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怀仁想也没想,微微一笑道,“咱们还是先去城西吧。”

    黑牛哥哥很满意的点点头,其实他也知道杨怀仁早就有了决定,只是作为兄弟,有时候他还是要善意的提醒一下而已。

    天霸弟弟好像没太懂,他问道,“其实都是一样的,怎么不先去城东呢”

    杨怀仁没打算在外边把事情给天霸弟弟解释得很详细,只是简单答道,“你也觉得城东是自己人,所以自己人一定会了解我的想法,理解我的做法,所以没必要先去城东。

    &nb




第1942章:慰军(中)
    守营门的小兵显然误会了杨怀仁的来意了,这也不能怪他,在西大营的禁军心里,杨怀仁确实有点凶狠。

    就在不久之前,禁军里就清理了一大批军官,因为他们跟着申王赵佖谋反,都被砍了脑袋,还连累他们的家人被发配岭南。

    事后禁军便进行了自查,这也是杨怀仁命令下进行的,目的并不是揪出什么遗漏的叛党,而是从思想上告诫禁军将士,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其实杨怀仁刻意这么做,也是当时做给赵煦看的,毕竟禁军里出了那么多依附申王赵佖的人,确实会让赵煦担心,杨怀仁可不希望再出现原来龙武卫的事情,对军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自纠自查虽然时间不长,但效果明显,相信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有人再有什么歪了的想法。

    只不过这件事之后,西大营的将士们就有点害怕杨怀仁了,自己做事也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行差踏错,被别人给举报上去,给那些叛党陪葬。

    皇帝驾崩之后,京城的卫戍也一直是由龙武卫和虎贲卫轮流负责,这就更让西大营的十几万将士感到了危机。

    如果杨怀仁这位大帅不再信任他们,将来如果在禁军中进行大面积的清洗或者换戍,他们都要跟着遭殃。

    要知道当兵也是不一样的,当禁军是什么福利,当厢军是什么福利,那可截然不同。

    当禁军在皇城根下虽然看似危险,但实际上当大头兵的也掺和不上那么复杂的事情,但军饷是从来不曾延迟的,而且比厢军可是多了一倍还多。

    不少当兵的能用这些钱养活一家老小,就算是大光棍子,不也是能用这些军饷偶尔进城去享受一下嘛。

    今年过年有点难熬,吃不好喝不好,还睡不好,不过大家也还有些念想,听一些老兵们说,以前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时间一长,也就过去了,毕竟上边要怪罪,也怪不到他们这些大头兵头上来。

    杨怀仁策马奔入营门,却不去大帐。

    他这次来也不是正式来视察或者巡视,就是趁着过年来慰劳将士们的,没必要搞得那么正式。

    值守的一位营官赶紧出来见礼,不用杨怀仁发问,营官便事先把大营里的状况汇报了一番。

    杨怀仁也是来听这个的,而是问道,“今天是大年三十,眼下也正好遇上了陛下大丧期间……”

    没等杨怀仁说完,营官已经吓得跪了下去,争辩道,“大帅,末将也只是微末之职,本卫大营里也做不了主。

    将军们在城内都有家眷,今夜他们都回家陪家人过年了,末将是外地人,在城内没有家,所以才在大营里值守。

    陛下大丧期间,本营里军纪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坏了规矩的事情发生,请大帅明察啊。”

    杨怀仁叹了一口气,这位营官把他想象成了迫害将士的坏大帅了。

    他笑道,“你这说的什么话是把本帅当做了坏人不成我是叫杨怀仁,可我也不是坏人吧”

    营官吓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他自己也知道刚才他太激动,话说错了得罪了杨怀仁了。

    杨怀仁又道,“你抬起头来看看,今天我是带了东西来慰问将士们的,希望将士们能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也能过个好年。”

    营官一想也是,杨怀仁这样地位的人,大年三十不在家呆着,冒着风雪跑到西大营来干坏事,好像也不太合情理。

    他缓缓抬起头来,确实



弟1943章:慰军(下)
    杨怀仁道,“王副将,现在这个时辰,应该是将士们的晚饭时间吧怎么虎骑卫大营里这么安静呢”

    王庆答道,“回禀大帅,今天是大年三十,大营里在城里安家的将校们,按律是可以休沐七日,他们都回家过年了。

    大营里现在大都是老家在外地的将士们,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想家,所以不管是不是大丧期间,大营里也不会太热闹的。

    现在的确是晚饭时间,不过因为伙头营不少将士家在城外,所以末将便让他们早了一个时辰做饭开饭,之后便让他们回家过年去了。”

