪老婆,比死还难过吧!”牛文华说着,瞪了原智一眼。
“哈哈哈,知我者老婆大人也。”原智确实雄心勃勃,他来争这个大将军就是要干一番事业,就是要辅佐牛雄称霸天下,他读春秋,每次看到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都会热血沸腾,“老婆大人,我明日就要出征,而且这次出征难料归期,良宵苦短,还是闲话少说,快快吃饭,早早睡觉吧。”原智一副顽皮的样子,一点都不像个大将军。
“急什么急。你急我可不急”牛文华假意怒说,“我已经无所谓了,我也准备好了,你出征走了,我做尼姑去了。”牛文华虽说不急,但动作明显加快。
两人在酒桌上又调笑了一会,便进入红罗帐里,两个青年夫妻,新婚燕尔,真个是你贪我爱,我恋你情,搂搂抱抱,难分难解,一夜缱绻。
第二天清早,牛文华虽然恋恋不舍,但还是高高兴兴,送原智出门。出征应该高兴,图个吉利。
原智早早来到校场,校场点将台边一面帅旗高高飘扬,帅旗中间一个斗大的原字。点将台上,一张帅台,帅台一边放着令箭,一边放着帅印。帅台后是虎皮帅椅。帅椅旁边站着校尉韩品和边法,点将台下的四周两百精兵,点将台的前面六队精兵,一百一队,有六校尉创意、郭营、查深、宣生、李耕、萧董带队。精兵队后面是十二万兵马,按队站立。原智站在点将台上,看下面队形整齐,军旗招展,满心欢喜。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原智踌躇满志。
巳时一到,军中书记员开始点卯,山虎、河蛟、康达、徐良四将军早早到了,二十八校尉也全到了,军中大小将士都已到齐,偏偏少了个解粮官牛彤。
牛彤与牛雄同年,是牛雄的小叔,两人幼小一起读书,一起学武,一起玩耍,两人名为叔侄,实为兄弟。牛雄的父亲继承郡王位,牛彤被封为山西王,掌管钱粮。这牛雄组建野战部队,被任命为解粮官。
昨日牛彤也接到命令,但他不以为是,也不把原智放在眼里。原智虽是大将军,任都督,但毕竟是个新手,年纪又轻,又是侄孙女婿。按官职,自己是王,原智只是个将军,没有自己大。按辈分,自己是叔公,是爷爷辈,相差两辈,况且郡王还是自己的侄子,因此不把命令当回事。
再说,牛彤是个酒鬼,他有句口号叫做:老酒日日醉,活到一百岁。有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为酒而亡,他也不以为意,说:一日三餐六坛酒,是祸是福随水流。今天,他是故意喝酒迟到,命令说点卯三次不到者斩,他说我偏不到,看你如何斩我。他在喝酒时,儿子牛星说,父亲,大将军治军严厉,点卯迟到是要问斩的。他醉眼朦胧,呵呵冷笑,他原智斩我的刀还没有打好呢
牛彤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让儿子牛星陪着坐车来到校场,到时已经过午时了。牛彤摇摇摆摆拐到点将台前向原智报到,报到时,整个身子摇晃着,像要跌倒的样子。牛星要扶着他,他还不让扶,口里一个劲说没醉。
原智问缘何来迟,牛星说我父亲因酒喝醉,故而来迟,望大将军见谅。
 
二十八章 以发代首
牛雄急急来到点将台,原智见郡王来了,连忙离座,作揖说父王亲临点将台,足可鼓舞士气。原智已经料到牛雄是为牛彤而来,但他故意叉开话题。
贤婿别的先不说,快把牛彤放了。牛雄也不说闲话,直奔主题,解救牛彤才是真正的目的。
父王,牛彤违反军令,当斩!父王为何要释放牛彤。
贤婿有所不知,牛彤乃是孤家的叔父,文华的叔公,又是山西王,犯点小错,岂可随便斩首。
父王错矣,三军进退,所仗者号令也,牛彤违反号令,岂是小错,如不斩首,我何以号令三军。再说,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牛彤岂可因身份而逍遥法外。
贤婿,现在我以岳父的身份恳求你,放了文华的叔公。牛雄不想以大压小,想通过私人的关系说服原智,让原智看在丈人大人的面子上释放牛彤。
岳父,不是小婿不给面子,翁婿关系私也,牛彤违反军令公也,我原智身为三军统帅,岂能因私废公。
牛雄本是明主,原智的话句句在理,一时却也无话可对。但牛彤是非放不可的,可原智又不肯卖情面,怎么办牛雄无法了,被逼上绝路,只好抬出郡王的身份,大将军听令,立刻释放牛彤,不得有误。牛雄以郡王的身份来保牛彤。
违抗郡王的旨意,也是杀头之罪,原智想不到牛雄为了保牛彤,竟会对他下旨。原智也为难了,假如就这么释放牛彤,自己的将威如何确立将威不立,如何号令三军一个将军不能号令三军,如何领兵打仗如果郡王的旨意不执行,就是反叛,原智落在两难境地了,“父王之令敢不执行,然而容小婿问一句话再执行如何”牛雄不顾军法,乱下懿旨,原智要设法破解,化不利为有利。
你说吧!牛雄下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知道自己下了旨,原智不敢违抗,但想听听,原智还有何话。
