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杨忠却笑得很开怀,“齐拉木兄弟,正是为了鲁鲁,还有你的子孙后代着想,才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啊。

    难道你忍心看和鲁鲁,将来还有鲁鲁的孩子,还有你的子子孙孙,就这么忍辱负重,受契丹人的压迫,然后永远这样下去?”

    “当然不愿意!”

    这次齐拉木回答道的很快,语气里也充满了愤怒,一想到自己的子孙也要像自己现在这样的活法,齐拉木的心便感受到一种从来未有过的痛楚。

    他回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鲁鲁,孩子脸上明显是一种纯真,还带着一些少年人的朝气,想象一下他将来也要忍辱负重的活下去,齐拉木的心都快碎了。

    他的内心很挣扎,以前他只是想着让鲁鲁走出那片贫瘠的土地,能见见外边的世界,最好能在新的地方生活,过更好的生活,并这样生活下去。

    他从来没想过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这些牧民的生存现状,他自己也承认,最初的想法,确实是太短浅,也太自私了。

    只是要做一个影响到人生,也影响到家人和族人的将来的决断,真的是太难了。

    就在齐拉木还在纠结挣扎的时候,杨忠忽然又提了一件事,这彻底改变了齐拉木的看法。

    “齐拉木兄弟,事到如今,该说的不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现在再告诉你一件事,你想知道女真人为什么敢跟契丹人作对吗?”

    齐拉木怔住了,这个话题好像一下子就扯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去了,他有点搞不清状况。

    只是他心中的惊讶和好奇,还是无法掩饰的写在了他的脸上。

    杨忠也不给他过多的时间去考虑,直接说道,“女真人就是因为契丹人把他们逼得没有活路了,才选择了反抗。

    你有没有发觉,最近几年,北方草原上的气候,特别是到了冬天,是不是越来越冷了?”

    齐拉木愕然,这一点他是亲身经历的,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们的族长也提起过这件事,也因此时常愁眉不展,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所在,只当是正常的气候变化罢了,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偶尔一年非常冷,不过第二年也就好了。

    像过去的几年那样,每年的冬天似乎都比去年冷了一点,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齐拉木还没有族长的那种担忧。

    但现在听杨忠忽然提起来,他也开始觉得这件事不容小觑,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甚至是事关生存的大事了。

    杨忠接着道,“这气候啊,有种特别奇怪的现象,每隔几百年,就会忽然变冷一次,或者忽然变热一次,每次持续的时间,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

    齐拉木忽然想到了什么,他们部族的历史,可能很久远的事情已经都不太清晰了,但关于这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却保留在一些传说和世代相传的古老歌谣当中。

    在他们部族的传说里,确实有像杨忠的说的,每隔几百年就会出现一次持续几十年的冬天非常寒冷的情况。

    传说里的记叙让他们这代人感到非常惊讶,当冬天变得寒冷之后,牧草因为寒冷而减少,牛羊也因此冻死或者饿死,牧民们没有了牛羊,于是饿死了很多人。






第2049章:艰难的决断(下)
    


    齐拉木虽然没有亲见,只是从部族的一些古来传说中知道的这些事,但一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经历的一切,不由得他不相信杨忠的话了。

    而这样的气候变化会给北方草原上的牧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用杨忠继续说下去,齐拉木自己就能想到了。

    如果从汉人的历史的角度去看,古代的汉人一直都在面临来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

    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争年代,居住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南方汉人的侵袭。

    这也是由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汉人主要的聚居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土地富饶,气候非常适宜人类的繁衍生息。

    而北方的大草原上,气候多变,冬季寒冷,土地相对贫瘠,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在遇上气候变化的时候也不得不向南侵略汉人,这都是必然的。

    反观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就更明显,他们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的土地和资源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齐拉木亲身经历过的,当一个部族弱小到已经无法生存的时候,要么被别的部族消灭,要么别侵吞。

    这就是人类世界的自然法则。

    那么当新的气候变化来临时,这个历史发展的规律还是不会改变的,齐拉木的内心很快变得清明起来,他知道,这个时候根本不会给他时间去犹豫或者考虑。

    如果他不能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和部族,那么到时候他的部族很可能就会被别的部族消灭或吞并。

    他也明白了杨忠告诉他这个消息的目的,他并没有埋怨杨忠的意思,甚至还感谢杨忠能和他坦诚相待。

    为了生存也好,为了自己也好,齐拉木都必须立即做出决定。

    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再扭回头来的时候,冲着杨忠点了点头,很小声却很沉稳地说道,“杨忠安答,我可以答应你所有的要求,不过我也有一点要求,你必须做到。”

