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见蔡卞神色轻松,便明白他的想法了,于是他问道,“蔡相公,学生斗胆请教您一个问题。”

    “王爷尽管说。”蔡卞依旧神色如常。

    杨怀仁道,“如果一个人给陛下下药毒害陛下,这个人该当何罪”

    蔡卞早料到杨怀仁有此一问,坦然道,“如果有




第1746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二)
    等他们大致看完,脸上渐渐露出狐疑之色的时候,杨怀仁便说道,“诸位相公,你们也看完了这本账目了。

    不如让你们来说说,这些记录里,你们可发现了什么有毒之物,是绝对不能给陛下食用的”

    曾布似是抓住了什么把柄一般,忽然做出惊恐的样子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杨怀仁早想到了如今和章惇水火不容的曾布会首先跳出来发难,于是问道,“曾相公可有什么发现”

    曾布道,“这些炼丹的道士,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地用毒物毒害陛下,对他们就应该千刀万剐才对!”

    接着他拿着那本账本作势给其他几个同僚看,说道,“诸位阁老请看,这账目中明明白白记录的有毒之物,就不下十种!

    像砒霜、礜石,这都是大毒之物,还有雄黄、雌黄、丹砂、冰石等,都是有不小的毒性的,还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之物,也是无法食用的。

    如果这些江湖道士就是用此等毒物来给陛下炼丹的话,恐怕说他们不是给陛下下毒,都没有人相信了。”

    章惇听了曾布的话已经气急,他们几个能混到如此高位,对于世间常理自然都是知道不少的。

    虽然像曾布说的那些炼丹材料好像都是有毒或者起码对人体没有好处的东西,但实际上当时的炼丹术就是以这些金石之物作为基本原料的。

    他相信曾布对这一点不可能不懂,如果他要反对,恐怕很久之前就站出来反对陛下在宫中养了三个炼丹的道士了。

    可他以前不说,偏偏到现在说了,还装作好似以前根本就不懂炼丹是怎么回事一般,就是刻意在给赵煦演戏看,分明就是和他对着来。

    赵煦听完了,突然发觉这些炼丹的道士们竟然用砒霜礜石之类的大毒之物炼丹给他吃,也确实感到害怕,也面露惊恐之色。

    黄履不等章惇开口,首先站出来想惊恐的赵煦说道,“陛下莫慌,请先听完微臣一言。”

    接着他转向了曾布,发起质疑道,“曾大人不要迷惑了陛下,你这话说的也有很多不对之处吧

    炼丹用五金、三黄等物,本就是常见的材料,这又有什么出奇的曾相公会连这点常识都不清楚

    何况如雄黄、丹砂和冰石之物,在医药里也是常见的药材而已,它们的确是有毒性,但在控制好分量的情况下,它们就是药材而已。

    还有砒霜,民间谈砒霜色变,那也是他们不懂罢了,砒霜同样是药材的一种,并不是说它一定就是要人性命的剧毒之物。

    有经验的药师或者郎中,包括这些炼丹的术士,他们都有巧妙的方法对这些原本有些毒性的金石类药物进行特殊的炮制。

    而且经过炮制之后,这些金石之物也会失去毒性,成为单纯的药物,而此时服用这些东西,就不会中毒了。”

    黄履反驳完曾布,接着转向了赵煦,“陛下也一定读过一些医书,在某些药方之中,也一定见识过出现了砒霜等有毒之物的。

    这并不是说医书里的记录就是错的,而是这些毒物经过特殊的炮制之后会失去毒性,还望陛下明察!”

    一向很公道的老臣李清臣也附和道,“黄大人说的不错,是有些本身带有毒性的金石类药物,经过合理炮制之后是会市失去毒性,只保留药性的。”

    李清臣和韩忠彦似乎是做了中间派,不过时不时的也会插几嘴,倒不是他们保持中



第137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三)
    就在杨怀仁还在快速组织语言准备驳斥黄履的时候,韩忠彦又开口了。

    他说道,“老夫以前倒是看过陈正字注解的《金丹经》,陈正字在里边有一句话老夫觉得正好可以拿出来让诸位品评。

    他说,‘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服用丹药之时,外服丹药为外修,修习吐纳为内修,二者相结合,才是服用丹药的合理之法呢”

    韩忠彦说的那个陈正字,杨怀仁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当今的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陈师道了。

    陈师道官职虽然不高,但在文人之间名望却很盛,影响力一点儿不必当年的二程低。

    原因在于这老头是个超级学究,当时如果说天下文人里谁是真正博览群书,除了陈老头之外,没人敢站出来自夸。

    陈师道爱读书,也爱给书做注解,他看过什么书,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注解一番,从普通的四书五经到山野杂谈,没有他不解释的。

