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云照清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诺尘0001

    陈威乐呵呵地笑了笑,感觉跟着翦清秋做事就是痛快,凡事都是大手笔。

    “好了,东家已经划出道来了,我试着做一下分工,这里是二十人,六人跟着我上附近的采石场去运石头,十四人接受东家的调派,进行基脚的挖掘工作。别忘了,是十米宽,一个一个的都警醒着点,别劳烦东家说一次又一次。”

    陈威的话刚说完,疾风便拖了一车锄头、铁锹过来。看来,这东家小娘子确实是要建鱼塘了。

    陈平顺心有戚戚,就东家娘子这么一划拉,就是好几十亩地啊!好几十亩地一季可以收多少庄稼

    他这么想着,便与季庭之说道起来。

    季庭之憨憨地笑了笑:“这账可不能这么算,你怎么不想想,有了这些鱼塘,一年得产多少鱼”

    “可这不是挨着清水河么,想吃鱼,完全可以去清水河里打捞,还用得着专门建鱼塘”

    “你啊,跟着这样的东家,观念就得跟着变一变。我知道你说的亦有理,但东家或许有更深的理由。况且,我们庄子上的佃户就四家,看东家的意思,并没有想过再拉几户进来,这样子,那么多田地,就我们几家忙活,累死也种不出什么样子来。今年是仰仗了临庄的人,明年呢”

    陈平顺砸吧了一下嘴,季庭之这般一分析,他又觉得很有道理,但私心里还是觉得用几十亩地建鱼塘很可惜。

    想是这么想,事情还是得遵照东家的意思做。

    疾风送了工具过来后,又被翦清秋吩咐着去订制犁刀。

    “什么样子的犁刀”

    疾风亦希望自己能想象出来,可他从小到大就没干过农活,对农活所需的工具实在想象不出来。

    翦清秋是看着那么几百亩田地突然想到的,似乎犁刀还只是一方面,还需要耕牛,庄子上原庄主给她留下的两头老牛,看着走路都觉得费劲,还能下田里犁地

    翦清秋把凝风留在了建鱼塘的地方,自己则是打道回了庄院,仔细回想着画了一个犁刀的样子,似乎这样还不行,得有一副完整的犁的形状,可一时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翦清秋想到了林老头儿,似乎,有好些日子没有与林老头儿照面了。

    此时的林老头儿领着自家后人正忙着给她建造大院子,自打进了翦清秋的庄院,林家五口是难得回家一趟,似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计。

    林老头儿也想参与打造那些稀罕家私,可没法子,这边庄子上的事情也是特别重要的,东家给的工价又高,他还能因此挑挑拣拣了不成

    翦清秋找到林老头儿时,他正忙着用锯子锯木板,大锯子一般两个人拉动更快捷,而林老头儿一个人拉动起来,速度似乎也不减,熟能生巧,做了大半辈子木工了,林老头儿自觉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翦清秋先问起林老头儿建院子的木工活大致还需几日

    林老头儿摸了摸花白的胡须,作势计算了一下:“怕是还要三五日,而且,之前已经说好了,新院子里的家私都由我们打造,因此,我这已经开始备料了,东家若是有什么特别要求,尽早跟我这老头儿唠叨唠叨。”

    翦清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这来找您,就是想与您老唠叨的,要不,您把手里的活计先停一停,仔细听我说一说”

    林老头儿见她说得如此郑重,也就停了手里的活,他们现在做活,并不是每日算多少文钱的样子,而是每日干了多少活计来折算,相对而言,他们赶了工,就有可能多得往常一日的工钱,而这会儿被翦清秋一打扰,林老头儿手上的活计就被耽搁了,因此,翦清秋多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林老头儿很爽快,干活哪能那般算呢况且,这么好的东家能被他们一家子遇上,那是多大的缘份!

    “东家请说,我仔细听着就是。”




第九十九章 煤渣子
    第二天,参与建鱼塘的陈威组织人开始运煤渣子。

    说到煤渣子,尉迟渊开始觉得头痛了。虽说尉迟元浩的两山之间的山凹足够大,但被煤渣子占用一大块地方,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

    建鱼塘所需的煤渣子终究是少量的。

    翦清秋听他诉起苦来,这才知道自己忽略了这个问题,煤渣子的处理自然有更好的用途,那就是烧制红砖。

    具体怎烧制,她不是很清楚,但已经有了烧制青砖的经验,又有有经验的窑工看着火侯,烧制起来应是不难的。

    而她所提供的红砖与青砖的烧制最大的区别在于,青砖的烧制闭窑后要往里面淋水,但红砖的烧制就不用往里面淋水了。

    听她这么一说,窑工们也有了信心,既然烧制红砖的主要原料包含煤渣子,那么砖窑亦可以就近建造,以此可以节省一些人力成本。

    尉迟渊原本就是那么一说,没想到翦清秋当真就有法子解决,说起来还真是意外之喜。

    有了红砖,又为用户们增添了一种选择。

    现在,青砖厂、煤矿厂原本的基础建设、厂房建设、职工宿舍的建设,以及院墙的建造都已接近尾声,再过五六日就可以彻底完工了,而对里面人工的管理亦已经出台了完整的方针。

    凡是出入厂房的工人均佩有特制的胸章;凡是在里面务工的人员均得统一制服、戴口罩;凡是长期或短期务工者,在工地上受伤,就算工伤,不仅享有公费医疗支付,还会获得相应的劳务费……