    杨怀仁自然知道过年期间禁军的军官是有几天休沐时间的,照例也是留下一些像王庆这样的外地将领在大营里值守。

    他本来也没有因为大营里没有多少军官而质疑他的意思,只是想到这一点,他忽然想到如果王庆就是水浒中的王进的话,他应该在早已经把母亲接到京城,也在京城里安了家。

    于是他试探着问了一句,“王副将虽说不是京城人士,可你做到禁军副将的位置上,难道就没有在城里安个家我听说你母亲好像已经被接到城里了吧”

    王庆的表情忽然有些惊讶,他答道,“末将自幼丧父,是母亲把我养大的,去年末将升职为虎骑卫副将之后,确实把老家的母亲接到了京城里来,只是……不知大帅是如何知道的”

    杨怀仁看到王庆的表情,便觉得他就是小说里王进的人物原型了。

    他笑道,“这个你不用管,你就当本帅神通广大吧,刚才你说伙头营早了一个时辰给将士们准备了年夜饭,那不如你领本帅去看看将士们今晚吃什么吧。”

    王庆心中很是疑惑,明明杨怀仁刚才还不知道他是谁,可转眼间便知道了他把母亲接到了京城的事情,这也太奇怪了。

    不过要说在他心中有什么人可以用“神通广大”来形容的话,那也只能是杨怀仁了。

    所以他觉得杨怀仁这种人物,如果想了解手下的将领的家庭状况,应该不算是件难事,只不过摆在他面前的可能都是一些文字上的描述,杨怀仁也没有见过那些名字对应的真人罢了。

    王庆领着杨怀仁在大营里巡视,离的营帐近了,杨怀仁才听见营帐里的将士们说的一些话。

    以前每逢过年,都是将士们可以改善饮食,也可以在大营里吃酒的时候,可今年别说吃酒了,连肉食也见不着了,面对着眼前的青菜豆腐,自然兴致大减。

    杨怀仁还听见一个小兵埋怨道,“这半个月来天天都是青菜豆腐,结果大年三十还吃这些,这是把我们当兔子喂了吗”

    他旁边的一个老兵笑道,“你倒是想,你要是当了兔儿爷,攀上了某位大官人,大鱼大肉美酒什么的,还不由着你造”

    其他几个人自然知道兔儿爷是什么意思,纷纷笑了起来,小兵有点尴尬,想解释似乎也没有多少说服力,便继续埋怨,很自然的便说到了皇帝头上。

    帐外的杨怀仁听了,一直保持着面无表情的样子,可这在王庆看起来,就是杨怀仁要发怒的前兆了。

    他怕营帐里的士兵们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赶忙佯作嗓子不舒服,掩嘴重重地咳嗽了几声。

    杨怀仁其实并没有发火的意思,实际上他也觉得营帐里士兵们说的话是事实,只是有些话不应该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罢了。

    该有的理解,杨怀仁当然有,见王庆提醒手下的将



第1944章:亲和力
    杨怀仁也不用刻意去做样子,只需要平时在家的时候那种姿态,就足够亲和了。

    他很自然地找了一个马扎坐了下来,然后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

    那些士兵见杨怀仁很随意的用一种不算好看的姿势坐在马扎上,和平时他们印象里对这种大人物的看法一点儿都不一样,一时间竟愣住了。

    王庆对杨怀仁这么做倒是有点习惯了,觉得杨怀仁能在武德军深得人心,大概是就是他平时这种亲和力,才能和将士们打成一片。

    要是这么想的话,王庆觉得他应该重新来定位或者看待杨怀仁,起码他现在觉得以前传闻里杨怀仁好像是个没有感情的二愣子的印象,是不符合的。

    将士们见王庆也轻松地坐了下去,这才面面相觑,然后缓缓坐了回去。

    从新的角度去看有杨怀仁,那感觉便又不一样了,他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如果不看他的衣衫打扮,杨怀仁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大将军,更像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军中小兵罢了。

    不过杨怀仁的亲兵很有威严的站在他身后警戒,却显示了他们主人的威严,这种对比之下显现出来的反差,反倒让这些士兵觉得杨怀仁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在正式的场合,或者上了战场,那杨怀仁就是个威武果断的大将军,但平时的时候,他就是个非常有亲和力的年轻人。

    这样想让他们放松了心中的戒备,也渐渐开始和杨怀仁攀谈起来。

    杨怀仁无非也是问候一下他们和他们老家的家人,祝福他们的家人新的一年里能身体健康,好让他们能在军中好好当兵。

    另一个杨怀仁关心的,就是过年期间将士们的饮食了,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将士们旁边摆放着的食盒,果然只是一些普通的青菜豆腐,并没有任何能和过年的气氛搭得上的美食。