    文人也比较认可他的注解,几乎把他的注解当成了教科书一般看待。

    如今不论国子监还是太学的学子,甚至包括天下的学子,如果不去看陈师道注解的书,似乎都不敢参加科举了,可见陈老头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韩忠彦推出陈师道对丹药经典《金丹经》的注解来说事,就连在场的几位朝堂大佬也没有人敢轻易反驳。

    杨怀仁听罢不由得眼前一亮,虽然没想到,但韩忠彦说的这些,确实隐隐地帮了杨怀仁,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

    世间那些意欲修炼成仙的道士,也的确是从两个方便着手的,一是修习高法教义,练习呼吸吐纳之法,二便是通过服用丹药的方式了。

    换句话说,这种修仙的方法先不去管有没有用,又有么有人真正修道得成飞升成仙,但道理是说的明白的。

    单纯修炼道法和内息,或者单纯服用丹药,那都是片面的。

    韩忠彦引申出这些来,想表达的意思就更深刻了,明摆着就是告诉皇帝,服用丹药不能说有错,但炼丹的时候所用的材料确实很多有毒性的东西。

    虽然说炼丹的方法有可能很巧妙,在炼制的时候把很多有毒的东西炼制的没了毒性了,但要说完全没有意思毒性,似乎也不太可能。

    而那些修仙的真人们确实懂得通过内修之法来消除毒性对身体的伤害的,假若清云道长也教了皇帝这些,那说他给皇帝下毒,就说不过去了。

    但韩忠彦早知道宫里娘娘们向皇帝举荐进宫炼丹的三个道士都不是正儿八经的道长,更多的可能是江湖骗子,只是娘娘们争宠的手段罢了。

    所以韩忠彦忽然提出这个观点来,其实就是帮杨怀仁来证明道士是假的,他们根本不懂炼丹之法。

    黄履所说的有经验的药师、郎中或者炼丹的道士有本事可以把那些有毒之物的毒性通过烹制或者炼制的方式除掉的说法,就显得强词夺理了。

    而杨怀仁所说的道士给陛下下毒的说法,才更站的住脚。

    杨怀仁和韩忠彦之间其实也没什么交情,现在他站出来帮杨怀仁,似乎也不是他仗义执言,更多的是有他个人的目的罢了。

    或者他在宫里有另一位娘娘组成了利益的联盟,也或许是因为立储之事他跟章惇有不同的意见。

    不管怎么样,他的目的更像是打击竞争对手,而让自己得利,



第1748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四)
    章惇脸上微微露出得意之色,还斜眼挑衅似的瞅了杨怀仁以及曾布一眼,好像在说,你们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吗

    陛下是宠爱刘清菁的,你们往刘清菁身上泼脏水,可中间怎么都隔着清云道长,刘清菁说自己失察,陛下自然不会真的怪罪于她。

    而你们呢,白费了力气不说,逼着陛下惩罚他最爱的女人,这是自找不痛快,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噬,你们尽管等着好了。

    杨怀仁却并不惊慌,向赵煦进言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赵煦问道,“爱卿何事不明”

    杨怀仁指着血肉模糊的清云道长道,“此人毒害陛下不说,还在进献给陛下的丹药里加入了猛药,荼毒陛下龙体。

    微臣想知道,他一个江湖骗子,如果说进宫里陛下炼制丹药是为了求财,炼丹术粗陋导致了有毒的金石药物毒害了陛下的龙体,那他往丹药里加猛药,又是为了什么”

    “这……”

    赵煦忽然意识到问题所在,竟也答不出来。

    杨怀仁继续说道,“很显然,往献给陛下服用的丹药里下春药,对于求财的江湖骗子来说,这是多此一举的事。

    除非……是有人刻意安排他这么做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后宫里的争宠,但实际上给陛下的龙体造成的伤害,确实无法挽回了。

    这也是给陛下下毒,而且比起清云道长炼丹术不精失误导致丹药里留存有毒的毒素来,刻意的给陛下下药,更显得无法饶恕。”

    赵煦为难的看着杨怀仁,又低头看了一眼跪在他面前的刘清菁,内心里十分纠结。

    如今正是他用人之时,急召杨怀仁回京,就是防止那些怀有野心的宵小之徒暗中害他的。

    而刘清菁又是他最喜欢的女人,而且因为皇子夭折之事,他心中对刘清菁心中有愧,也不好因为已经发生了事情就严惩她。

    杨怀仁一再强调刘清菁的所作所为是刻意给他下毒,这让赵煦左右为难,也有点怪杨怀仁不肯罢休的意思了。

    杨怀仁却铁了心一般,见赵煦依旧优柔寡断,觉得这时候也是扔一个大炸弹的时候了。

    他忽然跪下来斩钉截铁道,“陛下,当年陛下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的理由便废除了昭慈皇后的后位,眼下昭怀皇后的罪过,难道还不如昭慈皇后吗

    国之法度要让天下人信服,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章相公不是也这么说的这么做的吗

    请陛下循昭慈皇后事,严惩后宫迷惑陛下者!”