    对工伤这样的条例,所有人开始都表示怀疑——有这么好的事情

    倘若如此,在大周,那真是破天荒地了。

    怀疑就怀疑呗,壹品医馆不是在那里摆着吗

    说起壹品医馆,自打开业以来,还真是二十四小时为大众服务。

    韩慎作为壹品医馆的馆主,最初还以为有两儿子轮着值班就够了,可这一开业,还真就忙了起来。

    他就奇怪了,怎么一下子就多了那么多病患

    这种状况的产生,使得韩慎不觉骄矜起来,说自己算是一不小心上了翦清秋的贼船,把闲适的晚年生活给弄没了。

    就这几天,别的病患不说,就几处工地上的人,好像为了检验翦清秋所说的工伤待遇,不是这个砸伤了脚,就是那个伤了手,还有一个摔到腰子的,整天哼哼唧唧的,要死要活的叫唤,给用了药依然如此。

    他就说嘛,翦清秋这般弄下去,使得那些干活的人耍起滑头来,原本没什么事的,坚持坚持就过了。

    可因为有了工伤一说,谁伤到哪了不想着躺十天半个月的

    有同时一起做事的,也这般笑着打趣,说他们这下好了,每天躺着也能拿钱。

    伤了的人却听不得这样的风凉话,不觉就大声嚷嚷了起来:“谁他妈想过这样的日子谁过,我经了这一次事后,做活时加倍小心一些,就等着看你们的笑话。”

    玩笑归玩笑,来这干活的人都实诚,说遇上这样的主顾,干活再不实诚,就枉为人了。

    翦清秋觉得没这么严重,给予劳动者相应的保障与待遇,干活的人才会觉得日子有奔头,干起活来亦才有动力。

    为了壹品医馆新上一个档次,翦清秋又拔了两进屋子,配备了小型的病床,方便病情较重者暂时歇息。

    这样一来,韩慎父子三更忙了,翦清秋于是建议他对外招郎中,时常还可以互相研讨一下,这样才有助于医学的进步。

    韩慎虽然觉得她说得有理,而且就他们父子三,每天都这么忙,也不是长久之计,但在他保守的思维上,还是不想请外面的郎中。

    这事的议定也就暂且搁置了下来,翦清秋依然坚持拔了两进屋子给壹品医馆,至于小型病床的配置,便由韩慎自行拿主意,看配几张病床合适。

    依照韩慎的意思,他是一张病床也不想配置,但韩澜与韩郢俩人却不这么想,说配置几张病床,亦便于体查。

    自从建了这壹品医馆,曾经懒心懒意的韩郢终于变得积极起来,对于医术的学习亦有了主观能动性。

    这一点,倒是让韩慎深感欣慰。

    他们仨有时实在忙不过来时,家里的婆娘也会过来帮帮忙,帮着捡药收钱什么的。

    但婆娘们亦有自己的女红要做,都是翦清秋庄子上分派下去的,之前的一段时间,村里的婆子媳妇闺女都赶着做制服。

    制服的样式简单,也不用绣花什么的,一般手艺的女子都能做,就好似是练了手了,而且工价上,相对于外面的市场价,还高了一些,所以一个一个干得特别起劲。

    挣了钱,又可以把自己收拾一下,看着比镇子上住的那些看似有钱的人也差不了多少,关键是这钱还在挣,心里踏实得很。

    制服做得差不多了,现在又让他们做千层底,同样的,对女红的手艺要求也不高,却是一门能长期挣钱的活。

    对于壹品医馆,翦清秋亦不想过多参与,只不过想用一个现代人的思维,适当地给点建议。

    如果可以,她还愿意投资建一所大型医院。

     



第一百章 搬家(一)
    秋天的凉意越来越浓郁时,翦清秋的新院子终于建成了。

    翦清秋在建成后的院子里走了一遍,觉得真够奢侈的。属于她的院落在最中间的位置,与之前的主院相较,她所住的就不是一间起居室了,配套的还有书房、衣帽间、小厨房、小餐厅、活动室、厕所、冲凉房、花厅。

