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祥原本八十八岁,今年是皇上的四十大寿,为了讨皇上欢心,他就跟应天府主考官徐道忠核计,把陈文祥的年纪改成九十八岁,让他参加会试,借此制造人瑞现象,以便引起皇上的关注。
老祖宗今年七十八岁,原本她觉得自己已经是老寿星了,颇有些沾沾自喜。
现在听说有活到九十八岁,竟然还能千里迢迢赴京赶考,羡慕之余,也大感兴趣,就邀请陈文祥到府里赴宴做客。
于是贾瑞就带着陈文祥去府里赴宴,顺便也把马福山和胡杏山带上。
到了之后,老祖宗还传下话来,叫府里的主子们,都来见见这个老寿星。
陈文祥也是老油条,见了老祖宗等人,就使劲儿夸奖贾瑞。
见到府里的大小主子,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这个面相好,就是那个谈吐不凡,学识渊博。
一时间把老祖宗和一帮主子哄得晕晕乎乎。一高兴,就赏了陈文祥五十两银子。
贾代儒见了陈文祥,更是大有知音之感。
“文祥兄九十八岁,连考十八回,终于中举,令人佩服啊。参加今科会试,定能马到成功。”
“只可惜我蹉跎半生,连个秀才都没中,实在遗憾终身。”
陈文祥捋了一下雪白的胡子,微微一笑。
“代儒兄弟,你这么说未免失了志气。你如今才六十一岁,比我小了三十七岁。”
“三十七年,还能参加十二次科考,怎么就知道不能中?”
“依我看来,你的学问并不差,只是欠缺一点儿运气。一旦时来运转,别说是秀才,中举也是轻而易举。我不就是考了十八次,才时来运转吗?”
“你说你羡慕我,其实我更羡慕你。你才六十一岁,孙子就能中举。”
“我都九十八岁了,儿子、孙子、重孙一大堆,竟然没有一个博得半点儿功名。”
“若是有一个能得到功名,那里至于还让我这个九十八岁的老东西下科场拼搏?”
“这说明什么?说明你教孙有方。这一点上,我就远远不如你。你知足吧。”
贾代儒一听,对啊,还是我教导有方,否则瑞哥儿哪里会这么有出息呢。
“陈兄说得有理,看来我还要再接再厉,再上科场。不得功名,绝不收兵。”
“老弟,这就对了。等到你也中了进士那一天,天祥也中了进士。这就叫做祖孙同及第,一门两进士。那就是一场佳话啊。”
“借你吉言,回去我就温书,过两年再战科场。来,老弟敬你一杯。”
贾瑞在一旁听了,心里不禁着急。
我说老爷子,咱消停点儿行不?这么大岁数了,就别折腾了好不?
陈文祥就是个老骗子,他的话你还能信?
我倒是希望你能多活几年。可是再考十二次,你能保证活到那个时候?
账似乎不是这样算的吧?
陈文祥脸皮也够厚,明知道贾瑞知道他的底细,也毫不在意。对贾家这些人,照样忽悠。
贾瑞不愿意听他忽悠,喝了几杯酒,划拉饱了,就借口离席。
到了院子里面,黛玉看见,就过来、
“瑞大哥,这位老者真的有九十八岁么?”
“哦,大概是吧,他自己这么说的。科考的时候,又重重审核,还有保人,应该错不了吧。”
陈文祥你个老东西,你最好别露馅儿了。否则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跟着你倒霉呢。
贾瑞自然不会去揭穿这个骗局。
一是陈文祥跟他关系还不错,二是这是贾雨村导演的骗局。
将来贾雨村很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陈文祥这件事儿,就是他的一个把柄。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把柄来要挟贾雨村。
这可就是欺君之罪,够他贾雨村喝一壶的。
“九十八岁都能下科场,瑞大哥今年也能一举进三甲。”
黛玉说道。
“谢林姑娘吉言,会试精英荟萃,只怕没那么容易。不过是试试罢了。便是不中,也什么遗憾。”
“瑞大哥,要我说,你辛辛苦苦考那劳什子做什么?”
宝玉过来了。
“你看那个老者,都九十八岁了,不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竟然还忘不了功名利禄,何其悲也。”
“宝玉,人各有志,何必强求?”
他陈文祥这样做,有他的利益和乐趣,又岂是你能理解的?
“什么人各有志,不过都是禄蠢罢了。我劝瑞大哥,还是别下科场了,好好修建省亲别墅,多省些钱,将来帮着府里多赚些钱才是正经。”
贾瑞不禁心里一怒。
我想省一些钱,那是为老祖宗负责,想给黛玉尽可能多留下点儿钱。
你这个废物算个什么东西?竟然要求我放弃功名,给你们省钱?
还说什么帮你们府里赚钱?我有那个义务么?
我赚钱,给你们这些废物花天酒地享乐?谁给你的自信,让你觉得这样理所当然?
我管黛玉们可不意味着要管你们。
“宝玉,你不是一向讨厌别人谈论经济世俗之道么?如今怎么谈论起钱的事情来了?”
明明是靠着家里的钱和权势堆积起来自己的生活,还口口声声说讨厌金钱,讨厌权势。
说你是“何不食肉糜”那样的人,都是抬举你。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伪君子,连贾蓉那样的真小人都不如。
贾瑞还想嘲弄宝玉一番,正好贾政出来。
一见宝玉站在黛玉身边,贾政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就上来。
“你这个孽障,人家陈老先生九十八岁了,还苦读圣贤书。今科便是不中,皇上也会赏给他一个翰林院编修。”
“你青春年少,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却不务正业。还不快滚回去读书,等着打断你的腿么?”
