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但这些不同部族的人凑到一起,其中大部分还是普通的牧民,这样的一支军队,又能有多少战斗力?

    耶褚古部的大族长心中有数,蒙古人自身都还没有团结一心,想联合,简直是是痴人说梦。

    他现在也是通过联姻等方式,和周边的部族保持着相对和平的关系,但部族和部族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那些大族长们之间,也不见得是团结友爱的,实际情况是谁也不服谁,所以蒙古诸部根本就无法选出一个大家都能公认的领袖来,联合就显得难以实现了。

    这种情况下,大家也只能各顾各的,谁又会去主动找契丹人的麻烦?

    至于下边那些小部族的牧民们,他们就更不用想太多这方面的事情了,想了也是白想,还不如想想怎么多弄点实际的生存资料,填饱肚子好不必挨饿,这才是最实在的想法。

    杨忠知道如果主人杨怀仁的方法是说动那些大族长们和契丹人作对,根本就是实现不了的事情。

    所以他内心里佩服杨怀仁,也非常认可杨怀仁的办法,从最基层的牧民入手,也不用讲什么民族或者国家的大道理,就说最实在的利益。

    一件件小事,非常小却和牧民的实际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被摆出来的时候,这些牧民不用你多说什么,他们自己就会开始思考。

    思考的方式也许有所不同,但他们很快就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想到根本原因上去,这就足以在这些牧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了。

    或许这棵种子本来就有的,只是以前牧民们默默地忽视了他的存在,也从来没有机会发芽而已,而杨忠现在做的,就是杨怀仁在小册子里告诉他们的方法

    给牧民们心中的那颗种子浇点水,帮着种子发芽。

    太多的事也不用他们这些管事们来做,他们只需要让牧民的内在的某种意识发芽就好了,至于将来这点萌芽会长成什么样,他们也不需要去考虑。

    杨忠却觉得,只要种子开始萌芽了,不管萌芽多么幼小,但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像草原上茫茫的野草一样疯狂的生长。

    眼前围着篝火的这一群牧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们不关心什么国家和民族,甚至连这种意识也是非常淡薄的。

    所以和他们讲什么大道理,他们听不进去,甚至根本就听不懂,只会当你是夸夸其谈。

    但说一些和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他们的情绪起伏就非常明显了,这种情绪的起伏背后,便是在他们的思想之中,慢慢萌发一株新芽。

    为什么我们所有的收成都要交给契丹人一半?

    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可以前他们对这种不合理的忍耐里似乎出奇的高,内心的麻木程度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当事实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真正空出心情来去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发觉,以前的我们,真的太傻太天真了。






第2042章:意识的萌芽(下)
    


    如果只是让牧民们认识到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受压迫,那还不够,杨怀仁交代给他们的任务还有另一点,那就是让他们对大宋产生好感。

    杨忠见众人心情忽然间有些低落,便装出一副说错了话的样子,“唉,别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不如想想开心的事情。”

    鲁鲁问,“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杨忠指了指不远处大车上的羊毛,“你们现在能卖羊毛,赚属于你们自己的钱,这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在我们大宋,不论是什么人,货物的买卖是自由的,老百姓种了粮食,或者养了蚕收了丝纺成绸布,也或者是养了猪啊羊啊宰了卖猪羊肉,都是可以自由地去市场上把货物卖成钱的。

    怎么说呢,只要不是违禁的武器,但凡是通过老百姓的辛勤的劳动而产出的货物,都可以拿出来自由的卖钱。

    老百姓卖了钱可以用钱去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好吃的各种蔬菜、肉类还有做好的菜肴,买各种颜色的美丽布匹去做他们喜欢的衣服,还有各种各样的好玩的东西。

    这都是自由的。你们虽然不是大宋的百姓,但我们大宋对游牧民族的百姓的态度也是开放的。

    你们把羊毛送到顺化渡,我们杨家的商行检验合格之后就会过秤,然后根据羊毛的重量,按照咱们约定好的价钱给你们现钱。

    你们拿到这笔钱之后呢,不一定立即就回家,可以在顺化渡呆几天,尝尝我们大宋的美食,还以采购一些你们需要的商品,给家人和族人带回去一些礼物什么的。

    而且你们完全可以放心,顺化渡现在是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户们做生意卖东西,也不会因为你们不是宋人就可以提高货物的价钱。

    如果你们还不放心,可以找我,我帮你们去买。”