    看来军中对皇帝大丧期间的纪律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还没有人敢犯禁。

    不过杨怀仁想起刚才将士们口中的埋怨来,倒也是能理解他们,过年期间那些当官的还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可当兵的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除了过年休沐的几天之外,他们还是要按照杨怀仁的要求严格地进行日常的训练的。

    训练苦不苦,杨怀仁自然知道,这样时期恐怕也没有人敢偷懒耍滑,那么将士们每天的体力消耗,也一定是很大的。

    如果在这样的体力消耗之后没有足够的热量来补充,将士们的身体素质一定会下降,这是杨怀仁所担心的。

    可惜有些规矩,他也没有办法改变,也只能通过安抚和慰军的方式,来让将士们理解现在的局面,能忍过这段日子去。

    将士们自然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也不是杨怀仁能改变的,而且杨怀仁亲自来安抚和慰劳他们,他们已经感到非常安慰了。

    杨怀仁道,“我也知道现在是过年,可事情既然发生了,谁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状,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去接受它。

    大家可以把现在的困难,当做以后出征行军打仗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别说青菜豆腐了,甚至是连饭都没得吃,难道我们到时候要怨天怨地吗

    那显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仗还是要打,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克服苦难,只有不断的经历这些磨难,并且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所有苦难的军队,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

    杨怀仁一番话说的群情激



第1945章:唠家常(上)
    杨怀仁最初准备用这些牛肉味的豆腐干来慰问禁军的将士们,也只是出于皇帝大丧期间将士们没有肉吃,他尽量给将士们改善一点伙食的目的。

    可没想到的是,豆腐干的作用不仅如此而已,将士们尝过了杨怀仁送的豆腐干,对杨怀仁的看法和态度也大大的改变了。

    虽然杨怀仁特制的豆腐干比较美味,但实际上也并不是什么贵价的食物,或者可以说非常的普通,只不过用他的方式做出来的豆腐干,味道比较好而已。

    但正是豆腐干这种不起眼的食物,除了让将士们的味蕾得到了满足之外,同时也给了将士们很大的精神上的满足。

    而杨怀仁所得到的,就更多了,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不熟悉的人之间,总是会存在一层膜,这层膜让大家变得陌生,或者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别人,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让这层隔阂在人们之间的膜消失,方法有很多,交流或者沟通,真挚的互相坦诚都是很常见的方式。

    但今天美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也可能是将士们青菜豆腐吃的太久了,偶然有了肉的味道,确实让他们食欲大开。

    本来杨怀仁进来的时候,营帐里的十几个兵士也正好在吃饭,只是看样子大家胃口都不太好,饭只吃了不到一半,菜更是没怎么动的样子。

    可现在在杨怀仁的鼓励下,那些小兵也不再拘束了,就着豆腐干,又端起饭碗来吃了起来。

    有了下饭的菜,将士们果然吃的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就把原本难以下咽的饭吃了个干净。

    杨怀仁见他的豆腐干得到了将士们的认可,便命王庆去把一大车的豆腐干分给本营的将士们,也命亲兵去其他的营地,每个营地都留下一车豆腐干。

    西大营人很多,杨怀仁带来的二十几车的豆腐干,也只够每个营地都分一车。

    过年前这段日子,羊乐天和随园的厨子们做了这么多豆腐干,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再多的话,恐怕随园的牛肉汤也不够用的了。

    所以杨怀仁觉得,他这些豆腐干分到每一个将士手上,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就算将士们省着吃,大概也就能吃个两三顿的样子。

    不过这些豆腐干能带给将士们的,却是过年期间难得的美味,让他们还记得眼下是过年,不管外边发生了什么事,过年那种好心情还是要有的。

    当然,将士们也会感激杨怀仁在这种时候还能想着他们,不再认为他们在杨怀仁眼里,完全没有原来武德军系的人那么重要。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古代带兵的人,便更要在意将士们的心理状态。

    打仗的时候当将军的能一马当先勇往无前,那么他手下的将士自然也能鼓起勇气跟着他冲锋杀敌。

    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当将领的能和士卒吃住在一起,能真的关心将士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家庭,把他们当做兄弟一样的看待,将士们才会真的爱戴他们的长官,愿意跟着将领们同生共死。

    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

    的,如今的将领们也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明白和做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战时能勇往直前也许现在的将领还都能做到,可生活中关心每一个手下的士卒,对这些武将来说,就有点难了。

    地位的差距决定了让地位高的人放弃更好的生活,去按照地位低的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很少有人会愿意的。

    连杨怀仁也自认他也没法完全做到




第1946章:唠家常(下)
    杨怀仁听罢称赞道,“这样就很好,也许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富家子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生活。
1...478479480481482...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