“父王要不要称霸天下”原智已经想好对策,要说服牛雄,收回旨意。
此话怎么讲
父王!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君臣插香点烛跪接郡王,所依仗者三军也。三军之众,拔城夺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下才会慑服。而三军拔城夺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仗者用兵统一也。用兵既已统一,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所仗者号令也。号令既出,如山似海,步调一致,此霸王之兵也。父王欲要称霸天下,必须要拥有一支霸王之兵,而霸王之兵,必是赏罚分明,望父王三思。
原智确实说到牛雄的心坎上,他也确实佩服原智赏罚分明,治军严厉,自己要称霸天下,的确需要一支霸王之兵。可是,牛彤是万万斩不得的。贤婿,赏罚分明,父王知道,可是山西王实在关系太过重要,这次放过他,以后军中之事,父王一概不过问。牛雄也落在两难之地了,斩了牛彤,牛彤毕竟是自己的小叔,两人关系又非同一般,这样眼看着他被斩首,于心何忍。如果,自己硬着放了牛彤,确实会起负面影响,对原智带兵确实不利。牛雄倒后悔下了这道旨意,也有点恨牛彤违反军令,牛雄想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一时却是茫无头绪。
父王,这是什么话山西王太过重要,难道能重过号令吗想三国纷争时,曹孟德有次行军,正是麦熟季节,便下令有践踏麦田者斩。才知军令才下,自己的坐骑却被一鸟惊吓,跌下大路,踩坏一片麦田。曹孟德二话没说,拔出佩剑就要自戕,左右慌忙制住,问其原因。曹孟德说我下令践踏麦田者斩,我践踏了麦田,知道别人不敢斩我,只好自裁。左右忙说,主公怎能自裁有个谋士说,号令如山,既出必行,不行何以服众。主公是断然不能斩的,还是以发代首,号令三军吧。于是曹孟德割下一缕头发,号令三军,以致几十万大军所过之处,无一处踩坏麦田,使沿途百姓无不称颂。今牛彤无不过一个山西王,岂可不尊号令。
牛雄无话以对,不过曹孟德割发代首到启
二十九章 借道
紫岩郡兵临佐井关下,说是要借道去攻打岐山郡,为镇山郡老郡王姜毅报仇。消息传到镇山郡,郡王姜英急忙召集太师赵华义以及六部统领,还有新加封的谋士刁百森,在银銮殿议事,商议借道之事。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刁百森。
刁百森是姜英的伴读,姜英八岁时,姜毅给他请了一个老师。按照祖传规矩,儿子读书,一定要找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陪伴读书,一来两人读书可以相互切磋,二来儿子可以有个帮手。当年姜毅读书时,就是由陈西和伴读的,后来陈西和为兵部头领,辅佐姜毅管理镇山郡。刁百森是姜英老师的儿子,比姜英小一岁。姜英读书吊儿郎当,可刁百森却是非常的用功,而且人也聪明,因此学了个满腹才华。姜英为世子时,刁百森形影相随,不离左右,姜英接位后,便封刁百森为谋士,常跟在身边,给他出谋划策。
刁百森野心勃勃,一个谋士之职哪里放在眼里他要做镇山郡的军师。然而,军师赵华义资格老,辅佐姜毅已有三十年了,而姜英能登基接位,又全仗赵华义,且被封为太师。要想明着与赵华义争斗,刁百森自然不是对手。不过,刁百森没有气馁,他在等待机会。这次,紫岩郡要借道攻打岐山郡,刁百森暗暗高兴,觉得机会来了。他估计赵华义肯定不会同意,理由当然是借途灭虢之历史教训。而刁百森却偏要想个理由,同意借道,他知道,姜英正为不能为老郡王报仇而整日愁眉不展呢,在这点上便有文章可作。
老郡王姜毅被岐山郡熊钊气死的仇没有报,同里乡英丽一家三口的冤魂没有昭雪,姜英新继王位,想干点业绩,也好让镇山郡百姓对他刮目相看,因此,这两事一直耿耿于怀。老郡王出殡后,姜英提出要发兵岐山,为老郡王报仇,为英丽一家雪恨。可是赵华义说老郡王新亡,新郡王又初登大宝,百姓还未安定,出兵不利。又说,岐山郡的熊钊是个打虎英雄,有万夫不当之勇,镇山郡恐怕没有对手,不宜出兵。赵华义的话,有一定道理,姜英也就暂时放下。
这次,紫岩郡竟然替镇山郡去报仇,姜英的心活泛起来,自己兵不血刃,大仇可报,怨恨可雪,何乐而不为。朝堂上,姜英便道,借人之手,报己之仇,紫岩郡无非借个道,我看可以,众位大臣以为如何
赵华义反对说:“主公,不能借道,紫岩郡平白无故要为我们去报仇这里面一定有阴谋。”赵华义一针见血。