    而在她这院落的两边,各有一套相对小型的院落,再就是小型的花园,整个后院的房舍布局,就是一个大型的四合院,前院亦是。

    至此,她这庄院里的建设完全告一段落,翦清秋可以为自己的庄院取名了。

    准备搬家的前一晚,黎玉停与尉迟元浩从各自所呆的城市里赶了过来,缺失了骆云霆,俩人似乎显得更主动了一些,都想着为翦清秋的庄院取名字。

    翦清秋说原本是想着以自己的“清”字为头取名的,但骆云霆把他的庄院定名为“清风庄院”,这“清”字她就不想再用了。

    黎玉停帮着想了一下,如果力求简单,不如就叫“翦庄”,虽然没什么新意,但让人一看就心下了然。

    他如此设想,也是延续了翦清秋取名的习惯,就好比之前把商行叫作闲趣,后来又改为“壹品”。

    他真心觉得翦清秋这“壹品,”的名称很好,“壹”就好比是翦清秋,而因为有了她的主导与推动,便联合了他们仨,而他们仨,就是那个“品”字。

    或许,翦清秋还真没那么想过,听黎玉停这么一解说,又觉得真的很形象。

    因此,下意思地,翦清秋便采纳了他的“翦庄”之名。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她一时之间实在想不到更好的。

    既然定了名,就可以定制牌匾了,这当然也是疾风的活。

    说到搬家,按理除了衣物、被子,就没什么可搬的。可翦清秋却坚持使用旧家具,而新的家具,就在主院里放着,到了来年开春,再换过来。

    尉迟元浩他们实在弄不明白翦清秋为何要做这样的安排。

    翦清秋对此却只是笑了笑,也不做具体的解释,黎玉停觉得或许有她的道理,但她既然不摆到明面说,他也就不追问,或许等到了某个特定的时侯,她又会详细说出来。

    是以,黎玉停与尉迟元浩、凝风、疾风,再加上庄子上的佃户,把原来主院的旧家具抬进新建的院子里,而里面已经摆放好了的新家具又抬到这边主院里来。

    黎玉萱觉得她此举纯粹是折腾人,但想到自己也有暖暖和和的新院子住了,她就不拿这事说道她了。

    而且,她住的院子,学着翦清秋也换上了旧家具,她如此,黎玉停与尉迟元浩也跟着如此,等搬过了,俩人不觉相对笑了起来,说他们这算不算是中了翦清秋的毒了。

    好像她说什么,便是什么,他们都习惯性的遵从。

    搬完家具,再就是衣物、被子、蒲团等,平时用的时候不觉得,等到真正清理的时候,才发现挺多的。

    以青稞为首的几个丫头,忙得是不亦乐乎,该規整的要規整,该拿出来晒晒的都搬出来晒一晒,乘着阳光正好。

    因为忙着整理,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只是囫囵着吃了一点垫垫肚子,说是到了用晚饭时,在大肆吃一顿。

    旧家具搬进新院子里,显得很空旷,翦清秋看着,却觉得这样很自在,笑着说还是旧家具看着养眼,上面以乎蕴含了历史的痕迹,比新家具有底蕴。

    在搬家的前两天,翦庄上鱼塘的建造也基本完工了,而因为建鱼塘,庄子上的现有的两百余亩水田表面的一层沙土都铲了,运到鱼塘的堤岸上,用大滚石头碾压了一次又一次,很是牢固。

    总计十六个鱼塘之间,都有空心竹管相通,等鱼塘建成后,就得给鱼塘灌水来,这一点翦清秋还没有说,陈平顺他们就打开了与清水河之间的小沟渠,清水河里的水就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了鱼塘里,看得翦清秋满心欢喜。

    至于在堤岸上种树的问题,就只能等到来年开春了,还有在鱼塘里种莲藕,也得等到来年开春。

    不过,鱼塘的建造终于落实了下来,有了水,就可以放鱼苗了,陈阿大就领到了这份差事。

    老人听了翦清秋的安排,乐得脸上的皱纹一团一团地皱起,说保证把这事儿办好。

    陈威等见翦清秋庄子上的鱼塘建造完工了,就与疾风商量着也在他们庄子上建鱼塘,等少主回



第一百零一章 搬家(二)
    黎玉停与尉迟元浩是特意请假过来帮着搬家的。

    十月十六日,并不是朝廷的休息日。

    而他们说搬家,亦不能说是帮翦清秋搬家,而可以说是帮他们自己搬家。

    他们现在,围绕着翦清秋,好像就是一个大家庭,翦清秋无偿给他们提供住的地方,使他们来到这里,犹如归家。

    青稞几个丫头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这几个主子也没有闲着,除了翦清秋,黎玉萱亦是甩开了膀子搬这搬那,因为动得太厉害,小脸儿红扑扑的,瞧着煞是可爱。

    翦清秋不觉又打趣她道:“我们玉萱着实可爱,且又生了一副倾国倾城的容貌,难怪有男子争着相娶了,他们还真是有眼光。”

    黎玉萱听后,偷瞄了一眼外面,面色极其不自然地要过来堵翦清秋的嘴:“让你说!让你说!什么话到了你嘴里,总能变点味道。我想过了,要跟着你学,这辈子都不打算嫁人,等你儿子出生了,我就当他的干娘。”

    干娘呃!

    咳……咳……

1...3233343536...170
猜你喜欢