    众人听了杨忠的话,内心里都掀起了一丝波澜,因为听起来,宋人的生活似乎也太好了。

    劳动就能有产出,产出的东西可以自由的去交易,然后用赚回来的钱改善生活,过上好日子。

    光是这一点,就是他们非常羡慕的,因为他们同样是辛勤的放牧,可通过放牧产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机会换成更好的生活。

    其中原因自然不必多说,除了地处偏远之外,就是契丹人对他们各种行为的限制了。

    但想着想着,他们又开始觉得想法越来越清晰,也开始变得有些不同,仿佛上天重新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门,他们的思想层次也开始更加深刻了。

    一开始他们的意识里,也只是觉得当宋人很好,心中有羡慕,但后来渐渐的他们发现,宋人拥有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还有精神生活。

    这种精神追求里,最重要的便是自由。

    对,就是自由!

    他们其实也明白一个道理,宋人也是有皇帝有朝廷的,宋人里同样也有富人和穷人。

    但这种贫富的差距,和他们牧民里存在的贫富的差距还有些不同。

    宋人只要努力劳动,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不管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起码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是拥有的。

    可他们不同,只要契丹人依旧压在他们头上,他们不管怎么辛苦,得到的和他们所付出的,是永远不成正比的。

    而且自由对他们来说,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齐拉木似乎想到了一个重点,他问道,“你们宋人给你们的皇帝缴多少税赋?”

    杨忠心说终于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他压抑着内心里的兴奋,想了想之后才答道,“这个税赋呢,对不同的行业来说是不同的。

    比如经商的人,他们的财货流通非常快,赚的钱也相对较多,所以商税是最高的,大约在五税一的水平上。

    其他行业呢,大多数是十税一,农耕的税务也有不同,在江南等产粮地,每亩地产粮的量相对较高,是十税一而在其他一些粮食产量不足的地方,是二十税一。

    总得来说,这样的税务对来百姓来说不算高,他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牧民们早已经听得长大了嘴巴,颜答怔怔地自言自语了一句,“你们的皇帝可真好。”

    杨忠当然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却装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来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齐拉木心情似乎有些沉重地给他解释道,“在辽国,朝廷收税不安行业,也不分地区,而是分人。

    契丹人中的贵族不用交税,普通的契丹百姓按五税一交税,汉人和奚人以及渤海人,这些和契丹人杂居的人也按照五税一来交税,但他们交的税务的名目较多,比普通的契丹人要多交差不多一半的税务。

    而我们这样的牧民,是按照五税二来交税,如果算上地方官府一些名目复杂的地方苛捐,我们差不多是按照二税一来交税的。”

    齐拉木的声音越来越小,说到最后,竟低下了头去,杨忠在一旁,明明看见齐拉木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再扭头看了一眼另一边的鲁鲁,那孩子就直接是咬牙切齿了。

    “这太不公平了!”

    鲁鲁终于把大家都不愿意说出来的话说了出来,这句话就像一把尖刀一般深深插上了每个人的心头,很疼,也很苦涩。

    杨忠见气氛有点阴沉,便长出了一口气,“唉,真没想到你们唉,算了,不说了。

    你们也别想了,有些事就是注定的,谁又有更好的办法呢?”

    这话说的可怜,可却提醒了大家,颜答似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开口道,“女真人不是已经”

    他话说一半,被齐拉木瞪了一眼,吓得颜答把剩下一半话又咽了回去。

    有些话不能乱说,齐拉木知道颜答想表达什么,可他答应族长要照顾好颜答,所以不希望颜答说错了话,被别人到处乱传,万一传到契丹人那里,可就是害了颜答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颜答的意思了,杨忠也不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牧民们心中的那颗种子,已经无法逆转的开始萌芽了。





第2043章:牛羊不如
    


    第二天,草原的东方刚露出一缕灰白的晨光,营地里边就已经热闹了起来。

    牧民们早早起来收拾行装,把大车套上,掩灭了篝火,排好了队伍准备继续上路。

    对于昨天的事情,大家早起之后也没有继续谈论,不过大家的样子,却是各怀心事的,想的东西也许不尽相同,但核心的内容,应该是相似的。

    杨忠似乎对牧民们很热情,但凡有好奇的牧民来找他打听一些事情,他都知无不言,有些牧民想请他帮忙在顺化渡买一些东西的,他也有求必应。

    所有人对这个汉人商人的印象都非常好,这让杨忠在牧民心里真正成了一个朋友和伙伴似的人物,也让宋人在牧民心中的形象有了极大的提升。

    这种对宋人的好感,和他们对契丹人的厌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齐拉木也早就决定,将来他们把羊毛卖掉换回来的钱,也交给杨忠,让他帮忙来采购他们部族需要的那些商品。