    杨忠早想到了齐拉木想说什么,他抢先开口道,“不论结果如何,你的儿子鲁鲁,还有你的其他家人,我可以用我的人头向你保证,他们一定会很安全的。”

    齐拉木笑了笑,他不得不承认,杨忠确实很了解他,而且了解的很深,他心底里的一些事情,连鲁鲁他都从来没提起过,可杨忠就是能看透他内心最深处的东西。

    杨忠道,“事情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就可能很难了,有些事,你需要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

    太远的事情咱们暂且不提,就说眼前,等这条商道走出来了之后,你就要保护它,保护它,就是保护了你们自己的利益,更是保护了你们的生存根本。

    人和马,我这边帮不了你什么忙,马你们自己有,人还需要你自己去拉,我相信只要你把利害关系摆出来,很多像你一样的牧民一定会自愿站出来的。

    他们同样希望不想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同样需要这条商道,为他们的家人和族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所以这件事我不担心,能带动多少人,那全凭你自己的本事。

    而我这边能给你提供的帮助,就是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停止收购你们的羊毛,当然还有些其他方面你的帮助,比如武器,这必须在暗地里进行。

    我们宋朝现在还不到和契丹人撕破脸的程度,太多事也不好现在就说清,你应该明白的。”

    齐拉木想了想,觉得他也提不出更多的请求了,杨忠可以给他的,应该也是做到了极致,他也不会太过贪婪,说白了,一切的根本,还是他自己。

    他犹豫了一下,才说,“那鲁鲁的话,不如让他以后跟着你吧。”

    杨忠微微点头,“这个当然没问题,不过我觉得鲁鲁的性格,如果知道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他不会离开你身边的。”

    齐拉木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这孩子啊,你说的还真是这样。”

    两人又聊了一些细节上的事情,杨忠才告辞离去,齐拉木没想瞒着鲁鲁,便把他叫到一边,把他和杨忠商议的事情大致跟鲁鲁说了一遍。

    鲁鲁听完也很惊讶,不过接下来他的反应确实非常兴奋,齐拉木忽然觉得,其实他这个儿子比他有魄力。

    尽管他现在确实还小,也许他还没想清楚事情深层次的缘由或者将来太遥远的事情,但这孩子就是胆子大,有拼劲。

    这一夜父子二人都无法入眠,事情来得突然,但仔细想想,其实这样也好,既然有些事必然会发生,那么现在做出了决定,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接下来的行程很顺利,一路上大队连一次雨天都没遇上,只是偶尔有些大风,影响不太大。

    又有一些少量的牧民加入到大队中来,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也便没有太担心。

    齐拉木和鲁鲁则在每天晚上,详细记下今日走过的路程,并制作了一张比较详尽的地图。

    比如他们走过的路线,哪里有水泡子可以取水,哪里很长一段路是比较荒芜的,在哪里穿过山口,哪里又需要翻越山峦。

    像齐拉木这种经验丰富又非常聪明的牧民,只要是他走过的地方,做好了一定记录,等下次再走这条路的时候,就绝对不会迷失方向。

    也许这条路还不是从他们的部族到大宋最佳的路线,但他们相信随着这条路将来走的越来越多,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最合理,也最快捷的线路。

    二十天后,他们走到了黄河,这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跨过了原本辽国和西夏的边界了,不过现在西夏被大宋和辽国瓜分,所以这里还是属于辽国境内。

    虽然他们所在的地方还没有什么契丹人,杨家的商行也早就和辽国西南路招讨司的契丹将领打好了招呼,送去了一份大礼,让他们对商队路过这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牧民们则因为就要到达目的地了,而感到异常的兴奋。

    杨忠也显得很轻松,他告诉齐拉木和鲁鲁,再走三天,就能到他们这次征程最后的目的地顺化渡了。

    。





第2050章:顺化渡(上)
    