刁百森却赞同借道,说:“主公,可以借道,紫岩郡为我们报仇,并非平白无故,想那紫岩郡乃是我们镇山郡的女婿,我们老郡王乃是镇山郡的大舅子,大舅子含冤而亡,妹夫为其报仇,也是情理中事,有何阴谋可言。”刁百森说的并非无理,也是有根有据。
赵华义却是坚决反对:“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大家总该知道借途灭虢的故事吧,我估计,紫岩郡玩的就是这种把戏,我们千万别上这当。”赵华义看得透彻。
刁百森说:“老太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借途灭虢,那是虢国贪婪,又疏于防范。假如我们借道给紫岩郡,等他们凯旋,我们严阵以待,护送他们出国,他们又怎能奈何于我再说,英丽一家三口,屈辱而死,老郡王含愤而亡,此仇不共戴天。老太师不思报仇,前怕虎,后怕狼,老郡王之仇何日能报,英丽之冤何时可雪。”刁百森与赵华义交上劲了,并要战败他。
六部统领各说各的,有不能借道的,有可以借道的。
刁百森有压倒赵华义之势,姜英心里暗暗高兴,他是倾向刁百森的,尽管他这个位子全仗赵华义护持的。赵华义是元老,自己面对他,总有一种压迫感,没有与刁百森在一起来得轻松,来得自在。刁百森与赵华义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看来是他作决断的时候了,“刁爱卿说得在理,先怕虎,后怕狼,老郡王之仇何日能报,英丽之恨何时可雪,我决定借道给紫岩郡,借彼之力,为己报仇雪恨。”姜英明显倾向刁百森,也不顾赵华义如何想。
姜英正要下旨,令佐井关守将辛善开关放人。赵华义急忙跪下奏曰:“郡王,
三十章 犒赏
原智吩咐摆上酒菜,徐良押运粮草,还没到,便与山虎、河蛟、康达吃酒聊天。
山虎与河蛟是蛮汉,只会拼杀,不懂兵法。康达倒学过兵法,但没有名师指点,只知照样画葫芦,不会变通。他见原智又是侦探镇山郡的情报,又是散布谣言,还派使者到岐山郡,倒真的给搞糊涂了,问原智,我们到底是打镇山郡还是打岐山郡,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
原智鬼魅一笑,真真假假,兵家之道,见机行事,兵家之本,总的一句,见利而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吃酒,等消息到了,再作决定。
原智与三位将军还没喝三杯,却有卫兵来报说,外面有人要见大将军,说有机密事求见。
原智命他进来。来人是太妃娘娘派来的,叫卜皖,是太妃娘娘的男宠。姜毅死后,太妃娘娘耐不住寂寞,就找了个壮年俊男,陪伴自己。
卜皖进来,说要与大将军单独交谈。原智说三位将军都是我兄长,有话但说无妨。
卜皖说太妃娘娘想要借大将军之力,除掉姜英,让姜豪为镇山郡的郡王,太妃娘娘说,如果大将军实现了她的愿望,以后镇山郡向紫岩郡年年进贡白银一百万两。还说,牛雄不是要称霸天下吗以后镇山郡唯牛雄马首是瞻。
原智听了此言,心里暗暗高兴,这倒是个意外收获,主公真是洪福齐天,此次出兵,就是想要这个效果。但唯恐有诈,便怒喝一声,来人,把这个大逆不道之徒绑了,送进城去,交给姜英郡王发落。
站在原智身边的韩品和边法,立刻出来按住卜皖,要绑。
卜皖忙喊,我有话说,我有话说。他挣脱双手,又急忙跪下,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说,这是太妃娘娘贴身佩带之物,交给大将军做个信物,卜皖说着,把玉佩呈上。
韩品接过玉佩交给原智。玉佩是块上等翡翠玉,是姜毅送给太妃娘娘的定情之物,上面刻着赠爱妃仙月娥。这是太妃之物,没错。
姜英姜豪都是太妃娘娘亲生,缘何要除掉姜英,护持姜豪原智还是有点怀疑,进一步追问。
卜皖说,具体内情我也不知,只知道老郡王亡故时,太妃娘娘就反对世子继位,是赵华义和六部统领拥戴世子登基的,因此,太妃娘娘念念不忘,要临智王继承大统。
看来这是真的了,太妃娘娘不同意世子登基,原智也知道。但具体如何操作呢得想想办法!
原智扶起卜皖,说:“先生,对不起,总因事情太过重大,不得不小心从事。”
原智令人搬来椅子,让卜皖坐下,添上酒杯,又亲自为其斟满,然后说:“先生,你回去让太妃娘娘出道懿旨,我行事便可名正言顺。”要废郡王,非同小可,假如能得到太妃娘娘的懿旨,那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擒拿姜英了。
卜皖却笑着说,太妃娘娘早就准备好了。卜皖又从怀里掏出懿旨,上书:奉天承运,太妃娘娘诏曰,逆子姜英,不尊孝道,有违郡王典范,现废除姜英郡王之位,由临智王继承大统。钦此,太妃,年月日,上盖太妃印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