    在和一同来的二十多个族人商量过之后,齐拉木觉得把钱带回去其实没有什么用,宋人的铜钱在草原上也没地方花,所以不如把钱都换成粮食、布匹和其他一些生活用具等等来的方便实惠。

    因为还在草原上,地势相对平坦,除了偶尔有些水泡子需要绕过去之外,基本上还算是非常好走的,一天下来,能走将近二百里路。

    杨忠也不闲着,除了对找他的帮忙的牧民他从来不会拒绝之外,还主动去找了一些牧民。

    他的意思也很简单,既然很多人已经找他帮忙办货了,不如也让剩下的一部分也这么做,他也可以省不少力气。

    剩下的那部分牧民一开始也是有其他想法的,但后来一琢磨人家说的对,把钱带回去又不能花只能看,那有钱就没什么意义了,不如换成货物最实在。

    而牧民问杨忠他为什么主动帮助大家的时候,杨忠的回答也很简单,“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好朋友,将来还要把羊毛的生意继续做下去,所以帮助大家也就是帮助自己。”

    牧民们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有的还请他吃自己的食物,喝马奶酒,尽管杨忠不太适应这些牧民的传统食物的那种特殊的味道,但也从来不曾拒绝。

    鲁鲁很喜欢杨忠,他对父亲道,“阿布,这个老杨还真是热情,难道宋人都是这么友好的吗?”

    齐拉木算是他们部族里见多识广的汉子了,他笑着答道,“也不见得。什么地方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

    这个老杨就是个好人,起码作为生意人,他是个实诚人。咱们能遇上他这么个实诚人,是咱们运气好,所以人家对咱们善良,咱们也应该对人家报以善良。”

    鲁鲁点点头,很认可父亲的说法,“那他联系了所有的牧民,要帮着牧民办货,他得多累啊,又没有什么好处”

    父亲笑了,“也不是没有好处啊,你忘了这个老杨也是个做生意的,咱们要买的很多东西,他的商行里就有。

    他一来确实是帮了我们,让我们可以省下不少力气,也防止了被别的一些奸诈的商人坑害,同时也给自家带来了不少生意,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鲁鲁听的重点似乎和父亲表达的有些不同,他好奇道,“阿布,你说的奸诈的商人是什么样子的?”

    齐拉木皱了皱眉头,心说儿子怎么会忽然问这种问题?

    但稍稍一想,他便笑逐颜开,儿子确实长大了,这种好奇心其实是好事,让他早点懂得一些事情,总比等他吃了亏再明白要好一些。

    齐拉木笑道,“奸诈的商人啊,咱们那里就有很多,那些契丹商人,还有一些咱们同族的蒙古商人,其实都有点奸诈。”

    “啊?”鲁鲁倒是曾经跟随父亲去过集市,也见到过本地的商人,但印象里那些商人也是总带着一副笑呵呵的模样,不像是很奸诈的样子。

    齐拉木继续解释,“好商人呢,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赚该赚的钱,却不会故意坑你的钱或者货物。

    但奸商就正好相反了,比如咱们部族以前买的一口铁锅,契丹商人开口就要十头牛,还不能讨价还价。”

    见鲁鲁似乎对商品的价格没有什么概念,他缓缓道,“一口铁锅,在大宋的价钱,怎么说呢,虽然我也不知道详细价钱,但差不多咱们卖一头牛的钱应该可以买好几口铁锅了。

    而到了契丹人聚居的地方,铁锅的价格就到了一头牛一口,而把同样的铁锅卖给像咱们一样的牧民百姓,那些奸商就敢卖十头牛。”

    鲁鲁听懂了,“这也太黑心了吧?卖这么贵,咱们不买就是了啊。”

    齐拉木摇摇头,“可是有些东西,咱们不可能不用,比如粮食,咱们也不可能顿顿吃牛羊肉,要那样的话,咱们的牛羊也不够咱们吃的。

    还有盐巴,人要是不吃盐,就会浮肿,就会没有力气,就会得病,甚至会死。

    所以像盐巴这些东西,不管那些奸商卖的多么贵,咱们该买还是得买的。”

    鲁鲁现在明白了,他不懂得垄断这个词,但却想到了最基本的意思。
1...510511512513514...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