    八月初的中原依然还留着夏日的炎热,西北的顺化渡这里,却已经刮起西北风了。

    这天的风依旧很大,人站在空旷的野地里,会感受到砂砾划过脸庞的感觉。

    黄色烟尘总是一阵阵的飘过,挡住了人的视线。

    已经是过午,守在渡头的孙掌柜的左手打着扇子,右手端着一个小号的茶壶,伸着脖子向西北方向望一望,然后失望地坐回来,对着茶壶喝一口茶水。

    西北之地嘛,总是缺水的,天上很少下雨,地上就干燥得开始龟裂,加上风一吹,那沧桑的感觉便让人心里发慌。

    地缺不缺水其实不打紧,反正这里的土地很贫瘠,就算种上粮食,一年也打不了多少分量,所以地枯不枯的也没人在意。

    地上缺水,人也跟着缺水,别看临着黄河,但照样是缺水。

    倒不是打不出井来,可井水的水量不算很足,而且那个味道还发苦。

    就说孙掌柜喝的茶水,就是从黄河里打的水,井水要是煮了茶,那这茶就没法喝了。

    黄河水是不苦的,黄河中游的水也不像下游那样和黄泥汤子似的,多少还能看出来原本的颜色。

    只是这样的水,打上来也要在大缸里沉淀上三天,等两指厚的黄泥全部沉淀了,上层的清水才能用来喝。

    孙掌柜又举起小茶壶喝了一口,显得很着急,按说今天就是约定的日子,那十几个派出去的管事,该带着不少牧民,拉着他们几年剪下来的羊毛运回来了。

    其实早在三天前就回来一个管事,给孙掌柜说了半天,说是带回来近两千人,以及这些人押送的羊毛。

    足足有一百万斤!

    孙掌柜其实并不算太吃惊,甚至这么点羊毛,还不够东家所需数量的十分之一。

    但羊毛这东西,和其他的货物还不太一样,就说粮食吧,一百万斤算算也才一万多石,那也没有多少。

    可一百万斤羊毛,不论牧民们用什么方法去打包,光是体积就是粮食的几十倍,不要说把这么多羊毛再转运回东京了,光是眼下要储存,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好在顺化渡城里的地,有一半是被杨家买下来的,货场有的是,孙掌柜还临时又从别的商家那里租回来不少货仓,一百万斤羊毛,算算应该能储存得下。

    孙掌柜的很重视这件事,这段日子的准备搞得全城都知道杨家的商行在准备收购羊毛。

    其他商家搞不清楚杨家收购羊毛是用来做什么的,在他们的意识里,羊毛就是用来擀毡的。

    蒙古人最会擀毡,其他的部族擀出来的毛毡质量就差一点,不过毛毡这东西不值钱,他们在顺化渡放消息说一文钱一斤收毛毡,有的是牧民上赶着来送。

    不过其他商家倒是不太奇怪杨家商行收购羊毛的事情,因为在大宋几乎做买卖的都知道,一个叫杨怀仁的人,要么是搞出点什么新鲜玩意儿来赚了大钱,要么就是使劲地败家。

    杨家忙活起来了,那些做的生意是季节性的,这时候还不算忙的商家,大概是为了和孙掌柜的搞好关系,还免费送了自家的伙计过来帮忙。

    连顺化渡的县令刘大人,也郑重其事的把县衙里仅有的六个捕头和七八个小吏都带来了,也说是来帮忙的。

    其实孙掌柜觉得刘大人很好笑,就算要要巴结自家主人,也没必要做这些事,因为顺化渡的县令,说是县令,其实治下笼共也就几百户人,好像怎么干都没有多少前程。

    就这几百户人家,还大都是从中原过来做生意的商户。

    说起顺化渡,这里原本连个县都不是,顺化渡以前在西夏的时候,就真的是个渡头而已。

    黄河这一段上,前头五百里加上后边五百里,都没有合适当渡口的地方,所以这里自然而然成了渡过黄河最佳的地方。

    以前从顺化渡渡过黄河的就是那些做买卖的商队,顺化渡的渡头用来过河,在渡头往东五里地,形成了一个小镇子,这就是顺化渡了。

    后来西夏完了,宋朝接收了顺化渡的治理,开放了商贸,顺化渡才真正成了一个县。

    当初为了安抚辽国,把西夏东北边很大一块地方给了辽国作为利益共享,顺化渡就成了大宋的一座边城。

    这就让顺化渡从一个小小的渡口,变成了一个类似外贸口岸的地方,在这里做生意的对象,其实就是那些辽国西边的各个部族。

    牧民们的生意其实不大,真正大的生意都控制在契丹人手里,再就是走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些西域商队了。

    作为边城,大宋边军在这里驻扎了一千兵马,说起来这一千人,几乎快占了顺化渡人口的三分之一。

    原来的镇子不便于防御,于是边军以镇子为中心,用黄土夯起了一圈四四方方的城郭。
1...513514515516517...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