    众人见杨怀仁如此言辞激烈,竟都是吃了一惊。

    印象里杨怀仁是愣了点,但从来不会把自己放到危险的境地去拼命。

    可眼前的杨怀仁,好似换了一个人似的,比那些朝堂上言辞激烈的谏官还用词激烈,比妻妾动不动就要撞宫柱以示自己是忠诚的愣子们还不要命。

    如果陛下真的因为太宠爱刘清菁而不去惩罚她,那杨怀仁该如何自处和皇后娘娘彻底撕破了脸皮,将来他如何在京城做官
    r />

    赵煦自然知道杨怀仁说的对,但他也有点不不懂杨怀仁了,以前的杨怀仁,虽然脾气有点让人难以琢磨,但向来都是支持他的决定的。

    也正因为这样,赵煦才对杨怀仁保持一种一贯的信任和器重。

    可眼前的杨怀仁竟然咄咄相逼,逼着他按照当时昭慈皇后的例子来惩处昭怀皇后,完全不考虑他的个人感受,这让赵煦很难接受。

    他搞不懂六七年时间不见,杨



第1749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五)
    章惇的性格很直接,可这不代表他没有心机。

    从他的角度去揣摩杨怀仁的用意,章惇越来越觉得杨怀仁的行为模式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他一个外臣,实在是没有理由去死咬着昭怀皇后的把柄不放,而且还要置人于死地。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符合他的利益,似乎只有一种可能能说的通,那就是杨怀仁表面针对刘清菁,实则是为了拉章惇下水。

    章惇越来越觉得事情复杂了,他开始猜想,难道是杨怀仁早就挖好了一个大坑,就是等着他站出来维护刘清菁的时候,再忽然丢出来,就是想着骗他跳进去。

    章惇想到这里,不自觉地感觉后脊梁上冒冷汗,他也越来越谨慎气起来,生怕中了杨怀仁或者别人的什么计谋。

    所以章惇面对刘清菁的求救,似乎也有点左右为难。

    他是想帮刘清菁的,哪怕是站出来说一句话也好,处在他的位置,皇帝也绝不会不考虑他的意见。

    只是他有担心事里有诈,万一他维护了刘清菁,杨怀仁或者其他人又拿出什么别的证据来,恐怕他会受到刘清菁的连累。

    章惇内心里苦苦衡量,觉得这时候还是弃车保帅最保险,失去了刘清菁这个后宫巨大的助力,他的计划里是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但他却觉得越是这样,他越是不能冒险,他看着杨怀仁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也越来越觉得杨怀仁一定还有后招,是绝不会到此为止的。

    所以章惇选择了沉默,就连黄履打算站出来说话,章惇都抬手拦了黄履一下,示意他静观其变。

    黄履得到章惇的手势也非常震惊,但是他猜想章惇可能另有打算,所以也没有贸然抗拒。

    刘清菁见章惇闭目沉思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心中又恼怒又愤恨,忽然间感觉非常失落,似乎全世界都抛弃了她一般。

    好在赵煦还在左右为难,这给了刘清菁极大的信心,她不好做过多的狡辩,只是哭得越来越伤心,“孩儿啊,你死的好可怜啊……

    若是你还在世,这世上哪里有人敢欺负你的娘亲啊,呜呜……”

    刘清菁哭诉着刻意提到了他夭折的孩子,也正触碰到了赵煦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赵煦打定了主意不会严惩刘清菁,可又不好直接驳了杨怀仁,于是试探着说道,“诸位爱卿,不如这样,朕罚皇后闭门思过一年如何”

    几位老臣这会儿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装作一副考虑的样子,嘴上发出“呃……”的声音。

    杨怀仁道,“若是如此,天下人必然会觉得陛下处事不公,偏袒刘氏。

    后宫中其他嫔妃会觉得给陛下下药不过是闭门思过一年而已,后宫中奸邪之辈还会给陛下下药,更不会把陛下的龙体当回事。

    更严重的是天下人都会觉得陛下亲小人远君子,人心思动,则君将不君,臣将不臣,民无法度可守,大宋的天下则岌岌可危矣!”

    赵煦听到杨怀仁直接喊昭怀皇后为刘氏之时就气血上涌了,听到后

    边杨怀仁说大宋天下岌岌可危,更是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赵煦气急之下对杨怀仁斥责道,“朕爱惜杨爱卿忠君爱国之志,才一再容忍,难道你真的觉得你可以无视君臣之别,可以逼着朕做事了吗”
1...425426427428429...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