宝玉见了父亲,心里早就七上八下的。此时听说贾政叫他走,哪里还敢停留,一溜烟儿没影儿了。
“瑞大哥,宝玉那些话,你别放在心上,他就是个浑人,别跟他一般见识。”
黛玉说道。
“没关系,林姑娘,贾芸那边来信儿了。船厂那边已经开始造船,同时开垦土地。”
“真的吗?咱们到外面去,你给我详细说说,我也惦记着那边的消息呢。”
第138章 意外之喜
会试的考试也分三场。
首场二月初九,次场二月十二,第三场二月十五。
因为是半夜入场,住在城外进不了城门。所以在初八的时候,贾瑞、胡杏山、马福山、陈文祥四人,就到贾瑞家住下。以便于及时赶到考场。
为了表示对贾瑞的支持,也为了显示贾府的好客之道,老祖宗特意叮嘱,给他们四人准备了行李和膳食,还叫郑好时特意准备了车辆,送几个人到贡院考试。
到达贡院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声鼎沸,远远看上去,黑压压一片。
这场科举,考生足有两千多人。
按照往年的惯例,录取比例大概在二十比一左右。
当然,录取的名额由皇上临时决定。
历年以来的数量,每年都在二百人左右,最少的也有一百多人,最多的一年,甚至达到四百来人。
更鼓响起,子时到了,开始唱名入场。
照例是一番严格检查,贾瑞进了考场。
胡杏山几个人,在入场的时候就各自走散,各就各位。
进场之后就到了各自的号房,彼此也见不到。
这一次陈文祥没有向贾瑞推销他的作弊方法,临考前几天,陈文祥也一直在馒头作坊里面,没有单独行动。贾瑞也不知道他是否做成了生意。
不过,陈文祥动不动就跟胡杏山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贾瑞估计,这一次胡杏山大概还会作弊。
他对胡杏山的印象不错,此时也暗暗祝福,他别被人抓到。
马福山是乡试解元,学问很不错,贾瑞估计,他中第的问题不大。
陈文祥即使不中,皇上也会赏给他一个翰林院编修的虚衔。
九十八岁了,当官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没有必要冒险作弊。
胡杏山学问一般,乡试的时候就作弊。如果正常考试,中第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即使作弊,他也未必能中,因为押中题目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夹带了一些资料进来,也未必能用得上。
至于贾瑞自己,则在两可之间。
他的基本功还不错,就看运气和临场发挥。
二月的夜晚,天气还很冷。号房里也没有取暖措施。贾瑞尽管穿了不少,还是瑟瑟发抖。
点着了蜡烛之后,把两块木板并到一起,铺上被褥,也不脱衣服,就开始睡觉。
天气冷,加上一路上折腾,也没有睡意,就只好苦苦挨着。
入场的时候,已经把试卷和草纸发了下来,但此时试题还没有出来,也只能耐心等待。
也有考生心大,很快就睡着了。贾瑞隔壁号的一个家伙,呼噜打得震天响,闹的贾瑞烦躁不安。
过去推醒他,好了一阵,没一会儿呼噜就又响了起来。
唉,算了,都不容易。
贾瑞只好把被子蒙上。
迷迷糊糊到了卯时正,一阵鼓响,考试正式开始。
此时天还没大亮,各个号房里面纷纷点起了蜡烛。
巡考官和兵丁在板子上举着试题,在号房中间来回走动,考生们纷纷记下了试题,开始答卷。
这一场考试内容,主要是史论。
用历史上的一些事实,进行论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共五道题,每道题要求四百字以上。
第一道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这里的“周”指的是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朝,“唐”,自然就是唐朝。
“内”,指的是朝廷,“外”指的是地方。
“秦,魏”,指的就是战国时代的秦国和魏国。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论述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加上“轻重”,就具体为藩镇问题。
意思是唐朝藩镇割据,地方权力大,朝廷权力小。
秦国和魏国地方权力小,朝廷权力大。
这两种方式,各有,班固讥其疏。然秦穆用之以罢西戎。中行说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这是一道平戎题,也就是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论述题。
第三题是:“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这里的“申”,指的是申不害。
“商”,指的是商鞅。
这是一道论述变法的题目。
第四题是:“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予私第见客”论。
意思是裴度给宰相上了一个折子,为了招揽人才,请允许他在家里见这些客人。
这是一道举贤题。
第五题是:“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这是一道论述以夷制夷的题目。
试题一出来,举子们立刻议论纷纷。
“啊?怎么出这样的题目?不应该啊。”
“怎么说变就变了?八股和试帖诗呢?”
“肃静,不准喧哗,老实答题。”
巡考官和兵丁喊了好几声,声音才平息下去。
贾瑞也感到很意外。
第一场考试,跟以前的考试,无论是题型还是题目内容,都不一样。
首先是题目内容紧贴时政。
这五道题,从藩镇到平戎、变法、举贤、以夷制夷,都是大德皇朝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形式上变了,虽然仍然用八股文答题,但是论述的成分更多一些。
最后是要求考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更加详细,尤其侧重于历史人物的主张。
贾瑞估计,仅仅这一点,对于死读书,读死书,一心钻研八股的考生,就非常不利。
不少考生,在审题这一关上,恐怕就过不去。根本连题目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